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如以写信告诉棒梗为要挟,贾张氏不得不答应给钱。
没办法,她不会写信,担心秦淮如真的在信里抹黑她。
“秦淮如,我警告你,钱是给棒梗的。你要是敢贪污,我绝对饶不了你。
还有,给了棒梗多少钱,我都记着呢。
等他回来,我一定要问问他。”
对于这个威胁,秦淮如并不当回事。就算贾张氏知道了,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从贾家出来,秦淮如就盯着穿堂。贾张氏只给了一小部份,大头还是要靠易中海出。
易中海此时感觉很不好,总觉得自己要吃亏一样。
这导致他下棋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被刘海中连吃了几个子,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老易,你行不行啊。”
易中海看着棋盘上的棋子,没有取胜的机会,干净利落的投子认输。
阎埠贵笑着道:“老易,按照规矩,该我了。”
易中海一句话不说,很乖巧的让开了位置。
阎埠贵坐好了之后,才问:“你怎么了有心事”
易中海叹了口气:“没什么,就是有点心绪不宁。”
刘海中满不在意的道:“你就是心思太重。”
易中海都懒得搭理他。
心思不重,养老怎么办
在旁边看了两眼,易中海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
他想不通怎么回事,就想要逃回家。
等过了穿堂,看到秦淮如的那一刻,易中海心中的不安更加的浓烈。
他也猜到了,这股不安,来自于秦淮如。
易中海后悔,想要退回去。
不过,秦淮如早已经看到了他:“中海,你回来了。正好,我有点事情要跟你商量。”
易中海避无可避,只能跟着秦淮如进屋。
“中海,我刚才去问钱勇妈了。你知道钱勇是怎么回来的吗”
易中海问道:“怎么回来的”
“他是装病回来的。他既然可以回来,棒梗自然也能回来。”秦淮如的脸上,不自觉的带上了笑意。
棒梗回来
这个问题,易中海想过不止一次。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有时希望棒梗回来,有时又不希望棒梗回来。
“万一要是被人查出来,怎么办”易中海想了半天,也只能问出这个问题。
秦淮如却满不在意:“怕什么这年头装病回来的人,多了去了。又不单单只有棒梗一个人。
我看了,钱勇回来的手续,都是很正规的。
他有医院开的诊断书,还有知青办开的介绍信。
等棒梗回来,大不了就安排他去医院看病,给他弄点药吃。
只要咱们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
棒梗回来,找个工作,等工作稳定了,就能给咱们养老了。”
提起养老,易中海就不好反对了。多年没见棒梗,他也想知道棒梗变成了什么样了。
要是棒梗变化太大,跟院里的其他孩子一样,那对他可就太不利了。
“那你个棒梗写信吧。”
秦淮如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想要办这些事,必须给别人送礼。
我婆婆给了一百块,我也拿一百块。
你能不能拿两百块钱。
有这些钱,足够棒梗办好手续的。
等棒梗回来,我一定让他好好孝敬你。”
两百块钱,不算多,易中海想了想,就没有拒绝。
为了两百块钱,跟贾家闹翻,让棒梗记恨他,有些不太值。
秦淮如从易中海的手里拿到了钱,就美滋滋的回去写信了。
她在信里并没有提易中海给钱的事情,也没有单独提贾张氏给钱的事情,而是把功劳,全都扒拉到自己的头上。
过了一个星期,棒梗这边才收到了信。信里,秦淮如把怎么装病,怎么送礼的办法,都告诉了棒梗。
棒梗看过之后,却没有多少欣喜。
“棒梗,你怎么了”一个不到三十的少妇,从外面走了进来。
她进棒梗的屋子,就跟进自己的家一样。
棒梗看到他,慌忙把信藏起来:“冯姐,你怎么来了。”
冯姐看到了棒梗的小动作,眼神中充满了欣喜。
他们村里一共十五个知青,棒梗是家里条件最好的一个。
别的人家里,几个月都不一定寄多少钱过来。
棒梗却不一样,每个月都会收到家里的十块钱。
十块钱啊。
在农村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这十块钱,足够保证棒梗一个月美滋滋的过日子。
甚至村里的人去要饭的时候,棒梗也饿不着。
对村里的人来说,棒梗就是那唐僧肉。
