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脑海中的思绪转个弯,一张介绍信就被拍在了桌上。
石建国早就写好了。
白纸黑字,清晰明了。
“你把这给他看,就啥都明白了。”
“要是能跟百货大楼达成长期的供货关系,咱们村也能喘口气。”
石建国摇了摇头,满眼都是忧愁。
关于春夏大旱的事,陈平已经提醒过他。
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急得睡不着觉,嘴里都起了两个大燎泡。
身为村长,得为整个村子负责。
陈平沉默半晌,随后拿起介绍信,“这事我去办。”
“另外我看村里两条河道都干了,堆着不少树枝杂叶和垃圾,叫几个人,两天之内清出来。”
“山上冰雪溪流,化冻的快,只要挖两条渠引导,很快就能流到村子里。”
就算年年粮食减产,村里的地皮也不能闲着。
大队的粮仓必须有储备!
否则,指着公社那边的救济粮?什么时候发下来都没个日子。
陈平眉头压的很沉。
数个规划思路在他脑海中闪过。
石建国却猛地拍上大腿根,“我咋没想到呢,这挖渠引水可不正是省了乡亲们来来回回拿木桶浇地的差事么!”
一双浑浊老眼亮的惊人。
而且连带着井水也能更充沛!
放眼整个杏花村,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井。
晒谷场上的那口井,每天都排着长队有人打水。
他们这地方水电不通,不比城里。
而陈平又突然想起一事,他指尖扣在桌面,眼里多了几分兴味。
“听说村长要给咱们村子修路?”
不说还好,一说这事,石建国就犯愁,“资金还没到位,县城那边的拨款批不下来。”
“说咱们这地方偏僻,而且现在处处都紧张,很难一下子批个成百上千块,给咱们村子修路。”
闻言,陈平眯了眯眼。
要想致富,先修路。
这话是先辈留下来的,肯定有道理。
他直接折身从柜子里的铁皮盒,取出四百块。
成摞的大团结往桌上一拍,石建国可被吓了一跳,“俺嘞个乖,你这娃子咋这么有钱?”
“这可不是个小数。”
石建国老眼瞪大,心里是说不出的惊骇。
陈平也清楚,这几百块钱放到现在来说,那就是巨款。
但他还不在乎这点,以后只会越赚越多。
“就当我为村子里做贡献了,如果村长实在过意不去,直接给我记个功,发个奖章。”
陈平嬉皮笑脸的说完,直接把钱塞到了他怀里。
给村里修路,人人有责。
石建国握着手里沉甸甸的钱,佝偻的背影似乎直了些许,“正有打算跟大家伙商量这事,明天我就在大队部开会。”
“家家户户多少都出点,咱这钱也就差不多凑齐了。”
话说到这儿,陈平似笑非笑的抬眼,“成才在山上可没少收那些人的体己钱,不是说要给村里修路用?”
石建国一怔,立马就反应过来,“这小子指定昧下了,看我回去不拿鞋底子抽烂他屁股!”
说完就气冲冲的走了。
临出门前,他跟陈平再三保证,河道肯定会尽快清理出来。
山上雪化的速度比他们想象中要快,如果这时候不把河道清干净,又会堵一年。
本来就天干大旱,再没有水灌溉,村里的庄稼算是完了。
石建国走后,屋里静下来。
陈平摁了摁有些发胀的眉心,简单的梳洗过后,卷上被子就睡。
难得,做了个很长的梦。
这大半年以来,在杏花村过的日子,还有和弟兄妹子相处的每个瞬间,都在他脑海里如走马观灯般的过了一遍。
这一夜,陈平睡得很稳。
……
第二天清晨。
不知道谁家的鸡打鸣,一声接着一声,愈发高昂。
陈平被吵得睡不着,直接揉着寸头坐起身。
看了眼外面天色,正好蒙蒙亮。
他家后墙就挨着山脚,林子里笼罩下来的一层雾气在村里上下浮沉。
淡淡的潮气混着青草香,从窗子缝隙里钻进来。
陈平伸了个懒腰,当即打水来洗漱。
煮了两个鸡蛋,喝了碗肉汤。
带上货,他直奔城里!
