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哭的梨花带雨,又委屈又害怕。大颗大颗的眼泪从脸上划过,留下泪痕都没有留下的红印显眼。
萧舒婳和北堂月阴沉着脸,把白新扶起来,带了回去。
一路上她们没过多追问,白新情绪过于低落,就算不再落泪,也沉默的一言不发。
亭梅自然是会指认的,一五一十地交代。出了这样的事,对面显然是没把她们放在眼里。
若仅仅是这两个嫔妃的事,为白新出头是轻而易举的。
白新却抿着嘴,让亭梅出去说,她不想回想方才的难堪。
了解了来龙去脉,萧舒婳让人宣太医。
北堂月把白新脸上的泪痕擦干净,又抹了上好的凝脂,听罢回头道,“倒也不至于宣太医吧。”
“不至于?新贵人受惊吓动了胎气,写在案宗上面才好追责。”
白新不能对萧舒婳的决定说不,煞白的脸色上写满了一言难尽。
北堂月明白萧舒婳的意思,轻拍着白新的手,稍作安抚,“就是让他们跑一趟,不叫他们进来。”
白新点了点头,说话时,语气里又带着哽咽,“都是我太没用……”
“是我们疏忽大意,才让人在眼皮子底下做了这样的事。”
白新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然后就说她有些倦了。
萧舒婳听着她们的对话,适时从屋里走了出去。
北堂月将她安顿妥当后,才跟了出去,等着太医的到来。
“有时候总感觉跟小白之间隔了些什么,不那么通透。”北堂月对萧舒婳说出了她的疑惑。
“怎么,觉着没说进她心里?”萧舒婳歪头反问道。
“你也这么觉得!”
萧舒婳斟酌着措辞,“应该是…你把自己,或者说…我们,你把我们,置于了一个比白新高的位置上。”
北堂月只想高呼冤枉,萧舒婳将她的激动之情按捺下去,她左手为拳,右手为掌,将拳覆盖包裹,“你在保护她。”
北堂月点头。
“可她,并没有看上去软弱。”萧舒婳将右手移开,用拳示意北堂月,“我怎会把一块豆腐送进宫里呢?”
萧舒婳回想起白新无可奈何的过往,继续道,“她若只是为了寻求庇护,就不会与你如此这般…交好。”
北堂月虽然明白了,却依然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反而更加为难,“可…性格和处境,并不是一码事。”
“是啊,也不是所有发现的问题都能解决吧。”萧舒婳耸肩,“你们自己看着办咯。”
北堂月不认可,继续追问道,“那小白从前…”
萧舒婳打断道,“就那一部分,我早跟你说过,在此之前其他的事,我也没那么清楚。”
北堂月与白新在许多年前吃了各种各样的苦头,可当时地位的不同,造就了如今的差异。处在深宫之中,没有万全之策。
北堂月沉默了一会,应该是想通了,“算了,以后再在这事上纠结吧,还是先解决最要紧的。”
萧舒婳点头。是要找回场子,但归根结底,症结并不完全在宣嫔和孙贵人身上。
她们铤而走险,是为了表忠诚,讨贤贵妃的欢心。
所以仅仅只是教训她们两个,自然是不痛不痒的。
两人简单商讨了下初步对策。
邵登带着徒弟紧赶慢赶得是来了,是萧舒婳派人传到太医院的指令,邵登哪敢怠慢。
行礼以后,这萧舒婳与北堂月一左一右站在门外,跟门神一样,这里头得是什么样,才让这两位如此守着。邵登都不敢细想,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打量。
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萧舒婳依靠着门,居高临下道,“这种小事劳烦邵院正亲自跑一趟。”
邵登一头雾水,许是要提前交代他些什么,以免他说错了话,“殿下…这贵人是如何了?”
