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刘天王vs吴天王
“你们想製作什么项目有计划了”
吴焯看向孔笙。
对方既然想要投资,那说明他们已经有计划了。
“我打算將《匆匆那年》拍摄成电视剧。”
孔笙快速的解释。
可能是担心吴焯不同意,他又信誓旦旦的说道:
“青春片在匆匆那年之后已经在市场上彻底冒头,我们有信心把《匆匆那年》拍好。”
闻言,吴焯稍稍沉吟了一下。
看得出来,孔笙等人已经閒不住了,想马上投入到拍摄当中。
不过,吴焯有些担心这部电视剧会不会失败。
他记得前世《匆匆那年》的电视剧版本收视率就不是特別好。
“吴总,您觉得如何”
孔笙期待的看著吴焯。
吴焯思索了一下,问道:“投资多少你们打算用谁当主角”
“我们打算用彭于晏!我们计算过,这部片子我们只拍16集。
总投资的话,大概在两千万上下。”
闻言,吴焯点了点头。
两千万的投资其实在马上11年的现在已经算小投资了。
现在的大製作电视剧基本动不动八九千万。
至於孔笙为什么选择用彭于晏。
原因很简单,彭于晏投靠了吴焯的传奇影业。
也可以说是投靠到吴焯这里了。
这其实並不奇怪。
吴焯现在基本可以说是台省在內地最大的大牌了。
且与其他人不一样,他年纪轻轻就转成了资本。
成为了內地娱乐资本市场的掌舵手之一。
虽然因为他巨星的光环过於耀眼,导致很少有人关注到他这一层身份。
但这里面不包括彭于晏。
这傢伙绝对是一个聪明人。
他很懂自己的优势在那里。
论顏值,实际上他的顏值在这届艺人当中是不占优势的。
比他帅的人多了去了。
但他最终却成为了帅的代名词之一。
原因就在於他知道自己的优势。
这傢伙为了让自己在这个行业更有竞爭力,简直是自律到了极点。
拍一部戏考一个证虽然有些夸张,但他的確就是那种为了角色,会下苦心思去钻研角色职业的人。
自行车、体操、手语、拳击他都达到了一个演员能达到的极致。
当然,这还不是他能成功的全部因素。
他之所以能成功,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受到了台省资本的力捧。
他、赵又廷、阮经天前世號称天庭宴,原因就是三人受到了台省资本的集中力捧。
而这一世,吴焯的出现,天庭宴虽然依然存在,但因为上面有了一个吴焯,资本的选择都优先到了吴焯这里。
他们拿到的资源自然少了很多。
另外,此时台省资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大家也不可能像15年以后那样主推他们。
因此,彭于晏在这个时候其实混得不是那么好。
於是,当吴焯在內地立旗以后,他马上靠了过来,成为了吴焯公司魔下一员。
事实上,吴焯並不想让自己被分到台省演员那一行列中的。
一旦被归纳到那个行列以后,未来在內地的路会很难走。
但事情的走向是永远也不由你自己的。
在台省演员以及艺人的眼中,他就是台省艺人的顶樑柱。
很多在內地发展的艺人,因为他的实力强,都下意识的会往他这里匯聚。
慢慢的,他身边自然而然的就聚起了一个小台省圈,
一个以他为主导的台省圈。
因为身边匯聚了不少这样的人,他又不可能把他们踢走。
没办法的吴焯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不过,这其实也不一定是坏处。
台省圈在內地也不是说未来就混不下去了。
只要原则上没有问题,他们依然是可以混得很好的“过几天我会让財务跟你们交接。”
吴焯最终还是同意了孔笙的提议投资了这个项目。
虽然他有些担心有风险,但干影视投资这个行业,哪会有没风险的。
况且,这个项目现在拍摄的早,且演员阵容全部换掉了,吴焯就不相信还扑。
另外,別看彭于晏在內地好像没什么戏拍,但他观眾缘其实挺好的。
只要不要像《风中奇缘》那样。
