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秦王嫡系-《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587章 秦王嫡系

  李逸回府,

  门前车水马龙,都是来拜访送节的。

  他没下车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进门。

  杜十娘见他回来,便给他湖茶,她今天也到送礼,母亲郭氏那里,还有堂兄杜如晦那,又去了舅舅家。

  姬令仪进来,生了三个孩子的她越发丰了,“来拜访送礼的人很多,不过按阿郎的吩咐,只有最亲近的几家亲戚好友才接待,其余人只收了拜帖,却是不曾收礼。”

  “对了,陇州刺史的几位公子早几日便来登门拜访,还拉了几车礼物来,照例没有收,今日一早,他们又来登门,这会还在门口。”

  “陇州刺史”李逸倒是一时想不起来这个陇州刺史是谁。

  “就是隋滑国公之后。”姬令仪提醒。

  “哦。”

  陇州刺史李芝,是李逸的渣爹,为攀附权臣杨素,於是拋弃怀有身孕的订婚未婚妻,娶杨素之女。

  当初还碘著脸来认亲,要李逸认祖归宗,被李逸拿著横刀在大街上追砍,

  最后皇帝出面,让李逸过继到李孝常弟弟名下,属籍宗正,跟李芝也算是彻底划清界线。

  “李芝的儿子们”

  “嗯,他们逢年过节都会来拜访,每次也都送礼,不过我们都没有见过,也没收他们的礼,可他们仍然每次都会来。”

  那几人也算是李逸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可李逸不跟那边来往,当然也从没认过这些个兄弟姐妹。

  李芝生的儿女还不少,尤其是还有许多在外的私生子。

  “不用理会那边。”

  李逸交待。

  “知道了。”当家的姬令仪记下。

  不管外面有多少人想要拜访,李逸都懒得理会。

  锦上添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地位越高越得避些嫌,

  他连秦王府都没去拜访,也没给秦王送礼,反正他们的关係,也用不著这些,

  倒是给杜如晦送了礼,毕竟是妻兄。

  但房玄龄长孙无忌他们那就没送。

  反倒是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牛进达他们府上都送了份礼,毕竟当初谷州一战,李逸招降的他们,

  还曾义结十兄弟,有这层关係在,保持往来,別人也不好说什么。

  况且,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这些人,都是比较乾脆爽快的武人,李逸跟他们相处感觉也很不错。

  夜晚,

  月亮升起来,中秋节的月又圆又亮,如一轮玉盘当空。

  院中桂树下,

  点上灯,摆上月饼等,

  一家子赏月共度中秋。

  “可惜郑氏她们带著孩子还在路上,赶不回来中秋团聚。”杜十娘道,看著一群孩子围绕著,

  她也感觉到很欣慰,李氏家族也是越来越兴旺了,

  这不是洺州那边还有好几个妻妾和孩子没赶回来,要不更热闹。

  看著孩子们在李逸身边跑来跑去的可爱样子,杜十娘又不免有些心酸,婚后转眼五年了,却还没能有一儿半女。

  虽然並不是不能生,主要还是连续两个大丧耽误了,如今夫妻本就聚少离多,她却还得为父守丧一年多。

  “我明天便出发了,你们在家互相照顾。”李逸看著这温馨的场面,心里也挺不舍的。

  “这在家总共就呆三天,千里迢迢奔波,也太辛苦了,不能晚几天再走吗”杜十娘握住丈夫的手。

  “打仗嘛,军情如火,没办法的事,放心吧,肯定能早日凯旋,回家过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丹桂飘香,明月皎洁,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的机会难得。

  “阿郎可得记得这约定,我们在家等阿郎回家过年。”

  “嗯。”

  赏月到很晚,

  大家似都不捨得回屋,

  尤其是几个女人,终於耗到那些小傢伙们玩累了困了,让保姆抱去睡觉了。

  然后女人们大眼瞪小眼的,都想爭夺丈夫离京前这最后一晚的陪侍。

  杜十娘虽有孝在身不能同房,却也想多陪陪丈夫再聊聊天。

  “阿郎明日还要赶路,你们就都早点回房歇息,別扰了阿郎休息。”十娘发话,

  姬令仪等妾们不由的心中失望,却又不敢置疑大娘子。

  只好不依不舍的起身,

  “知晓你们心思,谁这几日日子正好的”十娘笑了笑。

  几个女人闻言,都赶紧推算各自月事的日子。

  最后倒是疏影日子刚好,便赶紧说了。

  “你可別谎报军情啊。”十娘见其它几人日子还远,便对李逸道:“就让疏影丫头今晚服侍吧,不过阿郎明日便要出发,不要太晚睡。”

