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吞吞泡完澡之后,千代宁宁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没有码字或是做其他“工作”的欲望了,只想窝进被窝里。
她爬上床用手机登陆了Utopia打算看看讨论进行到哪里了。
然后,毫无疑问的蚌埠住了。——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说实话,她原本想看到的是他们猜测她将要介绍的新文豪会是谁......那样的话,她就能顺势了解到许多这个世界被改变和未改变的“文豪们”的情报......
而现在,话题转换了好几回,就是没一个和她提供的主题有关的!
要跟上这种对话节奏着实吃力,但她还是下意识用着她惯常的跨次元联系法提取着对话中所有的可能信息。
“原来‘无头骑士’是爱尔兰人......去美国发展的爱尔兰裔作家吗......毫无疑问仍然是我的盲区。”
千代宁宁一边思考一边还算有兴致地碎碎念着。
“‘岛主’和‘海上云游’......是文豪吗?总感觉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呢......”
关于岛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神秘岛》和《金银岛》,前者是凡尔纳,出现在这儿的可能性不大;
《金银岛》倒是和偷渡业务有些搭;但是......猜得离谱点,《彼得·潘》里的“梦幻岛”也未尝不可能......
然后是“海上云游”......《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应当还算相关......都是十分了不起的着作......爱尔兰人,还有这种语气——“怎么想都是乔纳森·斯威夫特啊!”
“如果是斯威夫特的话,绝对是个硬茬呢!也不知道我们的‘无头骑士’朋友还能不能顺利赴美......”
这段八卦颇有琢磨的乐趣,千代宁宁前前后后的刷着帖子,心情逐渐和其他看戏的人趋同了。
虽然大家跑题了,但依然能了解到一些“情报”的样子嘛~
她的心情相当放松,直到她看到加缪先生也出来凑热闹——这回便有些看出来了,这位“加缪”的性格十分的具有“默尔索”特色:
淡然,疏离,不做一点虚伪的表达。——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小气的、会与她计较的那类人。
事实上,本也不用为他的出现担忧什么。
因为,还没来得及建立起纠结的情绪,莎士比亚与伏尔泰的“辩论”就猝不及防、又没完没了的上演了——
“好吧......看来伏尔泰先生正在创作的书中依然可能会出现对《奥赛罗》和《哈姆雷特》的批评了......”
尤其是,那是一本被描述为“并不枯燥”、“平易近人”的专着,怎么看都让人想到《哲学通信》。
其实,她对伏尔泰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位被歌德评价为“旧世界的终结”的人物当然不会只有“欧洲的良心”那一面,而是很明显的在许多观点上都具有局限性。
诸位或许不知,三次元的伏尔泰先生在《哲学通信》中虽然貌似公道地肯定了莎士比亚充满力量、丰富多彩、自然而卓越的天才,也承认了他的作品中存在一些非常伟大、非常好的地方,
但最终的观点仍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没有一星半点的高雅”,他的悲剧是“一些可怕的闹剧”。
伏尔泰甚至还下了一个十分不客气的定论,或者说、一个来自权威者的主观“预言”——莎士比亚的功劳断送了英国的戏剧。
当然,这种言论比起他后来对卢梭的诸多“恶评”已经算相当客气了。
在此,请允许我按捺不住地向诸位略微展示——你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从未知道的、伏尔泰先生精彩绝伦的讽刺艺术!
——出自1755年伏尔泰对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回信:
“先生,我收到了您的反人类的新着,谨表感谢。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多的才智来让我们变得愚蠢;读您的大作让人想爬在地上四足行走。不过,由于我丢掉这个习惯已有六十多年,我遗憾地意识到要重操旧习是不可能的了。”
值得庆幸的是,莎士比亚不可能像卢梭那样在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这种敏感地带触碰伏尔泰阁下的“底线”,因此,他没有遭受卢梭所遭受的刺激。
甚至,这个世界的伏尔泰还有些说不过莎士比亚先生呢。
于是,这两位谁都不敢惹,谁来阻拦都没用的阁下还是顺利地在略感疲惫之后结束了无休止的争端。
......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加缪先生也不知是否还在等我......真的要向他讲述《局外人》该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这种事,上一次做还是对费奥多尔讲述《罪与罚》。
比起之前告知聂鲁达可以写二十一首情诗,直接给出一本小说主旨的建议的话......在这里,就和当着众人的面揭露对方的灵魂本质没有差别啊。
但是,如果是加缪的话,并不会把这种事当回事,只会坦然接受。——千代宁宁对这一点十分有信心,因为她自己就深谙此道。
波尔多之风lv6:有什么要紧,版主不是还没有将那本《厄舍府的倒塌》的内容发出来吗?我想我们之后有的是时间慢慢讨论新书。
不只有钞能力lv3:而且......某几位早就把话题带歪了......
