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提前投资】-《香江大財阀》

  第260章 【提前投资】

  11月中旬。

  opec(欧佩克)第76届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宣布:以爭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產保价政策,从而导致国际油价战和油价暴跌。

  后世,称之为第三次“石油危机”。

  在这之前,国际原油价格在31美金每桶左右,自从欧佩克组织宣布后,国际原油价格便开启暴跌模式。

  此时从伦敦考察回到香港的林正杰,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大舒一口气。

  此次维港投资、恆金投资斥资6亿港幣,沽空了价值40亿左右的原油期货单子。由於原油期货波动较大,再加上没有留备用保证金,林正杰还是有些担心某天来个暴涨1015%的(原油期货保证金一般是15%,相当於槓槓在7倍左右)。

  如今有这个『黑天鹅事件』,再大的金融组织,也不可能逆天改命。

  与此同时,国际原油开启暴跌模式,也意味著收购赫斯基的日期越来越近。

  泰富集团。

  陈伟忠、唐仁坚、何方塘『三架马车』一同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匯报工作。

  林正杰此次前往纽约、伦敦考察私人投资事宜,所以时间长达十天时间,这么大一个集团,自然有不少工作匯报。

  不过,林正杰每次国外考察,每天都和泰富集团通电话,了解情况。

  如果说,陈伟忠、唐仁坚、何方塘是泰富集团『三架马车』,那么其实袁天凡算得上林正杰手下第一大將,会德丰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足以说明其的重要性。

  特別是,会德丰集团已经逐步在多元化发展,今年获得超级市场『大润发』、便利店连锁品牌『ok』、通讯业务(数码通)、货柜码头股权;这让很多人都看明白了,林正杰也要培养出一个『和记黄埔』规模大小的综合性集团。

  其实,如果將港灯出售给会德丰集团,那么会德丰集团就打过和记黄埔很多了。

  当然,林正杰不会捨得这个现金奶牛的,港灯今年的盈利將突破15亿港幣(电力、地產、零售是主流),堪称现金奶牛不为过。

  唐仁坚:“明年我们的销售计划是突破230万平方尺楼面目前我们的储备楼面是1100万平方尺泰富广场一期將在12月初旬正式动工.”

  林正杰翻阅著文字资料,听著属下的工作匯报,心中比较满意大家的工作。

  之所以明年(1986)销售计划是230万平方尺,这是因为香港地价涨幅较快,而做出的调整性策略,也就是『多捂盘』。

  “现在港九市区的土地已经越来越少,新界发展已经是必然,好在我们也在八十年代初就开始重视,后续地產发展可以关注一下新界的土地,否则会无地可开发的。”

  “好的.新界开发方面,新鸿基走在前面,其次是恒基、长实,我们確实落后一些。新界开发要重视地段、交通网络,才能受到市民的青睞。”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不错,新界开发不同於市区开发,还有地方乡绅的盘根错节影响,所以如何搞好这个工作,你们要多重视。”

  很多旁外因素,做地產也会遇到,当然以泰富集团的影响力,问题不会有多大。

  唐仁坚说道:“好,不过现在集团的资金方面”

  林正杰说道:“不像以前那么宽裕,所以储备地皮的速度肯定会减缓.明年,域多利兵房二段就会招標,没有十亿港幣不可能拿到,所以仅仅是泰富广场的投资,我们就得斥资50亿以上.当然,储备地皮的购买减缓,只是相对性的,我们或许比不上新鸿基,但比恒基还是没有问题的嘛,所以明年会继续增持不少土地储备的,至少不会低於300万平方尺。”

  销售230万,进货300万,还有增加楼面储备。

  整个八十年代,林正杰的要求不高,那就是『四大发展地產商』、『储备地皮可以增加至1600万平方尺以上』。

  重要的是,要一举成为置地、九龙仓一般的『商业地產』规模,所以『泰富广场』的500万平方尺商业楼面,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像新鸿基、恒基、长实都很难做到『发展地產』和『商业地產』兼顾,新鸿基也顶多是在新市镇修建购物中心,恒基基本没有什么商业项目,长实也是重视发展地產。

