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84章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这边刚得到消息,那边知府大人就来了。

  千户和几个百夫长都面色一沉,纷纷看向宋念丰。

  眼神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宋念丰并未劝诫他们收敛心思,大乱之时,正需气势震慑,以免生出其它事端。

  都司府外,楚岚舟站在轿子前,抬头看着硕大的门楣牌匾。

  从四品的品阶,在峰峦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可谓至高无上。

  哪怕高了半级的四品都司,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一旁护卫,有些不忿。

  “大人,这宋念丰未免架子太大。即便汪大人还在,也不敢如此怠慢!”

  楚岚舟看也不看他,声音微沉:“愚蠢,滚回去!再喜欢嚼舌,便把舌头割了喂狗!”

  那护卫被呵斥的低头退后,不敢再多言。

  只是心中更加不忿,自己可是为大人发声,怎么就蠢了

  楚岚舟自然不会和一个护卫解释,乱世之中,兵权远胜一切。

  宋念丰虽只是个五品守备,官阶不如自己。

  但参军十多年,从凉山营一个小兵,硬生生打出来的威名。

  此人有勇有谋,如今代行四品都司职责,哪怕自己也不能胡来。

  当年科举,楚岚舟位列一甲榜眼。

  如今四十岁,便坐在了知府位置上,正常情况下,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寻常人到了这个位置,早就飘飘然了。

  可楚岚舟却一直很谨慎,哪怕搜刮钱财,也绝不会让人抓住把柄。

  在百姓眼里,他是大大的清官,好官!

  此次京都城的消息,连同增加赋税的消息一块传回来。

  楚岚舟立刻便明白,自己上升的空间不在于官职了。

  皇子皇孙死的干干净净,仅剩梁王一人,朝纲混乱,必定群雄四起!

  峰峦城靠近边境,得到消息已比腹地晚些,若不早做打算,怕要错失先机!

  所以他稍稍准备了一下,便来到都司府。

  “大人,您可以进去了。”一名亲卫过来道。

  楚岚舟嗯了声,身后跟着个护卫,扛着一个大麻袋。

  里面有人在挣扎,发出闷叫。

  亲卫看了眼,问道:“大人,这是”

  “给宋大人送的礼。”楚岚舟脸上挂着笑:“莫要担心,都司府防备森严,宋大人又是武道高手。本府只带一个护卫,还能出事不成”

  亲卫瞥了眼武道第七境的护卫,微微点头,让开了路。

  踏步前行,进入都司府后,楚岚舟并未看到乱象。

  外面已经成了一锅粥,连他的府衙都难保平静。

  可这都司府,却一切运转正常。

  楚岚舟不禁心中暗道:“都说宋念丰爬的这么快,是受汪凌岳青睐,真是荒谬!此人掌兵之术,怕是比汪凌岳还要厉害几分才对。”

  在亲卫引领下,楚岚舟很快来到内堂。

  一进门,便感受到很大压力。

  腰间挎刀的千户和百夫长们,看向他的眼神丝毫不避讳,凶的吓人。

  仿佛一言不合,立刻就要抽刀砍人。

  连那个第七境护卫,鬓角都有些冒汗,心想大人可千万莫在这里说些不该说的,否则自己怕是见不着一家老小了。

  宋念丰的视线,从楚岚舟身上越过去,看向不断挣扎的麻袋。

  楚岚舟一直在观察他,未曾看到表情变化。

  无论自己进来,还是麻袋中的声响,宋念丰的表情都始终如一。

  楚岚舟心中暗叹,如此大将之风,难能可贵。

  只做个五品守备,确实屈才了。

  当年与陈国大战,唯有凉山营未曾被突破过。

  虽说有地势之优,但数次战报楚岚舟都看过,知道其中不仅仅是勇,更是谋。

  陈国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尽出,换个人主事,早就撑不住了。

  楚岚舟不说话,宋念丰也不说话。

  突如其来的寂静,让屋子里的气氛稍显压抑。

  千户和百夫长的眼神愈发凶猛,第七境护卫鬓角的冷汗也愈发的多了。

  过了会,楚岚舟缓缓吐出一口气,拱手道:“宋大人。”

  宋念丰这才抬手还礼:“楚大人。”

  楚岚舟脸上重新挂起笑容:“宋大人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风范。假以时日,必定如蛟龙出海,一飞冲天!”

