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超过滙丰】
又是一年的春天(1984).
3月伊始。
泰富集团的会议室,林正杰和高层面在开会。管理层会议,每月都会在1號召开,如果林正杰不在香港,就可能延迟。
一个月时间,开一次管理层会议,其余则是小会。而『小会』可能是陈伟忠主持,也有可能是袁天凡主持,工作內容是局部的。
会议上,袁天凡说道:“目前,泰富集团已经完成对中巴、九巴、港灯的股权增持至45%,正好在港府规定的一年期限里。整体代价,都是非常较小,並成功稳固对这三家子公司的控制。”
目前,恒生指数在10001100点运行,港灯的市值也就不到60亿,这个价格较高峰时接近70亿的估值,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泰富集团增持港灯的股份,均价也就55亿港幣不到,显然是非常划算的。
至於增持中巴和九巴,同样也是比较划算,不过预算比预期的高一些,但在合理范围。
林正杰问道:“金钟二段的补地费,缴纳清了没”
袁天凡点点头,说道:“已经如数缴纳”
这样一来,泰富集团目前的流动资金也就31亿港幣出头,不过泰富集团不是不能贷款,照样有很多银行愿意提供贷款,比如美资和日资银行。所以,后续的发展大项目,依旧不是问题。
林正杰又问道:“今年发展地產能售出50万平方尺嘛”
唐仁坚马上挺直腰杆,说道:“绝对没有问题!今年我们准备销售50万尺,而明年我们准备销售150万尺,我们已经朝著这个目標在策划。”
这个数字对於长实、新鸿基、恒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连恒隆都不如。
不过泰富集团毕竟还是『新手』,发展地產上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慢慢发展是没有关係的。
当然,慢慢发展不是问题,那就是储备地皮绝对不能放鬆。
林正杰隨即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拥有700万平方尺的楼面储备。不过这还不够,后面我们需要继续吸纳储备地皮,这是我们以后的大方针,那就是吸纳储备地皮,否则將来隨著地价越来越贵,开发的门槛越来越高,我们就会落后。至於商业地產,我们虽然也会发展,但需要再资金允许的情况下。”
眾人纷纷认可林正杰的说法,毕竟发展地產回本就需要两年时间,就可以通过售楼完成。而商业地產仅仅建筑就需要三四年以上,回本更是还要十年时间。
泰富集团固然拥有30亿的现金流,但是也有20亿的负债,而且后期『泰富集团中心』的建筑费也全靠银行贷款。子公司虽然钱多,但自身也要发展,所以分红不算很大方。
总结起来,大家一直同意將重心放在『发展地產』上,对於住宅销售更是上心。
唯独林正杰有些其它的想法,明年他要收购会德丰集团,以及抢下金钟域多利兵房一號地段,这些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仅仅是和船王爭夺会德丰集团,耗费的资金预计都將达到30亿左右。域多利兵房一號地段,前世太古都已经出价7亿,这一世竞爭恐怕更高。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泰富集团的正常盈利应该有5亿港幣以上,其中发展地產、酒店的盈利,预计可以近2亿港幣,其它业务是稳上3亿港幣(传媒集团、泰安企业、子公司分红)。
陈伟忠说道:“目前我们地產和酒店即將进入收穫的季节,所以购入土地储备压力不大,特別是目前地皮也较为便宜。”
隨后,大家很快確定发展机会——那就是继续购入土地储备,增强发展地產实力,为將来做打算。
下午。
林正杰来到尖东,视察『泰富洲际海景酒店』的筹备情况,建筑和装修的工作早已经在去年便已经结束,今年上半年就是软装和酒店筹备。
泰富洲际海景酒店的建筑偏向欧式,这是因为尖东是限高,不能超过68米的高度,故酒店大厦只有17层高。整个建筑呈现一个『口』字型,这是比较典型的欧式风格。
泰富洲际海景酒店毗邻维多利亚港,又靠在么地道园,地段没得说。由於尖东已经发展成香港的『娱乐之都』,同时也是『旅游区』,所以这里的酒店不愁生意,小小的尖东拥有四家五星级酒店、一家四星级酒店。
“林生,陈经理”酒店负责人高启泰带著人,上前招呼道。
虽然酒店的管理方有洲际酒店,但主要的酒店管理层和职员,依旧是隶属泰富集团的酒店部;洲际酒店只是参与管理,並且將这家酒店纳入他们的全球订房网络。
