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司马昭杀魏帝-《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

  虽然视频播到一半就没了,让人很难受不过也有人开始讨论起视频里播放的这些人物。

  三国以前的人都在讨论曹操,少部分在评论邹氏的样貌以及红颜祸水的寓意。

  当然还有那首唱词,女子的歌喉还有究竟是不是扮演皱氏那个女子唱的。

  对唱词最敏感的既然是相关的职业了,那些卖唱的都在用天幕里的词开始讨一些生活的钱,青楼女子更是如此只要你喉咙好唱功好,那么这些天幕里的唱词就是流量,就是你提高身价的机会那是纷纷死记硬背起来,为的就是给自己多弄一些养老钱。

  还有些人开始指责起典韦来,毕竟刚才播放的视频里是典韦告诉曹操邹氏很美,这才有了后来张绣觉得受辱而反叛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若不是典韦硬要提邹氏,而是随便给曹操找一个漂亮点的妓女过来都不会发生这种事,所以典韦要负全责。他们甚至还认为典韦的死是罪有应得,除了邹氏的事情还有就是护卫曹操的时候竟然喝酒还喝醉了,连兵器都被偷走这叫玩忽职守。

  当然也有同情典韦的,觉得这样一位猛将怎么就碰到曹操这种好色而丢了手下性命的主公。

  除了谈论典韦和曹操,还有人惋惜曹昂和曹安民,觉得这两个是死的真冤,最无语的是到死他们都没看到这两位露面。

  有些人想不通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人物不给一个露脸的机会呢?有些机灵的人就给出了解释,可能是付不起薪水了所以不让人出演,就这样一笔带过不是省了两个重要人物的薪水吗?

  他们这样一分析身边的听众觉得十分有理,要知道每个时代都有聪明人,况且古人只是古并不是蠢,况且这种事也不是什么最高机密因此并不难猜。

  原来这个视频写的标题中的代价是指这个。

  嬴政以为曹操淫辱张绣婶婶这件事只会死一个典韦,没想到连自己长子和侄子都搭进去了。

  侄子还好说,长子的话那可是重点培养的,一般都是会接替自己的位子,而长子的死就会引起诸子争位的情况。

  作为一个顶级的政治生物,嬴政已经敏锐的察觉到,司马家能成为最终胜利者曹操这次的举动绝对有千丝万缕的影响,要是长子曹昂没死的话后面的历史就会有大变动,说不定司马家根本没机会摘桃子。

  一想起最开始的那句“三国烽烟消于司马”以及一闪而过的“晋”字国号,嬴政都不知该怎么说曹操好。

  一时贪欢把整个历史进程都带向另一个方向。

  不过一想到扶苏的事嬴政一下子就没了吃曹操瓜的兴致,然后又想起了关押在牢里还没有被处置的赵高,嬴政决定等今日天幕结束就让赵高俱五刑。

  只是想了一会自己的事再次看向天幕,正好看到刘鸿又去翻阅评论区。

  (曹老板泡个妞把自己大将和儿子还有侄子都赔进去了)表情吃瓜

  偷辣条只为养你:曹老板一炮害三贤,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护卫典韦。

  希儿路过:还有跟曹老板南征北战的战马绝影。

  微笑的舞台:哪来的三贤?不过是两人一马死的惨,至于曹安民死有余辜,邹氏就是他给曹操找来的。

  牧羽咕咕:不是典韦找来的邹氏?

  微笑的舞台:那是导演预算不够请不起人来演曹安民,因此直接把这件事按在典韦身上。

  汉末前的位面看到这段话的古人都面露惊愕,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那些批判典韦认为是他把邹氏找来的看客忽然觉得有点对不起典韦。

  也有人不觉得是自己错了开始指责那个导演,认为他不能为了节省预算就乱改编,这是会教坏别人让人学习错误历史是犯罪。

  “看来这后世的视频里讲的历史也不能全信。”年轻的刘彻低语了一句,由小见大他现在都怀疑后人说自己未来的巫蛊之事是不是也跟这次张冠李戴一样,或许未来的自己做这件事是另有隐情,只不过后人不知道罢了,他们也只能从那些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自己这些早已作古之人的事件,至于里面有几分真几分假他们也不知道。

