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军士命手下拿来了火药的牛角,用药勺小心翼翼地將火药装入药室並压紧,装入了一颗铅弹。
朱祁鈺刚想点火,就听见于谦和石亨一齐劝諫他不可亲自手持试验。
毕竟这支手銃乃是永乐年间製造的,没有人知道会不会发生炸膛之类的问题。
二人俱都上过战场,知道手持火銃发生炸膛的情况下,军士是何等下场,轻则伤残手臂,重则面目全毁危及生命。
朱祁鈺想了想確实如此,毕竟后世的热武器发展了数百年也时不时有炸膛的情况出现,更別说现在火器还处在萌芽阶段。
於是展示这手銃的工作,就交给了手銃的原主人,毕竟他此时身著鎧甲,也经常使用这支手銃,发生炸膛的机率不大。
“吩咐下去,皇上在此试验火器,巡逻守城的军士听到声响不必惊慌。”于谦见拗不过朱祁鈺,他非要看看这手銃的威力,於是吩咐了一个军士前去传达命令。
“开始吧!”
朱祁鈺和于谦石亨等人,站在五步之外看著军士发射这支手銃。
军士单手拿著已经装填好的手銃,通过照门和准心瞄准了十步外刚立起来的草人靶子。
引火药冒著黑烟像条火龙一般,朝著药室里的火药急剧而去,刺鼻的硝烟味瀰漫在空气中,火焰一路蔓延至手銃锥形的枪膛內,点燃了药室內鬆紧適宜的火药。
砰的一声巨响后,火药在狭小的枪膛內爆燃產生的气焰,以强大的推力將铅弹推出枪膛朝著远处的草人飞去。
黑火药燃烧產生的黑烟笼罩著军士持銃的那只手,出膛的铅弹像利箭一般划破了黑烟,高速飞向草人,黑火药燃烧產生的动能带动的铅弹发出阵阵尖啸,打在草人的下半部,透体而过,最后嵌入后方的城墙內。
完整的草人也被打得四分五裂,稻草散落一地。
“咳咳咳。”军士挥动持銃的那只手,驱散了面前的黑烟,他摇了摇头,向朱祁鈺表示,这手銃由於製造的年限较为久远,威力尚可,但准头不行。
朱祁鈺从军士手中接过手銃仔细观察起来,没有变形,更没有炸膛,只是药室旁由於长年累月的火药燃烧,被熏的焦黑,这把手銃能被收藏这么多年,使用痕跡也不少,军士敢拿著它发射,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
“枪法不错,赏!”朱祁鈺讚嘆道,没想到永乐年间的火器技术就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之后有时间一定要深挖一番。
“谢陛下赏赐,我本来喵的是草人的头部,没想到却是击中腹部,经不得陛下的夸奖。”
军士俯身说道,今天这趟巡逻真是值了,既赚了银子,还在皇上面前露了脸,今后定是前途无限。
朱祁鈺拿著手銃仔细观察著內部结构,见一旁的石亨不为所动,於是假装咳嗽了一声示意石亨掏钱。
石亨黑著脸,“怎么又是我掏银子,于谦这个老傢伙不也在吗”
他心里虽然不悦,但身体还是很实诚的从怀里掏出十两的银锭拋给军士。
“接著,陛下赏你的。”
“谢陛下赏赐,谢过这位將军。”军士急忙接过银子放在兜里,心里激动无比,这一趟的收穫当他一年的收入了。
于谦挥手示意军士退下接著继续巡逻后,来到城墙的垛口前看著远方说道:
“陛下,京城的防守可谓是固若金汤。”
“寒冬未至,几场秋雨下来,护城河水势高涨,此为天时。”
“北京城墙高大,居高临下,又有火器之利,此为地利。”
“顺天府內百姓收到兵部文书后,自发伐木掘坑,转运粮草,应者如云,此为人和。”
“我大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此战我大明必胜,瓦剌必定是无功而返!”
