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军神崛起
七月中旬,
代州都督、永康公李靖从雁门赶回了长安,他一进京没先回家,直奔东宫门下內省拜见李逸。
“听说是司徒大力保举我掛帅征梁师都的,非常感谢。”李靖风尘僕僕,可脸上却儘是兴奋神色。
这位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却还闻战而喜。
李逸给他泡茶,
李靖爽朗的接过茶,“犹记得六年前,你买下我家隔壁宇文士及別院,咱们做了邻居。
你被秦王徵召隨军,还特意推荐了我隨征。也正是那次涇州行,让我有机会上了战场立了功劳后来才有了机会去山南。
说起这些,李靖对李逸很是感激,他虽说出身关陇將门,少年时就被舅舅韩擒虎说是將种,年轻时杨素也对他极为欣赏。
可后来家族在朝廷党爭中失败,他遭受牵连,十余年时间三任县令,蹉跎岁月,甚至还因当初要去江都告发李渊谋反,差点被李渊砍了,是李世民保下了他。
李逸说来是他的伯乐了。
若没李逸大力推举,他可能就要在长安一直坐冷板凳到老了。
“是啊,挺怀念当初咱们两个隨秦王征薛举的那段日子,都没啥职事,很閒。”
“那段时间,咱们整天除了研究点吃食,我也跟你学到不少兵法战术,受益良多,
永康公算是我兵法老师。”
李靖笑著摆手,“这可不敢当,有些人天生就是將材,司徒便是如此,有特別的天赋。你这些年屡次掛帅统兵,可是不曾一败啊。”
“不值一提,我打的仗,都平平无奇。”李逸笑道,
李靖却是很认真的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司徒的仗越打的平平无奇,才越说明用兵本事高明,我对司徒用兵,也是多有研究,司徒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將军决胜岂止在战场。”
“圣人打仗威风赫赫,但那种打法可没几个人能学的了。
司徒用兵,却是胜在平稳。”
能得到军神的称讚,李逸也不由的有点飘飘然。
如今的李靖,虽为大唐几乎打下了东南半壁江山,但在朝堂诸將中,名头也並不算大。
只因南方军阀,向来低人一等。
李靖没在北边战场刷出战绩,总是还难以服眾。
这方面李逸反而占便宜了,不说抚平山南河南,转战河北河东,就说他最后与皇帝一起灭了頡利踏平了汗庭,就已经足够让万千服眾了。
“其实梁师都虽然在朔方割据十年了,可他的实力你我都清楚,並不算强,尤其这两年,眾叛亲离,手下都快要跑光了。
他还杀了此前兵败投奔他的稽胡首领,引的稽胡诸部纷纷离去。
如今没了突厥为靠山,
也只是死狗一只。
知道陛下为何特別用你为帅吗
李靖笑著道:“陛下和司徒想用梁师都称量下我的本事,若是这仗打的好,那接下来朝廷打吐谷浑,或许就要用我。”
不愧是未来军神,
居然完全猜中了。
“永康公真是了得,不过確实是如此。这次打梁师都,是试將,也是练兵,
更是检验突归附后的忠心诚意。
要看看我大唐与突厥军的配合默契度。
梁师都好打,
说实话,就算真让长孙无忌掛帅,给他配上尉迟恭为副將,再让灵州李道宗、延州段德操,也足够灭掉梁师都了。
但陛下特意召你,
就是希望这一战,不仅仅是灭掉梁师都,还得快速,且伤亡很小。
最重要的是,得让突人能够默契配合。
因此,
这一战,你是主將,
但兵,朝廷不会给你太多大唐府兵你要用突厥兵灭梁师都,收復朔方。”
李靖听了这些,一点也没为难,笑著道:“不算什么麻烦事。”
他是真没把梁师都放眼里,
其实若不是梁师都一直依附突厥,大唐打狗看主人,不想太得罪突厥,否则梁师都哪可能撑到如今。
