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瓶酒上桌。
几个妇女吃完了,离开餐桌,聚在床边说话。
冉定弘,梅宇波还有陈建业喝的非常畅快。
“建业,给孩子想好名字了吗?”
冉定弘旧事重提。
“爸,我觉得你给孩子取的名字就挺好的,爱国和建国都不错。”
陈建业说道。
“是吧,咱俩想到一起去了,我今天跟亲家唠了一下,他也觉得这俩名字不错。”
冉定弘很得意。
“爱国,建国,都是板板正正的名字,孩子以后肯定板板正正,奋发图强。”
梅宇波笑着道。
两个老登思想非常一致。
“秋叶想了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爱秋,陈爱秋。”
“一个叫做建设,陈建业。”
“爸,还有梅叔,你俩觉得哪个好?”
陈建业继续道。
“爱秋不行,男孩儿怎么能叫爱秋呢,听着就没力气。”
冉定弘直接否了。
冉秋叶气的磨牙。
爱秋怎么就不行了。
陈爱秋,多好听的名字啊,富有诗意,而且刚好是陈建业爱冉秋叶中间取的字。
“建设这个名字不错,不过跟你的名字重合了一个字,不太好。”
冉定弘继续道。
“爱国不错,建国也和建业的名字重叠了一个字。”
梅宇波说道。
“那就爱国吧,陈爱国,多响亮的名字。”
“以后要是再生儿子,可以取名叫做陈忠国,陈君国,合起来刚好是忠君爱国。”
冉定弘想要拍板。
“哎,老冉啊,你这个点子不错。”
“要是按照忠君爱国排列,第一个孩子应该叫陈忠国啊。”
梅宇波提出意见。
“没错,那就叫陈忠国,第二个孩子叫陈君国,第三个叫陈爱国。”
“忠君爱国,报效国家。”
冉定弘目光发亮。
“好名字,必须得喝一个。”
梅宇波提杯。
三人又海饮一口。
三个妇女坐在床边商量,也觉得忠君爱国四个字不错。
板正,大气。
冉秋叶心里有意见,拧不过两边的长辈,只能无奈同意。
想想以后要是有三个儿子,她也觉得忠君爱国不错。
几个儿子走出去,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亲兄弟。
吃完了饭,冉家夫妇和梅家夫妇离开。
“爸,梅叔,你们喝的怎么样?”
“我让人送你们回去吧。”
陈建业送长辈走出四合院,不放心问道。
“嗨,一斤酒不到,不多。”
梅宇波很随意的摆了摆手,尽显酒场大将风范。
“今天高兴,多喝两杯一点都不晕,好得很。”
“建业,你好好工作,家里的事不用担心,接下来呢,你妈天天过来,跟秋叶一起带孩子。”
冉定弘拉着陈建业的手。
“对,你王姨现在也退休了,你缺人帮忙,吱个声。”
梅宇波跟着说道。
“不用他们小夫妻吱声,明天我就过来。”
“建业给你赚外汇去国外治病,也没问你同不同意啊,真想干的事,还用别人说吗?”