也不知道唐人是怎么想的,居然让胡歌当配角,彭于晏当主角。
说真的,彭于晏虽然观眾缘好,但跟胡歌相比还是差了一筹的。
胡歌这傢伙的观眾缘实在太好了。
在电视剧方面,谁让他当配角谁惨。
甚至,吴焯觉得自己如果去演电视,把胡歌叫过来当配角的话,也可能会出现压不住的情况。
孔笙得到明確的回应以后立刻高兴的离开了。
而吴焯则终於有时间把心思放在新唱片上了。
新专辑还是跟上一张专辑一样,是多语种混合专辑。
目前,歌曲吴焯已经全部挑选完毕,
分別是:《faded》、《wedonttalkarap(陷阱)》(中英日韩四版)、
《演员》、《明明就》、《特別的人》《可惜没如果》、《leon》、《打上火》、《loser(失败者)》、《sober(清醒)》。
一共十一首歌,其中几首外语都有中文版本。
说起来,国內歌迷也算有福了。
因为国內版本一共有19首,那写外语的歌曲都有中文版本,也就是说有11首中文歌的同时,
日、英韩等几个语种的几首歌也可以听到。
新专辑的歌曲確定以后,吴焯为了避免明年拍戏没时间,十一开始,他便一头扎进了录音室里。
一边录歌曲的同时,他也顺便把v拍摄了。
v的拍摄,国內这边的几首主打歌吴焯选择了用知名女演员担任女主角。
《明明就》用了唐人的新人演员古力娜扎,最近正在热播的《轩辕剑》让她收穫了不少人气,
然后被吴焯看中。
《演员》则是用了刚入行的金晨。
《特別的人》则用了刘施施,反正她没事干,拉来当壮丁。
《可惜没如果》则是用了刚刚出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大火的陈妍希。
实际上陈妍希原本不在吴焯考虑当中的,但天熹推荐了她。
陈妍希现在的经纪公司就是天熹。
看在老东家的面子上,吴焯用了他。
然后就是其他语种的歌曲,韩国那边他找了皇冠女团咸恩静、少女的金泰妍。
日本那边的话则是用的索尼旗下的女艺人。
然后几首英文歌,那边则是没有找知名女艺人。
没办法太贵,那边的单位是美金,吴焯的歌曲本身就不太需要人帮忙推广,找不找知名女艺人都没事。
找了,还浪费钱,所以就找了几个不怎么知名,但漂亮的女艺人。
时间就在录歌与v拍摄中度过。
2010年很快成为了过去。
进入2011年以后,吴焯的专辑差不多也完成了大半,不怎么忙的吴焯在录歌拍v的同时,也开始跟著《叶问2》剧组宣传。
《叶问2》已经定档1月22日,要在贺岁档与其他电影一决高下。
说实话,这还是吴焯第一次有电影在贺岁档上映。
他之前的片子基本都是暑期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的粉丝群体在学生中比较多。
为了票房,也因为电影类型,基本都选在了暑期档。
而今年,《叶问2》毕竟是续作,有前作粉丝基础,再加上现在吴焯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扩散到不同年龄段,这使得东方电影公司敢直接选择这个档期。
今年的贺岁档依然竞爭激烈。
两岸三地的製作公司都有片子选在这个档期。
《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最强喜事》、《新少林寺》等等。
不过,《让子弹飞》与《非常勿扰2》的档期属於前半段,与《叶问2》没有衝突。
反倒是《新少林寺》,这部片子算是正面与《叶问2》形成了对决。
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就隔三天。
《新少林寺》是19日,《叶问2》则是22日。
说起来,这还算是一次吴焯打吴焯。
因为,《新少林寺》的导演是陈木胜。
吴焯刚好与他合作过《保持通话》,所以,他在拍摄这部匯聚两岸三地的大咖们的戏时,也邀请吴焯客串了一下。