咬下一口,就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村里好多女人,都盯上了他。
一开始,村里的有些女人,愿意嫁给棒梗的。不过棒梗自视甚高,看不上村里的人。
后来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家又发现,棒梗除了家里有钱,没什么能耐。
农村人也不傻,棒梗看不上他们,又没有什么能力,就不是一个合适的对象。
村里的那些姑娘,看不上棒梗这样的。
她们不愿意嫁给棒梗。
小姑娘看不上棒梗,不代表那些小媳妇看不上棒梗手里的钱。
为了从棒梗手里弄钱,她们就采用了秦淮如一样的办法,以大姐姐的身份,来帮助棒梗。
为了哄好棒梗,村里的人还给棒梗弄了一个单独的窑洞,不让他跟其他的知青住在一起。
美其名曰,是不让那些穷知青占棒梗的便宜。
棒梗从小在贾家,受到了两个寡妇的熏陶。他占别人的便宜可以,别人休想占他的便宜。
单独居住,正符合棒梗的心意。
他美滋滋的从知青院搬出来,住进了单独的窑洞中。
经过暗中的角逐,冯姐脱颖而出,成了棒梗的亲姐姐。
冯姐是邻村的姑娘,长得不算很漂亮,但在西北农村这边,她也当得起十里八村的村。
冯姐的婆家,就住在附近,结婚之后,接连生了三个孩子。
为了养活三个孩子,她们家不得不用这一招对付棒梗。
棒梗一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子,哪里是女人的对手,很快就沦落了。
在对付女人上面,棒梗就比不上贾东旭,反而有点像傻柱,有色心没色胆。
冯姐抓抓他的小手,用馒头蹭蹭他,他就乐得找不到北。
“棒梗,你的脏衣服在哪里姐帮你洗洗。”
棒梗关心的道:“冯姐,我自己洗吧。要是让卫大哥看到了,又会打你的。”
冯姐轻轻的一笑:“没事。要是没有你,姐的孩子早就饿死了。你是她们的救命恩人,也是姐的救命恩人。
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就算挨打,也要帮你洗衣服。”
看着眼前的冯姐,棒梗想到了秦淮如。他小时候,秦淮如为了抚养他,也是到处给别人陪笑脸,帮着别人洗衣服的。
小时候不懂,现在却感觉无比的愧疚,这个愧疚,就延伸到了冯姐的身上。
没办法,她不会写信,担心秦淮如真的在信里抹黑她。
“秦淮如,我警告你,钱是给棒梗的。你要是敢贪污,我绝对饶不了你。
还有,给了棒梗多少钱,我都记着呢。
等他回来,我一定要问问他。”
对于这个威胁,秦淮如并不当回事。就算贾张氏知道了,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从贾家出来,秦淮如就盯着穿堂。贾张氏只给了一小部份,大头还是要靠易中海出。
易中海此时感觉很不好,总觉得自己要吃亏一样。
这导致他下棋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被刘海中连吃了几个子,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老易,你行不行啊。”
易中海看着棋盘上的棋子,没有取胜的机会,干净利落的投子认输。
阎埠贵笑着道:“老易,按照规矩,该我了。”
易中海一句话不说,很乖巧的让开了位置。
阎埠贵坐好了之后,才问:“你怎么了有心事”
易中海叹了口气:“没什么,就是有点心绪不宁。”
刘海中满不在意的道:“你就是心思太重。”
易中海都懒得搭理他。
心思不重,养老怎么办
在旁边看了两眼,易中海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
他想不通怎么回事,就想要逃回家。
等过了穿堂,看到秦淮如的那一刻,易中海心中的不安更加的浓烈。
他也猜到了,这股不安,来自于秦淮如。
易中海后悔,想要退回去。
不过,秦淮如早已经看到了他:“中海,你回来了。正好,我有点事情要跟你商量。”
易中海避无可避,只能跟着秦淮如进屋。
“中海,我刚才去问钱勇妈了。你知道钱勇是怎么回来的吗”
易中海问道:“怎么回来的”
“他是装病回来的。他既然可以回来,棒梗自然也能回来。”秦淮如的脸上,不自觉的带上了笑意。
棒梗回来
这个问题,易中海想过不止一次。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有时希望棒梗回来,有时又不希望棒梗回来。
“万一要是被人查出来,怎么办”易中海想了半天,也只能问出这个问题。