这样还是比较省事的,洲际酒店的管理方会管理整个酒店的方案,基本不需要泰富集团酒店部有什么压力。
当然,泰富集团和洲际酒店签署的是20年合约,每年4%的管理费。
相当於这家酒店一年是5个亿的营业额,按照香港酒店的盈利比率,大概有6000万的盈利;那么洲际酒店酒要拿走2000万的利润走。这样一来,泰富集团仅能有4000万的盈利。
但如果没有洲际酒店,那以泰富集团的情况,很难经营一家五星级酒店,反而得不偿失。就连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郭霍年也是交给美国西方酒店集团管理。
所以是,美国人的酒店业发达,真正发达的地方是別人的『酒店管理』。后世美国人统治了世界的酒店管理,几大酒店集团靠在『轻资產』,每年就可以大赚特赚。
“高经理,你们的工作筹备得怎么样”
“林生,一切进展顺利,我带您们去参观一下。”
隨即,一行人走进酒店的大厅,顿时一种金碧堂皇的感觉迎面扑来。
虽然这家酒店並不是林正杰心目中『最好酒店』,但作为五星级酒店,也足以让林正杰有种满意的感觉。
整个酒店有外国人在会议室培训员工,也有还在布置软装的工人,一切都井井有序。
最后,林正杰又和洲际酒店的驻港负责人聊了一会。
整体工作进展顺利,酒店將在6月试营业,7月正式营业。
新的一周。
林正杰叫来何方塘,说道:“我打算让泰富集团炒美元/日元外匯,用於是做多(日元贬值、美元升值),集团给你们投资部拿出5亿港幣,你儘快安排好!”
泰富集团是林正杰的门面,他必须为这家公司发展大计,资金可能出现不足,就要从金融上找。
恰逢3月初,美元兑日元从234点暴跌之223点左右,这让林正杰看到做多的希望。
因为林正杰心中有一个『標准』,那就是这段时间的美元/日元最高点是262点;然后才因为『广场协议』,匯率开始下跌(即日元升值,美元贬值)。
如今距离广场协议仅剩下1年半,而223点到262点,中间有著近20%的上涨空间,故林正杰觉得做多比较合理(日元贬值、美元升值)。
当然不排除223点还会下跌,当然从概率上看,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多,上升的空间则高达40点。
何方塘正愁投资部没事干,马上確定道:“老板是看美元升值,日元贬值”
没问清楚,自然也是不行的。
林正杰说道:“嗯,短期行情还是这样,你儘管去做。不过外匯风险较大,要预留4050%的预备金,槓桿1020倍。”
现在不是网际网路时代,外匯的槓槓並不高,毕竟这个时代的外匯系统就是一套电话系统,倘若有百倍槓槓,根本来不及增加保证金。所以,银行不可能给你高槓槓。
何方塘点点头,说道:“好的,我马上去安排。”
待何方塘离开后,林正杰思索起来。
最近几年,何方塘不仅兼著投资部经理,更是成为袁天凡的副手,做財技调度、收购重组等工作。他和袁天凡年龄相仿,缺点是没有留学经歷,没有大行工作的经歷,是港大毕业的金融人才。
不过,经过泰富集团多年的工作,何方塘的能力也提升上来,以后会得到林正杰的重用。毕竟袁天凡以后要负责国际业务,何方塘就能负责本地业务,亦或者慢慢接触国际业务。
总之,林正杰不是一个卸磨杀驴的人,他打算最近安排何方塘去海外读书一趟,回来再委以重任。
李家成能將在五十年代就跟著他的盛春林、周千和委以重任,这两人当年的文化水平自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安排何方塘去海外读书,也是培养他,让他走到更远。
一年一度的上市企业財报发布会开始,林正杰作为泰富集团主席,自然要参加。然而事实上,林正杰才是第二次参加集团的財报会议。
因为在以前,林正杰需要保持神秘性,所以一般都是委託属下来主持年度財报会议。但自从1983年开始,林正杰开始亲自参加。
这也代表著,林正杰越来越像一个公眾人物了。
今年(1984)泰富集团的年度財报,可谓备受香港媒体关注,因为传言泰富集团因为炒美元、美股,获利匪浅。
就连泰富集团的市值,也在逆势上涨,已经接近60亿港幣。
泰富集团的大会议室里,记者们纷纷翘首以待,当看到一个年轻人带著一个队伍走进来时,纷纷感到惊奇。
哪怕全香港的人都知道,林正杰今年不足30岁,但真看到林正杰时,大家依旧会觉得震惊。
“大家好”
“林生好”
林正杰意气风发的和传媒打交道,洋溢著是自信的魅力。
坐在主席台上,林正杰先幽默的说道:“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今天是在等我们放出惊人的业绩,明天可以作为头版新闻。”
眾人纷纷笑了起来!
