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名声大震】(求推荐票!求月票!)-《香江大財阀》

  第58章 【名声大震】(求推荐票!求月票!)

  却说。

  怡和、置地的大班纽壁坚,得知李家成手中可能还有58%的九仓股权后,第一时间找到滙丰银行大班沈弼。

  毕竟既然知道李家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和记黄埔,纽壁坚自然就可以『因地制宜』,在滙丰银行这边求情。

  “沈弼大班,我们同为英资洋行,在目前香港这种形势下,更应该携手共进,你说是不是”纽壁坚一开始便讲出大义。

  沈弼虽然更看重利益,但也不会公然撕毁『英国人身份』,所以和气的说道:“对於置地和环球集团的『九仓之爭』,我们滙丰银行无意捲入,纽壁坚大班儘管放心。”

  事实上,滙丰银行是出了名的『反覆无常』,再过两年时间,毫不犹豫的『出卖』了怡和。当然,那个时候的情况不一样,內地形式已经明確,滙丰银行需要结交华资大佬,以保证香港的利益,和进入內地的契机;同时,那个时候以环球集团的当时资產,贷款20亿確实不在话下。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纽壁坚隨即说道:“沈弼大班,我这次找你来,是希望你向华资大亨李家成说情——劝他不要將剩下的九仓股权,卖给包宇刚先生。”

  沈弼一愣,说道:“伱们怎么知道李家成手中,还有九仓的股权”

  纽壁坚说道:“这一点,我们也是偶然得到一个消息,得知他手中还有58%的股权。同时,我们还知道,李家成之所以和包宇刚交易,是希望得到滙丰银行手中的和记黄埔股权。”

  沈弼很意外,因为目前李家成还没有表明心跡,两家倒是已经在合作『重建华人行大厦』。他顿时暗嘆,李家成这个人知道左右逢源,难怪合作时处处照顾滙丰银行的利益。

  “这就算如此,我们滙丰银行也怕是不能,让別人不出售自己手中的九仓股票,毕竟那可是数亿港幣的资金。”

  不出售,难道等著占用资金,显然这很强人所难。

  虽然李家成有求助滙丰银行的地方,但滙丰银行又何尝不想结识有潜力的华资大亨,为將来的利益考虑。

  纽壁坚立即说道:“只是不出售给包宇刚,但他可以从市场套现。”

  出售给置地,当然是更好。

  但很显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也明白,包宇刚和滙丰银行的关係亲密,所以也指望滙丰银行『两不相帮』即可。

  沈弼思考一番后,说道:“纽壁坚大班,对於九仓的事情,我们滙丰银行两不相帮,毕竟在商言商,希望你体谅我们滙丰银行的难处。不过关於李家成那边,我可以再替你们跑一趟,他同意与否,就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事情。”

  纽壁坚大喜,说道:“这是自然!”

  如果不是大家同为英资,滙丰银行肯定是帮助自己的合作伙伴——环球集团。

  纽壁坚庆幸,他们提前得知这个重要的消息——李家成手中还有大量的九仓股票。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冯景禧以前是『新鸿基三巨头』之一,在1972年新鸿基上市后分家。实际上,早在1969年,冯景禧便全身心投入证券投资。

  不过在1973年股灾中,据说冯景禧损失高达4亿港幣,当然这是帐面上的损失,可能在一年前,这部分股票只值1个亿不到。

  元气大伤的冯景禧並没有气馁,在石油危机后,继续攻城略地。在1975年,先是通过换股的形式,收购华昌建业,之后更是藉助介绍形式在交易所迅速上市,避开了繁琐的上市审批程序。

  新鸿基证券上市仅几个月时间,又通过换股的形式,收购中同企业。通过这种连串收购、上市,再收购,新鸿基证券的实力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如今冯景禧希望收购铁行大厦,为新鸿基证券作为一个总部大厦。虽然铁行大厦仅有10万平方尺楼面(高20层),但至少也是位於德辅道中这个金融街(和皇后大道中齐名的金融界)。

  “什么,你们已经將铁行大厦出售了”冯景禧惊讶的说道。

  鲍富达点点头,说道:“冯先生,很抱歉你来晚了!”

  “买家是谁”

  “泰安发展”

  “泰安发展”

  “不错,一个叫做林正杰的年轻人是首脑,合伙人还有冯家、李家的成员。”

  鲍富达得意的讲述起来,原因有两:

  首先,林正杰告诉的消息真的有用;其次,报復一下冯景禧前面抠抠搜搜的报价。

  冯景禧失望的离开新历山大厦,脑海里一直想著『泰安发展』、『林正杰』。

  “是他”

  冯景禧终於想起『林正杰是何许人』,就是『炒简氏別墅』高价卖给自己的好友李兆基,其次又大量持有新世界发展。

  “不可思议!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居然买了中环的大厦。我在香港奋斗那么多年,才敢买中环的大厦。”

  “这世道,莫非要崛起一个天才商人!”

  以冯景禧的眼光,当然知晓『铁行大厦』的真正价值。

  若不是置地调整投资方向,一定捨不得卖掉这座大厦。

  泰安发展从发现『置地有意出售铁行大厦』开始,仅用4天时间,便完成所有的交易——斥资1.55亿港幣,拿下德辅道中的铁行大厦。

  算上税,一共支出1.6亿港幣。其中,有4000万港幣的资金,可以一个月还清,而且置地不收利息。

  消息由媒体传出,『泰安发展』、『林正杰』的名气,顿时在香港大震!

  不少人纷纷挖掘『泰安发展』、『林正杰』的信息,很快越来越多的版本出现,一时间,林正杰名气大振。

  和『炒简氏別墅』不同,中环的大厦交易,显然属於全港的一个重要消息。更不要说,购买这座大厦的人,竟然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不少媒体都报导出,泰安发展的合伙人有李氏、冯氏、马氏(先施百货)等,认为林正杰也是那位家族子弟。

  当然,也有媒体挖到,林正杰是真正白手起家的人。

  总之版本很多,但林正杰真正出名了!

  而且越来越多的媒体,去挖林正杰的老底,希望打探出真实的消息。

  林正杰明白一个道理,他越是不露面,香港媒体將他会越传得『神』。至少最近三五年时间,林正杰不会接受媒体的採访,保持著足够的神秘,让媒体去给他打『gg』。

  这一招,是和前世的陈青松学习的。

  这天。

  林正杰带著李国基等职员,来到德辅道中的『铁行大厦』视察。

  收租,当然不仅仅是每月或者每年定期收钱就行,而是还需要管理旗下的物业。

  “李经理,这下大家总算没有那么空閒了,铁行大厦这边的管理一定要跟上,好的管理可以降低空置率,提高租金。”

  李国基兴奋的说道:“明白,我们一定认真做好管理工作。”

  他没有想到,自己仅仅是获得一个消息,老板还真就办成了——收购铁行大厦。

  隨后,大家参观了铁行大厦,这是一座小型大厦,一层为店铺,总计5000多平方尺;上面十九层为写字楼,总计9.8万平方尺。

  一层仅5000平方尺左右,显然这是一座小型大厦,修建的年份是六十年代。

  林正杰猜测,这幢大厦后世应该和旁边的大厦『並楼重建』,毕竟这是歷史的走势。

  当然,这些不关他的事,这座大厦在八十年代初,他一定会进行高价出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