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堂姐抢婚?我替嫁的病弱相公成了首辅!》

  “姐姐,老夫人的病真的能治好吗?”沈桑榆忍不住问道,眼中满是期待。

  姜映梨蹲下身,与她平视,“只要我们有耐心,一点一点来,萧老夫人的病是可以好转的。但需要你和大哥都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慢慢来。”

  沈桑榆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燃起希望的火焰:“我会好好照顾娘的!姐姐,谢谢你。”

  说着,她伸手握住姜映梨的手,指尖还有些微凉。

  姜映梨轻抚她的头发,温声道:“傻孩子,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送走沈隽意夫妇,沈桑榆回到了后院。

  夜色已经深了,府里的灯笼散着昏黄的光,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内室中,萧老夫人似乎已经睡了,面容安详了许多。

  烛火在风里轻轻摇晃,映得她的白发微微发亮,皱纹也显得没那么深刻了。

  萧疏隐坐在床边榻上,沉默良久。

  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母亲的脸上,像是在回忆什么。

  “大哥,姐姐说,娘的病能好了。”沈桑榆轻声安慰道,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萧疏隐“嗯”了一声,没有多言。

  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开口:“桑榆,你知道吗,母亲从前不是这样的。她曾经是京城里最有活力、最明艳动人的女子,笑起来如春风拂面。那时候,她最爱穿大红色的衣裳,往人群里一站,谁都移不开眼。”

  沈桑榆静静地听着,不忍打断。

  “自从阿瑾去世后,她就像变了个人,日渐憔悴,终日以泪水洗面。”萧疏隐声音低沉,“原本明亮的眼睛,慢慢变得空洞,再也没有了光彩。”

  “大哥……”沈桑榆轻轻拉住萧疏隐的衣袖,“娘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有姐姐呢!姐姐医术那么高明,一定能治好娘的病。”

  萧疏隐深吸一口气,淡淡道:“但愿吧。”

  他的目光又落回母亲身上,眼神复杂而温柔。

  第二天清晨,萧府笼罩在一片浅薄的晨光中。

  沈桑榆早早起身,洗漱完毕后便直奔萧老夫人的院落。

  她走得很快,发间的银饰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

  她轻手轻脚地走进院子,只见萧嬷嬷正在走廊下指挥几个丫鬟准备早膳,空气中飘着桂花的香气。

  “嬷嬷,娘今日如何?”沈桑榆压低声询问,眼睛里满是关切。

  萧嬷嬷见是她,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小姐来得正早。老夫人今早起得比往日早一些,气色也好了许多,正让丫鬟服侍梳妆呢。今早还说要吃桂花糕,这可是这些日子来头一回有胃口。”

  沈桑榆闻言,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能去看看娘吗?”

  她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

  萧嬷嬷点头:“自然可以。小姐来了,老太太定会高兴。您不知道,老夫人昨天就念叨着,说梦见您了。”

  沈桑榆迫不及待地向内室走去,却被萧嬷嬷叫住:“小姐且慢。老夫人这病来得急,去得也怪。昨天姜大夫来了之后,老夫人竟真的有所好转,这让老奴心生疑虑。您也知道,这些年为了老夫人的病,府里请了多少名医,都不见效。”

  沈桑榆好奇道:“嬷嬷何出此言?”

  她停下脚步,转身认真地看着萧嬷嬷。

  萧嬷嬷压低嗓音道:“老夫人这病,老奴侍奉多年,从未见过好转的迹象。甚至是太医来诊,也无济于事。怎么这姜大夫才来一次,老夫人就好了几分?老奴实在是想不明白,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沈桑榆听了萧嬷嬷言外之意,连忙解释道:“嬷嬷莫要多想。姐姐医术高明,很多疑难杂症,她都能治好的。之前在老家,有个孩子昏迷不醒,眼看就要不行了,姐姐开了几副药,喝下去就好了。”

  萧嬷嬷神色仍有疑问:“小姐与姜大夫相识已久?”