陇右薛举、河西李轨,这些大唐关中外围的势力,可是早早就被討平了。
梁师都能撑到现在,不是因为他多强,反而是因为他最弱。
对大唐构不成真正的威胁,所以才会一直留著。
大唐出兵巴蜀,攻打山南,爭夺关东,跟刘武周在河东大战,都一直没怎么理梁师都,
每次也是梁师都勾著突厥来犯,唐军才进行反击。
梁师都家是夏州朔方人,家族世代豪强,大业时,梁师都担任鹰扬郎將,跟刘武周、郭子和等人都差不多,也是边郡豪强加边將的身份。
趁著隋末大乱,杀郡丞造反,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早早的建梁称帝,並接受了突厥始毕可汗的狼头大蠢,和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称號,实际上是完全依附於突厥。
虽称帝早,
但梁师都这些年却是被限制在朔方,
他也屡次进攻唐朝的灵州、延州,但屡战屡败,大梁国甚至越打地盘越小。
朔方盐夏之地,本就物產不丰,人口稀少,这些年下来,更是人口锐减,甚至屡屡饥荒,百姓、土兵都不断逃亡。
这样的对手,
李靖可以说拿脚都能打贏。
“永康公有什么作战计划吗”李逸问。
他现在也还兼著个兵部尚书,这也是李靖一回来就先见他的原因。
“要灭梁师都很简单,朔方其实无险可守,梁师都更无战略纵深。民寡兵少,又无大將。
如今没了突厥靠山,甚至突厥还要奉我大唐詔令攻打他们,
可以说还没开战,偽梁军心士气已尽失。”
“我看到时,可以多路齐进,利用兵力优势,以雷霆之势打到朔方城下,
数路合围,
偽梁山穷水尽,必然人心惶惶,到时便可再劝降招安,定有人愿意投降。
甚至,还有敌將可能会斩梁师都开城投降,以求保全。”
李靖从巴山杀到岭南,这一路击败了多少割据势力,见多了这种大树倒散的场景。
只需一道赦令,或是一个封赏承诺,有的是人愿意提故主首级来降。
“朝廷真要出兵吐谷浑吗什么时候”李靖问。
李逸拿起银壶,又冲了一泡茶,
“永康公觉得要多久能討灭梁师都,出兵吐谷浑何时最好”
李靖捧著茶杯,“灭梁师都,三月可矣。主要是行军费时,特別是要调突厥兵。
善后倒是可以交给灵、延两都督府等。
现在七月半,寒冬前差不多就能结束战事了。
不过今年肯定是来不及出兵吐谷浑了,吐谷浑毕竟也是个大国,因此得做好充足准备,
出兵时间,我觉得等到明年夏季五六月时最好。”
李逸抿了口茶,“永康公若指挥击吐谷浑,打算用何等战术”
“分道合击,擒贼擒王,歼其主力。”
吐谷浑虽也修有王城,可他们本质还是游牧民族,不能擒俘可汗,歼灭主力,那进攻和占领就没有意义。
隋朝当年灭吐谷浑没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没能歼灭吐谷浑主力,也没能擒其可汗,只带回一个年幼太子,
在吐谷浑地盘上设置几个郡,又有何用。
打吐谷浑,就得跟打突厥一样。
“其实,
征吐谷浑,司徒最合適执掌帅印,你有灭突厥之战绩,打吐谷浑是手到擒来,
调派各路將领,肯定也都能信服。”李靖说道。
他自然是愿意掛帅征吐谷浑,但威望这块,肯定不如李逸。若是多路合进,
到时各种行军总管,未必会服他这个糟老头子。
当然,李靖倒不觉得这对他来说是问题。
执掌帅印,统兵出征,还能节制不了魔下將领,那还叫什么帅,
“吐谷浑那鬼地方,其西南是黄河之源,但那里有雪山冰川,都说汉人到了那里,容易晕倒。
我特意找人研究过,
其实是因为那里地处高原,地势极高,这地势越高啊,空气越稀薄,咱们中原汉人,