  “奴先去洗漱。”疏影已育有一女,可心里也想再生个儿子,哪怕平时叫自己姨娘,可有个亲儿子,在府里地位也肯定不一般。

  看姬令仪,为阿郎生了二儿一女,其中还有一对龙凤胎,大儿子虽是庶子,却因是庶长,封了荣国公爵位。

  这生的二儿子,虽是庶四子,也凭父功封了县男爵位。

  大娘子平时在务本坊那边,这郡王府可都就由姬氏当家,靠的还不是生了两儿一女,长子还是荣国公么。

  皇城,尚书省兵部衙门。

  李世民坐在衙堂上,

  一名名大將登堂,

  河东行营元帅李世民,今日在此召集行营诸將,援兵鱼符、行营总管印。

  李世民一身御赐金甲,猩猩红织金披风,端坐主位。

  副帅李逸、李元吉都披上御赐银甲上前接符信,李逸排在元吉之前,元吉有些不满。

  他是齐王、司徒兼侍中,左领军大將军,本来还是并州大总管,可现在那大总管之位给了李逸,他却改授为州总管。

  李元吉很不满,现在出征河东,和李逸同为副帅,却还在李逸之后。

  两人上前领符印,

  元吉领完符印,却径直走向李世民下首左侧。

  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大唐以左为尊,左僕射要高於右僕射。

  李逸和元吉同为副帅,一左一右两个位置,当然是李逸坐左边,可元吉却抢座位。

  李世民眼晴一瞪,

  “齐王,你位置在右边。”

  李元吉不满道:“同为副帅,我司徒兼侍中,不比他司空兼侍中大,我还是亲王,他只是郡王李世民可不惯著这个丑弟弟,

  “圣人詔令,两副帅无逸在前你在后,让开!”

  元吉坐那不肯动。

  李世民动怒,“你既不奉陛下詔令,也不遵我这个元帅之令吗”

  “我位在李逸之上,这个位置就该是我的。”

  “你滚,我河东行营不需要你,反正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李世民指著大堂门口,

  喝斥他滚出去。

  李逸站在一边看戏,慢悠悠出口,“元帅,齐王既然要爭,那便让齐王坐,一个座位而已反正齐王也不是爭的并州大总管之职,爭的不是并州道行军总管,更没有要爭先北上去打突厥。”

  李元吉怒瞪李逸。

  李逸笑道:“齐王若是要爭并州大总管、并州道行军总管,要把这北上截断雀鼠谷、並撕开頡利重围,进入并州的任务爭过去,

  我也愿意一併相让。”

  李元吉当然没那种本事,更没那种胆量,否则当初也不会弃太原城而逃,

  虽说过了几年了,他也已经二十来岁,但虚涨了几岁年纪,本事可没长。

  李元吉被两人的又羞又怒,

  “起开。”李世民指著他。

  李元吉咬牙切齿,最后却也只得起身让坐,走到右边坐下。

  他现在走出去,估计这个二哥还真会把他踢出行营。

  屈突通、罗士信、秦叔宝、尉迟恭、薛万均、丘行恭、程咬金、段志玄、张士贵、双士洛、翟长孙、张公谨等一眾武將止不住笑著看李元吉出丑,可没有谁会为他发声。

  而唐俭房玄龄杜如海宇文士及长孙无忌魏徵这一眾文官,却能做到面不改色的看元吉出丑。

  一个小插曲,

  兵部堂上的这次聚將授印,倒也十分顺利。

  將星璀璨,

  谋臣如云猛將如雨。

  李渊这次也是彻底放手,李世民得以把自己的最强战力班底拉了出来。

  “此次抗击突厥,我们河东行营的任务很简单,一个月內,想办法把雀鼠谷以南,深入到晋州的突厥军包围歼灭,

  至少要歼灭三五千骑。”

  李世民望向李逸,“我们这第一阶段的任务,关键在於无逸,你从龙门北上经州至汾州,在那里集结兵马,截断雀鼠谷,

  这样我们在南边,才能关门打狗,围歼深入之敌。”

  “你有把握吗”

  李逸点头道:“事在人为,頜利现在很囂张也很狂妄,此次十五万兵马入寇,连取朔应代忻诸州,一直打到太原,太过顺利,便让他轻狂的很,

  把兵马撒的到处都是,跟摊煎饼一样。

  既围太原,又分兵劫掠泽潞、石,连蔚州北燕州都不放过,甚至他们还准备分兵入河北劫掠。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只要我迅速北上,在頜利没反应过来前,把雀鼠谷截断,頡利想反扑夺回,一时半会也休想。”

  李世民笑道:“別人说这话,我可能还得怀疑,可无逸的话我信,当初刘武周入寇,

  无逸仅凭著几千人,都能夺回雀鼠谷,一直扼守著这条要道,如今无逸带兵经验更丰富,自然更没问题。”

  面对河东这烂摊子,李世民倒是很淡定,没有急著北上太原,而是很有节奏。

  一眾文臣武將,也都没人反对李世民的这个计划。

  唯有李元吉,在那里阴阳怪气,“太原危急,秦王倒是不急不缓啊,就不怕太原失守”

  “这个时候了,还想著封锁雀鼠谷,要围歼普州之敌,就凭李逸,他能封锁的了雀鼠谷

  只怕他连汾州城,都进不了。”

  李逸倒也是不客气的对李元吉道:“齐王若是觉得李逸不行,那不如齐王你上!”

  “哼,”李元吉不接话了,他当然没那本事,所以才觉得李逸也没那本事。

  淮阳王李道玄看不下去,出声嘲讽,“齐王若是不敢去就算了,我陪司空同行,保证能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