  “姐姐是我的救命恩人。”沈桑榆认真道,眼神坚定,“更是我的姐姐,她绝不会害人。更何况,连大哥都相信姐姐,姐姐如何会对老夫人不利?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萧嬷嬷见她如此坚定,这才松了口气:“老奴只是担心老夫人。既然小姐这般信任姜大夫,那老奴便放心了。是老奴多心了,您快去吧,老夫人该等急了。”

  沈桑榆点点头,转身脚步轻快向内室走去。

  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萧老夫人的声音:“桑榆,是你吗?快进来。”声音虽然还有些虚弱,但比起昨日已经清晰了不少。

  沈桑榆推门而入,只见萧老夫人坐在床榻上,由两个丫鬟服侍着用早膳。

  与昨日的疲软不同,今日的萧老夫人面色红润了几分,眼神也不再那么涣散了,还能自己端起茶杯喝茶。

  “娘!”沈桑榆惊喜地唤道,快步走到床前,“您今天气色好多了。”

  她伸手轻轻握住老夫人的手,触手不再像昨日那般冰凉。

  萧老夫人微微一笑,伸手抚摸她的脸颊:“傻孩子。昨晚睡得安稳,梦见了你阿瑾哥哥,他说他很好,让我没必要挂念。在梦里,他还是小时候的样子,穿着那件蓝色的衣裳,冲我笑。”

  沈桑榆心中一动,想起姜映梨昨天所说的治疗方法。她握住萧老夫人的手,轻声道:“娘,你不想去院子里走走吗?今天天气极好,阳光正暖。院子里的花开得可好了,您去看看,心情也能好些。”

  萧老夫人愣了一下,似乎有些紧张。

  她许久未曾踏出内室一步,突然要出去,心里难免忐忑不安,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被子。

  沈桑榆见状,轻轻拉了她的手:“娘,你看这梅花都开了,正好去赏赏。您不是最爱梅花吗?以前每年冬天,都要带着我们去梅林里玩。”

  萧老夫人神色微动,低声道:“阿瑾也喜欢梅花……他走的那年冬天,梅花开得格外好。”

  “那我们去看看吧。”沈桑榆循循善诱,“如果阿瑾哥哥回来了,也能在院中找到你。说不定他看到您在赏花,也会高兴呢。”

  萧老夫人终于答应了。

  萧嬷嬷命丫鬟准备好披风,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夫人下床,慢慢向院中走去。老夫人的脚步有些蹒跚,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

  刚踏出内室,萧老夫人便眯起眼睛,似乎不适应外面的亮光。

  阳光洒在她身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沈桑榆耐心地等待她适应,又挽着她的手,一步一步引导她走向院中的梅树下。

  石凳上还有些露水,丫鬟赶紧拿帕子擦干。

  萧老夫人坐在石凳上,仰头望着那盛开的梅花,眼中渐渐有了神采。

  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有几片落在她的肩头。

  沈桑榆坐在她身旁,轻声讲述着自己这些天在府中的见闻。

  她说厨房里新来了个厨子,做的糕点特别好吃;前院的池塘里新添了几条金鱼,游来游去可有意思了。

  萧老夫人偶尔会点点头,虽然没多说什么,但眼神却熠熠生辉。

  这一幕恰好被探望母亲的萧疏隐看到。

  他站在院门口,愣在原地,见到母亲在阳光下的样子,那眼中久违的光芒,让他心头一热。

  萧嬷嬷快步迎上前,低声道:“侯爷,老夫人今日气色大好,竟主动出来晒太阳了。今早上还和我们说了不少话,问起府里的事儿。”

  萧疏隐目不转睛地看着远处的母亲和沈桑榆,心中百感交集。

  他缓步走过去,在母亲面前躬身行礼:“娘,儿子来看您了。”

  萧老太太抬头看他,神色中有几分清明:“疏隐,你来了。”

  这清晰的回应,让萧疏隐眼眶微微发热。

  萧疏隐惊喜地发现,母亲今天竟然瞬间认出了他,而不是往日那般错认成阿瑾,又或者茫然不知他是谁。

  这个明显的进步,让萧疏隐心中涌起一丝希望。

  “娘,你今天气色甚好。”萧疏隐欣慰道,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喜悦。

  萧老夫人轻轻点头,又望向远处,似乎在寻找什么。

  沈桑榆见状,立即转移话题:“娘,姜姐姐说了,你要多晒太阳,对身体有益。等过些日子,天气暖和了,咱们还能去花园里逛逛。”