于谦也知道朱祁鈺为什么要他陪著来看城防,无外乎朱祁鈺担心此战的胜算不大。
於是借著此刻朱祁鈺震撼於火器的威力时,將自己心中认为此战必胜的各种理由给朱祁鈺一一盘出。
万一朱祁鈺战时突然怯懦,听南迁派的说辞弃城而逃,那可就糟了。
谁知朱祁鈺听完于谦的分析后,来到隔壁的垛口旁,看著一片漆黑的城外,十分郑重地说道:
“於尚书,朕认为此战我大明已经败了。”
啊!败了
于谦不敢相信朱祁鈺会说出未战先败的话来,不禁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向后退了一步,一只手急忙扶住城垛,面色惊骇地问道:
“陛下何出此言”
难道朱祁鈺真如自己想的那般,已经被南迁派说动,决定迁往南京了,那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于谦心中一阵气血翻涌,只觉得眼里不断有金星闪过,原来自己所坚持的一切,还有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言都是笑话。
朱祁鈺没有注意到于谦的异样,而是望著远处的黑暗,坚定地说道:
“瓦剌还未进军南下,我大明九边重镇尚在,瓦剌甚至一个关隘都没有拿下。”
“敌人未至,我大明就得坚壁清野,几代人培育的树木砍伐殆尽,就为了防止瓦剌製造攻城器械。”
“百姓得拋家舍业,將世世代代赖以为生的土地拋荒,入住城池內,可哪有那么多的屋舍可供百姓居住,深秋將至,百姓连个遮风避雨的臥榻之处都没有。”
“所以,於尚书还认为此战是我大明胜了吗”
“就算击退了瓦剌,我大明的损失也比瓦剌大,名为胜,实则大败。”
“朕始终认为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御敌於国门之外才敢言胜负,击退践踏大明国土的蛮夷,在朕看来没有胜负,只有耻辱。”
于谦听到朱祁鈺如此的说辞,瞬间神清气爽起来,眼里闪烁的星星也不见了,心里也支棱了起来。
看来朱祁鈺並不是怯弱,而是眼光看得比他更长远。
话虽然是这么个道理,可此时的大明无力再支持出兵征伐瓦剌,拋开粮草军械不谈,大明现在可拿出的可战之兵不足两万之数,备操军和备倭军,用来守城还可以,出城和瓦剌野战是万万做不到的。
朱祁鈺看到于谦欲言又止的神情,淡淡说道:
“於尚书,朕知道你所担忧之事,无非是怕朕脑子一热,出城和瓦剌一战。”
“朕不是傻子,此刻我大明军民士气正处於最低谷的时刻,朕不会重蹈土木堡一战的覆辙的。”
“但我大明军民的血可不是白流的,待我大明缓过这口气来,朕定亲自带著甲士北上將瓦剌挫骨扬灰,犁庭扫穴!”
朱祁鈺一拳砸在城垛之上,咬牙切齿说得以为认真。
朱祁鈺刚想点火,就听见于谦和石亨一齐劝諫他不可亲自手持试验。
毕竟这支手銃乃是永乐年间製造的,没有人知道会不会发生炸膛之类的问题。
二人俱都上过战场,知道手持火銃发生炸膛的情况下,军士是何等下场,轻则伤残手臂,重则面目全毁危及生命。
朱祁鈺想了想確实如此,毕竟后世的热武器发展了数百年也时不时有炸膛的情况出现,更別说现在火器还处在萌芽阶段。
於是展示这手銃的工作,就交给了手銃的原主人,毕竟他此时身著鎧甲,也经常使用这支手銃,发生炸膛的机率不大。
“吩咐下去,皇上在此试验火器,巡逻守城的军士听到声响不必惊慌。”于谦见拗不过朱祁鈺,他非要看看这手銃的威力,於是吩咐了一个军士前去传达命令。
“开始吧!”
