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王爷,我洪承畴是什么样的人,你们也应该清楚,自我忠于大清的那天,开始我为大清筹划了多少事情,这身上两处伤疤,差点儿要了我的命,难道这都是假的吗?因为这一封信,一封明显栽赃陷害我的信,今天就要将我处置了?可两位王爷不要忘了,处置我洪承畴容易,但这军中汉八旗有多少,他们不会寒了这份心吗?”
郑亲王济尔哈朗那点小心思,洪承筹立刻就看出来了,他不想得罪多尔衮,也不想费这个事,所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准备把多铎拉出来,用多铎的鲁莽把自己给处置了。
所以洪承畴必须得抢着说话,不能够让豫亲王多铎开口,一旦要是这位鲁莽王爷开口的话,有些事情就成了定性。
洪承畴的话说完之后,豫亲王多铎也好像明白了一些这家伙是哥哥多尔衮的人,也就是自己这边的人,好一个郑亲王济尔哈朗,差点儿就利用满汉矛盾,用自己的刀斩杀哥哥手下的大将。
更何况洪承畴有些话说的没毛病,自投降大清之后,人家天天都在为大清筹谋划策,包括入关之后的进军路线在内,哪一样没有洪承畴的影子?
现在这封信又能证明什么呢?顶多也就是南明朝廷的一封劝降信。
如果要是南明朝廷给所有的将军都写上一封的话,难道要把汉八旗所有的将军都给抓起来吗?要真是那样的话,还没等着开战呢,一半的战斗力就让自己给杀没了。
“洪大人切莫动怒,郑亲王身为三军统帅,在这件事情上谨慎一点,那也是非常应该的,咱们现在正处于多事之秋……”
眼看着情况得到了缓和,孔有德立刻就站出来说菩萨话了,汉人将军给郑亲王说话,豫亲王给汉人将军说话,这事儿也就算是这么化解了。
当然只是明面上化解了,刚才那种满汉对立的状况还是给在场这些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豫亲王的杀气都已经从身体内部露出来了。
如果要不是洪承畴抢先说话,或许按照豫亲王的暴虐脾气,没准儿大刀已经砍过去了。
各自散了之后,豫亲王被郑亲王留下来。
“你我二人的军队,此刻要联合在一起,我知道你和洪大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你也应该清楚汉人有一句老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王和你虽有诸多矛盾,但我八旗同气连枝,从辽东的黑山黑水到京师又到这里,若不防着这些汉人,这就是你我二人的终点。”
郑亲王所说的这些话是真心话豫亲王多铎平时的时候是个大嗓门儿,不管别人说什么事儿,总有他不乐意听的,但是现而今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使劲的点了点头。
“那我也把丑话说在前面,有些时候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
豫亲王多铎说完之后就离开了,出去之后还得安排新的部署,满人军队将会集结在一块儿,汉八骑的军队将会集结在一块儿。
郑亲王济尔哈朗脸色铁青,你哥要是在这里说这个话也就算了,你一个毛头小子竟然也用这样的口吻,老子怎么说都是满清的摄政王,与你哥是平起平坐的。
不过刚才自己的确是有点明显了,妄图用一封信把洪承畴给除掉,而且还想着利用满汉矛盾,回到京城之后,自己得咬死了为了大营的安全,要不然光凭这一个事儿,以多尔衮的政治智慧,会让自己元气大伤的。
当天晚上的时候,满汉军队就开始了暗中的对立。
不过各部队仅仅是对立而已,并没有过多的动作,大家也明白现在的时局,咱们必须得共度难关才行,那些投降过来的明朝将领也明白,现在在大明朝廷那里,他们可都是乱臣贼子,不要以为稍微立了点功。回去之后就有属于你的位置,大明朝清算后账的能力,那可是强的很。
第二日城内射出情报的时候,沐显亮的心里还是有些失望,毕竟自己第一次的策反行动,一点效果也没有,就这么结束了。
“你别苦着一张脸了,你的这封信肯定起到了效果,密探不是说了吗?满汉军队已经分离开了,各自防守一块区域,而背后那块地方他们都是戒备的很。”
朱慈琅也没指望着这封信能有什么好结果,毕竟洪承畴是个老谋深算的人,除非自己写信表示赦免他的罪行或许还能有效果。
但朱慈琅并不想这么做,因为那些人既然对大明不忠,那留着你们也没什么用处,一旦要是开了这个口子,将来朝三暮四的人会更多,我可以随时背叛大明朝,等想回来的时候做点贡献就行了。
一旦要是大部分人的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不管朱慈琅想要如何中兴大明,这都等于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禀报殿下,高杰将军遣使来报,满清自京城而来的援军,前锋营已至河间。”
按照这个年代的行军速度,从作出决定到大军出发,再加上每天的行军速度满清军队的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快了,但是在朱慈琅看来这速度真是慢的可以。
我们全部都是用马车前进满清八旗铁骑也是骑兵,按说速度应该比我们更快才对。可现在跟南明朝廷的军队比起来,仅有南明军队的五成左右。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骑兵的速度可以日行几百里,可问题是他们的补给辎重呢。一名骑兵至少得需要一到两名杂役伺候着。
骑兵早早的跑到前面去了,可这些杂役却在后面跟不上,一旦要是两支队伍脱离开,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满清八旗铁骑的战斗力也会下降。
“传令高杰将军,派出一部分军队进入直隶境内,对敌进行骚扰作战。”
咱们虽然是等着围点打援的,但却以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基准,所以到直隶境内偷袭满清军队,也是杀伤有生力量的一个好办法……
郑亲王济尔哈朗那点小心思,洪承筹立刻就看出来了,他不想得罪多尔衮,也不想费这个事,所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准备把多铎拉出来,用多铎的鲁莽把自己给处置了。
所以洪承畴必须得抢着说话,不能够让豫亲王多铎开口,一旦要是这位鲁莽王爷开口的话,有些事情就成了定性。
洪承畴的话说完之后,豫亲王多铎也好像明白了一些这家伙是哥哥多尔衮的人,也就是自己这边的人,好一个郑亲王济尔哈朗,差点儿就利用满汉矛盾,用自己的刀斩杀哥哥手下的大将。
更何况洪承畴有些话说的没毛病,自投降大清之后,人家天天都在为大清筹谋划策,包括入关之后的进军路线在内,哪一样没有洪承畴的影子?