  唐仁坚马上心中有数,说道:“好的,明年我们的发展地產盈利及地皮回笼,相信是跨步式发展。”

  卖出230万平方尺的楼面,不仅仅收穫的是利润,还回笼了地皮费用;虽然230万平方尺地皮费用,买不到同等的地皮,但也可以是一笔很客观的资產。

  接下来,何方塘匯报导:“美元兑日元已经跌至208点的匯率,我们投资的外匯获利颇丰”

  林正杰直接说道:“不急,等到200点出头一点,我们可以拋售第一批沽空260点的单子,剩下的,明年再说,反正还不缺资金。”

  “好”

  分批拋售,丝毫不急,反正两年內最低120点呢!

  大家听到外匯,都有些兴奋,炒炒外匯,赚得比他们做一年地產还赚得多。

  可不是嘛,就算將20亿港幣兑换成日元,今年都可以赚个46亿港幣。

  这不比抢钱赚得快,而且没有风险(货幣兑换),比如泰富集团斥资20亿收购的日本物业,就是如此。

  恆丰银行总部,林正杰在董事长办公室接待了董健驊。

  双方坐下后,董健驊就佩服的说道:“林生,很少人有你如此果断,將会德丰船务在很短的事件內解除危险。”

  今年年初,泰富集团收购会德丰洋行成功后,第一件事就是大量的卖船,几乎是白菜价的清仓处理。

  因为在林正杰看来,停留在港口的船舶不是资產,而是一笔笔负债,因为不开也要很多钱——船员、港口费、保养费等等。

  仅仅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会德丰船务的船只就从100万吨减少到50万吨。

  当然在去年(1984年),马登也致力於减少船只,將会德丰系的140万吨船只减少到100万吨。这种处置方法,让会德丰船务比董氏集团、赵氏的华光等,更容易资產重组。

  这相当於巔峰时期的会德丰船只的总资產是19亿左右,而如今仅剩下68亿的规模;就算是如此,会德丰船务也不能说在赚钱,勉强能维持运转而已。

  可见,今年(1985)航运有多低谷,根本无钱可赚。

  林正杰说道:“也不算我果断,毕竟我对航运经营不甚擅长,再加上看空后市,所以卖船的速度较快。董生这次来找我,是否是为了董氏航运的事情”

  董健驊诚恳的点点头,说道:“虽然有林生的指点,董氏航运提前无代价退掉12艘船,也卖出部分船只,但我也没想到今年航运如此的难。不瞒林生,董氏集团如今已经到了非常困难的地步,初步审计,出现负五亿资產的艰难处境,日本12艘新船也需要缴纳造船费.”

  林正杰並无意外,董健驊毕竟是一方大佬,经营航运也有几十年时间,他不可能完全相信林正杰的话,像林正杰如此果断的减轻资產。

  而且,有的资產也未必能减少,毕竟你將航线停运,以后可能就难恢復。歷史的这一时刻,董氏集团出现负25亿的资產,实际上已经破產。

  “董氏的总负债是多少我希望了解一下。”

  “170多亿港幣(前世近200亿)”

  林正杰倒吸一口凉气,这董氏的航运帝国,简直就是纸老虎一般,全靠债务支撑扩张。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的董氏集团,已经拥有1300万吨的载重量,是世界第二的航运集团。

  见林正杰被嚇住,董健驊马上说道:“林生,我的诉求並不多,目前我打算向12家银行各贷2000万美金的贷款,凑集2.4亿美金。这一部分资金,將用於支付日本的12艘新船款项,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否则我们就会被造船厂视为违约,新船也不能交付.如果获得这笔贷款,这样以来,我们就有时间进行债务重组。”

  有了这2.4亿美金,就相当於强行续命一波。

  毕竟债务重组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董氏集团有將近两百个债权人,谈判起来是很耗时间的。

  甚至,绝大多数都不会看好这一次的债权充足,就看董健驊的本领了。

  想到董氏集团可以重组成功,以及董健驊是未来的港督,林正杰也决定政治投资。

  “好,恆丰银行愿意提供2000万美金的资金,后续若有需要帮助,我们再谈!”