同样,这样更做实了泰富集团在去年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隨后,林正杰开始正式主持年度財报,他两边是陈伟忠、袁天凡,都出席了这个重要的会议。
“在去年,香港遭到金融危机,让大家记忆犹新。泰富集团確实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总计获得利润30.5亿港幣.”
“哇”
现场记者纷纷不可思议的叫起来。
林正杰只能停顿一下,继续说道:“盈利的主要来源是美国证券的套现,以及投资美元的兑现。其中,投资美国证券始於1981年,共投资2亿美金,至1983年第四季度获得100%的盈利.其中,投资美元始於1981年底,至1983年第四季度获得60%的盈利.其余利润来源於传媒、股息分红等综合业务。”
记者们依旧陷入震惊中,要知道滙丰银行在1983年也才27亿多。
泰富集团的盈利,超过了滙丰银行,这是首次。哪怕是在1981年,泰富集团因为出售商业地產,获利也没有超过滙丰银行,当时接近。
“泰富集团决定派发股息,每股的股息为0.52港幣,涉及资金1.38亿港幣。”
很丰厚的股息,毕竟很多公司都是用红股代替,甚至宣布不派发股息。
过了一会,到了提问的环节。
第一个记者给出一个刁难人的问题:“林生,泰富集团炒美元,是否有做空港幣的嫌疑”
林正杰很轻鬆的回答道:“我们兑换美元的时间是1981年,当时是我预测到里根政府上台,美元要升值,来应对通货膨胀。至於港幣贬值,完全是在意料之外,所以不存在做空港幣的嫌疑。自从中英谈判后,我们便没有再兑现一分钱的美元。”
完全没有任何根据的说法!
第二个记者,同样提出刁难的问题:“林生,你对香港的前景是否充满担心,所以做出一些商业活动”
林正杰认真的说道:“我对香港非常有信心,所以在关键时刻,將资金撤回香港,將美元兑现成港幣。各位也可以得到一些消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泰富集团是投资香港最多的大型財团,包括拍卖会拿地,投標取得金钟二段站上盖,私有化淘化大同,增持子公司的股权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对香港充满信心。”
翌日,港九震动。
《星岛日报》:“泰富集团盈利超过滙丰,派发丰厚红利”
《信报》:“股神林正杰,带领泰富集团超越滙丰”
而股市一开盘,泰富集团的市值就暴涨6%,到达62.5亿港幣。
市民也议论纷纷。
“林正杰虽然年轻,確实最有本领的上市企业主席。大家都因为香港经济不行时,別人早已经在赚美元了。”
“是啊,投资泰富集团的股民,简直是太幸福了。”
“不过林正杰將资金撤回香港,是不是昏头了。这万一以后香港也要d地主,到时候他第一个上台!”
“是呢,现在大家都在卖资產移民,他倒好反而把资金撤回香港投资,是不是脑子发热了。我可是听说,对面不允许有私產,那以后香港能有私產嘛”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滙丰集团。
沈弼在办公室看到《南华早报》的新闻,忍不住错愕。
“林正杰此人真是个金融奇才,炒黄金,炒美股,炒美金,都获利不菲。最近更是炒外匯,不知道是否有把握”
泰富集团最近炒外匯,也是通过滙丰银行的渠道。
当然,沈弼自然不敢赌,然后让滙丰银行跟一把,毕竟这些毫无根据。
长实集团。
李家成得知泰富集团的財报后,也不由得一愣,顿时涌起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他有种感觉,如果不是林正杰突然崛起,港灯可能是他的;而且,以后两人的竞爭会越来越激烈。
毕竟小小的香港,容不下两个『华商领袖』。
“幸亏他晚生几年,否则此人一定会夺取和记黄埔。”
“香港终究太小,幸亏我拿下和记黄埔,已经在零售、货柜码头取得领先。”
又是一年的春天(1984).
