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臻这是第二次离开家门,从心理上比起之前那第一次就安稳多了。
“西南跟西北相比,虽然都占了个西,但南边民风要比北边略细腻一些,北边风沙大,游牧多,人也彪悍,西南水汽多,自古不乏鱼米之乡的美名,所以尽管放心好了。”
二姑娘虽然有亲姐姐的安慰,可还是闷闷不乐,她心里认定了王茹嬿欺负人,恨她恨的牙根痒痒。
徐臻眼看再安慰也是枉然,干脆不多说了,直接起身道:“今年你的生辰我恐怕来不及赶上了,就在京中一块把礼物送了你好了,你想要什么,咱们出去逛去,今日姐姐陪你,无有不应。”
姊妹俩要出门,三姑娘那里也得到了消息,徐丛徐茂年纪都大了,也是男孩子,可这俩都精明着,知道平辈当中数徐臻有钱,因此也笑嘻嘻的凑了过来。
“姐姐妹妹们出门,还是我们兄弟陪着妥当。”
徐臻能怎么办?
买买买呗。
二姑娘自己花亲姐姐的钱,心里还算心安理得,可要是带着堂兄弟姐妹们一起花,她这脾气就要往后缩了,这也心疼那也心疼的。
三姑娘年纪小,还没想到二姑娘这种层次,因此三姑娘看上什么,就问价钱,咬牙想一阵子,觉得她娘不会因为她受了这个价钱的东西就打人或者逼着她退回来,那她就甜兮兮的喊“大姐姐”。
徐臻冲掌柜点头,掌柜便在这匣子上贴一个三姑娘专用的颜色的便条儿,免得待会儿送上车再搞错了。
二姑娘还在那里肉痛,徐臻也不管她,直接问掌柜:“有没有形状一般成色倒好些的珍珠?”
掌柜道:“可巧了,小店近日刚收了一整匣子,要说做首饰,这实在挑不出圆润的来,要是做珍珠衫那形状也有些个不合适,姑娘问起来,小人斗胆问一句姑娘想做什么使?”
“我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只是想磨些珍珠粉,却又觉得好珍珠实在是价格不菲,便想着只要成色,不挑形状也还罢了。”
掌柜又岂能想不到那主意,只是想捧人,让买主高兴而已,听了徐臻的话,自然是好话儿不断的吹着,又出门去吩咐了人,没一会儿就有人拿了珍珠过来。
徐臻看了看,大体的成色还不错,就是也分几个档次,可惜都混在一个匣子里头。
“这一匣子要多少银子?”
掌柜的连忙笑道:“既然姑娘问,那小人也只能说个实在价儿,整匣子出,只需五百两银子,若是单个的买,恐怕价格就高了。”
一匣子珍珠就要五百两,价格也够高了。
二姑娘直接来了一句:“好贵!”
徐臻笑着用手拨了拨:“我自己挑一半,你说多少银子?”
掌柜的忙道:“那样只需三百两。”
二姑娘又道:“挑一半不是应该二百五十两吗?”当我们都不会算账是吧?
掌柜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大姑娘挑走了那些成色好的,剩下的小老儿就不好卖了,这样整匣子混着倒是可以做一件珍珠衫的。”
徐臻推了妹妹去一边:“你尽管挑着试你喜欢的,挑不挑在你,买不买在我,懂?”
说着就着手挑拣起珍珠来。
她性子惫懒了些,干活却不慢,等小李掌柜陪着徐丛徐茂上了楼来,她其实已经挑拣的差不多了。
掌柜的在一旁一脸肉痛的赔笑哄二姑娘开心:“二姑娘,您看看,收三百两银子真不贵吧?”
两个匣子里头的珍珠一样多,可一下子差了好几个等级……徐臻挑剩下的那些,硬生生的被她挑出来的那些衬托成了鱼目。
二姑娘则忙着问徐丛等:“大哥二哥买了些什么?”
徐丛笑道:“我们不戴首饰,左右不过是买些文房四宝。”
徐茂活泼一点,伸出握住的右手:“二妹猜猜里头是什么,猜对我送给你。”
二姑娘跳着去掰开:“二哥快给我看看,快给我看看。”
三姑娘凑到徐臻身边,悄咪咪问:“大姐姐知道他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徐丛在旁边一听就笑了,徐茂也听见了,连忙跳着嚷道:“大妹妹不许说啊!”