  没有过多的细节,林正杰的爽快答应这次贷款。

  董健驊感激的说道:“感谢林生,有你位朋友,是我的幸运。”

  债务减少20亿,不能不谢!

  客气一番后,林正杰送走董健驊。

  董氏集团的困境依然非常大,不是林正杰一家可以帮到的,毕竟170亿港幣的负债,这是非常庞大的数据。说明,董氏集团的资產估值也就165亿港幣,所以成了负5亿资產值。

  这些负债,最终都会转成票据、优先股、普通股等,前提是董健驊说服那么多债权人,给董氏集团机会去等待航运黎明。

  “老板”恆丰银行行政总裁陈文锦走了进来,恭敬的说道。

  如今,老板主动將投资银行业务剥离,让恆丰银行可以非常正规的发展。在这一点上,陈文锦很佩服老板能『幡然醒悟』,正规银行的准则。

  当然恆丰银行还有一些查边球的地方,但已经无伤大雅。

  林正杰抬起头,说道:“香港银行危机並没有散去,今年底至明年估计还会波及一些华资银行,我们恆丰银行能不能抵御未知的风险”

  虽然他確定没有问题,但依旧谨慎的了解情况。

  今年除了海外信託银行被接管外,新鸿基银行业接受了阿拉伯银行的注资,失去75%的股权。

  除此之外,永安银行、嘉华银行恐怕最近也要麻烦缠身。

  陈文锦自信的说道:“我们恆丰银行绝无可能:

  首先,我们的经营自身是没有问题的,除了前面留下一点坏帐正在收回外,其余经营良好,且盈利良好;

  其次,我们恆丰银行有大財团的支持,包括泰富、会德丰、港灯等合作,优势巨大,就好比阿拉伯银行注资行鸿基银行后,1985年第一季度的盈利就超过1984年;我们的情况也差不多,今年的盈利有望突破7亿港幣,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亏损近4亿港幣,我们不仅扭亏为盈,而且还有巨大的利润。

  最后,从目前我们的存款来看,我们的信誉极好,存款高达172亿港幣,是老牌银行——嘉华银行的近六倍。”

  恆丰银行发展太猛了,这里最大的功臣就是『林正杰的信誉』、『几家大企业的支持』,加上这几年高息吸纳不少存款,故发展可谓香港银行最猛的。

  以至於,林正杰和滙丰、恒生、东亚银行的关係,已经平淡下来,因为大家成为竞爭对手。

  有林正杰、泰富、港灯、会德丰、中巴、九巴等企业的支持,恆丰银行一开始存贷比超过60%,目前降低至51%,故盈利很快。

  有大企业、大银团做后盾的银行,可以肆无忌惮的增加存贷比;以后世的港基银行为例(新鸿基银行更名后),由於其有石油美元为后盾(阿拉伯银行),一度存贷比为97%。

  简单的说,存款50亿港幣,贷款放出足足48.5亿港幣,仅留下1.5亿作为现金流。不需要担心挤提,首先是储户相信阿拉伯银行的实力,其次是真发生挤提,阿拉伯银行马上就会注资。

  所以,所谓的標准『存贷比』,也不过是个玩笑而已。

  恒生银行有滙丰银行做后盾,存贷比自然非常高,他们给香港企业放贷很多,又不需要担心挤提。

  如今的恆丰银行,在外人眼中,也有林正杰这个『大財阀』的支持,故也可以获得储户的信任。

  事实如此,不管是维港投资,还是泰富、港灯等企业,都將资金放在恆丰银行。

  林正杰点点头,隨后说道:“最近存贷比可以適当的增加,我个人公司和旗下企业都会有大量的资金,所以恆丰银行如果没有风险,可以將存贷比继续增到55%。”

  陈文锦心知老板是不会说谎话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全资公司,便说道:“好,那最近开始逐渐增加。”

  最近,不管是外匯,还是原油期货,都到了稳贏的局面,不管是林正杰个人公司,还是他控股的公司,都有很大的现金流实力。

  这个时候不趁机放贷,更待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