“也没什么要紧的。”北堂月吩咐让人预备些茶水来。“邵太医小坐片刻,便可回去了。”
“殿下,娘娘,您二位别打趣微臣了。”
北堂月客气,萧舒婳就不必客气了,“让你做什么就照做便是,”萧舒婳的目光扫向邵登带来的徒弟身上,“总该知道什么该听不该听,该做不该做吧。”
“殿下,这您放心就是。”邵登回头一个眼神,小徒弟就连忙跪到了一边。他继而试探道,“殿下,那微臣来都来了,不如给贵人听个脉?”
北堂月直接回绝道,“不必,新贵人已经歇下。邵太医只管留下安神的方子即可。”
“那微臣给殿下和娘娘听个平安脉?”邵登想了想道,结果二人也没什么想法,栖梧宫的宫女已经端着茶点过来,立刻道,“微臣多谢娘娘款待。”
按照萧舒婳和北堂月的要求,邵登很快就拟好了药方呈上去,连带着多嘱咐了两句。
北堂月拿到了药方就转身进到房间里,萧舒婳估摸着时辰,也要离开。
邵登立刻神神秘秘凑上前去,“殿下!”
“微臣近日点库,发现东宫那边先后抓了两次砂仁和黄岑。还特意混在药方里,”邵登解释道,“寒温相合,气血配对,一般是用于胎热上冲所致的胎动不安。就是不知用药的是东宫的哪位。”
“你的意思是,东宫能有这种好事,却还藏着掖着。”
“这倒只是微臣的一些推测…”
萧舒婳思索了一番,“若能证明,自然是最好的。不过这样倒也解释了一些问题。”
看来宁莺儿不受控的突然反水,是要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谋划。
按照邵登的推测,这事做的如此神秘,怕是萧铭远自己都不知道。
宁莺儿要防的人很多,先是不确定萧铭远对这件事的态度,不管萧铭远对待韩静窈如何,但他才又拉拢回的丞相府,不能因此受到影响。
再者要是放到明面上说,萧舒婳这边也不会轻易就放过她。
又不会因为她有了萧氏一族的血脉,就对她网开一面。
宁莺儿甚至还要防着贤贵妃。
有了猜想就好证明,究竟是与不是,她一探便知。
“你做的不错。”萧舒婳对邵登做了赞赏。
萧舒婳和北堂月阴沉着脸,把白新扶起来,带了回去。
一路上她们没过多追问,白新情绪过于低落,就算不再落泪,也沉默的一言不发。
亭梅自然是会指认的,一五一十地交代。出了这样的事,对面显然是没把她们放在眼里。
若仅仅是这两个嫔妃的事,为白新出头是轻而易举的。
白新却抿着嘴,让亭梅出去说,她不想回想方才的难堪。
了解了来龙去脉,萧舒婳让人宣太医。
北堂月把白新脸上的泪痕擦干净,又抹了上好的凝脂,听罢回头道,“倒也不至于宣太医吧。”
“不至于?新贵人受惊吓动了胎气,写在案宗上面才好追责。”
白新不能对萧舒婳的决定说不,煞白的脸色上写满了一言难尽。
北堂月明白萧舒婳的意思,轻拍着白新的手,稍作安抚,“就是让他们跑一趟,不叫他们进来。”
白新点了点头,说话时,语气里又带着哽咽,“都是我太没用……”
“是我们疏忽大意,才让人在眼皮子底下做了这样的事。”
白新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然后就说她有些倦了。
萧舒婳听着她们的对话,适时从屋里走了出去。
北堂月将她安顿妥当后,才跟了出去,等着太医的到来。
“有时候总感觉跟小白之间隔了些什么,不那么通透。”北堂月对萧舒婳说出了她的疑惑。
“怎么,觉着没说进她心里?”萧舒婳歪头反问道。
“你也这么觉得!”
萧舒婳斟酌着措辞,“应该是…你把自己,或者说…我们,你把我们,置于了一个比白新高的位置上。”
北堂月只想高呼冤枉,萧舒婳将她的激动之情按捺下去,她左手为拳,右手为掌,将拳覆盖包裹,“你在保护她。”
北堂月点头。
“可她,并没有看上去软弱。”萧舒婳将右手移开,用拳示意北堂月,“我怎会把一块豆腐送进宫里呢?”