左右天色也亮了,视野不受阻。
陈平腿脚很快,不到半个小时就赶到了县城。
至于石建国开的那封介绍信,被他仔细揣在怀里,连丝褶皱都没有。
他肩上背着的布包,鼓鼓囊囊,足有十来斤重。
现在这时候,城里查的严。
因着省城那边有领导要来视察工作,最近查流窜犯尤为最严格。
联防队还有警局都派了人在街上巡逻,每三小时一倒班。
如果手里没有介绍信就进城的,被抓到就一律按流窜犯处理。
所以来往城中的人也少了很多。
尤其是黑市。
陈平路过时,还着意看了一眼。
黑市里面几乎听不到声响。
“看来最近连做生意的都跟着夹紧了尾巴。”
陈平眯起眼,暗自思量。
随后,一路向南。
他直接顺着南街到了前头唯一一个两层建筑。
在楼底下站定,他打量着眼前这百货大楼。
这也是城里唯一一个大型商场。
只不过没后世发展的那么豪华罢了。
现在天色还早,里面入驻的商贩还在零星上货,拉着的推车在水泥路上泛起声响。
陈平也跟着走进去。
按照村长说的,进门以后五十米右转就能看见要找的人。
结果他走了还没几步,一条右边小道就亮了出来,里头铺着的水泥不算平整。
迎面看见个穿着白衬衫,的确良布料裤的男人。
这年代的衣衫都是蓝绿色调,看着脸上挂精明相。
男人约莫三十来岁,鼻梁上还架着个眼镜。
“小同志是要买东西?”
他上下打量着陈平。
见陈平一身农村装扮,脚底下踩的布鞋还粘着黑泥,一看就是从村里大老远赶过来的。
身上鼓鼓囊囊,也不知道背的什么。
“这是我的介绍信,白经理你好。”
话落的同时,陈平也没急着伸手,而是把介绍信递给了男人。
这人名叫白山,是石建国亲戚家的儿子。
在百货大楼当经理有个两三年了,老油条。
白山推了推眼镜,看完,“老石树说你手里有好山货,拿出来,我掌掌眼。”
石建国早就写好了。
白纸黑字,清晰明了。
“你把这给他看,就啥都明白了。”
“要是能跟百货大楼达成长期的供货关系,咱们村也能喘口气。”
石建国摇了摇头,满眼都是忧愁。
关于春夏大旱的事,陈平已经提醒过他。
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急得睡不着觉,嘴里都起了两个大燎泡。
身为村长,得为整个村子负责。
陈平沉默半晌,随后拿起介绍信,“这事我去办。”
“另外我看村里两条河道都干了,堆着不少树枝杂叶和垃圾,叫几个人,两天之内清出来。”
“山上冰雪溪流,化冻的快,只要挖两条渠引导,很快就能流到村子里。”
就算年年粮食减产,村里的地皮也不能闲着。
大队的粮仓必须有储备!
否则,指着公社那边的救济粮?什么时候发下来都没个日子。
陈平眉头压的很沉。
数个规划思路在他脑海中闪过。
石建国却猛地拍上大腿根,“我咋没想到呢,这挖渠引水可不正是省了乡亲们来来回回拿木桶浇地的差事么!”
一双浑浊老眼亮的惊人。
而且连带着井水也能更充沛!
放眼整个杏花村,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井。
晒谷场上的那口井,每天都排着长队有人打水。
他们这地方水电不通,不比城里。
而陈平又突然想起一事,他指尖扣在桌面,眼里多了几分兴味。
“听说村长要给咱们村子修路?”
不说还好,一说这事,石建国就犯愁,“资金还没到位,县城那边的拨款批不下来。”
“说咱们这地方偏僻,而且现在处处都紧张,很难一下子批个成百上千块,给咱们村子修路。”
闻言,陈平眯了眯眼。
要想致富,先修路。
这话是先辈留下来的,肯定有道理。
他直接折身从柜子里的铁皮盒,取出四百块。
成摞的大团结往桌上一拍,石建国可被吓了一跳,“俺嘞个乖,你这娃子咋这么有钱?”
