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叛乱-《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31章 叛乱

  宋崇劲自然看出宋承拓不想给,田里的王八,鱼虾什么的,那都是家中资产。

  等收获后,还要分给庄民们。

  宋家现在的私兵上万,其中隶属于秋谷城和各县民兵,大概有八千人。

  另外两千人,基本上都是从各家各县,精挑细选。

  每个月,都能吃上两次灵谷。

  训练的好,还能得火灵芝之类的赏赐。

  现在这两千人,最低的都有武道第四境修为。

  最高的,甚至达到武道第十境。

  虽说和宋家人相比,不值一提。

  但他们的人数足够多,而且这样的实力,即便那些所谓顶尖世家也未必有。

  顶尖世家里,或许也有如火灵芝一类的宝贝。

  可他们没有灵田,无法批量化种植,吃一点就少一点。

  不像宋家,只要灵田在,加上心神空间里的灵泉灌溉,几乎可以说源源不绝。

  所以宋家对这两千人,也很上心。

  想要把他们培养成忠诚的卫队,一代代传承下去。

  等将来那场大战发生时,可以起到部分助力。

  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眼下宋崇劲看出端倪,便对宋启山道:“祖爷爷,宫里来了个太监,说要见您呢。”

  “这么重要的正经事不说,就跟你爷爷一样惦记着田里的王八做什么!”宋承拓呵斥道。

  宋崇劲满脸委屈,道:“是爷爷说的,拿不到王八,就把我打成王八犊子。”

  宋启山听的失笑,宋承燊打小就喜欢捉鱼摸虾,如今七十岁的人了,也不“忘本”。

  既然宫中来人,想必是跟贺周知有关,宋启山便迈步往家走。

  到了家门口,只见一个中年太监,手里捧着圣旨站在那。

  他不敢随意进入宋家院落,见宋启山来了,连忙喊道:“宋太师,陛下有密旨,还请迎旨。”

  宋启山走过来,中年太监又道:“咱家带着陛下密旨,就不给太师行礼了。”

  手持圣旨,便代表着皇帝,哪怕关系再好,也君臣有别。

  最起码在这位太监看来,是这样的。

  宋启山没有在意,接过密旨打开。

  中年太监则暗暗打量着宋启山,心中想着,若没记错,宋太师今年怕是一百一十多岁了吧

  看起来只像六十来岁,怎么就不老呢

  连陛下都要老死了,他还活蹦乱跳的。

  不光宋启山活的久,谢玉婉如今也一百一十多岁。

  大儿子宋念丰,更是九十八岁,接近满百。

  “这一家子,还真是能活,看来传言没错,他们的修为已经强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宋启山看完了密旨,表情不变,对中年太监道:“远道而来,便歇息片刻吧。”

  中年太监连忙道:“太师好意心领了,还得回去向陛下……”

  宋启山根本不等他把话说完,挥挥手,立刻来了几个护院,二话不说把中年太监和跟来的两名皇宫侍卫一块带走了。

  宋家的护院,都是从许家,马家,李家挑选出来的。

  很是忠心,只要宋家发话,让他们造反都敢干。

  宋家对他们也不薄,提升修为的东西该给就给。

  就这几个护院,没一个在武道十一境以下的。

  拿着密旨回去,谢玉婉等人忍不住问写了什么。

  宋启山把密旨递给谢玉婉,同时对宋念顺道:“去一趟峰峦城,把你大哥喊回来。”

  话音顿了顿,宋启山道:“不,让他直接去王都找我。”

  宋念顺的武道修为虽还是十二境,但练气七重,足以让他短暂的御空飞行,速度快的惊人。

  一来一回,用不了多长时间。

  谢玉婉看了眼密旨,里面的旨意很简单。

  “无论王都何事,太师三个月内不许往来!”