现在这封信又能证明什么呢?顶多也就是南明朝廷的一封劝降信。
如果要是南明朝廷给所有的将军都写上一封的话,难道要把汉八旗所有的将军都给抓起来吗?要真是那样的话,还没等着开战呢,一半的战斗力就让自己给杀没了。
“洪大人切莫动怒,郑亲王身为三军统帅,在这件事情上谨慎一点,那也是非常应该的,咱们现在正处于多事之秋……”
眼看着情况得到了缓和,孔有德立刻就站出来说菩萨话了,汉人将军给郑亲王说话,豫亲王给汉人将军说话,这事儿也就算是这么化解了。
当然只是明面上化解了,刚才那种满汉对立的状况还是给在场这些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豫亲王的杀气都已经从身体内部露出来了。
如果要不是洪承畴抢先说话,或许按照豫亲王的暴虐脾气,没准儿大刀已经砍过去了。
各自散了之后,豫亲王被郑亲王留下来。
“你我二人的军队,此刻要联合在一起,我知道你和洪大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你也应该清楚汉人有一句老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王和你虽有诸多矛盾,但我八旗同气连枝,从辽东的黑山黑水到京师又到这里,若不防着这些汉人,这就是你我二人的终点。”
郑亲王所说的这些话是真心话豫亲王多铎平时的时候是个大嗓门儿,不管别人说什么事儿,总有他不乐意听的,但是现而今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使劲的点了点头。
“那我也把丑话说在前面,有些时候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
豫亲王多铎说完之后就离开了,出去之后还得安排新的部署,满人军队将会集结在一块儿,汉八骑的军队将会集结在一块儿。
郑亲王济尔哈朗脸色铁青,你哥要是在这里说这个话也就算了,你一个毛头小子竟然也用这样的口吻,老子怎么说都是满清的摄政王,与你哥是平起平坐的。
不过刚才自己的确是有点明显了,妄图用一封信把洪承畴给除掉,而且还想着利用满汉矛盾,回到京城之后,自己得咬死了为了大营的安全,要不然光凭这一个事儿,以多尔衮的政治智慧,会让自己元气大伤的。
当天晚上的时候,满汉军队就开始了暗中的对立。
不过各部队仅仅是对立而已,并没有过多的动作,大家也明白现在的时局,咱们必须得共度难关才行,那些投降过来的明朝将领也明白,现在在大明朝廷那里,他们可都是乱臣贼子,不要以为稍微立了点功。回去之后就有属于你的位置,大明朝清算后账的能力,那可是强的很。
第二日城内射出情报的时候,沐显亮的心里还是有些失望,毕竟自己第一次的策反行动,一点效果也没有,就这么结束了。
“你别苦着一张脸了,你的这封信肯定起到了效果,密探不是说了吗?满汉军队已经分离开了,各自防守一块区域,而背后那块地方他们都是戒备的很。”
朱慈琅也没指望着这封信能有什么好结果,毕竟洪承畴是个老谋深算的人,除非自己写信表示赦免他的罪行或许还能有效果。
但朱慈琅并不想这么做,因为那些人既然对大明不忠,那留着你们也没什么用处,一旦要是开了这个口子,将来朝三暮四的人会更多,我可以随时背叛大明朝,等想回来的时候做点贡献就行了。
一旦要是大部分人的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不管朱慈琅想要如何中兴大明,这都等于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禀报殿下,高杰将军遣使来报,满清自京城而来的援军,前锋营已至河间。”
按照这个年代的行军速度,从作出决定到大军出发,再加上每天的行军速度满清军队的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快了,但是在朱慈琅看来这速度真是慢的可以。
我们全部都是用马车前进满清八旗铁骑也是骑兵,按说速度应该比我们更快才对。可现在跟南明朝廷的军队比起来,仅有南明军队的五成左右。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骑兵的速度可以日行几百里,可问题是他们的补给辎重呢。一名骑兵至少得需要一到两名杂役伺候着。
骑兵早早的跑到前面去了,可这些杂役却在后面跟不上,一旦要是两支队伍脱离开,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满清八旗铁骑的战斗力也会下降。
“传令高杰将军,派出一部分军队进入直隶境内,对敌进行骚扰作战。”
咱们虽然是等着围点打援的,但却以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基准,所以到直隶境内偷袭满清军队,也是杀伤有生力量的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