“这可不是个小数。”
石建国老眼瞪大,心里是说不出的惊骇。
陈平也清楚,这几百块钱放到现在来说,那就是巨款。
但他还不在乎这点,以后只会越赚越多。
“就当我为村子里做贡献了,如果村长实在过意不去,直接给我记个功,发个奖章。”
陈平嬉皮笑脸的说完,直接把钱塞到了他怀里。
给村里修路,人人有责。
石建国握着手里沉甸甸的钱,佝偻的背影似乎直了些许,“正有打算跟大家伙商量这事,明天我就在大队部开会。”
“家家户户多少都出点,咱这钱也就差不多凑齐了。”
话说到这儿,陈平似笑非笑的抬眼,“成才在山上可没少收那些人的体己钱,不是说要给村里修路用?”
石建国一怔,立马就反应过来,“这小子指定昧下了,看我回去不拿鞋底子抽烂他屁股!”
说完就气冲冲的走了。
临出门前,他跟陈平再三保证,河道肯定会尽快清理出来。
山上雪化的速度比他们想象中要快,如果这时候不把河道清干净,又会堵一年。
本来就天干大旱,再没有水灌溉,村里的庄稼算是完了。
石建国走后,屋里静下来。
陈平摁了摁有些发胀的眉心,简单的梳洗过后,卷上被子就睡。
难得,做了个很长的梦。
这大半年以来,在杏花村过的日子,还有和弟兄妹子相处的每个瞬间,都在他脑海里如走马观灯般的过了一遍。
这一夜,陈平睡得很稳。
……
第二天清晨。
不知道谁家的鸡打鸣,一声接着一声,愈发高昂。
陈平被吵得睡不着,直接揉着寸头坐起身。
看了眼外面天色,正好蒙蒙亮。
他家后墙就挨着山脚,林子里笼罩下来的一层雾气在村里上下浮沉。
淡淡的潮气混着青草香,从窗子缝隙里钻进来。
陈平伸了个懒腰,当即打水来洗漱。
煮了两个鸡蛋,喝了碗肉汤。
带上货,他直奔城里!
左右天色也亮了,视野不受阻。
陈平腿脚很快,不到半个小时就赶到了县城。
至于石建国开的那封介绍信,被他仔细揣在怀里,连丝褶皱都没有。
他肩上背着的布包,鼓鼓囊囊,足有十来斤重。
现在这时候,城里查的严。
因着省城那边有领导要来视察工作,最近查流窜犯尤为最严格。
联防队还有警局都派了人在街上巡逻,每三小时一倒班。
如果手里没有介绍信就进城的,被抓到就一律按流窜犯处理。
所以来往城中的人也少了很多。
尤其是黑市。
陈平路过时,还着意看了一眼。
黑市里面几乎听不到声响。
“看来最近连做生意的都跟着夹紧了尾巴。”
陈平眯起眼,暗自思量。
随后,一路向南。
他直接顺着南街到了前头唯一一个两层建筑。
在楼底下站定,他打量着眼前这百货大楼。
这也是城里唯一一个大型商场。
只不过没后世发展的那么豪华罢了。
现在天色还早,里面入驻的商贩还在零星上货,拉着的推车在水泥路上泛起声响。
陈平也跟着走进去。
按照村长说的,进门以后五十米右转就能看见要找的人。
结果他走了还没几步,一条右边小道就亮了出来,里头铺着的水泥不算平整。
迎面看见个穿着白衬衫,的确良布料裤的男人。
这年代的衣衫都是蓝绿色调,看着脸上挂精明相。
男人约莫三十来岁,鼻梁上还架着个眼镜。
“小同志是要买东西?”
他上下打量着陈平。
见陈平一身农村装扮,脚底下踩的布鞋还粘着黑泥,一看就是从村里大老远赶过来的。
身上鼓鼓囊囊,也不知道背的什么。
“这是我的介绍信,白经理你好。”
话落的同时,陈平也没急着伸手,而是把介绍信递给了男人。
这人名叫白山,是石建国亲戚家的儿子。
在百货大楼当经理有个两三年了,老油条。
白山推了推眼镜,看完,“老石树说你手里有好山货,拿出来,我掌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