其实原本陈木胜是想邀请吴焯担任男主的。
是的,他第一选择不是巨星刘德华,而是巨星吴焯。
被吴焯拒绝以后,这才选择了刘德华。
不过吴焯虽然拒绝了当主角,但还是在里面客串了一个角色,算是给他们的大阵容凑了一个数说起大阵容。
自从当年张艺谋用《英雄》在国內轰出了一个上亿票房的成绩以后。
之后的几年,华语电影算是彻底进入了大片时代。
几乎每一年,都会有这种匯聚两岸三地一眾大咖的电影上映。
口碑的话,有好有坏,票房也是如此,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大阵容的大片,才让更多的观眾走进了电影院。
就说《英雄》,別管被骂得有多惨。
这部片子的的確確打开了华语电影的新纪元,让华语电影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然后,这几年中影搞的建国系列,一眾大咖的匯聚,也是极大的刺激了市场。
这才会让每年的票房数据都不停上涨。
当然,经济因素肯定也是重要原因。
只是说,大片年代也的確有他的好处。
《新少林寺》vs《叶问2》。
刘德华vs吴焯。
这就是这个贺岁档最火爆的主题。
媒体们今天你一篇分析,明天我一篇报导,
直接將两部电影的热度拉到了极致。
而两部电影的宣传也是直接拉满。
双方的主演们在电影上映之前的几天也是你一场路演,我一场活动。
吴焯与刘德华更是天天出现在各大活动上为自己主演的电影站台。
值得一提的是,与《新少林寺》的阵容比起来,《叶问2》也是不弱的。
吴焯不必多说,巨星级的人物,比成龙李连杰比不了,比资歷可能也比不了刘德华。
但在票房號召力这一块,他绝对是这几年最顶的人。
然后,《叶问2》这边还有洪金宝、任达华等人。
甚至,这边还有一个好莱坞巨星。
嗯,博伊卡在东方电影的宣传中就是好莱坞巨星。
不过这么宣传也不是不对。
比较博伊卡的《终极斗士3》的的確確在国內的碟片市场很火爆。
特別是这两年火起来的p4里面。
p4比p3更先进,可以直接下载电影观看。
然后在p4的下载榜单中《终极斗士3》在好莱坞电影下载中属於是位列前二十的存在。
因此,给他一个好莱坞巨星的称號完全合理。
毕竟,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嘛!
好莱坞里国內这么远,谁关心博伊卡在好莱坞其实只是个二线小咖。
大家只会关心他在国內有作品很火,然后是个老外。
两个剧组为了在势头上压倒对方。
那是狂砸钱。
各自的首映都有诸多知名艺人相助。
《叶问2》这边,有港台的郭富城、甄子丹、郑则仕、任达华、黄晓明、姜文、王宝强、徐崢等人。
而《新少林寺》那边同样不逊色,有古天乐、梁朝伟、刘嘉玲、范冰冰、葛优等等。
內地的演员还好,来的比较少。
港台,特別是香港的演员,基本是全部来到了两个剧组。
这其实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次香港影视公司的巨头之爭。
当前的香港影视行业,最顶的两家电影公司便是英皇跟东方电影公司。
两家公司几乎垄断了这几年的所有香港电影。
每年的票房榜前十有一大半属於两家这两家从新世纪以来便一直在竞爭,电影竞爭,老板竞爭,后面甚至渠道都在爭。
所以,与其说这是《新少林寺》与《叶问2》的竞爭,倒不如说是两家公司在爭。
而对於这两家的竞爭,吴焯是完全无所谓。
他也不参与其中。
不仅他是如此,刘德华那边也是这样。
俩人都是按照合约跟著剧组跑就是。
至於双方最谁输谁贏,这跟他们其实没有一点关係。
他两表面上一副我们电影贏定了的样子。
实际上,私下里俩人还碰过面。
相互约定不要相信媒体挑拨俩人关係的新闻。
有时候,如果媒体发了一些过分的內容,他们还会相互打电话跟对方说声抱歉。