突然过去,一时无法適应那里的气候,就会出现头晕脑胀气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这就好比夏日雷雨前的池塘,鱼都冒头一样。
都是缺氧,此症名为高原反应。”
李逸提前把吐谷浑高原反应的症状告诉李靖,让他好有个心理准备,既然是要擒敌主力,
那免不了追击、包抄,
吐谷浑高海拔地带可不少。
追击或是迁回包抄行军时,就容易穿越这些地带,要是没准备,那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在陇右和吐谷浑的边境上,有赤岭,
这赤岭古道上,就有一地名叫汉哭山,
说汉人途经此地就会哭,说那里非常险要,汉人难以適应,其实就是海拔太高,从陇右內地过来的汉人,到了这里往往就会有严重的高反。
“我正在让医师们研究药剂,用以缓解这种症状。若是能顺利配製出此等药剂,到时也能给你们帮助不小。”
李靖还真没研究过这些,听了后记下此事。
“永康公啊,陛下可是对你寄以厚望啊,三个月拿下樑师都,这个计划很好。
不过实际用兵,你也別太过强求,只要今年內能灭掉梁师都就已经可以了。
此战重点,是要用突厥兵灭梁师都。明年打吐谷浑,到时也还要徵召突厥兵从征的。”
李逸笑著对他道:“等你明年灭掉吐谷浑,便回朝来接任这兵部尚书之职。
李世民克制著今年不出兵吐谷浑,很不容易了。
他这个兵部尚书,也天天能收到一堆將领的请战书,都要求为君解忧,为国杀敌,带兵去灭了吐谷浑呢。
都想拿吐谷浑刷军功,都有点轻敌狂妄了。
好在李世民还是比较谨慎务实的,否则说不定唐高宗时的大非川十万唐军覆没的惨败,就要提前上演了。
也有许多人提议让李逸掛帅征吐谷浑,
李逸才不会同意,別的將领都爭著抢著要打,唯有李逸是坚决不愿去的。
而皇帝其实也不会让他再掛帅征吐谷浑的。
这是君臣的默契。
七月中旬,
代州都督、永康公李靖从雁门赶回了长安,他一进京没先回家,直奔东宫门下內省拜见李逸。
“听说是司徒大力保举我掛帅征梁师都的,非常感谢。”李靖风尘僕僕,可脸上却儘是兴奋神色。
这位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却还闻战而喜。
李逸给他泡茶,
李靖爽朗的接过茶,“犹记得六年前,你买下我家隔壁宇文士及別院,咱们做了邻居。
你被秦王徵召隨军,还特意推荐了我隨征。也正是那次涇州行,让我有机会上了战场立了功劳后来才有了机会去山南。
说起这些,李靖对李逸很是感激,他虽说出身关陇將门,少年时就被舅舅韩擒虎说是將种,年轻时杨素也对他极为欣赏。
可后来家族在朝廷党爭中失败,他遭受牵连,十余年时间三任县令,蹉跎岁月,甚至还因当初要去江都告发李渊谋反,差点被李渊砍了,是李世民保下了他。
李逸说来是他的伯乐了。
若没李逸大力推举,他可能就要在长安一直坐冷板凳到老了。
“是啊,挺怀念当初咱们两个隨秦王征薛举的那段日子,都没啥职事,很閒。”
“那段时间,咱们整天除了研究点吃食,我也跟你学到不少兵法战术,受益良多,
永康公算是我兵法老师。”
李靖笑著摆手,“这可不敢当,有些人天生就是將材,司徒便是如此,有特別的天赋。你这些年屡次掛帅统兵,可是不曾一败啊。”
“不值一提,我打的仗,都平平无奇。”李逸笑道,
李靖却是很认真的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司徒的仗越打的平平无奇,才越说明用兵本事高明,我对司徒用兵,也是多有研究,司徒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將军决胜岂止在战场。”