3月伊始。
泰富集团的会议室,林正杰和高层面在开会。管理层会议,每月都会在1號召开,如果林正杰不在香港,就可能延迟。
一个月时间,开一次管理层会议,其余则是小会。而『小会』可能是陈伟忠主持,也有可能是袁天凡主持,工作內容是局部的。
会议上,袁天凡说道:“目前,泰富集团已经完成对中巴、九巴、港灯的股权增持至45%,正好在港府规定的一年期限里。整体代价,都是非常较小,並成功稳固对这三家子公司的控制。”
目前,恒生指数在10001100点运行,港灯的市值也就不到60亿,这个价格较高峰时接近70亿的估值,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泰富集团增持港灯的股份,均价也就55亿港幣不到,显然是非常划算的。
至於增持中巴和九巴,同样也是比较划算,不过预算比预期的高一些,但在合理范围。
林正杰问道:“金钟二段的补地费,缴纳清了没”
袁天凡点点头,说道:“已经如数缴纳”
这样一来,泰富集团目前的流动资金也就31亿港幣出头,不过泰富集团不是不能贷款,照样有很多银行愿意提供贷款,比如美资和日资银行。所以,后续的发展大项目,依旧不是问题。
林正杰又问道:“今年发展地產能售出50万平方尺嘛”
唐仁坚马上挺直腰杆,说道:“绝对没有问题!今年我们准备销售50万尺,而明年我们准备销售150万尺,我们已经朝著这个目標在策划。”
这个数字对於长实、新鸿基、恒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连恒隆都不如。
不过泰富集团毕竟还是『新手』,发展地產上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慢慢发展是没有关係的。
当然,慢慢发展不是问题,那就是储备地皮绝对不能放鬆。
林正杰隨即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拥有700万平方尺的楼面储备。不过这还不够,后面我们需要继续吸纳储备地皮,这是我们以后的大方针,那就是吸纳储备地皮,否则將来隨著地价越来越贵,开发的门槛越来越高,我们就会落后。至於商业地產,我们虽然也会发展,但需要再资金允许的情况下。”
眾人纷纷认可林正杰的说法,毕竟发展地產回本就需要两年时间,就可以通过售楼完成。而商业地產仅仅建筑就需要三四年以上,回本更是还要十年时间。
泰富集团固然拥有30亿的现金流,但是也有20亿的负债,而且后期『泰富集团中心』的建筑费也全靠银行贷款。子公司虽然钱多,但自身也要发展,所以分红不算很大方。
总结起来,大家一直同意將重心放在『发展地產』上,对於住宅销售更是上心。
唯独林正杰有些其它的想法,明年他要收购会德丰集团,以及抢下金钟域多利兵房一號地段,这些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仅仅是和船王爭夺会德丰集团,耗费的资金预计都將达到30亿左右。域多利兵房一號地段,前世太古都已经出价7亿,这一世竞爭恐怕更高。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泰富集团的正常盈利应该有5亿港幣以上,其中发展地產、酒店的盈利,预计可以近2亿港幣,其它业务是稳上3亿港幣(传媒集团、泰安企业、子公司分红)。
陈伟忠说道:“目前我们地產和酒店即將进入收穫的季节,所以购入土地储备压力不大,特別是目前地皮也较为便宜。”
隨后,大家很快確定发展机会——那就是继续购入土地储备,增强发展地產实力,为將来做打算。
下午。
林正杰来到尖东,视察『泰富洲际海景酒店』的筹备情况,建筑和装修的工作早已经在去年便已经结束,今年上半年就是软装和酒店筹备。
泰富洲际海景酒店的建筑偏向欧式,这是因为尖东是限高,不能超过68米的高度,故酒店大厦只有17层高。整个建筑呈现一个『口』字型,这是比较典型的欧式风格。
泰富洲际海景酒店毗邻维多利亚港,又靠在么地道园,地段没得说。由於尖东已经发展成香港的『娱乐之都』,同时也是『旅游区』,所以这里的酒店不愁生意,小小的尖东拥有四家五星级酒店、一家四星级酒店。
“林生,陈经理”酒店负责人高启泰带著人,上前招呼道。
虽然酒店的管理方有洲际酒店,但主要的酒店管理层和职员,依旧是隶属泰富集团的酒店部;洲际酒店只是参与管理,並且將这家酒店纳入他们的全球订房网络。
这样还是比较省事的,洲际酒店的管理方会管理整个酒店的方案,基本不需要泰富集团酒店部有什么压力。