  萧老夫人点点头,轻声道:“姜姐姐是谁?我总觉得她面熟……”

  她皱着眉头,努力思索着。

  萧疏隐和沈桑榆对视,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一瞬间的惊喜。萧老夫人竟然记得姜映梨,虽然只是模糊的印象,却已是巨大的进步。

  “她是医治您的大夫,姜映梨。”萧疏隐耐心解释道,生怕声音大了会打断母亲的思绪。

  萧老夫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她长得很像我年轻时的一位好友。那个好友也和她一样,说话轻声细语的,特别温柔。”

  萧嬷嬷惊讶地张大了嘴,她侍奉老夫人多年,从未听过老夫人提起过这些往事。

  姜映梨的药竟有如此神效,实在令人瞩目。

  萧疏隐轻声道:“娘,若您不嫌烦,可否多说说您年轻时的事?我们都爱听。”他在母亲身边坐下,目光温柔地看着她。

  萧老夫人瞥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在沈桑榆鼓励的目光中,终于缓缓开口:“那还是我十七岁……那年跟着你外祖母去庙里上香,遇到了……”

  就这样,在和煦的晨光中,萧老夫人罕见地讲述了自己的往事。

  虽然断断续续,时而思绪飘忽,但萧疏隐和沈桑榆都耐心倾听,不时引导她回到正题。萧嬷嬷和丫鬟们并肩静静守候,不打扰这难得的温馨时刻。

  午后,萧老夫人有些疲倦,萧嬷嬷和丫鬟们搀扶她回内室休息。

  沈桑榆依依不舍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希望。

  “姐姐的药真的管用。”沈桑榆欣喜地对萧疏隐说,脸上洋溢着笑容。

  萧疏隐点头,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我从未想过,母亲竟能有这般好转。姜大夫确实医术非凡。之前请了那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没想到姜大夫一来就有了转机。”

  沈桑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眼前一亮:“大哥,我有个想法。既然娘是因为思念阿瑾哥哥而生病,怎么不让她说说关于阿瑾哥哥的事?说出来,也许会好受一些。把心里的苦都倒出来,说不定病就好了大半。”

  萧疏隐沉吟片刻,终于点头:“你说得有理。明日我们再尝试。说不定,这真的能让母亲心里好受些。”

  两天后的傍晚,姜映梨如约再次来到萧府为老夫人诊脉。

  天边的晚霞把云彩染成了红色,给萧府的飞檐也镀上了一层暖色。

  萧嬷嬷早早在府门迎候,一见姜映梨的马车,便快步上前行礼:“姜大夫,您总算来了。”

  姜映梨微微一笑:“老夫人最近情况怎么样?”

  她下了马车,整理了一下裙摆。

  萧嬷嬷激动地说:“托姜大夫的福,老夫人这几日进步神速。不仅每日出门晒太阳,还能与侯爷和小姐说上几句话。昨天还记起了年轻时的一些事儿,和我们说了好半天呢。”

  姜映梨点点头,暗自欣喜。

  正要随萧嬷嬷入内,忽见沈桑榆从远处快步奔来,脸上满是惊喜之色。

  “姐姐!”沈桑榆一把抱住姜映梨,欢呼道,“你总算来了!你知道吗,娘这两日好多了!今天早上还自己梳头呢!”

  姜映梨轻抚着她的头发,笑道:“我听萧嬷嬷说过。这都是你和萧侯爷的功劳,有你们的细心照料,老夫人才能好得这么快。换作别人,可没你们这么用心。”

  沈桑榆拉着姜映梨的手,迫不及待地向内院走去:“姐姐快来,娘正在等你呢。一大早就吩咐丫鬟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准备了你喜欢的点心。”

  穿过回廊,来到萧老夫人的院落,只见院中摆了一张小桌子,萧老夫人正坐在那里,由萧嬷嬷和丫鬟服侍着品茶。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点心,还冒着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