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卓异贤良-《反清:慢工出细活》

  “启禀皇上,温国凯已在殿外候旨。”

  “哦?快传!”金少青已经等不及见这个小可爱了。

  “皇上有旨,传温国凯上殿!”

  朝堂上众位官员的目光也都随之看向殿外。

  老脸褶皱,发辫花白,瘦弱干枯地温国凯映入众臣的眼帘。

  此时正扶着大殿门,小心翼翼地迈过门槛,佝偻着背,一步步往殿内挪动。

  众位官员都仔细揉了揉眼睛,生怕自己看错了。

  就连金少青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大殿之上鸦雀无声,一帮人正惊疑不定地注视着颤颤巍巍地温国凯。

  生怕他再一个不小心死到大殿上。

  一帮人都在怀疑,这是上错人儿了还是叫错了名儿了?怎么走上来一个颤颤巍巍地糟老头子?

  那些刚刚拍过和珅马屁的人更是满脸不可思议!

  他们知道和珅收银子贪污受贿,不过大家都是一丘之貉,谁也别说谁,大面儿上能过得去就得了。

  都是贵族,姻亲连姻亲的,谁不知道谁啊?

  可是这老头子得送了多少礼,才让和珅宁愿冒欺君之罪,把他写上的保举名单的啊?

  特么先皇活到现在都没他岁数大!这都得是圣祖爷那时候的官员了吧?

  难道保举还看辈分的?

  真能活啊!关键是人家还活着当官当到现在,历经三朝不倒,还上了保举名单!

  这简直就是保举了一位活祖宗啊!

  “臣,温国凯,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啊万万岁!”

  带着一点儿山西口音的温国凯开始了面圣之路。

  随着温国凯慢慢双膝跪地,众臣的眼神也都咯噔一下子,生怕他再把自己的膝盖跪折喽。

  金少青也想笑,不过先得把戏演下去,问道:“你就是温国凯啊?”

  温国的劲头儿又上来了,恭敬回答道:“回皇上,我舅舅是李二狗,我才是温国凯!”

  他的回答让朝堂上的群臣都愣住了。

  好别致的回答啊!我竟然无言以对!

  短暂的寂静后,朝堂上的群臣忽然一阵爆笑!

  “哈哈哈~~”

  “哈哈哈~~~”

  金少青也憋不住笑了,行!这家伙还有点儿门道。

  “您老人家高寿啦?”

  “回禀皇上,臣不瘦,臣今年还比往年还。。。还胖了几斤!”

  “哦哈哈哈~~~~”

  “哈哈哈,快扶着。。。扶着我,我不行啦哈哈哈~~”

  朝堂上的众臣都笑的前仰后合。

  金少青努力装出冷峻的样子,看着和珅,“和大人!和爱卿!这就是你给我保举的卓异贤良?”

  和珅跪在地上面若死灰,“奴才该死!”

  温国凯又说道:“多谢万岁关心,臣不嫌凉,和大人年轻穿的少,臣十分小心,不嫌凉,不嫌凉!”

  “哈哈哈~~这是活祖宗啊!”

  “哦吼吼吼~~~”

  “这是咱大清开国以来头一份儿了吧?当个景儿看吧!哈哈哈~~”

  有的大臣都把鼻听泡儿笑出来了。

  金少青也是大笑不已,穿过来这么长时间,就今天高兴,跟在后世欣赏小品一样。

  笑了一会儿,说道:“温国凯,朕念你年老糊涂,准你革职还乡。”

  “赏赐侍郎?谢主隆恩!谢主隆恩!”温国凯眼睛都亮了!

  六王爷这会儿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皇上圣明!”

  温国凯继续问道:“敢问皇上,是哪部侍郎?”

  哎呀?差不多得了,你个老东西,越说你还越上进是吧?金少青直接招来胡胜。

  “来呀,给我轰出去!”

  “到工部去?启禀皇上,卑职不善营造,要是到吏部去管理升迁。。。还。。。还在行!”

  “哈哈哈~~他想得倒是挺美啊!”

  “和大人这是保举了一个极品啊!哈哈哈!~”

  “哼!退朝!”金少青冷哼一声,戏已经演完了,自己就少陪了,让和珅他们在这儿玩儿吧。

  “圣上有旨,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

  等皇上走了以后,群臣调侃和珅更加厉害了。

  “和大人,这是你保举的卓异贤良啊?哈哈哈~~~”六王爷直接贴脸开大。

  “和大人,他不善营造,你给他安排个吏部侍郎啊?哈哈哈~~”

  一帮人围着温国凯,就像看猴戏一样。

  “大人们高兴,我也高兴!”温国凯连连作揖道。

  “哈哈哈~~”

  “哈哈哈~~”

  一帮人笑的更加欢乐了,只有和珅阴沉着脸,今天自己算是栽彻底了,赶紧想着怎么补救吧。

  起码得让皇上的怒火消了。

  其实金少青没有发火,他也欢乐不已,回到后宫还和李家姐妹当个笑话讲,把两女逗的也是花枝乱颤。

  “老爷,今天面圣怎么样?”

  “呼~~呼~~”温国凯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擦汗,“快。。。快回去!”

  “嗻~~”

  温国凯好歹也在这个位子上坐了几十年了,他也不傻,知道自己一上朝肯定漏了底。

  没想到自己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皇上召他上殿,这和大人也不靠谱啊,怎么皇上会召自己上殿的?

  难道是自己送的银子太多了,和珅把自己吹过头儿了?

  这个和大人好心办坏事嘛这不是?急的他差点儿尿了裤子。

  不管如何,现在皇上召他,不能不去!

  思来想去,温国凯觉得只能打岔耍赖才能保命!

  所以当着皇上,当着群臣,在朝堂之上众目睽睽,豁出老脸来了这么一出。

  虽然过程很惊险,不过好歹命是保住了,京城已经不能待了,赶紧收拾东西回山西。

  至于送到和珅和刘墉府里的东西,他也不准备要了,就当是扔了吧,反正这么些年,自己还有不少。

  顺便把京城里的产业处理掉,带着家里剩下的金银珠宝回乡养老吧。

  反正皇上已经开了金口了,让他革职还乡,至于其他的事已经和他没有关系了。

  他这一辈子到这儿,就算到头儿了,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