“你们想製作什么项目有计划了”
吴焯看向孔笙。
对方既然想要投资,那说明他们已经有计划了。
“我打算將《匆匆那年》拍摄成电视剧。”
孔笙快速的解释。
可能是担心吴焯不同意,他又信誓旦旦的说道:
“青春片在匆匆那年之后已经在市场上彻底冒头,我们有信心把《匆匆那年》拍好。”
闻言,吴焯稍稍沉吟了一下。
看得出来,孔笙等人已经閒不住了,想马上投入到拍摄当中。
不过,吴焯有些担心这部电视剧会不会失败。
他记得前世《匆匆那年》的电视剧版本收视率就不是特別好。
“吴总,您觉得如何”
孔笙期待的看著吴焯。
吴焯思索了一下,问道:“投资多少你们打算用谁当主角”
“我们打算用彭于晏!我们计算过,这部片子我们只拍16集。
总投资的话,大概在两千万上下。”
闻言,吴焯点了点头。
两千万的投资其实在马上11年的现在已经算小投资了。
现在的大製作电视剧基本动不动八九千万。
至於孔笙为什么选择用彭于晏。
原因很简单,彭于晏投靠了吴焯的传奇影业。
也可以说是投靠到吴焯这里了。
这其实並不奇怪。
吴焯现在基本可以说是台省在內地最大的大牌了。
且与其他人不一样,他年纪轻轻就转成了资本。
成为了內地娱乐资本市场的掌舵手之一。
虽然因为他巨星的光环过於耀眼,导致很少有人关注到他这一层身份。
但这里面不包括彭于晏。
这傢伙绝对是一个聪明人。
他很懂自己的优势在那里。
论顏值,实际上他的顏值在这届艺人当中是不占优势的。
比他帅的人多了去了。
但他最终却成为了帅的代名词之一。
原因就在於他知道自己的优势。
这傢伙为了让自己在这个行业更有竞爭力,简直是自律到了极点。
拍一部戏考一个证虽然有些夸张,但他的確就是那种为了角色,会下苦心思去钻研角色职业的人。
自行车、体操、手语、拳击他都达到了一个演员能达到的极致。
当然,这还不是他能成功的全部因素。
他之所以能成功,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受到了台省资本的力捧。
他、赵又廷、阮经天前世號称天庭宴,原因就是三人受到了台省资本的集中力捧。
而这一世,吴焯的出现,天庭宴虽然依然存在,但因为上面有了一个吴焯,资本的选择都优先到了吴焯这里。
他们拿到的资源自然少了很多。
另外,此时台省资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大家也不可能像15年以后那样主推他们。
因此,彭于晏在这个时候其实混得不是那么好。
於是,当吴焯在內地立旗以后,他马上靠了过来,成为了吴焯公司魔下一员。
事实上,吴焯並不想让自己被分到台省演员那一行列中的。
一旦被归纳到那个行列以后,未来在內地的路会很难走。
但事情的走向是永远也不由你自己的。
在台省演员以及艺人的眼中,他就是台省艺人的顶樑柱。
很多在內地发展的艺人,因为他的实力强,都下意识的会往他这里匯聚。
慢慢的,他身边自然而然的就聚起了一个小台省圈,
一个以他为主导的台省圈。
因为身边匯聚了不少这样的人,他又不可能把他们踢走。
没办法的吴焯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不过,这其实也不一定是坏处。
台省圈在內地也不是说未来就混不下去了。
只要原则上没有问题,他们依然是可以混得很好的“过几天我会让財务跟你们交接。”
吴焯最终还是同意了孔笙的提议投资了这个项目。
虽然他有些担心有风险,但干影视投资这个行业,哪会有没风险的。
况且,这个项目现在拍摄的早,且演员阵容全部换掉了,吴焯就不相信还扑。
另外,別看彭于晏在內地好像没什么戏拍,但他观眾缘其实挺好的。
只要不要像《风中奇缘》那样。
也不知道唐人是怎么想的,居然让胡歌当配角,彭于晏当主角。
说真的,彭于晏虽然观眾缘好,但跟胡歌相比还是差了一筹的。