秦淮如却满不在意:“怕什么这年头装病回来的人,多了去了。又不单单只有棒梗一个人。
我看了,钱勇回来的手续,都是很正规的。
他有医院开的诊断书,还有知青办开的介绍信。
等棒梗回来,大不了就安排他去医院看病,给他弄点药吃。
只要咱们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
棒梗回来,找个工作,等工作稳定了,就能给咱们养老了。”
提起养老,易中海就不好反对了。多年没见棒梗,他也想知道棒梗变成了什么样了。
要是棒梗变化太大,跟院里的其他孩子一样,那对他可就太不利了。
“那你个棒梗写信吧。”
秦淮如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想要办这些事,必须给别人送礼。
我婆婆给了一百块,我也拿一百块。
你能不能拿两百块钱。
有这些钱,足够棒梗办好手续的。
等棒梗回来,我一定让他好好孝敬你。”
两百块钱,不算多,易中海想了想,就没有拒绝。
为了两百块钱,跟贾家闹翻,让棒梗记恨他,有些不太值。
秦淮如从易中海的手里拿到了钱,就美滋滋的回去写信了。
她在信里并没有提易中海给钱的事情,也没有单独提贾张氏给钱的事情,而是把功劳,全都扒拉到自己的头上。
过了一个星期,棒梗这边才收到了信。信里,秦淮如把怎么装病,怎么送礼的办法,都告诉了棒梗。
棒梗看过之后,却没有多少欣喜。
“棒梗,你怎么了”一个不到三十的少妇,从外面走了进来。
她进棒梗的屋子,就跟进自己的家一样。
棒梗看到他,慌忙把信藏起来:“冯姐,你怎么来了。”
冯姐看到了棒梗的小动作,眼神中充满了欣喜。
他们村里一共十五个知青,棒梗是家里条件最好的一个。
别的人家里,几个月都不一定寄多少钱过来。
棒梗却不一样,每个月都会收到家里的十块钱。
十块钱啊。
在农村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这十块钱,足够保证棒梗一个月美滋滋的过日子。
甚至村里的人去要饭的时候,棒梗也饿不着。
对村里的人来说,棒梗就是那唐僧肉。
咬下一口,就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村里好多女人,都盯上了他。
一开始,村里的有些女人,愿意嫁给棒梗的。不过棒梗自视甚高,看不上村里的人。
后来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家又发现,棒梗除了家里有钱,没什么能耐。
农村人也不傻,棒梗看不上他们,又没有什么能力,就不是一个合适的对象。
村里的那些姑娘,看不上棒梗这样的。
她们不愿意嫁给棒梗。
小姑娘看不上棒梗,不代表那些小媳妇看不上棒梗手里的钱。
为了从棒梗手里弄钱,她们就采用了秦淮如一样的办法,以大姐姐的身份,来帮助棒梗。
为了哄好棒梗,村里的人还给棒梗弄了一个单独的窑洞,不让他跟其他的知青住在一起。
美其名曰,是不让那些穷知青占棒梗的便宜。
棒梗从小在贾家,受到了两个寡妇的熏陶。他占别人的便宜可以,别人休想占他的便宜。
单独居住,正符合棒梗的心意。
他美滋滋的从知青院搬出来,住进了单独的窑洞中。
经过暗中的角逐,冯姐脱颖而出,成了棒梗的亲姐姐。
冯姐是邻村的姑娘,长得不算很漂亮,但在西北农村这边,她也当得起十里八村的村。
冯姐的婆家,就住在附近,结婚之后,接连生了三个孩子。
为了养活三个孩子,她们家不得不用这一招对付棒梗。
棒梗一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子,哪里是女人的对手,很快就沦落了。
在对付女人上面,棒梗就比不上贾东旭,反而有点像傻柱,有色心没色胆。
冯姐抓抓他的小手,用馒头蹭蹭他,他就乐得找不到北。
“棒梗,你的脏衣服在哪里姐帮你洗洗。”
棒梗关心的道:“冯姐,我自己洗吧。要是让卫大哥看到了,又会打你的。”
冯姐轻轻的一笑:“没事。要是没有你,姐的孩子早就饿死了。你是她们的救命恩人,也是姐的救命恩人。
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就算挨打,也要帮你洗衣服。”
看着眼前的冯姐,棒梗想到了秦淮如。他小时候,秦淮如为了抚养他,也是到处给别人陪笑脸,帮着别人洗衣服的。
小时候不懂,现在却感觉无比的愧疚,这个愧疚,就延伸到了冯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