  谢玉婉看的不解其意:“周知为何要突然发这么一条密旨来”

  宋启山叹口气,道:“周知可能已经不在了,这条密旨,大概不是他发来的。”

  谢玉婉听的愣住,皇帝密旨不是皇帝发的,那是谁发来的

  她虽不擅长谋略,但好歹活了那么久,迅速反应过来。

  “你的意思,该不会是有人假传圣旨,要把你留在这里吧”

  “差不多。”宋启山点头道:“恐怕这个时候的王都,已经有人在造反了。”

  谢玉婉听的咋舌,造反这个词,她并不陌生。

  贺周知能当皇帝,不也是靠造反上位吗。

  但大周第二任皇帝,就要造反

  谁造反呢

  贺明才是明面上的太子,不可能造反的,那就只有可能是二皇子贺明言了。

  准确的说,是宁妃殷悠宁。

  毕竟贺明言生性懦弱,即便无法继任大统,也未必敢乱来。

  “夜长梦多,我要即刻启程前往王都一探究竟。”宋启山道。

  谢玉婉有些担心道:“若殷悠宁真要造反,必定有所准备,你可要多带些人去。”

  宋启山摇头:“来不及,我一个人足矣应付。”

  他如今已经是武道十八境,在这世上除了宋念顺外,再没有对手。

  殷悠宁准备再多,除非把整个大周所有顶尖世家里藏着的老怪物都拉去王都助阵,否则对宋启山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

  就算打不过,跑出去总没问题。

  之所以不带人去,而是让宋念顺专门去喊宋念丰。

  只因为别人跟不上他的速度。

  宋启山现在最担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殷悠宁丧心病狂,杀了贺明才。

  虽说贺明言也是贺周知的子嗣,但对宋启山来说,还是贺明才更被看好一些。

  毕竟是在宋家长大的孩子,感情上怎会没有偏袒。

  不再多言,宋启山立刻出了门,眨眼间便消失在天边。

  谢玉婉站在门口,看着他离去的方向,微微叹息。

  转头看着院中几个垂垂老矣的儿媳妇,还有十几岁,几岁,又或者刚出生没多久的幼儿。

  这都是宋家第五代子嗣了,如今过的都很快乐。

  不愁吃,不愁穿,每日无忧无虑的。

  她忽然有些庆幸,当初宋启山没有真当皇帝。

  否则贺家子嗣争权这一幕,说不定也会在宋家发生。

  当皇帝有当皇帝的好,当皇帝也有当皇帝的苦。

  “周知啊……”

  谢玉婉只觉得,贺周知真是一辈子苦到头了。

  四日前。

  王都之中,已经六十岁的贺明言,头发白。

  看着被不断斩杀的皇宫禁卫,他浑身都在发抖,忍不住抓住旁边老妇人的衣服。

  “母妃,真的一定要赶尽杀绝吗。大哥他,他对我们很好啊。”

  啪——

  一巴掌狠狠打在了他的脸上,殷悠宁面色近乎狰狞:“没用的东西,我怎会生出你这样的东西!不杀他,你我如何能争得王权!你只看他对你好,他要真的好,为何不把皇帝之位主动让给你!”

  数日前,贺周知归天。

  所有知情人,都被殷悠宁命人当场斩杀,无一例外。

  消息被严密封锁,连皇宫内的侍卫和宫女,都不知情。

  这几年来,殷悠宁早早做了准备。

  她很清楚,皇帝心里的第一继任人选,绝对不是自己儿子。

  所以一直私下联络各大世家,以及当年的军中旧臣。

  许以重利,把他们联合了起来。

  如今这些人都派出高手,在王都潜伏已久。

  等殷悠宁一声令下,便秘密入宫。

  贺明才被蒙在鼓里,还以为父王仍在世。

  殷悠宁招他入宫,而后大开杀戒。

  好在皇宫禁卫反应极快,闯进来强行护着贺明才边走边退。

  但殷悠宁准备多年,进宫的高手不乏武道九境,十境,甚至还有顶尖世家也被说动,派来了十一境的高手。

  皇宫禁卫的修为,大多在武道第八境上下,禁卫统领也不过武道第十境。

  再加上有些禁卫拿捏不定,选择退让。

  此消彼长之下,忠于贺明才的禁卫越来越少。

  等退到御书房,已经所剩无几。

  看着杀红眼的殷悠宁,贺明才咬牙道:“你敢弑君,难怪父王不愿立你为后!”