  宋念丰没有搭这个茬,问道:“不知楚大人今日来,所为何事”

  如搏杀一般的直来直去,楚岚舟没有再闲谈,问道:“京都城传来的消息,宋大人应已知晓了吧不知有何打算”

  宋念丰不动声色,道:“等兵部任命新的都司前来接管兵权。”

  这话明面上看,是尽忠职守,实则在提醒楚岚舟,兵权属于兵部,只会交给自己的上峰。

  楚岚舟好似没听懂其中意思般,笑呵呵道:“这还有什么好等的,都司之位,非宋大人莫属。”

  宋念丰又不吭声了,让楚岚舟感觉在打一样。

  心里稍稍有些憋闷,但他城府极深,迅速压下那点不适应,道:“朝廷又提升了赋税,还是三成,我看……这天下怕真要乱了。”

  似乎知道宋念丰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接话,楚岚舟示意侍卫放下麻袋,同时道:“许多地方早有民变,但规模不大,被压了下去。如今,应是不好压了,也未必会压。”

  “峰峦城和荣安城相距不远,又连接陈梁二国经商通道,握紧了这条路,粮草上远近无忧。”

  宋念丰似听出味来了,楚岚舟不像是来要兵权的。

  反倒像……准备造反!

  楚岚舟从护卫腰间抽出长刀,千户顿时拔刀大喝:“大胆!”

  区区千户,却敢呵斥知府。

  然而楚岚舟却不曾惧怕,也不生气。

  宋念丰也只摆摆手,示意千户莫要冲动。

  他很好奇,楚岚舟究竟要做什么。

  护卫解开了麻袋上的绳索,剥开后,露出里面被五大绑,嘴里塞了一块布的官员。

  楚岚舟手持长刀,解释道:“此人乃户部所属,派下来宣告赋税一事。”

  那中年官员浑身发抖,冲楚岚舟闷声叫喊着什么。

  楚岚舟看也不看他,猛地挥刀,刚好砍在中年官员的鼻子上,顿时血四溅。

  凄惨的闷叫声响起,楚岚舟这才看了眼,而后干笑道:“不擅武道,砍的歪了些。”

  他重新挥刀,重重的一刀砍在中年官员脖子上。

  闷叫声戛然而止,鲜血随着刀刃流出。

  待中年官员倒地抽搐,眼看着就要死了,楚岚舟看向宋念丰。

  双手捧着刀,躬身道:“大乱将临,楚岚舟愿为宋大人马首是瞻,以保后勤粮草内政为己任。”

  千户和百夫长,包括楚岚舟带来的护卫,都愣住了。

  他们想过很多种可能,却唯独没想到,楚岚舟如此干脆利索的投诚了。

  你可是堂堂知府啊!

  怎么能投诚一个五品守备呢

  而且朝廷派下来的人,说杀就杀了,这可是投名状啊。

  若宋念丰不接,一刀砍了你也无可厚非。

  鲜血顺着刀身,于指间汇聚,而后一滴滴淌下来。

  楚岚舟比谁都清楚,兵权是不可能要回来的。

  就看这几个千户,百夫长的眼神,他敢要,对方就敢砍人。

  别人还在犹豫迟疑,他却不假思索,坚定认为梁国必定分崩离析。

  新的王朝之主,将在之后十年二十年诞生。

  正如他当年得中榜眼的文人,举圣人之言。

  “圣人之举事也,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越乱,越要果断!

  千载难逢的乱世,人生能得几回

  看着奉刀投诚的楚岚舟,宋念丰表情依然平静,心中却并非如此。

  杀了朝廷下派官员,等同于谋反。

  要么接刀,要么把楚岚舟砍了避嫌。

  此人今日来,怕是抱着拼命的态度。

  更高的官位,最低的姿态,杀人投诚,造反有理!

  城府之深,做事之果决,在宋念丰见过的人里,无人可出其右。

  楚岚舟低着头,出声道:“宋大人,前朝大将曾言,至攘背而议,不断何待大人莫非真要等到别人打上门来,才愿意么。”

  此刻的他,似乎已经不是从四品的知府,而是甘心俯首帖耳的仆从。

  连千户和百夫长们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从最初的凶狠,此刻多了几分欣赏。

  宋念丰瞥了眼,转瞬间拿捏人心,连自己身边的亲信都被影响,何等可怕的手段。

  他走到楚岚舟身前,抬手拿起染血长刀,道:“楚大人好狠的心,朝廷下派官员说杀就杀了。他日若能掌权,怕是连我也要遭殃。”

  楚岚舟抬头,刚要说话。

  宋念丰便面色一冷:“在我面前袭杀朝廷命官,等同于谋反!来人啊,把楚大人绑起来关进大牢,等我报了刑部,再做定夺!”