王姨说道。
“对对对,你王姨说的没毛病。”
“明天你在家里挑挑拣拣,带点好东西过来给秋叶补身体。”
“当妈的身体好了,孩子身体才能健康。”
梅宇波连忙改口。
又多说了几句,两边的长辈各回各家。
陈建业目送他们离开,回到屋里。
“爸妈给我塞了三十块钱。”
“王姨也给了我二十块钱。”
冉秋叶说道。
“啊,他们怎么还给钱呢。”
陈建业一惊。
拿长辈的钱,都是恩情,可不好拿啊。
“妈和王姨说是他们的一份心意,我不好不收。”
“以后咱们想办法补给他们。”
冉秋叶说道。
“行,这事你记下来,以后日子长远,咱们总有回报两边长辈的时候。”
陈建业点点头,抱起床上的孩子。
小不点很小,还不到他的胳膊长,那手指头和脚趾头,更是迷你版。
陈建业一个大拇指,就比孩子的脚底板都要大。
“这家伙,真可爱啊。”
陈建业轻轻吻在孩子额头上,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你刚喝了酒,可别熏到他了,快给我。”
冉秋叶伸手,把孩子抱了回去。
晚上睡觉的时候,冉秋叶把孩子放在自己那边,担心陈建业睡觉太死,压到孩子。
接下来好几天,陈建业继续铺设新线,调试生产的工作。
新线铺设完毕,产能爆发需要几天时间调整。
工人也需要熟悉岗位的操作。
陈建业带着工程师团队,以及技工团队,蹲守在生产线边上。
首先看生产线最慢的位置。
一条流水线,每小时的产量,取决于这条流水线干活最慢的那个岗位。
要是一个岗位一小时干三十个工件,那这条生产线的产能就是一小时三十个。
十万支热得快订单,二十天内完成交货。
每天产量需要达到五千支热得快。
开始只有两条生产线生产,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天,终于达到六条生产线的规模。
陈建业计算了一下,想要定期完成交货任务,接下来六条生产线每天完成的产量,需要达到单日六千五左右。
意味着,一条生产线当日产量一千一。
按照三班倒,生产线每天运转22小时计算,每小时生产的热得快需要达到五十支。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对于维护生产线顺畅运转的陈建业团队而言,压力很大。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一条热得快生产线,一共十二个岗位,陈建业安排了二十六个工人。
好在车间全力支持,只要陈建业说要人,车间就抽人过来。
哪怕造成其他生产线停产,也要完成热得快的交货。
不论生产线出现设备故障还是质量问题,陈建业立马带着人火速抢修。
在陈建业团队的蹲守下,热得快生产线单小时生产量达到了五十二。
杨亮平李怀德苏新城等轧钢厂大领导,特意来到生产线,对所有参与热得快生产的工人,提出嘉奖。
每人额外奖励五块钱。
大家伙干劲十足。
陈建业自然也有五块钱奖励。
对他来说,五块钱的奖励不多,却是轧钢厂领导层对生产进度的认可。
随着热得快生产线运转越发流畅。
生产线单小时生产量,突破六十。
陈建业申请经费,由采购的同事购买了两百多瓶北冰洋汽水,奖励生产线所有工人。
大家伙万众一心,终于在第十九天,完成了十万量订单的交货目标。
看着最后一批热得快装好箱子,陈建业重重吐出一口气。
紧盯生产,一刻不敢放松。
这活是真他妈难干。
好在,终于干完了!
几个妇女吃完了,离开餐桌,聚在床边说话。
冉定弘,梅宇波还有陈建业喝的非常畅快。
“建业,给孩子想好名字了吗?”
冉定弘旧事重提。
“爸,我觉得你给孩子取的名字就挺好的,爱国和建国都不错。”
陈建业说道。
“是吧,咱俩想到一起去了,我今天跟亲家唠了一下,他也觉得这俩名字不错。”
冉定弘很得意。
“爱国,建国,都是板板正正的名字,孩子以后肯定板板正正,奋发图强。”
梅宇波笑着道。
两个老登思想非常一致。
“秋叶想了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爱秋,陈爱秋。”
“一个叫做建设,陈建业。”
“爸,还有梅叔,你俩觉得哪个好?”
陈建业继续道。
“爱秋不行,男孩儿怎么能叫爱秋呢,听着就没力气。”
冉定弘直接否了。
冉秋叶气的磨牙。
爱秋怎么就不行了。
陈爱秋,多好听的名字啊,富有诗意,而且刚好是陈建业爱冉秋叶中间取的字。
“建设这个名字不错,不过跟你的名字重合了一个字,不太好。”
冉定弘继续道。
“爱国不错,建国也和建业的名字重叠了一个字。”
梅宇波说道。
“那就爱国吧,陈爱国,多响亮的名字。”
“以后要是再生儿子,可以取名叫做陈忠国,陈君国,合起来刚好是忠君爱国。”
冉定弘想要拍板。
“哎,老冉啊,你这个点子不错。”
“要是按照忠君爱国排列,第一个孩子应该叫陈忠国啊。”
梅宇波提出意见。
“没错,那就叫陈忠国,第二个孩子叫陈君国,第三个叫陈爱国。”
“忠君爱国,报效国家。”
冉定弘目光发亮。
“好名字,必须得喝一个。”
梅宇波提杯。
三人又海饮一口。
三个妇女坐在床边商量,也觉得忠君爱国四个字不错。
板正,大气。
冉秋叶心里有意见,拧不过两边的长辈,只能无奈同意。
想想以后要是有三个儿子,她也觉得忠君爱国不错。
几个儿子走出去,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亲兄弟。
吃完了饭,冉家夫妇和梅家夫妇离开。
“爸,梅叔,你们喝的怎么样?”