“圣人打仗威风赫赫,但那种打法可没几个人能学的了。
司徒用兵,却是胜在平稳。”
能得到军神的称讚,李逸也不由的有点飘飘然。
如今的李靖,虽为大唐几乎打下了东南半壁江山,但在朝堂诸將中,名头也並不算大。
只因南方军阀,向来低人一等。
李靖没在北边战场刷出战绩,总是还难以服眾。
这方面李逸反而占便宜了,不说抚平山南河南,转战河北河东,就说他最后与皇帝一起灭了頡利踏平了汗庭,就已经足够让万千服眾了。
“其实梁师都虽然在朔方割据十年了,可他的实力你我都清楚,並不算强,尤其这两年,眾叛亲离,手下都快要跑光了。
他还杀了此前兵败投奔他的稽胡首领,引的稽胡诸部纷纷离去。
如今没了突厥为靠山,
也只是死狗一只。
知道陛下为何特別用你为帅吗
李靖笑著道:“陛下和司徒想用梁师都称量下我的本事,若是这仗打的好,那接下来朝廷打吐谷浑,或许就要用我。”
不愧是未来军神,
居然完全猜中了。
“永康公真是了得,不过確实是如此。这次打梁师都,是试將,也是练兵,
更是检验突归附后的忠心诚意。
要看看我大唐与突厥军的配合默契度。
梁师都好打,
说实话,就算真让长孙无忌掛帅,给他配上尉迟恭为副將,再让灵州李道宗、延州段德操,也足够灭掉梁师都了。
但陛下特意召你,
就是希望这一战,不仅仅是灭掉梁师都,还得快速,且伤亡很小。
最重要的是,得让突人能够默契配合。
因此,
这一战,你是主將,
但兵,朝廷不会给你太多大唐府兵你要用突厥兵灭梁师都,收復朔方。”
李靖听了这些,一点也没为难,笑著道:“不算什么麻烦事。”
他是真没把梁师都放眼里,
其实若不是梁师都一直依附突厥,大唐打狗看主人,不想太得罪突厥,否则梁师都哪可能撑到如今。
陇右薛举、河西李轨,这些大唐关中外围的势力,可是早早就被討平了。
梁师都能撑到现在,不是因为他多强,反而是因为他最弱。
对大唐构不成真正的威胁,所以才会一直留著。
大唐出兵巴蜀,攻打山南,爭夺关东,跟刘武周在河东大战,都一直没怎么理梁师都,
每次也是梁师都勾著突厥来犯,唐军才进行反击。
梁师都家是夏州朔方人,家族世代豪强,大业时,梁师都担任鹰扬郎將,跟刘武周、郭子和等人都差不多,也是边郡豪强加边將的身份。
趁著隋末大乱,杀郡丞造反,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早早的建梁称帝,並接受了突厥始毕可汗的狼头大蠢,和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称號,实际上是完全依附於突厥。
虽称帝早,
但梁师都这些年却是被限制在朔方,
他也屡次进攻唐朝的灵州、延州,但屡战屡败,大梁国甚至越打地盘越小。
朔方盐夏之地,本就物產不丰,人口稀少,这些年下来,更是人口锐减,甚至屡屡饥荒,百姓、土兵都不断逃亡。
这样的对手,
李靖可以说拿脚都能打贏。
“永康公有什么作战计划吗”李逸问。
他现在也还兼著个兵部尚书,这也是李靖一回来就先见他的原因。
“要灭梁师都很简单,朔方其实无险可守,梁师都更无战略纵深。民寡兵少,又无大將。
如今没了突厥靠山,甚至突厥还要奉我大唐詔令攻打他们,
可以说还没开战,偽梁军心士气已尽失。”
“我看到时,可以多路齐进,利用兵力优势,以雷霆之势打到朔方城下,
数路合围,
偽梁山穷水尽,必然人心惶惶,到时便可再劝降招安,定有人愿意投降。
甚至,还有敌將可能会斩梁师都开城投降,以求保全。”
李靖从巴山杀到岭南,这一路击败了多少割据势力,见多了这种大树倒散的场景。
只需一道赦令,或是一个封赏承诺,有的是人愿意提故主首级来降。