胡歌这傢伙的观眾缘实在太好了。
在电视剧方面,谁让他当配角谁惨。
甚至,吴焯觉得自己如果去演电视,把胡歌叫过来当配角的话,也可能会出现压不住的情况。
孔笙得到明確的回应以后立刻高兴的离开了。
而吴焯则终於有时间把心思放在新唱片上了。
新专辑还是跟上一张专辑一样,是多语种混合专辑。
目前,歌曲吴焯已经全部挑选完毕,
分別是:《faded》、《wedonttalkarap(陷阱)》(中英日韩四版)、
《演员》、《明明就》、《特別的人》《可惜没如果》、《leon》、《打上火》、《loser(失败者)》、《sober(清醒)》。
一共十一首歌,其中几首外语都有中文版本。
说起来,国內歌迷也算有福了。
因为国內版本一共有19首,那写外语的歌曲都有中文版本,也就是说有11首中文歌的同时,
日、英韩等几个语种的几首歌也可以听到。
新专辑的歌曲確定以后,吴焯为了避免明年拍戏没时间,十一开始,他便一头扎进了录音室里。
一边录歌曲的同时,他也顺便把v拍摄了。
v的拍摄,国內这边的几首主打歌吴焯选择了用知名女演员担任女主角。
《明明就》用了唐人的新人演员古力娜扎,最近正在热播的《轩辕剑》让她收穫了不少人气,
然后被吴焯看中。
《演员》则是用了刚入行的金晨。
《特別的人》则用了刘施施,反正她没事干,拉来当壮丁。
《可惜没如果》则是用了刚刚出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大火的陈妍希。
实际上陈妍希原本不在吴焯考虑当中的,但天熹推荐了她。
陈妍希现在的经纪公司就是天熹。
看在老东家的面子上,吴焯用了他。
然后就是其他语种的歌曲,韩国那边他找了皇冠女团咸恩静、少女的金泰妍。
日本那边的话则是用的索尼旗下的女艺人。
然后几首英文歌,那边则是没有找知名女艺人。
没办法太贵,那边的单位是美金,吴焯的歌曲本身就不太需要人帮忙推广,找不找知名女艺人都没事。
找了,还浪费钱,所以就找了几个不怎么知名,但漂亮的女艺人。
时间就在录歌与v拍摄中度过。
2010年很快成为了过去。
进入2011年以后,吴焯的专辑差不多也完成了大半,不怎么忙的吴焯在录歌拍v的同时,也开始跟著《叶问2》剧组宣传。
《叶问2》已经定档1月22日,要在贺岁档与其他电影一决高下。
说实话,这还是吴焯第一次有电影在贺岁档上映。
他之前的片子基本都是暑期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的粉丝群体在学生中比较多。
为了票房,也因为电影类型,基本都选在了暑期档。
而今年,《叶问2》毕竟是续作,有前作粉丝基础,再加上现在吴焯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扩散到不同年龄段,这使得东方电影公司敢直接选择这个档期。
今年的贺岁档依然竞爭激烈。
两岸三地的製作公司都有片子选在这个档期。
《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最强喜事》、《新少林寺》等等。
不过,《让子弹飞》与《非常勿扰2》的档期属於前半段,与《叶问2》没有衝突。
反倒是《新少林寺》,这部片子算是正面与《叶问2》形成了对决。
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就隔三天。
《新少林寺》是19日,《叶问2》则是22日。
说起来,这还算是一次吴焯打吴焯。
因为,《新少林寺》的导演是陈木胜。
吴焯刚好与他合作过《保持通话》,所以,他在拍摄这部匯聚两岸三地的大咖们的戏时,也邀请吴焯客串了一下。
其实原本陈木胜是想邀请吴焯担任男主的。
是的,他第一选择不是巨星刘德华,而是巨星吴焯。
