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我不是神-《日不落天唐》

  陆离思索了一下问到:“现在出生婴幼儿的夭折率是多少?”

  长孙无垢开口回复到:“民间,普遍三成,一些地区可到五成。”

  陆离出生的那个年代,现代化生产医院对于婴幼儿和产妇的照顾已经走向成熟,出现问题的概率已经很低了。

  但是在古代嘛……母亲生孩子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而刚生出来的婴幼儿,就是名字在阎王爷的生死簿上一闪一闪的。

  所以古人才有什么百日宴的传统,婴儿只要跨过最虚弱的那一道坎,夭折的几率便会大降,这个孩子就能活下来长大成人。

  陆离对于这在后世人看来逆天的夭折率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古代就这条件。

  他直接说到:“后世医学很注重消毒这个概念,可以说是贯彻到底,但凡有点条件,都会像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这个我之前已经跟王妃讲过了。”

  长孙无垢点点头,说到:“那就是产婆接生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东西都需要消毒,包括接生的双手,也需要用酒精清洗消毒过。”

  “嗯,然后是产妇和婴幼儿的问题,产妇起码要吃饱饭才行,不然都产不了奶喂婴儿,现在正在解决中。”

  陆离对于土豆等美洲作物远远没有那么急切。

  一些人还以为现在去美洲挖农作物回来就能亩产千斤呢,却不知道那些美洲作物去到欧洲之后,还经过了农学家的一代代筛选、杂交、培育。

  土豆15世纪进入欧洲,17世纪才强制推广,番薯作为一开始就高产的作物,也是经过了好些年的培育。

  就大唐现在这人口……种好人均那小几十亩地就能生活的很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快速提高土地产量,只需要将粮食产量简单的提升个两三成,都能让大唐人吃饱了,再翻一倍就能富得流油。

  而在此基础上是提升两倍还是三倍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唐的目标该换一换了。

  更别说去美洲大陆找东西,运气好一来一回也需要两年时间,运气差点三五年时间,甚至可能一去不返,因为船沉了,这年头并没有适合航海的船。

  “对于婴儿疾病的问题,这个也在准备了。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产妇的年龄,尽可能的提高到18岁。”

  “为什么?”长孙无垢问道。

  这个时代,女孩十二三岁就可以开始嫁人了,十四五岁正适合生孩子,十七八岁……嗯?都十七八岁了,你怎么还没有嫁人、生孩子?

  至于后世普遍的20岁后才结婚生孩子,那不得了了,给别人看到还以为这女的生不了孩子。

  陆离也没有简单粗暴的说后世就是这样规定的,而是解释说到:“就像十八岁的男人力气比十三岁的男孩力气大一样,十八岁身体已经完全成长,更加健康。这个年龄生孩子,有助于胎儿的生长,也有助于产妇的健康。”

  “随后,就是我想起了一个东西,助产钳,可以帮助产妇生产。具体效果的数据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在生产这方面上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工具,最先发明出那个工具来使用的人,直接被称为接生神医。”

  李世民皱着眉头,一方面是女人将生育年龄推后的事情,这个事情真没那么简单,不是一纸律令颁布下去的事情。

  另一方面就是……这么厉害的东西,陆离怎么之前没提到过?

  他问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之前你怎么不说?”

  “殿下,我不是神。”

  陆离语气遗憾的说到:“我不可能真的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殿下和王妃你们不提起生育这个问题,或许在没有遇上之前,我都想不到。”

  长孙无垢这时候也开口说到:“殿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陆离才来大唐几天,他方方面面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不管是为大唐的,还是为他自己的事情。”

  李世民微微点头,但没有说话。

  长孙无垢接管过话题,问道:“你这似乎并不是速成的方法。”

  陆离点点头:“确实,这个方法即使能加速也加速不了多少,真正速成的方法,其实是掠夺人口,填补大唐的人口空白。”

  掠夺人口填补大唐的人口空白?好处说完了,坏处呢?

  长孙无垢柔声问道:“那么,代价是什么?”

  但陆离抛出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殿下、王妃,你们认为胡、汉、以及各个不同地区的种族,除了直接的样貌区别之外,还是否有别?”

  而李世民在这个问题中也回过神来,说到:“应当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汉人长期生活在胡人治下,然后汉人逐渐与胡人融合……”

  汉人这个概念,也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形成的,唐朝距离那个时代可不久。再加上李世民他们家有鲜卑血脉,所以他对于这事印象深刻,才有些见解。

  当然,中原汉人和胡人有着不少面容上的区别,是比较醒目的,但是在草原上,那些细分的各个种族……所谓区别更不堪一击。

  李世民认为,如果没有这些直接的样貌区别,种族之分约等于没有……把一个融合了汉人血脉,胡人样貌不太明显的的胡人孩子放来大唐生养,那么那个孩子很自然的就会认为自己是大唐人,反之亦然。

  他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把陆离听笑了,“殿下,关中的士族门阀是不是天然会自发抱团与河北的士族门阀对抗?”

  他这句话直接把李世民给干沉默了。不是听不懂,而是这个例子太形象,他太懂了!

  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细藏着无数问题,越是细思越是极恐。

  如果吸收大量外族人口的话,在以汉人为主导的唐朝,他们必然会受到排挤,于是他们就天然的自发抱团……

  这种自发的抱团对抗在社会当中好似无处不在,哪哪都能看得到这种抱小团体对抗的身影,可是这种情况也是分影响力的。

  李世民有些恍惚,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但是又想不清,便问道:“你这话似乎说的有些问题,但是我一时之间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陆离提点说到:“殿下,哪怕没有关陇集团和河北集团的对抗,人也总会想办法与别人抱团取暖,对抗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