跟兄弟站一队还是跟姊妹站一队,那必须是跟站姊妹们啊。
徐臻猜肯定是怀表。
她伸手挡着嘴悄声告诉了三姑娘。
那头徐茂已经泄气的主动打开手给二姑娘看了。
两个小姑娘赞叹不已:“这一点点的小玩意就可以看时辰了,真了不得。”
“是啊,家里那自鸣钟倒是也便宜,可你总不能到哪里就抱到哪里吧。还是这个看着方便。二哥从哪里买的?多少银子啊?”
徐茂一听这种话,汗毛都竖起来了,妹妹们要是要,家里长辈们肯定会押着他给出去,他不要啊!!!
徐臻就看了小李掌柜一眼。
“二姑娘三姑娘,这东西是小的从一个别国商人那里收上来的,您二位仔细看看,它不是全新的,已经有用旧了的痕迹。”
徐茂一听如闻伦音,连忙点头如捣蒜:“就是就是,也不知外头那个汉子用过的,你们整天嫌弃男人臭,要了这个去,再熏着你们。”
二姑娘跟三姑娘都有点失望:“再没有了吗?”
“你没有问问那个商人从哪里买的?”
小李掌柜依旧笑道:“再没有,当时买的时候就是图个蹊跷,买来也不是想着卖的,能入了二爷的眼,也算是这小东西的缘分。”
二姑娘一想也是,这个小李掌柜是大姐姐的掌柜,有了好东西肯定先给大姐姐过目,现在大姐姐都没有要,那显然就如他所说,肯定是臭汉子们用过的。想通了,便没有那么执着了。
不过还是嘱咐道:“要是有新的一定给我留着。”
小李掌柜连忙答应了下来。
因为这点子遗憾,二姑娘到底挑了一套贵重些的首饰,这一趟本就是打着给她买礼物的幌子,众人各自得到自己喜欢的,也没有因此而着恼,俱都欢欢喜喜的回去了。
二姑娘在马车里头,一边吃着哥哥们“孝敬”上来的烤栗子,一边叹息的道:“要是我们永远都这样长不大就好了。”
“西南跟西北相比,虽然都占了个西,但南边民风要比北边略细腻一些,北边风沙大,游牧多,人也彪悍,西南水汽多,自古不乏鱼米之乡的美名,所以尽管放心好了。”
二姑娘虽然有亲姐姐的安慰,可还是闷闷不乐,她心里认定了王茹嬿欺负人,恨她恨的牙根痒痒。
徐臻眼看再安慰也是枉然,干脆不多说了,直接起身道:“今年你的生辰我恐怕来不及赶上了,就在京中一块把礼物送了你好了,你想要什么,咱们出去逛去,今日姐姐陪你,无有不应。”
姊妹俩要出门,三姑娘那里也得到了消息,徐丛徐茂年纪都大了,也是男孩子,可这俩都精明着,知道平辈当中数徐臻有钱,因此也笑嘻嘻的凑了过来。
“姐姐妹妹们出门,还是我们兄弟陪着妥当。”
徐臻能怎么办?
买买买呗。
二姑娘自己花亲姐姐的钱,心里还算心安理得,可要是带着堂兄弟姐妹们一起花,她这脾气就要往后缩了,这也心疼那也心疼的。
三姑娘年纪小,还没想到二姑娘这种层次,因此三姑娘看上什么,就问价钱,咬牙想一阵子,觉得她娘不会因为她受了这个价钱的东西就打人或者逼着她退回来,那她就甜兮兮的喊“大姐姐”。
徐臻冲掌柜点头,掌柜便在这匣子上贴一个三姑娘专用的颜色的便条儿,免得待会儿送上车再搞错了。
二姑娘还在那里肉痛,徐臻也不管她,直接问掌柜:“有没有形状一般成色倒好些的珍珠?”
掌柜道:“可巧了,小店近日刚收了一整匣子,要说做首饰,这实在挑不出圆润的来,要是做珍珠衫那形状也有些个不合适,姑娘问起来,小人斗胆问一句姑娘想做什么使?”
