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京城-《反清:慢工出细活》

  午门前龙旗猎猎,在京文武官员等一众排开等待圣驾来临。

  六王爷身着暗黄色盘龙朝服,朝服下摆绣着海水江崖,随身携带鎏金双色佩刀。

  气势如虹,身如标枪,目光如电,哪还有一点儿酒糊涂的影子?

  “六哥,皇上怎么还不来?”八王爷伸着脖子看着远方问道。

  “你着急啊?”九王爷没好气儿地说道。

  “我不着急,但是皇太后急了,这会儿都派人询问了三次了。”

  “报~”远处一宫人骑快马来报。

  “皇上的銮驾离此不足十里了。”

  “好,下去吧!”六王摆手说道。

  “嗻~”

  每隔盏茶时间就有宫人骑快马来报一次。

  就这样一直到能看到皇上的銮驾为止。

  “来了!”

  “臣等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家伙,京城里的排场是大啊!金少青坐在轿子里感叹道。

  有史记载:回銮至京师日,在京王贝勒等、咸朝服于午门外两旁序立。

  贝子以下文武各官、咸朝服于午门外常朝处两旁序立。

  驾入端门,王以下各官皆跪,候驾过。

  王贝勒贝子公等随进午门。

  驾还宫,皆退。

  等金少青入了宫以后,众人才逐渐散去。

  六王八王九王也跟随进宫。

  金少青的第一站就是寿康宫,皇太后在这里等着他呢。

  这也是他自己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一个场合。

  其实金少青一直以为皇太后住在慈宁宫呢,唉!影视荼毒啊!

  “奴婢叩见皇上!”

  “奴婢叩见皇上!”

  太后寝宫里有不少人对金少青行礼。

  金少青目光如炬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额~一个也不认识。

  “皇上,太后在里面等着皇上呢。”其中一个侍女提醒道。

  金少青点点头,来到寝宫的最里面,迈步走了进去。

  皇太后端坐上方,身穿一袭华丽的宫廷朝袍,金色的织锦上绣着繁复的图案,彰显着皇家的荣耀与尊贵。

  胸腹部垂有彩悦,肩部有披领,绣龙纹。

  朝冠四周缀有七只金凤,各饰九颗东珠,一颗猫眼石,二十一颗珍珠尽显皇太后的华贵气宇和尊崇地位。

  虽然银丝已经伴随黑发生成,不过经过岁月沉淀风华依旧,依稀可见年轻时美貌的模样。

  脸上的几道富贵纹更显得阅历深厚,经历不凡!

  此时皇太后一脸笑意地看着正在走进来的皇上。

  金少青用余光扫了一眼,只有皇太后一人,金少青瞬间明了。

  “国祚绵长,大清永昌!”

  “儿臣请母后大安,母后万福金安!”

  金少青用胡胜教的姿势给皇太后行礼,虽然总是提醒自己不用紧张。

  不过心里也有些忐忑,生怕皇太后再看出破绽来,又是麻烦事。

  “皇儿不用多礼!这次江南之行,皇儿辛苦了!快来,让母后看看。”

  皇太后笑呵呵地说道。

  “母后!”金少青站起身,来到皇太后对面坐着。

  “想必此次江南之行坎坷,皇儿有些消瘦了。”皇太后关心道。

  谁说不是呢?老坎坷了,二十多天没怎么吃东西,还整天晕晕乎乎的,能不瘦吗?

  “母后,儿臣不孝!让母后受惊了,那奎海真是该千刀万剐!”金少青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皇儿言重了,皇儿也是被奸人蒙蔽所致,其家世受皇恩,仍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该如何办理,皇儿你一言而决吧,后宫不得参政,哀家就不多言了。”

  金少青道:“儿臣遵旨!”

  皇太后点点头,对外面说了一句,“你们都进来吧!”

  随后一些随居于此的太妃、太嫔还有跟过来的贝勒格格都来给皇上见礼。

  直到现在,金少青的心里已经松了大半了。

  “参见皇上!”

  “众位快快免礼!”

  等和众人一一序礼后,皇太后问道:“皇儿,哀家给你找的三位贵人呢?”

  金少青看向胡胜。

  胡胜回禀道:“回皇太后、皇上,三位贵人就在殿外,等候拜见皇太后呢。”

  “快宣她们进来吧!”

  “嗻~”

  “皇太后有旨,宣唐贵人、张贵人、李贵人觐见!”

  随后三位身穿华丽朝服的贵人依次而入。

  款款而行,腰肢随身扭动,美而不媚,端庄大方。

  缓缓来到皇太后跟前行礼距离恰到好处。

  “臣妾恭请皇太后圣安!”

  三位美人异口同声,声音如黄莺出谷,婉转清丽。

  金少青看着这三个大美人儿,不自觉地又想起她们侍寝的情景。

  心里叹息道,以后在宫里要守规矩了,没那么随便了,有点儿可惜了。

  不过不怕,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慢慢改!

  皇太后看到她们的状态,明艳瑰丽,如雨后玫瑰,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这时候一个小太监冲着太后躬身点头。

  皇太后更加高兴了,“你们几个丫头一路随皇上南巡辛苦了,今天就和哀家共宴吧,哀家另有赏赐!”

  三位贵人也都笑着说道:“臣妾谢过太后!”

  “皇儿去坤宁宫见见皇后吧,让这几个丫头陪着就行了!”

  “皇儿告退!”

  金少青正好想找个理由出来呢,这下正遂了他的意。

  出来后,金少青没有先去坤宁宫,而是先来到了军机处。

  六王八王九王正等着他呢。

  一进上书房,就看到和珅正跪在地上如丧考妣。

  回京城的这一路上,和珅就像隐身了一样,没有出现在自己眼前。

  正好金少青也乐得清静,自己正晕船呢,还找他干什么?

  “参见皇上!”

  “免礼!和爱卿,你这是干什么啊?”

  和珅带着哭腔,“皇上,奴才没有管教好内弟,致使其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奴才罪该万死啊!”

  “哎~爱卿此言差矣,奎海谋反,就连皇太后都很意外,何况你我?

  而且事发之时,爱卿正随朕督查河务,何罪之有?快快平身吧。”

  和珅涕泪横流,连连磕头,“奴才多谢皇上信任,甘为皇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金少青道:“爱卿平身,去给皇太后请安吧!”

  “嗻~奴才告退!”

  现在还不是动和宝宝的时候,一个是自己刚回京城需要弄清楚形势。

  还有就是要查清楚这个奎海到底怎么会反的,因为什么反的。

  皇太后在这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是不是真的母慈子孝,还是说里面有其它自己不知道的缘由。

  擦!怎么感觉越来越复杂了?

  PS:其实寿康宫是清朝历代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居所,太妃、太嫔都随居于此。

  是太后、太妃等人颐养天年的地方。

  在寿康宫居住的人中,最出名的就是孝圣宪皇后,她是乾隆的生母,也是乾隆朝的崇庆皇太后。

  她与乾隆的关系很好,晚年住在寿康宫享尽了荣华富贵,乾隆对她非常的孝顺。

  因为寿康宫里住的人身份不一般,那里的规格配置也非常好。

  比如清代太后身边的宫女为12人,每年太后还可以得到20两黄金、2000两白银和众多珍贵之物。

  寿康宫还配备有两名常驻大夫,还有一些常见的药材,对太后的身体有保障。

  可以说因为寿康宫在后宫中超然的地位,入住的太后待遇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