被吴焯拒绝以后,这才选择了刘德华。
不过吴焯虽然拒绝了当主角,但还是在里面客串了一个角色,算是给他们的大阵容凑了一个数说起大阵容。
自从当年张艺谋用《英雄》在国內轰出了一个上亿票房的成绩以后。
之后的几年,华语电影算是彻底进入了大片时代。
几乎每一年,都会有这种匯聚两岸三地一眾大咖的电影上映。
口碑的话,有好有坏,票房也是如此,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大阵容的大片,才让更多的观眾走进了电影院。
就说《英雄》,別管被骂得有多惨。
这部片子的的確確打开了华语电影的新纪元,让华语电影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然后,这几年中影搞的建国系列,一眾大咖的匯聚,也是极大的刺激了市场。
这才会让每年的票房数据都不停上涨。
当然,经济因素肯定也是重要原因。
只是说,大片年代也的確有他的好处。
《新少林寺》vs《叶问2》。
刘德华vs吴焯。
这就是这个贺岁档最火爆的主题。
媒体们今天你一篇分析,明天我一篇报导,
直接將两部电影的热度拉到了极致。
而两部电影的宣传也是直接拉满。
双方的主演们在电影上映之前的几天也是你一场路演,我一场活动。
吴焯与刘德华更是天天出现在各大活动上为自己主演的电影站台。
值得一提的是,与《新少林寺》的阵容比起来,《叶问2》也是不弱的。
吴焯不必多说,巨星级的人物,比成龙李连杰比不了,比资歷可能也比不了刘德华。
但在票房號召力这一块,他绝对是这几年最顶的人。
然后,《叶问2》这边还有洪金宝、任达华等人。
甚至,这边还有一个好莱坞巨星。
嗯,博伊卡在东方电影的宣传中就是好莱坞巨星。
不过这么宣传也不是不对。
比较博伊卡的《终极斗士3》的的確確在国內的碟片市场很火爆。
特別是这两年火起来的p4里面。
p4比p3更先进,可以直接下载电影观看。
然后在p4的下载榜单中《终极斗士3》在好莱坞电影下载中属於是位列前二十的存在。
因此,给他一个好莱坞巨星的称號完全合理。
毕竟,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嘛!
好莱坞里国內这么远,谁关心博伊卡在好莱坞其实只是个二线小咖。
大家只会关心他在国內有作品很火,然后是个老外。
两个剧组为了在势头上压倒对方。
那是狂砸钱。
各自的首映都有诸多知名艺人相助。
《叶问2》这边,有港台的郭富城、甄子丹、郑则仕、任达华、黄晓明、姜文、王宝强、徐崢等人。
而《新少林寺》那边同样不逊色,有古天乐、梁朝伟、刘嘉玲、范冰冰、葛优等等。
內地的演员还好,来的比较少。
港台,特別是香港的演员,基本是全部来到了两个剧组。
这其实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次香港影视公司的巨头之爭。
当前的香港影视行业,最顶的两家电影公司便是英皇跟东方电影公司。
两家公司几乎垄断了这几年的所有香港电影。
每年的票房榜前十有一大半属於两家这两家从新世纪以来便一直在竞爭,电影竞爭,老板竞爭,后面甚至渠道都在爭。
所以,与其说这是《新少林寺》与《叶问2》的竞爭,倒不如说是两家公司在爭。
而对於这两家的竞爭,吴焯是完全无所谓。
他也不参与其中。
不仅他是如此,刘德华那边也是这样。
俩人都是按照合约跟著剧组跑就是。
至於双方最谁输谁贏,这跟他们其实没有一点关係。
他两表面上一副我们电影贏定了的样子。
实际上,私下里俩人还碰过面。
相互约定不要相信媒体挑拨俩人关係的新闻。
有时候,如果媒体发了一些过分的內容,他们还会相互打电话跟对方说声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