  “大人!”千户上前,下意识要为楚岚舟开脱。

  宋念丰瞥过去的眼神,冰冷至极,让千户立刻停下步子,浑身不自禁冒出冷汗。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

  莫说宋念丰处置并无不当,就算真有什么不妥,他也不该想着为外人开罪。

  你是谁的兵

  那名第七境护卫心中惊慌:“宋大人,我家大人……”

  “闭嘴!”楚岚舟呵斥出声:“此事与你无关,莫要多事。”

  “怎么无关了他是你的护卫,见不法而未阻,罪责相等,一起关下去!”宋念丰道。

  几个百户二话不说,上来拿起还在滴血的绳子,把楚岚舟和护卫一块绑了。

  宋念丰冲千户招手,道:“带人把府衙接管,今日起全城宵禁。若有人想趁机作奸犯科,杀人放火,格杀勿论!”

  千户眼中冒光,兴奋道:“是!”

  宋念丰又冲那几个百户道:“你们回荣安城和凉山营,传我军令。营内许进不许出,荣安城亦如峰峦城!”

  几个百户也欣喜不已,连忙应声离去。

  一切安排妥当,屋内很快再无他人。

  宋念丰站在门口,听着街上走动议论之声。

  回过身,大步越过地上的血迹,坐在案牍后。

  磨墨提笔,略一思索,便在宣纸上开始书写:“父亲,此番局势不明,疑将天下大乱,当早做准备……”

  牢房里,楚岚舟和护卫被关在一起。

  看着狱卒被赶走,几名士兵负责把守此地,护卫顿时愤愤不平,却又不敢大声。

  “大人为何要这样做宋大人怕不是要借我们的脑袋,向朝廷邀功了。”

  “蠢货。”楚岚舟嗤笑一声:“你若能看懂其中深意,岂能只是个护卫。宋大人此举,不过审势而后动,待斟酌尽善,自当勇决。”

  别人没反,宋念丰也不会带头造反。

  但他已经做足了准备,若梁国能够重新安定,便把楚岚舟交出去避嫌。

  若梁国真乱起来了,便把楚岚舟放出来合谋。

  两手准备,万全之策。

  相比护卫的焦躁不安,楚岚舟安心的很。

  他认定了梁国结局,无需考虑其它,只在心中思索今后当如何去做。

  如宋念丰想的那样,此人心机,非同一般。

  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成常人所不能成!

  果真人如其名,如雾中穿行,拨云见日,船头自明。

  ——————

  宋家宅院。

  贺周知在院中急切踱步,面色焦急。

  京都城的消息传至此处,让他大吃一惊。

  数百武将被梁王坑杀

  皇子被武将杀的干干净净

  怎么会出这样的事!

  一心要为天下百姓干些事实,这还怎么干

  转头看到宋启山坐在院中晒太阳,贺周知忍不住走过去道:“大哥为何一点也不着急”

  “着急什么”宋启山问道。

  “局势混乱,恐天下大乱。所谓唇亡齿寒,宋家庄何能安生”贺周知道。

  宋启山道:“我不是让念顺和阿守带人去各处产业巡视,收拢庄民,不让他们外出,免得惹是生非了么。”

  贺周知苦笑:“这就行了么”

  “不然呢”宋启山问道。

  贺周知被问的说不出话来,是啊,不然呢

  宋启山道:“你太急躁,关心则乱。如今的局势,并非你我所能左右。唯一能做的,不过尽可能保全自身,再做打算。”

  “不如先坐下来喝口水,听我给你说段评书好了。”

  “都这个时候了,大哥怎还有心思讲评书。”贺周知苦笑不已,却还是依言坐了下来。

  宋启山递过来一碗凉水,道:“且听我慢慢与你讲,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七国分争……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而后一统天下……”

  “传至献帝,遂分三国。”

  第四章在写,关于武道与修仙境界的对比,一直慎重考虑后,并未做十分清晰的划分。

  更希望是通过剧情推动,来反应出两个不同层次体系的高低差别和碰撞,而非直白的告诉义父们,筑基有多厉害,金丹有多厉害,武道十九境相当于修仙什么层次。

  因为是完全不同的修行体系,就是我在评论区解释的。

  武道很厉害,手里有锋利的刀。

  修仙也很厉害,手里是比刀更厉害的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