  这样一想刘彻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不少。

  (这次事件不在于损失一个典韦或侄儿,而是常随身边栽培多年的世子死了,直接导致以后政治班底、人事安排重置和势力走向的不确定性,打击深远也是老曹永远的痛到临死都还在悔。)

  明天也想吃烧烤:其实衣带诏之前的曹操,很有可能是忠心扶汉的,那时候可能也没想到曹昂接班之类的,只是到了后期,曹冲早死,曹植只会醉酒误事,曹彰又是莽夫,曹丕确实有谋略,就曹丕继位。至于曹昂,确实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可能那时候曹操最简单,最怀念那段想当征西将军,一心报国的热血日子。

  大触万能插头:衣带诏之前是许田狩猎,曹操那表现哪里像一个人臣,关羽看得都想杀他了,汉帝要是还当曹丞相是忠臣那就是跟少帝一样蠢了。

  明天也想吃烧烤:嗯嗯这是剧里的表现,曹操射出去的箭说是天子射出去的箭,意思就是我曹操说的话就是天子说的话,我曹操杀死的人(射死的鹿),就是天子要杀的人,历史上的曹操,可能没有这么嚣张,可能是衣带诏之后曹操夕阳崩塌然后黑化的,但是曹操到死都是汉臣,刘备可不是。

  大触万能插头:刘备国号就是汉。你猜东汉怎么来的?刘备如果不是汉那东汉也不是汉。

  明天也想吃烧烤:刘备那个叫自立,和董卓的废立,曹丕的篡立,其实是一样的性质。他的汉,和汉献帝的汉,可是两回事,衣带诏汉献帝想通过刘备打压曹操,其实和通过董卓打压宦官是差不多的,都是引虎驱狼,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时候,刘备知道来需的对诸葛亮这种聪明人没用,就坦诚的说了,说的可不是匡扶汉室,说的可是成就霸业。

  明天也想吃烧烤:你看看诸葛亮的隆中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诸葛亮的意思也是,老板你先称霸,然后打一个复兴汉室的名号就行了。

  不一样的随心:@明天也想吃烧烤所以让你看东汉咋来的嘛,刘秀不光是自立,还是造反呢,还不是一样算是汉。曹丕废了汉献帝之后刘备就可以算是汉正统了。

  不一样的随心:@明天也想吃烧烤,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请问大师,曹操好像不姓刘吧,作为汉臣怎么连汉高祖的白马之盟都不遵守。 曹操这个魏王,是不是应该判灭族。 刘备姓刘,汉中王无可非议,在汉献帝被姓曹的人废黜后才登基,从未违抗高祖之约。 请大师解释一下曹操这个魏王怎么还算是汉臣。

  不一样的随心:@明天也想吃烧烤,汉朝在白马之盟订立后,只有四个例外,一个是吕后封的几个吕姓王,第二是王莽,第三是刘秀封的卢芳,第四个就是曹操。 曹老板显然与第三位不同。那你觉得他像之前的哪一位,吕后还是王莽?这俩玩意儿也是大汉忠臣吗?

  兔叽舒舒:@明天也想吃烧烤,不一样董卓的废立可以说的过去,以前是有过先例,也是有流程的,算是有君王的正统继承性。曹丕是禅让也具有正统继承性的改朝换代的流程。哪怕后来司马昭杀魏帝再立禅让也是走以前的路子。刘备自立和刘秀一样,建立一个不一样的政权。所以史书一般都是以曹魏为正统,汉献帝也算是东汉皇帝,刘备就是季汉,完全不一样。

  原本只是吃瓜看戏都不屑跟这些后世之人辩论的曹叡,在看到“司马昭杀魏帝”这些关键词的时候,眼睛瞬间瞪大旋即一股无法浇灭的怒火涌上心头,眼眸中充满了杀意。

  喜欢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