第三章 什么叫做武则天登基?-《日不落天唐》

  “然后就是到武则天的武周朝……”

  这次陆离话才说半句,就被李世民粗暴的打断了:“武则天?我李唐怎冒出来个姓武的?武周朝又是什么意思?”

  “额……她是李治的皇后,至于武周朝,是因为她登基后改唐为周……”

  两夫妻齐齐一惊,李世民再也坐不住了,猛的站起身,脸色狰狞:“李治的皇后?女人登基称帝?李治他是傻子吗?”

  这武则天到底给李治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一个女人登基称帝?这事儿甚至比让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来的还让人震惊。

  他发动玄武门之变,众人是可以想象的,但女子登基,这谁敢想?

  如果不是李治还没出生,他都不敢想象自己会以什么雷霆之怒去重击这李治。

  “二郎,先冷静。”长孙无垢伸手安抚着李世民,一边问陆离:“女帝登基,朝臣怎会允许?”

  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是肯定的,一个女帝登基,那是充满了不可能,长孙无垢怎么听都感觉玄乎。

  “这个事情说来比较话长。”

  “那你就慢慢说,我有的是时间听。”李世民咬牙切齿,极度怀疑陆离是在骗自己。

  “一开始的武则天,因为家里哥哥的排挤,被迫入宫,成了殿下你的才人……”

  “什么鬼???”

  李世民这下真是憋不住了,这武则天这么传奇的吗?成了自己的才人,成了自己儿子的皇后,还成了皇帝?还是以女子身份登基?

  “就是她一开始是殿下你的女人,在殿下你死后,她按照惯例去当尼姑了,而李治在殿下你重病的时间里看上了她,后来把她从尼姑奄里接了出来,立为妃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准确的说是政治合作伙伴,李治靠武则天斗倒了原配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后,又顺利铲除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

  “辅机怎么了?”

  长孙无垢也猛地站起身来,这怎么还牵扯到自己长兄身上了?

  能用上铲除一词,长孙家还能好了?

  “观音婢,冷静、冷静……”这下轮到李世民伸手安抚长孙无垢了,一边问陆离:“辅机怎么回事?辅机可是他的舅舅才对。”

  “确实是舅舅,但是当时的长孙无忌,是殿下你死后托付给李治的重臣,还德高望重变成了权臣,可以说是李治身为皇帝,在贯彻皇帝的意志上的阻碍之一。”

  “权臣……”长孙无垢喃喃自语,随后长叹一口气。

  “这武则天什么来头?”李世民都疑惑了,这女人,挺猛啊!

  “武士彟的女儿,不知道现在出生没有,不过即使出生,最多也就一两岁。”

  应国公武士彟?李世民知道他,毕竟人家在大唐也是一号人物,是自己父皇晋阳起兵的核心班底,如今是工部尚书。

  不过对方这个女儿现在才一两岁的话……那确实没什么好计较的。

  李世民说到:“继续说下去。”

  “没有了权臣阻碍之后,李治的皇帝意志得以贯穿朝野,武则天也坐稳了皇后的位置。但是此时武则天依然只是一个正常的皇后,机会出现在李治晚年,他因为疾病缠身,偶尔失眠、头疼的缘故,不得不让皇后武则天辅助处理朝政,武则天因此获得了皇帝的部分权利,史称:二圣临朝。”

  李世民听到这里,已经大致明白了武则天为什么能以女子之身登基称帝的基础了。

  只要武则天在这一时期大肆安排自己的人手接管朝野权力,那么在她选择登基称帝时,阻力自然会减小……但应该还不够!

  陆离继续说:“李治病故之后,让他的太子在灵柩前立即继位,如果有无法裁决的大事,则可以由皇太后武则天裁定,于是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后来出现了个什么事情,这位新皇帝被武则天废帝,另立了一位皇帝登基。”

  李世民脸上带着冷笑,至此,武则天女帝登基的道路已经打通了。

  进行废帝时谁胆敢反对就直接杀谁,还可以直接肃清一帮不顺眼的政敌,清空出来的人,再次提拔自己的人上位……多清洗几次,就可以开始着手登基了。

  这条路,是以往的太后们用信誉帮她趟出来的,历史上像武则天这般有权力的太后不是没有,甚至比她权力还大的都有,但没有人会觉得太后会抢自己儿子的皇位。

  “随后武则天开始重用酷吏,引发相互告密之潮,而那些酷吏用严刑拷打的手段,致使被告之人百无二还……几年之后,具体几年我也忘记了,废帝之后四五年吧,原先的满朝文武,基本上都被武则天洗过一遍之后,一些群臣开始和一些附属国请求改国号,武则天拒绝几次之后,终于同意,改唐为周。在这之前,武则天在不断剪除李唐宗室的行为,一些李氏宗亲的诸王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他们起兵抗,但是因为唐朝藩王手里没有兵权,但最后都被轻易镇压了下去……”

  陆离看了眼李世民。

  李世民也明白他这个眼神,道:“让藩王手握重兵的前车之鉴是前汉朝的七国之乱,前晋朝的八王之乱,除此之外的一些小乱也不少。”

  要是让武则天在西汉朝、东晋朝那些藩王手握重兵的时代敢僭越称帝,你看藩王手中的刀子利不利就完事了。

  今天你敢有这个念头,明天藩王立刻起兵清君侧,他们是真有几万、十几万大军。

  但是武则天这个例子……李世民皱了皱眉头。

  陆离继续说到:“武则天时期,史称上承贞观,下启开元。除了殿下你的贞观盛世之外,唐朝的另一个盛世就是武周朝之后的开元盛世。”

  “所以唐朝还是回到了李唐手里?”

  “对。”

  得到陆离的回答,李世民才回过神来继续关注武则天,嗤笑了一声道:“上承贞观,下启开元,这不明显在损武则天断开了两个盛世吗?贞观盛世之后的永徽干的也还不错,成功延续了盛世景象,如果不是在武周朝断掉,那绝对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有这个可能。”陆离没有对这话做直接评价。

  武则天肯定是传奇的,女子称帝,太过离奇,至于武周朝气象嘛……不黑不吹,纯路人,陆离感觉一般,只是好在没有崩坏掉。

  就像李治吃了贞观红利一样,武周朝也吃了李唐红利,李治后期发病纯属倒霉,但是以当时李唐的实力和底蕴,换个雄主继位照样直接起飞。至于科举和世家大族,但凡是个雄主都看得出来问题,上千年皇帝史,没几个皇帝不和这些共享皇权的家伙斗的。

  而且李治时期吃的亏,基本上就在吐蕃这片地方。因为吐蕃地理位置实在太爽了,在低海拔生活的人很容易出现高反,军队根本上不去。

  而吐蕃的强就威胁到了西域,让李治不得不放弃了得要持续输血的西域。同样因为吐蕃的强盛,让李治不得不放弃最后的朝鲜半岛,专心对付吐蕃……

  陆离突然看了看李世民。

  说起来吐蕃的强盛,除了高原地区那得天独厚的高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之前的百亿补贴。

  也正是那个百亿补贴,才让吐蕃快速完成积累起飞的,然后在永徽朝威胁到了李唐。

  “你用这个眼神看我干嘛?有什么话就说呗。”李世民感觉一阵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