朱祁鈺和于谦石亨等人,站在五步之外看著军士发射这支手銃。
军士单手拿著已经装填好的手銃,通过照门和准心瞄准了十步外刚立起来的草人靶子。
引火药冒著黑烟像条火龙一般,朝著药室里的火药急剧而去,刺鼻的硝烟味瀰漫在空气中,火焰一路蔓延至手銃锥形的枪膛內,点燃了药室內鬆紧適宜的火药。
砰的一声巨响后,火药在狭小的枪膛內爆燃產生的气焰,以强大的推力將铅弹推出枪膛朝著远处的草人飞去。
黑火药燃烧產生的黑烟笼罩著军士持銃的那只手,出膛的铅弹像利箭一般划破了黑烟,高速飞向草人,黑火药燃烧產生的动能带动的铅弹发出阵阵尖啸,打在草人的下半部,透体而过,最后嵌入后方的城墙內。
完整的草人也被打得四分五裂,稻草散落一地。
“咳咳咳。”军士挥动持銃的那只手,驱散了面前的黑烟,他摇了摇头,向朱祁鈺表示,这手銃由於製造的年限较为久远,威力尚可,但准头不行。
朱祁鈺从军士手中接过手銃仔细观察起来,没有变形,更没有炸膛,只是药室旁由於长年累月的火药燃烧,被熏的焦黑,这把手銃能被收藏这么多年,使用痕跡也不少,军士敢拿著它发射,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
“枪法不错,赏!”朱祁鈺讚嘆道,没想到永乐年间的火器技术就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之后有时间一定要深挖一番。
“谢陛下赏赐,我本来喵的是草人的头部,没想到却是击中腹部,经不得陛下的夸奖。”
军士俯身说道,今天这趟巡逻真是值了,既赚了银子,还在皇上面前露了脸,今后定是前途无限。
朱祁鈺拿著手銃仔细观察著內部结构,见一旁的石亨不为所动,於是假装咳嗽了一声示意石亨掏钱。
石亨黑著脸,“怎么又是我掏银子,于谦这个老傢伙不也在吗”
他心里虽然不悦,但身体还是很实诚的从怀里掏出十两的银锭拋给军士。
“接著,陛下赏你的。”
“谢陛下赏赐,谢过这位將军。”军士急忙接过银子放在兜里,心里激动无比,这一趟的收穫当他一年的收入了。
于谦挥手示意军士退下接著继续巡逻后,来到城墙的垛口前看著远方说道:
“陛下,京城的防守可谓是固若金汤。”
“寒冬未至,几场秋雨下来,护城河水势高涨,此为天时。”
“北京城墙高大,居高临下,又有火器之利,此为地利。”
“顺天府內百姓收到兵部文书后,自发伐木掘坑,转运粮草,应者如云,此为人和。”
“我大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此战我大明必胜,瓦剌必定是无功而返!”
于谦也知道朱祁鈺为什么要他陪著来看城防,无外乎朱祁鈺担心此战的胜算不大。
於是借著此刻朱祁鈺震撼於火器的威力时,將自己心中认为此战必胜的各种理由给朱祁鈺一一盘出。
万一朱祁鈺战时突然怯懦,听南迁派的说辞弃城而逃,那可就糟了。
谁知朱祁鈺听完于谦的分析后,来到隔壁的垛口旁,看著一片漆黑的城外,十分郑重地说道:
“於尚书,朕认为此战我大明已经败了。”
啊!败了
于谦不敢相信朱祁鈺会说出未战先败的话来,不禁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向后退了一步,一只手急忙扶住城垛,面色惊骇地问道:
“陛下何出此言”
难道朱祁鈺真如自己想的那般,已经被南迁派说动,决定迁往南京了,那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于谦心中一阵气血翻涌,只觉得眼里不断有金星闪过,原来自己所坚持的一切,还有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言都是笑话。
朱祁鈺没有注意到于谦的异样,而是望著远处的黑暗,坚定地说道:
“瓦剌还未进军南下,我大明九边重镇尚在,瓦剌甚至一个关隘都没有拿下。”
“敌人未至,我大明就得坚壁清野,几代人培育的树木砍伐殆尽,就为了防止瓦剌製造攻城器械。”
“百姓得拋家舍业,將世世代代赖以为生的土地拋荒,入住城池內,可哪有那么多的屋舍可供百姓居住,深秋將至,百姓连个遮风避雨的臥榻之处都没有。”
“所以,於尚书还认为此战是我大明胜了吗”
“就算击退了瓦剌,我大明的损失也比瓦剌大,名为胜,实则大败。”
“朕始终认为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御敌於国门之外才敢言胜负,击退践踏大明国土的蛮夷,在朕看来没有胜负,只有耻辱。”
于谦听到朱祁鈺如此的说辞,瞬间神清气爽起来,眼里闪烁的星星也不见了,心里也支棱了起来。
看来朱祁鈺並不是怯弱,而是眼光看得比他更长远。
话虽然是这么个道理,可此时的大明无力再支持出兵征伐瓦剌,拋开粮草军械不谈,大明现在可拿出的可战之兵不足两万之数,备操军和备倭军,用来守城还可以,出城和瓦剌野战是万万做不到的。
朱祁鈺看到于谦欲言又止的神情,淡淡说道:
“於尚书,朕知道你所担忧之事,无非是怕朕脑子一热,出城和瓦剌一战。”
“朕不是傻子,此刻我大明军民士气正处於最低谷的时刻,朕不会重蹈土木堡一战的覆辙的。”
“但我大明军民的血可不是白流的,待我大明缓过这口气来,朕定亲自带著甲士北上將瓦剌挫骨扬灰,犁庭扫穴!”
朱祁鈺一拳砸在城垛之上,咬牙切齿说得以为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