“我让人送你们回去吧。”
陈建业送长辈走出四合院,不放心问道。
“嗨,一斤酒不到,不多。”
梅宇波很随意的摆了摆手,尽显酒场大将风范。
“今天高兴,多喝两杯一点都不晕,好得很。”
“建业,你好好工作,家里的事不用担心,接下来呢,你妈天天过来,跟秋叶一起带孩子。”
冉定弘拉着陈建业的手。
“对,你王姨现在也退休了,你缺人帮忙,吱个声。”
梅宇波跟着说道。
“不用他们小夫妻吱声,明天我就过来。”
“建业给你赚外汇去国外治病,也没问你同不同意啊,真想干的事,还用别人说吗?”
王姨说道。
“对对对,你王姨说的没毛病。”
“明天你在家里挑挑拣拣,带点好东西过来给秋叶补身体。”
“当妈的身体好了,孩子身体才能健康。”
梅宇波连忙改口。
又多说了几句,两边的长辈各回各家。
陈建业目送他们离开,回到屋里。
“爸妈给我塞了三十块钱。”
“王姨也给了我二十块钱。”
冉秋叶说道。
“啊,他们怎么还给钱呢。”
陈建业一惊。
拿长辈的钱,都是恩情,可不好拿啊。
“妈和王姨说是他们的一份心意,我不好不收。”
“以后咱们想办法补给他们。”
冉秋叶说道。
“行,这事你记下来,以后日子长远,咱们总有回报两边长辈的时候。”
陈建业点点头,抱起床上的孩子。
小不点很小,还不到他的胳膊长,那手指头和脚趾头,更是迷你版。
陈建业一个大拇指,就比孩子的脚底板都要大。
“这家伙,真可爱啊。”
陈建业轻轻吻在孩子额头上,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你刚喝了酒,可别熏到他了,快给我。”
冉秋叶伸手,把孩子抱了回去。
晚上睡觉的时候,冉秋叶把孩子放在自己那边,担心陈建业睡觉太死,压到孩子。
接下来好几天,陈建业继续铺设新线,调试生产的工作。
新线铺设完毕,产能爆发需要几天时间调整。
工人也需要熟悉岗位的操作。
陈建业带着工程师团队,以及技工团队,蹲守在生产线边上。
首先看生产线最慢的位置。
一条流水线,每小时的产量,取决于这条流水线干活最慢的那个岗位。
要是一个岗位一小时干三十个工件,那这条生产线的产能就是一小时三十个。
十万支热得快订单,二十天内完成交货。
每天产量需要达到五千支热得快。
开始只有两条生产线生产,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天,终于达到六条生产线的规模。
陈建业计算了一下,想要定期完成交货任务,接下来六条生产线每天完成的产量,需要达到单日六千五左右。
意味着,一条生产线当日产量一千一。
按照三班倒,生产线每天运转22小时计算,每小时生产的热得快需要达到五十支。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对于维护生产线顺畅运转的陈建业团队而言,压力很大。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一条热得快生产线,一共十二个岗位,陈建业安排了二十六个工人。
好在车间全力支持,只要陈建业说要人,车间就抽人过来。
哪怕造成其他生产线停产,也要完成热得快的交货。
不论生产线出现设备故障还是质量问题,陈建业立马带着人火速抢修。
在陈建业团队的蹲守下,热得快生产线单小时生产量达到了五十二。
杨亮平李怀德苏新城等轧钢厂大领导,特意来到生产线,对所有参与热得快生产的工人,提出嘉奖。
每人额外奖励五块钱。
大家伙干劲十足。
陈建业自然也有五块钱奖励。
对他来说,五块钱的奖励不多,却是轧钢厂领导层对生产进度的认可。
随着热得快生产线运转越发流畅。
生产线单小时生产量,突破六十。
陈建业申请经费,由采购的同事购买了两百多瓶北冰洋汽水,奖励生产线所有工人。
大家伙万众一心,终于在第十九天,完成了十万量订单的交货目标。
看着最后一批热得快装好箱子,陈建业重重吐出一口气。
紧盯生产,一刻不敢放松。
这活是真他妈难干。
好在,终于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