当然,泰富集团和洲际酒店签署的是20年合约,每年4%的管理费。
相当於这家酒店一年是5个亿的营业额,按照香港酒店的盈利比率,大概有6000万的盈利;那么洲际酒店酒要拿走2000万的利润走。这样一来,泰富集团仅能有4000万的盈利。
但如果没有洲际酒店,那以泰富集团的情况,很难经营一家五星级酒店,反而得不偿失。就连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郭霍年也是交给美国西方酒店集团管理。
所以是,美国人的酒店业发达,真正发达的地方是別人的『酒店管理』。后世美国人统治了世界的酒店管理,几大酒店集团靠在『轻资產』,每年就可以大赚特赚。
“高经理,你们的工作筹备得怎么样”
“林生,一切进展顺利,我带您们去参观一下。”
隨即,一行人走进酒店的大厅,顿时一种金碧堂皇的感觉迎面扑来。
虽然这家酒店並不是林正杰心目中『最好酒店』,但作为五星级酒店,也足以让林正杰有种满意的感觉。
整个酒店有外国人在会议室培训员工,也有还在布置软装的工人,一切都井井有序。
最后,林正杰又和洲际酒店的驻港负责人聊了一会。
整体工作进展顺利,酒店將在6月试营业,7月正式营业。
新的一周。
林正杰叫来何方塘,说道:“我打算让泰富集团炒美元/日元外匯,用於是做多(日元贬值、美元升值),集团给你们投资部拿出5亿港幣,你儘快安排好!”
泰富集团是林正杰的门面,他必须为这家公司发展大计,资金可能出现不足,就要从金融上找。
恰逢3月初,美元兑日元从234点暴跌之223点左右,这让林正杰看到做多的希望。
因为林正杰心中有一个『標准』,那就是这段时间的美元/日元最高点是262点;然后才因为『广场协议』,匯率开始下跌(即日元升值,美元贬值)。
如今距离广场协议仅剩下1年半,而223点到262点,中间有著近20%的上涨空间,故林正杰觉得做多比较合理(日元贬值、美元升值)。
当然不排除223点还会下跌,当然从概率上看,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多,上升的空间则高达40点。
何方塘正愁投资部没事干,马上確定道:“老板是看美元升值,日元贬值”
没问清楚,自然也是不行的。
林正杰说道:“嗯,短期行情还是这样,你儘管去做。不过外匯风险较大,要预留4050%的预备金,槓桿1020倍。”
现在不是网际网路时代,外匯的槓槓並不高,毕竟这个时代的外匯系统就是一套电话系统,倘若有百倍槓槓,根本来不及增加保证金。所以,银行不可能给你高槓槓。
何方塘点点头,说道:“好的,我马上去安排。”
待何方塘离开后,林正杰思索起来。
最近几年,何方塘不仅兼著投资部经理,更是成为袁天凡的副手,做財技调度、收购重组等工作。他和袁天凡年龄相仿,缺点是没有留学经歷,没有大行工作的经歷,是港大毕业的金融人才。
不过,经过泰富集团多年的工作,何方塘的能力也提升上来,以后会得到林正杰的重用。毕竟袁天凡以后要负责国际业务,何方塘就能负责本地业务,亦或者慢慢接触国际业务。
总之,林正杰不是一个卸磨杀驴的人,他打算最近安排何方塘去海外读书一趟,回来再委以重任。
李家成能將在五十年代就跟著他的盛春林、周千和委以重任,这两人当年的文化水平自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安排何方塘去海外读书,也是培养他,让他走到更远。
一年一度的上市企业財报发布会开始,林正杰作为泰富集团主席,自然要参加。然而事实上,林正杰才是第二次参加集团的財报会议。
因为在以前,林正杰需要保持神秘性,所以一般都是委託属下来主持年度財报会议。但自从1983年开始,林正杰开始亲自参加。
这也代表著,林正杰越来越像一个公眾人物了。
今年(1984)泰富集团的年度財报,可谓备受香港媒体关注,因为传言泰富集团因为炒美元、美股,获利匪浅。
就连泰富集团的市值,也在逆势上涨,已经接近60亿港幣。
泰富集团的大会议室里,记者们纷纷翘首以待,当看到一个年轻人带著一个队伍走进来时,纷纷感到惊奇。
哪怕全香港的人都知道,林正杰今年不足30岁,但真看到林正杰时,大家依旧会觉得震惊。
“大家好”
“林生好”
林正杰意气风发的和传媒打交道,洋溢著是自信的魅力。
坐在主席台上,林正杰先幽默的说道:“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今天是在等我们放出惊人的业绩,明天可以作为头版新闻。”
眾人纷纷笑了起来!