  “他不立我为后,是心里挂着那个贱人!至于你,你还不是君!现在不是,以后也不会是!”殷悠宁恶狠狠的骂着。

  “殿下快逃,找到宋太师,我们拖住这些乱臣贼子!”禁卫统领喊道。

  贺明才手持长剑,他也有武道第十境修为。

  征战多年,岂是会临阵脱逃的性格。

  何况就算想逃,也未必逃的掉。

  他知道,如果能找到宋家的人,自己必然会安然无恙。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宋家更安全。

  但殷悠宁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显然不会。

  大量的高手围了过来,如同铁桶阵一般。

  贺明才知道,今日必死无疑了。

  他现在忽然有点明白,为何当年宋家不愿意做皇帝。

  是怕出现今日兄弟相残的局面吗

  可是想想宋家那几个兄弟,会是为了争权,对自己人大开杀戒的性格

  绝对不会!

  宋家的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也唯有贺家,才会出这样的烂事!

  贺明才忽然狂笑出声:“父王说的对,他确实不如宋伯。”

  听到宋伯二字,殷悠宁便不自禁的打了个冷颤。

  这次夺权,她也是冒了很大风险,就怕宋家从中作梗。

  好在消息封的很死,连贺明才都不知道贺周知归天的消息,别人更不可能知道。

  至于事后宋家是否会做什么,殷悠宁不信,也不怕。

  宋家的权力再大,也是臣子!

  只要贺明言能顺顺利利当上皇帝,一张圣旨,宋家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将烟消云散!

  想到宋启山那张比自己还要年轻的脸,殷悠宁心里就无端端升起恨意。

  没有宋家,就没有于佩兰,就没有今日的争权!

  “都是宋家惹出来的乱子,早晚有一天,把他们家连根拔起!”殷悠宁想着。

  随后,她大声尖叫着:“杀光他们!”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贼,贺明才丝毫不惧,大喝出声:“今日即便身死当场,也记下诸位之功。下了黄泉,你我再征战沙场!杀!”

  禁卫们跟着大喝出声:“杀!”

  他们簇拥着贺明才,不退反进,迎向了来敌。

  勇气在很多时候,都是有用的。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惜的是,贺明才虽然勇,却没有做到这一步的能力。

  那名十一境的老者,打死禁卫统领后,飞身而来,一掌打碎了贺明才的长剑。

  碎裂剑身尽数穿过他的身体,鲜血飙洒。

  贺明才狂喷一口血,倒在了地上。

  没有力气翻身,也没有力气说话。

  身边有禁卫不断倒地的声响,也有殷悠宁洋洋得意的骂声。

  “今日一战定乾坤,我儿当为大周国君!”

  贺明才想笑,嘴里却不断涌出鲜血,本能的抽搐着。

  视野之中,一片血红,连天上的云彩都看不到了。

  耳边模模糊糊,响起了声音。

  “我们江家才是固安村最大的地主!”

  “早就不叫固安村了,现在叫宋家庄,无知!”

  “呸!就叫固安村!就叫固安村!”

  “嗓门大没什么了不起,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方为正道!还有,我跟你爹一个辈分,再嚷嚷抽你!”

  依稀间,看到了那个皮肤黑黝黝的身影,朝着自己走来。

  “拓哥儿……”

  那道身影来到跟前,沉声道:“好歹是长辈身份,怎可跟晚辈一般见识,自罚。”

  贺明才的双腿,下意识蜷缩起来。

  但随即又想到,自己已经是太子了,不再是当年固安村里和江正豪打架的孩子。

  然而两行血泪,从眼角不由自主的流出来。

  “拓哥儿……这次不是晚辈,是长辈欺负我啊……”

  “拓哥儿,救我……”

  一柄长剑,狠狠刺入他的胸膛。

  所有生机,所有一切,都随着剑身迸出的血彻底消散。

  殷悠宁满面凶狠:“早死不死的东西!”

  随后,她扔下长剑,快步进入御书房。

  找到了国印,让人模仿贺周知的笔迹,写下一份密旨,派太监送去宋家庄。

  模仿者临摹贺周知的笔迹,已有数年,完全能够以假乱真。

  在殷悠宁看来,宋启山权力再大,也不敢违背圣旨。

  她却不知道,自己这点伎俩在宋启山眼里,根本无所遁形。

  若没有密旨,可能宋启山还不会察觉到什么。

  密旨送来,反倒一眼看出古怪。

  在密旨送到宋启山手里的时候,殷悠宁也利用这几天时间把文武百官梳理了一遍。

  偏向贺明才的,都被以各种理由临时撤换,或软禁起来。

  一切就绪,只等贺明言继位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