夜巡骑士lv7:难道重点不是某位阁下现在恐怕又开始较真了?
环球剧院院长lv10:没错,你们的莎士比亚阁下现在十分较真。
局外人·仿版lv1:总之我不介意,我觉得都一样......”
千代宁宁看着加缪先生的回复,感觉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似乎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局外人lv7:一言以蔽之,《局外人》讲述了一个关于个体与荒诞世界激烈碰撞的故事。
局外人lv7: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默尔索”,是一个淡漠疏离、游离于社会既定规范之外的人。在母亲的葬礼上,他没有展现出常人应有的悲痛欲绝,之后在与朋友、女友的相处中,也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真实坦率的状态。
环球剧院院长lv10:哈,这似乎与我猜测的差不多/笑 这难道不就是一个上帝般抽离的、麻木的主角吗!
环球剧院院长lv10:接下来呢?是不是一系列的荒诞带走了他的朋友与女友?
为自由而战lv5:这个主人公的人设似乎已经奠定了该书的哲学基调,我认为它绝不会是那种通俗的套路!或许主角麻木的外表下拥有理性的思考,他的麻木可能是想跳出那个荒诞的世界!
夜巡骑士lv7:不是、难道重点不是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默尔索吗??
波尔多之风lv6:我懂你......但我们在讨论文学,不要这么大惊小怪。
孤岛归客lv4:没错,以往发生过类似的事,只是没这么有既视感。想想白鲸的名字就叫做“莫比·迪克”,无论在书里还是现实中......”
在叙述中被这么打了岔,但千代宁宁也并不生气,她觉得看莎士比亚和伏尔泰先生这样你来我往地预测故事发展和内核也十分有趣,他们的发言十分具有个人特色,但又有一部分说中了的感觉啊......
喜欢文野:文豪集邮手册
她爬上床用手机登陆了Utopia打算看看讨论进行到哪里了。
然后,毫无疑问的蚌埠住了。——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说实话,她原本想看到的是他们猜测她将要介绍的新文豪会是谁......那样的话,她就能顺势了解到许多这个世界被改变和未改变的“文豪们”的情报......
而现在,话题转换了好几回,就是没一个和她提供的主题有关的!
要跟上这种对话节奏着实吃力,但她还是下意识用着她惯常的跨次元联系法提取着对话中所有的可能信息。
“原来‘无头骑士’是爱尔兰人......去美国发展的爱尔兰裔作家吗......毫无疑问仍然是我的盲区。”
千代宁宁一边思考一边还算有兴致地碎碎念着。
“‘岛主’和‘海上云游’......是文豪吗?总感觉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呢......”
关于岛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神秘岛》和《金银岛》,前者是凡尔纳,出现在这儿的可能性不大;
《金银岛》倒是和偷渡业务有些搭;但是......猜得离谱点,《彼得·潘》里的“梦幻岛”也未尝不可能......
然后是“海上云游”......《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应当还算相关......都是十分了不起的着作......爱尔兰人,还有这种语气——“怎么想都是乔纳森·斯威夫特啊!”
“如果是斯威夫特的话,绝对是个硬茬呢!也不知道我们的‘无头骑士’朋友还能不能顺利赴美......”
这段八卦颇有琢磨的乐趣,千代宁宁前前后后的刷着帖子,心情逐渐和其他看戏的人趋同了。
虽然大家跑题了,但依然能了解到一些“情报”的样子嘛~
她的心情相当放松,直到她看到加缪先生也出来凑热闹——这回便有些看出来了,这位“加缪”的性格十分的具有“默尔索”特色:
淡然,疏离,不做一点虚伪的表达。——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小气的、会与她计较的那类人。
事实上,本也不用为他的出现担忧什么。
因为,还没来得及建立起纠结的情绪,莎士比亚与伏尔泰的“辩论”就猝不及防、又没完没了的上演了——
“好吧......看来伏尔泰先生正在创作的书中依然可能会出现对《奥赛罗》和《哈姆雷特》的批评了......”
