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清理-《反清:慢工出细活》

  “启禀皇上,寿康宫来人,皇太后请皇上去用早膳。”

  “哦,知道了。”

  和珅给皇太后送礼金少青是知道的,但是没想到皇太后都到这种地步了还会卖和珅的面子。

  和李贵人一番晨起运动后,两个人洗漱穿戴完毕,去寿康宫给皇太后请安,顺便看看和珅给皇太后送了什么好东西。

  虽然皇太后明旨李家姐妹不用每天晨昏定省,但是其她的三位贵人还是要去的。

  “皇上驾到!”

  “奴婢参见皇上!”

  “都起吧!”

  “儿臣请母后大安,母后万福金安。”

  “皇儿免礼!”

  “谢母后!”

  “臣妾请太后大安!太后万福金安!”

  “免礼!”皇太后笑呵呵地招呼李贵人到她身边来。

  “母后,今日召皇儿前来有何吩咐?”金少青首先开口问道。

  “也没什么大事,今儿早上和珅给哀家送了寿礼过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让哀家帮着说句好话,这才召皇儿前来。”

  金少青点点头,皇太后还是实诚的。

  嗨!不实诚也没办法啊,现在寿康宫里的宫女太监都是自己的眼线。

  “也无甚大事,既然母后开口了,皇儿肯定听母后的!”金少青表态道。

  皇太后点点头,虽然自己已经被远离权力中枢,但是皇帝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母后,后天就是您的寿辰,如今功德碑已在万寿寺建成,十三经碑文也已成立于国子监,祝母后福泽绵长,寿禄无疆!”

  “好好好!皇儿有心了!届时哀家要去万寿寺为我大清与皇儿祈福!”

  “儿臣多谢母后。”金少青低头称谢,并没有看到皇太后那有些复杂的眼神。

  金少青从皇太后的寝宫里出来,来到御书房,还没有到上朝的时辰,他可以再歇息一会。

  刚迈步进来,就看到了御案上摆放的金狮镇纸。

  金少青走过去拿起金狮镇纸,似笑非笑地说道:“胡胜,这金狮镇纸怎么又回来了?”

  胡胜谄笑道:“皇上,金狮通灵寻旧主啊!”

  金少青也笑了起来,胡胜看到皇上的笑容,心里也稍稍安定。

  “放屁!”金少青突然大喝一声!

  “啊!”胡胜的脑海仿佛被洪钟大吕撞到一般,直接瘫跪在地上。

  御书房里其他的小太监伺候的宫女也都吓得跪在地上。

  “来啊!”

  “在!”

  外面站岗的侍卫都听到命令,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

  金少青一指跪在地上的宫女太监,“把这些宫女太监全部带下去,严加查问,看看哪个不守规矩!”

  “嗻~~”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

  “奴才再也不敢了,奴才再也不敢了!”

  “胡公公救命啊!”

  一时间御书房里顿时嘈杂起来。

  胡胜绝望地跪伏在地上不敢说话,心里肠子都悔青了,本想着和珅是皇上的宠臣,收他点儿东西没有什么事儿,没想到皇上反应如此激烈。

  等到御书房安静下来,只剩下翻奏折的声音,胡胜的心里才放松了一些。

  还好,皇上没让侍卫把他带走。

  “是不是觉得自己没被带走很幸运?”

  金少青淡淡地声音响起,胡胜的心又提了起来了。

  “奴。。。奴才不敢!”胡胜惶恐地说道。

  “你有什么不敢的?嗯?这次放的是金狮镇纸,下次是不是放手。。。匕首或者毒药?”

  手雷二字差点儿脱口而出。

  胡胜忽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了,面无血色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奴才死罪!奴才死罪啊!”

  “平时你们收取下面的银子,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知道你们平日里伺候朕比较辛苦。”

  金少青忽然厉声道:“没想到你们竟然变本加厉,竟然做出如此胆大包天之举!你们是想刺王杀驾吗?”

  “奴才不敢啊!请皇上开恩!请皇上开恩啊!”胡胜本来想解释解释的,这一下连解释都不敢了。

  刺王杀驾可是要诛九族的!到时候想死都不会痛快了。

  “哼!滚起来吧,这次看在你伺候朕多年的份儿上饶了你,以后再犯,也不用请罪了,直接去午门外自裁吧!”

  “奴才谢皇上隆恩!奴才谢皇上隆恩!”

  胡胜在鬼门关里转了一圈儿,又回来了。

  “从今以后,宫里的各房各处减少宫女太监嬷嬷的数量,人多手杂,后宫之中只有皇后与五位贵人,不必再用这么多人了。”

  “嗻~奴才马上下去办理此事!”胡胜站起来躬身道。

  他明白了,皇上要借着这次的事情,把宫里各处的眼线刷一遍,那些平日里手脚不干净的也要倒大霉了。

  还有这次长春宫里收受贿赂的宫女太监,一个都活不了。

  唉!平时牵扯到自己人还能保一下,可是现在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江,牵扯到谁,只能听天由命了。

  “圣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吧!”

  “谢万岁!”

  金少青又开始了一天的早朝打卡,看到站在朝堂上的和珅有些慌乱,他笑了笑。

  “和爱卿!”

  “奴才在!”和珅直接跪下了。

  “你。。。还主礼部!”

  “奴才谢皇上!”和珅松了一口气,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后天可就是皇太后的寿辰了,百官卯时进宫,在太和殿按班朝贺,京中大小寺院诵经三日,并着内务府在西直门外大街张灯结彩,搭制戏台,与百姓同庆!”

  文武官员都躬身答道:“遵旨!”

  “和爱卿!”金少青又看向和珅。

  “奴才在!”和珅心里一紧,对他的宣判马上要来了。

  “听说温国凯一事,是下面的人办事马虎,你不过是一时疏忽照底抄录。”

  金少青摆摆手,“行了,朕就不加罪于你了!”

  和珅听完立即高兴地叩头疾呼道:“皇上圣明!奴才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文武官员都看在眼里,虽然嫉妒皇上对和珅的宠爱程度,不过心里也都明白了。

  皇上还是心向满人的,要么怎么刘墉被发配了,和珅反而没事?

  “平身吧!太后的寿辰临近,功德碑和十三经碑文刻办的如何了?”

  和珅一脸轻松地答道:“启奏万岁,十三经碑快刻好了,功德碑虽然已经刻完,但因为碑座太高碑身太重,实在无法安放亭中,现拆亭重建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