萧舒婳回想起白新无可奈何的过往,继续道,“她若只是为了寻求庇护,就不会与你如此这般…交好。”
北堂月虽然明白了,却依然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反而更加为难,“可…性格和处境,并不是一码事。”
“是啊,也不是所有发现的问题都能解决吧。”萧舒婳耸肩,“你们自己看着办咯。”
北堂月不认可,继续追问道,“那小白从前…”
萧舒婳打断道,“就那一部分,我早跟你说过,在此之前其他的事,我也没那么清楚。”
北堂月与白新在许多年前吃了各种各样的苦头,可当时地位的不同,造就了如今的差异。处在深宫之中,没有万全之策。
北堂月沉默了一会,应该是想通了,“算了,以后再在这事上纠结吧,还是先解决最要紧的。”
萧舒婳点头。是要找回场子,但归根结底,症结并不完全在宣嫔和孙贵人身上。
她们铤而走险,是为了表忠诚,讨贤贵妃的欢心。
所以仅仅只是教训她们两个,自然是不痛不痒的。
两人简单商讨了下初步对策。
邵登带着徒弟紧赶慢赶得是来了,是萧舒婳派人传到太医院的指令,邵登哪敢怠慢。
行礼以后,这萧舒婳与北堂月一左一右站在门外,跟门神一样,这里头得是什么样,才让这两位如此守着。邵登都不敢细想,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打量。
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萧舒婳依靠着门,居高临下道,“这种小事劳烦邵院正亲自跑一趟。”
邵登一头雾水,许是要提前交代他些什么,以免他说错了话,“殿下…这贵人是如何了?”
“也没什么要紧的。”北堂月吩咐让人预备些茶水来。“邵太医小坐片刻,便可回去了。”
“殿下,娘娘,您二位别打趣微臣了。”
北堂月客气,萧舒婳就不必客气了,“让你做什么就照做便是,”萧舒婳的目光扫向邵登带来的徒弟身上,“总该知道什么该听不该听,该做不该做吧。”
“殿下,这您放心就是。”邵登回头一个眼神,小徒弟就连忙跪到了一边。他继而试探道,“殿下,那微臣来都来了,不如给贵人听个脉?”
北堂月直接回绝道,“不必,新贵人已经歇下。邵太医只管留下安神的方子即可。”
“那微臣给殿下和娘娘听个平安脉?”邵登想了想道,结果二人也没什么想法,栖梧宫的宫女已经端着茶点过来,立刻道,“微臣多谢娘娘款待。”
按照萧舒婳和北堂月的要求,邵登很快就拟好了药方呈上去,连带着多嘱咐了两句。
北堂月拿到了药方就转身进到房间里,萧舒婳估摸着时辰,也要离开。
邵登立刻神神秘秘凑上前去,“殿下!”
“微臣近日点库,发现东宫那边先后抓了两次砂仁和黄岑。还特意混在药方里,”邵登解释道,“寒温相合,气血配对,一般是用于胎热上冲所致的胎动不安。就是不知用药的是东宫的哪位。”
“你的意思是,东宫能有这种好事,却还藏着掖着。”
“这倒只是微臣的一些推测…”
萧舒婳思索了一番,“若能证明,自然是最好的。不过这样倒也解释了一些问题。”
看来宁莺儿不受控的突然反水,是要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谋划。
按照邵登的推测,这事做的如此神秘,怕是萧铭远自己都不知道。
宁莺儿要防的人很多,先是不确定萧铭远对这件事的态度,不管萧铭远对待韩静窈如何,但他才又拉拢回的丞相府,不能因此受到影响。
再者要是放到明面上说,萧舒婳这边也不会轻易就放过她。
又不会因为她有了萧氏一族的血脉,就对她网开一面。
宁莺儿甚至还要防着贤贵妃。
有了猜想就好证明,究竟是与不是,她一探便知。
“你做的不错。”萧舒婳对邵登做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