“朝廷真要出兵吐谷浑吗什么时候”李靖问。
李逸拿起银壶,又冲了一泡茶,
“永康公觉得要多久能討灭梁师都,出兵吐谷浑何时最好”
李靖捧著茶杯,“灭梁师都,三月可矣。主要是行军费时,特別是要调突厥兵。
善后倒是可以交给灵、延两都督府等。
现在七月半,寒冬前差不多就能结束战事了。
不过今年肯定是来不及出兵吐谷浑了,吐谷浑毕竟也是个大国,因此得做好充足准备,
出兵时间,我觉得等到明年夏季五六月时最好。”
李逸抿了口茶,“永康公若指挥击吐谷浑,打算用何等战术”
“分道合击,擒贼擒王,歼其主力。”
吐谷浑虽也修有王城,可他们本质还是游牧民族,不能擒俘可汗,歼灭主力,那进攻和占领就没有意义。
隋朝当年灭吐谷浑没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没能歼灭吐谷浑主力,也没能擒其可汗,只带回一个年幼太子,
在吐谷浑地盘上设置几个郡,又有何用。
打吐谷浑,就得跟打突厥一样。
“其实,
征吐谷浑,司徒最合適执掌帅印,你有灭突厥之战绩,打吐谷浑是手到擒来,
调派各路將领,肯定也都能信服。”李靖说道。
他自然是愿意掛帅征吐谷浑,但威望这块,肯定不如李逸。若是多路合进,
到时各种行军总管,未必会服他这个糟老头子。
当然,李靖倒不觉得这对他来说是问题。
执掌帅印,统兵出征,还能节制不了魔下將领,那还叫什么帅,
“吐谷浑那鬼地方,其西南是黄河之源,但那里有雪山冰川,都说汉人到了那里,容易晕倒。
我特意找人研究过,
其实是因为那里地处高原,地势极高,这地势越高啊,空气越稀薄,咱们中原汉人,
突然过去,一时无法適应那里的气候,就会出现头晕脑胀气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这就好比夏日雷雨前的池塘,鱼都冒头一样。
都是缺氧,此症名为高原反应。”
李逸提前把吐谷浑高原反应的症状告诉李靖,让他好有个心理准备,既然是要擒敌主力,
那免不了追击、包抄,
吐谷浑高海拔地带可不少。
追击或是迁回包抄行军时,就容易穿越这些地带,要是没准备,那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在陇右和吐谷浑的边境上,有赤岭,
这赤岭古道上,就有一地名叫汉哭山,
说汉人途经此地就会哭,说那里非常险要,汉人难以適应,其实就是海拔太高,从陇右內地过来的汉人,到了这里往往就会有严重的高反。
“我正在让医师们研究药剂,用以缓解这种症状。若是能顺利配製出此等药剂,到时也能给你们帮助不小。”
李靖还真没研究过这些,听了后记下此事。
“永康公啊,陛下可是对你寄以厚望啊,三个月拿下樑师都,这个计划很好。
不过实际用兵,你也別太过强求,只要今年內能灭掉梁师都就已经可以了。
此战重点,是要用突厥兵灭梁师都。明年打吐谷浑,到时也还要徵召突厥兵从征的。”
李逸笑著对他道:“等你明年灭掉吐谷浑,便回朝来接任这兵部尚书之职。
李世民克制著今年不出兵吐谷浑,很不容易了。
他这个兵部尚书,也天天能收到一堆將领的请战书,都要求为君解忧,为国杀敌,带兵去灭了吐谷浑呢。
都想拿吐谷浑刷军功,都有点轻敌狂妄了。
好在李世民还是比较谨慎务实的,否则说不定唐高宗时的大非川十万唐军覆没的惨败,就要提前上演了。
也有许多人提议让李逸掛帅征吐谷浑,
李逸才不会同意,別的將领都爭著抢著要打,唯有李逸是坚决不愿去的。
而皇帝其实也不会让他再掛帅征吐谷浑的。
这是君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