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是幡动,不是心动-《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李祐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尼玛,这混蛋小子没事多什么嘴。

  李泰脸色一僵,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李世民。

  便见到李世民满意的笑眯眯道。

  “你们都这么大人了,还不如一个孩子。”

  “再多的金子也不如一颗真心。”

  李泰、李祐面面相觑,心里颇为郁闷,对刚刚胡乱插嘴的李易,心里极为不满。

  李世民却是没有理会他们,而是拉着李易往寺庙里走去。

  片刻后,祈福大典便开始。

  一众僧人念叨起来。

  而刚刚的一众僧人则是在李世民面前陪侍。

  为首那两个老僧,一人名为道宣,一人名为弘忍。

  道宣是律宗创始人,当世高僧。

  弘忍则是禅宗五祖。

  李易对佛学不甚精通,只听过禅宗六祖慧能。

  至于这五祖,则是不太熟悉。

  李世民没吭声,只是听着众僧人念经,不由得想念起自家的亡妻。

  正值此时,忽然一阵风吹拂过来。

  将寺中的经幡吹动。

  李泰嘀咕道。

  “起风了,经幡都动了。”

  他只是随口嘀咕,却没想到旁边一个长相俊秀的年轻僧人忽然轻笑道。

  “魏王殿下说错了,不是幡动,而是风动。”

  此话颇有禅机,顿时引得李世民等人瞩目。

  旁边几个高僧也是看过来。

  李易眨了眨眸子,目光落在这个年轻僧人身上。

  啧啧啧,有装逼怪。

  为首的僧人道宣皱眉道。

  “辩机,怎可胡乱插嘴?”

  李易眼皮一跳,饶有兴致的看着面前这年轻僧人。

  辩机?

  这他耳熟啊。

  不就是私通了高阳公主那位?

  啧,长得还行。

  难怪......

  李泰脸色发黑。

  他也不傻,这会也是瞧出来这叫辩机的年轻和尚,是故意出来抖机灵的。

  尼玛,想踩老子上位。

  李泰当即不屑道。

  “哼!本王亲眼所见,分明是这经幡在动。”

  “哪来的什么风动?你这粗鄙秃驴,休要在父皇面前故弄玄虚!”

  李世民却是挥了挥手。

  “无妨,朕倒是觉得他说的有些意思。”

  他有些好奇的看着辩机。

  “魏王说是幡动,你为何说是风动?”

  辩机见到李世民没有责怪他,当即心头一喜,只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当下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向着李世民和李泰深深一礼,声音清朗而笃定。

  “回禀陛下、魏王殿下。”

  “贫僧以为,非是幡动。”

  “世人只见幡舞,便言幡动,此乃执迷于表象。”

  “实则,若无风起于青萍之末,穿林过殿,拂过幡旗,那幡布焉能自舞?”

  “是故,幡之动,乃风之力所驱也。”

  “风无形无相,却蕴藏伟力。它能催动云雨,能拔起巨木,能令江河生波,亦能使这小小经幡飘扬。此刻,正是殿外之风,缘起缘聚,穿堂而入,激荡幡身,方有魏王殿下所见之幡动。”

  “动者,风也。”

  “幡者,不过随风而显之风迹耳。”

  “因此,贫僧斗胆直言,非是幡动,实乃风动。”

  “见幡动而识风动,方窥得一丝天地流转、因缘生灭之理。”

  他这一番话颇有逻辑,又隐含禅机,听得在场众人微微颔首。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饶有兴致的看向道宣和弘忍。

  “这位辩机师傅是何人弟子?”

  道宣佛号一声。

  “回禀陛下,辩机是师从萨婆多部学者道岳法师。”

  “道岳法师逝世后,如今在老衲门下。”

  李世民微微颔首,刚要开口,却瞥见旁边大孙不屑的撇撇嘴。

  他没来由的有些好笑。

  “大孙,你不认同辩机的话?”

  众人的目光顿时随着李世民的话,落在不远处的李易身上。

  辩机一怔,看了一眼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也没当回事,只觉得自己今日表现不错,应该能得皇帝的赏识。

  李易听到李世民的话,嘿嘿一笑。

  “皇爷爷,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

  “是诸位心动。”

  李易的声音清晰而稚嫩,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

  整个场面瞬间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

  众人闻言,心里一震。

  辩机脸上的从容和自信瞬间凝固了。

  他原本微微扬起的嘴角僵住,眼睛猛地瞪大,难以置信地看向那个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的孩童。

  他刚刚那番“风动”的机锋,自认为逻辑严密,禅意深藏,足以在陛下和众高僧面前露脸。

  可这皇太孙一句轻飘飘的“心动”,却是高了不止一筹,两相比较之下,竟显得他那番理论似乎也不是很高明了。

  他嘴唇微张,想反驳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剩下茫然与巨大的震撼。

  他所有的巧思在这位皇太孙面前,落了下沉。

  道宣、弘忍等高僧,几乎是同时身体一震。

  道宣法师捻动佛珠的手指骤然停下,目光惊异的盯着皇太孙。

  弘忍大师眼中精光爆射,他深深的看了李易一眼,眸中满是佩服。

  李易刚刚一席话,让他们如雷贯耳。

  心动,则万象纷扰。

  心不动,则如如不动。

  这简简单单几个字,直指禅宗明心见性的核心,境界之高,远超辩机的风动之论。

  这样的境界,居然出现在一个孩童身上。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动和难以置信。

  要不是这位是当今大唐的皇太孙,他们真想要说一句此子与佛有缘。

  太有慧根了!

  其余在场的僧众,无论老少,也都面露惊容,低声诵念佛号,看向李易的目光彻底变了,不再是看一个孩童,而是充满了敬畏。

  李世民颇为惊诧的瞥了一眼李易。

  自家大孙居然有这般境界。

  他仔细的揣摩了一番李易刚刚的那话,越来越觉得大孙的悟性之高。

  李世民忽然若有所思。

  这等悟性,也难怪圣祖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