“我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只是想磨些珍珠粉,却又觉得好珍珠实在是价格不菲,便想着只要成色,不挑形状也还罢了。”
掌柜又岂能想不到那主意,只是想捧人,让买主高兴而已,听了徐臻的话,自然是好话儿不断的吹着,又出门去吩咐了人,没一会儿就有人拿了珍珠过来。
徐臻看了看,大体的成色还不错,就是也分几个档次,可惜都混在一个匣子里头。
“这一匣子要多少银子?”
掌柜的连忙笑道:“既然姑娘问,那小人也只能说个实在价儿,整匣子出,只需五百两银子,若是单个的买,恐怕价格就高了。”
一匣子珍珠就要五百两,价格也够高了。
二姑娘直接来了一句:“好贵!”
徐臻笑着用手拨了拨:“我自己挑一半,你说多少银子?”
掌柜的忙道:“那样只需三百两。”
二姑娘又道:“挑一半不是应该二百五十两吗?”当我们都不会算账是吧?
掌柜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大姑娘挑走了那些成色好的,剩下的小老儿就不好卖了,这样整匣子混着倒是可以做一件珍珠衫的。”
徐臻推了妹妹去一边:“你尽管挑着试你喜欢的,挑不挑在你,买不买在我,懂?”
说着就着手挑拣起珍珠来。
她性子惫懒了些,干活却不慢,等小李掌柜陪着徐丛徐茂上了楼来,她其实已经挑拣的差不多了。
掌柜的在一旁一脸肉痛的赔笑哄二姑娘开心:“二姑娘,您看看,收三百两银子真不贵吧?”
两个匣子里头的珍珠一样多,可一下子差了好几个等级……徐臻挑剩下的那些,硬生生的被她挑出来的那些衬托成了鱼目。
二姑娘则忙着问徐丛等:“大哥二哥买了些什么?”
徐丛笑道:“我们不戴首饰,左右不过是买些文房四宝。”
徐茂活泼一点,伸出握住的右手:“二妹猜猜里头是什么,猜对我送给你。”
二姑娘跳着去掰开:“二哥快给我看看,快给我看看。”
三姑娘凑到徐臻身边,悄咪咪问:“大姐姐知道他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徐丛在旁边一听就笑了,徐茂也听见了,连忙跳着嚷道:“大妹妹不许说啊!”
跟兄弟站一队还是跟姊妹站一队,那必须是跟站姊妹们啊。
徐臻猜肯定是怀表。
她伸手挡着嘴悄声告诉了三姑娘。
那头徐茂已经泄气的主动打开手给二姑娘看了。
两个小姑娘赞叹不已:“这一点点的小玩意就可以看时辰了,真了不得。”
“是啊,家里那自鸣钟倒是也便宜,可你总不能到哪里就抱到哪里吧。还是这个看着方便。二哥从哪里买的?多少银子啊?”
徐茂一听这种话,汗毛都竖起来了,妹妹们要是要,家里长辈们肯定会押着他给出去,他不要啊!!!
徐臻就看了小李掌柜一眼。
“二姑娘三姑娘,这东西是小的从一个别国商人那里收上来的,您二位仔细看看,它不是全新的,已经有用旧了的痕迹。”
徐茂一听如闻伦音,连忙点头如捣蒜:“就是就是,也不知外头那个汉子用过的,你们整天嫌弃男人臭,要了这个去,再熏着你们。”
二姑娘跟三姑娘都有点失望:“再没有了吗?”
“你没有问问那个商人从哪里买的?”
小李掌柜依旧笑道:“再没有,当时买的时候就是图个蹊跷,买来也不是想着卖的,能入了二爷的眼,也算是这小东西的缘分。”
二姑娘一想也是,这个小李掌柜是大姐姐的掌柜,有了好东西肯定先给大姐姐过目,现在大姐姐都没有要,那显然就如他所说,肯定是臭汉子们用过的。想通了,便没有那么执着了。
不过还是嘱咐道:“要是有新的一定给我留着。”
小李掌柜连忙答应了下来。
因为这点子遗憾,二姑娘到底挑了一套贵重些的首饰,这一趟本就是打着给她买礼物的幌子,众人各自得到自己喜欢的,也没有因此而着恼,俱都欢欢喜喜的回去了。
二姑娘在马车里头,一边吃着哥哥们“孝敬”上来的烤栗子,一边叹息的道:“要是我们永远都这样长不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