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你自己选-《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方弘毅斩钉截铁,一字一顿道:“卢书记,我不同意。”

  “刑事无小事,这句话我想在坐的诸位应该都听说过。”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王大年这个公安局长就更清楚了。”

  “况且根据市局调查组的反馈,县公安局从一开始就在极力阻挠他们市局调查组侦破赵伟的案子。”

  “至今,县公安局仍旧扣着相当一部分重要证物没有移交。”

  “卢书记,请问这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所以我坚持刚刚的意见,王大年不是渎职那么简单,我有理由怀疑他是在故意拖延案件进度,从而达到不为人知的目的。”

  “方弘毅,你放屁!”

  王大年彻底癫狂了,换谁面对一个要往死里整你的人都不会心平气和地和他去讲道理。

  所以听到方弘毅的这番话,王大年彻底绷不住了。

  “县公安局的刑事侦查工作自然有他合法的流程,不是你方弘毅一句违规就能随随便便给我定性的。”

  方弘毅丝毫不退让,“王局,既然如此那我问你几个问题。”

  “第一,赵伟当晚在纪委吃饭的东西在哪?”

  “这些东西是你们县公安局收缴的,为何不随案移交市局专案组?”

  “第二,你们为何和市局专案组争夺赵伟的尸检权?”

  “在市局已经明确做出尸检报告的情况下,你为何不敢直面错误?”

  “第三,你们县局给县委提供的结案报告,是完全属实的么?”

  “王大年,我的这三个问题,只要你能全部回答清楚,让我满意,市局调查组那边我去替你说。”

  “哪怕明天市委乃至省厅怪罪下来,我方弘毅都给你担着!”

  王大年一时间语塞了。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方弘毅的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没有一个是好回答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那种关键证物王大年怎么可能给市局专案组移交?

  第二个问题,为何争夺赵伟的尸检权。

  在不争夺的情况下,市局专案组都已经把案情查清楚了。

  如果丝毫不争取,那不就是等于在找死。

  至于第三个问题,那份结案报告到底几分真几分假,没人能比王大年更清楚了。

  所以方弘毅的这三个问题针针见血,没有一个是他能答上来的。

  首位上的卢建良气得差点吐血,他好不容易才把话题歪了过来,按照他的节奏,本来是有把握逼着方弘毅就范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王大年先暴走,葬送了他好不容易才铺出来的大好局面。

  现在方弘毅的三个问题,王大年一个都答不上来。

  局面再次由方弘毅把控。

  “诸位,如果大家都觉得王大年的事情是我们青田县县委能处理的,那我不再发表任何意见。”

  方弘毅开始不断拔高这件事情,他今天是铁了心的要把王大年直接拿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方弘毅来说今天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如果不能借此东风将青田县公安局牢牢握在自己手里,那么接下来的斗争局面将会越发的艰难。

  吴月敏和米学林今天忽然表态支持方弘毅,是他之前没有算到的。

  本来方弘毅也是准备了后手的,可今天吴月敏和米学林的公然站队,让方弘毅收获到了意外的惊喜。

  也就是因此,他才没有动用自己的底牌。

  所以对于方弘毅来说,今天完全就是天赐良机。

  如果不借此机会彻底拿下王大年,那自己也就白折腾这一场了。

  “弘毅县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凯开始积极打配合,“王大年的所作所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构成了渎职罪,这是刑事犯罪,必须严厉追究其责任。”

  “不管别的同志怎么想,我还是坚持我刚刚的意见。”

  “同样,作为青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我觉得我也有必要把丑话说在前面。”

  “如果最终市委、市政府认定王大年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或者说市局专案组最终的调查结果可以证明,赵伟的案子和王大年有关。”

  “各位,市委市政府甚至省委、省公安厅追责起来,这个板子是不能打在我们整个县委身上的。”

  “趁着今天这个会,我建议大家实名表决投票。”

  “如果有的同志坚持相信王大年,支持卢书记的意见,那么就实名讲清楚原因。”

  “一旦上面追究下来,这个责任是要独自承担的。”

  “青田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是集体的,不是给某个人、某个利益集团擦屁股的。”

  众人面面相窥,周凯这话已经说的很直白了。

  不光是直白,准确来说是在隐隐告诫在场的所有县委常委们。

  以前那种和稀泥的方式,今天不管用了。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任。

  你敢和卢建良站到一条线上,死保王大年。

  那就要做好最后被市委追究责任的准备。

  此话一出,原本那些意动的卢系干将们,就不得不仔细审视,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

  甚至包括卢建良本人,都得思考这么做的代价是不是他能承担得起的。

  所以会场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没人说话,有的只剩下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每个人都在考虑,都在权衡,都在做最后的思想斗争。

  尤其是,现在方弘毅一方已经领先了足足五票。

  谁在这个时候率先提出反对的声音,谁就做了出头鸟。

  日后一旦清算下来,第一个表达反对意见的,一定是被收拾的最惨的。

  所以没人敢轻易表态,也没人会轻易表态。

  大家的目光几乎都在同一时间,集中在了卢建良的身上。

  如果卢书记继续和方弘毅硬钢,铁杆部下们硬着头皮也得上。

  可如果卢建良能看清楚局势,选择退一步,大家自然也会明哲保身。

  毕竟最后板子打下来,也是先打卢建良。

  方弘毅也明白这个道理,在说完这番话后,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卢建良。

  他就是在玩阳谋。

  就是在搏,卢建良为了保王大年,到底愿意付出多大的牺牲!

  付出的多了,谁也没办法。

  可如果想轻易保下王大年,那也得问问自己同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