同样,这样更做实了泰富集团在去年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隨后,林正杰开始正式主持年度財报,他两边是陈伟忠、袁天凡,都出席了这个重要的会议。
“在去年,香港遭到金融危机,让大家记忆犹新。泰富集团確实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总计获得利润30.5亿港幣.”
“哇”
现场记者纷纷不可思议的叫起来。
林正杰只能停顿一下,继续说道:“盈利的主要来源是美国证券的套现,以及投资美元的兑现。其中,投资美国证券始於1981年,共投资2亿美金,至1983年第四季度获得100%的盈利.其中,投资美元始於1981年底,至1983年第四季度获得60%的盈利.其余利润来源於传媒、股息分红等综合业务。”
记者们依旧陷入震惊中,要知道滙丰银行在1983年也才27亿多。
泰富集团的盈利,超过了滙丰银行,这是首次。哪怕是在1981年,泰富集团因为出售商业地產,获利也没有超过滙丰银行,当时接近。
“泰富集团决定派发股息,每股的股息为0.52港幣,涉及资金1.38亿港幣。”
很丰厚的股息,毕竟很多公司都是用红股代替,甚至宣布不派发股息。
过了一会,到了提问的环节。
第一个记者给出一个刁难人的问题:“林生,泰富集团炒美元,是否有做空港幣的嫌疑”
林正杰很轻鬆的回答道:“我们兑换美元的时间是1981年,当时是我预测到里根政府上台,美元要升值,来应对通货膨胀。至於港幣贬值,完全是在意料之外,所以不存在做空港幣的嫌疑。自从中英谈判后,我们便没有再兑现一分钱的美元。”
完全没有任何根据的说法!
第二个记者,同样提出刁难的问题:“林生,你对香港的前景是否充满担心,所以做出一些商业活动”
林正杰认真的说道:“我对香港非常有信心,所以在关键时刻,將资金撤回香港,將美元兑现成港幣。各位也可以得到一些消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泰富集团是投资香港最多的大型財团,包括拍卖会拿地,投標取得金钟二段站上盖,私有化淘化大同,增持子公司的股权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对香港充满信心。”
翌日,港九震动。
《星岛日报》:“泰富集团盈利超过滙丰,派发丰厚红利”
《信报》:“股神林正杰,带领泰富集团超越滙丰”
而股市一开盘,泰富集团的市值就暴涨6%,到达62.5亿港幣。
市民也议论纷纷。
“林正杰虽然年轻,確实最有本领的上市企业主席。大家都因为香港经济不行时,別人早已经在赚美元了。”
“是啊,投资泰富集团的股民,简直是太幸福了。”
“不过林正杰將资金撤回香港,是不是昏头了。这万一以后香港也要d地主,到时候他第一个上台!”
“是呢,现在大家都在卖资產移民,他倒好反而把资金撤回香港投资,是不是脑子发热了。我可是听说,对面不允许有私產,那以后香港能有私產嘛”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滙丰集团。
沈弼在办公室看到《南华早报》的新闻,忍不住错愕。
“林正杰此人真是个金融奇才,炒黄金,炒美股,炒美金,都获利不菲。最近更是炒外匯,不知道是否有把握”
泰富集团最近炒外匯,也是通过滙丰银行的渠道。
当然,沈弼自然不敢赌,然后让滙丰银行跟一把,毕竟这些毫无根据。
长实集团。
李家成得知泰富集团的財报后,也不由得一愣,顿时涌起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他有种感觉,如果不是林正杰突然崛起,港灯可能是他的;而且,以后两人的竞爭会越来越激烈。
毕竟小小的香港,容不下两个『华商领袖』。
“幸亏他晚生几年,否则此人一定会夺取和记黄埔。”
“香港终究太小,幸亏我拿下和记黄埔,已经在零售、货柜码头取得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