尤其是,那是一本被描述为“并不枯燥”、“平易近人”的专着,怎么看都让人想到《哲学通信》。
其实,她对伏尔泰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位被歌德评价为“旧世界的终结”的人物当然不会只有“欧洲的良心”那一面,而是很明显的在许多观点上都具有局限性。
诸位或许不知,三次元的伏尔泰先生在《哲学通信》中虽然貌似公道地肯定了莎士比亚充满力量、丰富多彩、自然而卓越的天才,也承认了他的作品中存在一些非常伟大、非常好的地方,
但最终的观点仍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没有一星半点的高雅”,他的悲剧是“一些可怕的闹剧”。
伏尔泰甚至还下了一个十分不客气的定论,或者说、一个来自权威者的主观“预言”——莎士比亚的功劳断送了英国的戏剧。
当然,这种言论比起他后来对卢梭的诸多“恶评”已经算相当客气了。
在此,请允许我按捺不住地向诸位略微展示——你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从未知道的、伏尔泰先生精彩绝伦的讽刺艺术!
——出自1755年伏尔泰对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回信:
“先生,我收到了您的反人类的新着,谨表感谢。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多的才智来让我们变得愚蠢;读您的大作让人想爬在地上四足行走。不过,由于我丢掉这个习惯已有六十多年,我遗憾地意识到要重操旧习是不可能的了。”
值得庆幸的是,莎士比亚不可能像卢梭那样在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这种敏感地带触碰伏尔泰阁下的“底线”,因此,他没有遭受卢梭所遭受的刺激。
甚至,这个世界的伏尔泰还有些说不过莎士比亚先生呢。
于是,这两位谁都不敢惹,谁来阻拦都没用的阁下还是顺利地在略感疲惫之后结束了无休止的争端。
......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加缪先生也不知是否还在等我......真的要向他讲述《局外人》该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这种事,上一次做还是对费奥多尔讲述《罪与罚》。
比起之前告知聂鲁达可以写二十一首情诗,直接给出一本小说主旨的建议的话......在这里,就和当着众人的面揭露对方的灵魂本质没有差别啊。
但是,如果是加缪的话,并不会把这种事当回事,只会坦然接受。——千代宁宁对这一点十分有信心,因为她自己就深谙此道。
波尔多之风lv6:有什么要紧,版主不是还没有将那本《厄舍府的倒塌》的内容发出来吗?我想我们之后有的是时间慢慢讨论新书。
不只有钞能力lv3:而且......某几位早就把话题带歪了......
夜巡骑士lv7:难道重点不是某位阁下现在恐怕又开始较真了?
环球剧院院长lv10:没错,你们的莎士比亚阁下现在十分较真。
局外人·仿版lv1:总之我不介意,我觉得都一样......”
千代宁宁看着加缪先生的回复,感觉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似乎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局外人lv7:一言以蔽之,《局外人》讲述了一个关于个体与荒诞世界激烈碰撞的故事。
局外人lv7: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默尔索”,是一个淡漠疏离、游离于社会既定规范之外的人。在母亲的葬礼上,他没有展现出常人应有的悲痛欲绝,之后在与朋友、女友的相处中,也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真实坦率的状态。
环球剧院院长lv10:哈,这似乎与我猜测的差不多/笑 这难道不就是一个上帝般抽离的、麻木的主角吗!
环球剧院院长lv10:接下来呢?是不是一系列的荒诞带走了他的朋友与女友?
为自由而战lv5:这个主人公的人设似乎已经奠定了该书的哲学基调,我认为它绝不会是那种通俗的套路!或许主角麻木的外表下拥有理性的思考,他的麻木可能是想跳出那个荒诞的世界!
夜巡骑士lv7:不是、难道重点不是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默尔索吗??
波尔多之风lv6:我懂你......但我们在讨论文学,不要这么大惊小怪。
孤岛归客lv4:没错,以往发生过类似的事,只是没这么有既视感。想想白鲸的名字就叫做“莫比·迪克”,无论在书里还是现实中......”
在叙述中被这么打了岔,但千代宁宁也并不生气,她觉得看莎士比亚和伏尔泰先生这样你来我往地预测故事发展和内核也十分有趣,他们的发言十分具有个人特色,但又有一部分说中了的感觉啊......
喜欢文野:文豪集邮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