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互相博弈】-《香江大財阀》

  第172章 【互相博弈】

  中巴司机『停摆事件』很快得到圆满的解决,中巴公司为工人加薪10%左右,相当於中巴每年要多开支500万港幣。

  林正杰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內,答应这次工会提出的约八成条件,这是因为他是第一次处理这种事情;为了避免给人留下口实,他採取了快刀斩乱麻。

  当然,他还是理解工人们觉得薪水低的情况。

  事后,中巴公司在报纸上第一时间进行了道歉,贏得了市民的一致好感。整个停摆事件只影响到香港巴士交通的两小时时间,是歷来影响最短的一次。同时,中巴公司也答应给司机及职员涨薪约10%,市民纷纷给予好评。

  当然,『受损失』的当然还是中巴股东,毕竟一年要多开支这样一笔资金。但考虑到中巴公司的投资有道,股价也没有遭受到损失,反而继续上涨,股东和董事们也就没有抱怨。

  “林生,已经查出来了,確实有管理层在煽风点火,不过是几个中低级別管理层!”罗基浩向林正杰匯报导。

  中巴公司的司机停摆事件中,点名道姓要林正杰出面,这充分说明不是一起简单的事件。

  所以,林正杰第一时间让中巴总经理罗基浩调查事情。

  林正杰深挖道:“背后有没顏氏家族的指示”

  罗基浩点点头,说道:“没有顏氏家族的指示,恐怕也说不过去,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很显然,是那位已经住进养和医院的顏生,想给您一个难堪!”

  林正杰思考起来,顏成坤能给他製造麻烦,他当然也可以给顏成坤製造麻烦。不过这种老牌家族,肯定是不好轻鬆摆布,所以要有策略。

  “第一,你马上以各种理由,开除那些管理不善的管理层。”

  “第二,在中巴散出消息,公司考虑给老员工设立『养老金制度』,具体还在研究当中。”

  “第三,放出消息,中巴有意出售北角的两幅地皮,有意者可以洽谈。”

  罗基浩顿时目瞪口呆,第一条是可以理解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则有些莫名其妙。

  “林生,『养老金』制度可需要不少资金上的投入,怕是董事会上都难通过。”

  林正杰说道:“这一点儘管放心,这个还只是我的初步想法,后期董事会也会同意的。”

  其实,他要是將中巴这趟水给搅浑。

  顏氏家族是出了名的抠门,他偏偏要做一个大方的老板,让顏成坤感觉到肉痛的感觉,毕竟养老金制度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香港没有官方养老金,只有企业內部有,例如恆昌行这样的贸易行,就有很多老员工拥有企业养老金)。

  至於出售两幅北角地皮,林正杰也是要顏成坤感到『摸不清头脑』,以及加强泰富集团的掌控力。

  相当于震盪一下,让顏氏家族减持自己的持股,毕竟中巴已经不受他们控制。当然,如果顏成坤家族握得住,那也只能便宜他们了。

  毕竟林正杰的想法,更多的是完全控制中巴公司,將顏氏排除在管理之外。至於他们手中的股份,又不能明抢。

  “好,我马上去做!”罗基浩领命。

  他虽然是职业经理人,但也知道是在给谁打工。

  泰富集团掌控著中巴公司的主导权,对他有著任命权。至於中巴董事会,目前依旧是泰富集团牢牢把控。

  泰富集团以15亿的价格,將远东金融中心项目出售,让很多人都摸不著头脑。

  要知道在这之前,泰富集团已经出售联邦大厦、国际大厦、铁行大厦,再加上如今的远东金融中心,简直就是把旗下的大型物业全部出售的节奏。

  唯一还剩下一个地產大项目,便是尖东的『泰富洲际酒店』项目。

  为此记者们纷纷打探消息,泰富集团的官方发言人只是称『调整投资方向』的正常商业行为。

  泰富集团的办公室。

  林正杰在纸上写著『37』这个数字,这是泰富集团在两个月后(8月)的现金流,即37亿。其中远东金融中心回笼15亿,证券套现13亿(原来的港灯股票不套现)、其它物业套现2亿,再加上本来拥有的7亿现金流。

  所以说,就是总计37亿的现金流。

  除此之外,泰富集团还拥有港灯5.8%股权(价值约4亿)、中巴43.8%股权(价值约5.5亿)、九巴49%(价值约7.5亿)、淘化大同75%(价值约7亿),这些子公司的持股价值在24亿港幣左右。

  泰富集团还有酒店、电影、出版、电视业务,这些价值15亿左右,其中仅尖东五星级酒店便价值在1012亿。

  所以最终泰富集团的资產值在75亿港幣左右,负债在20亿,净资產在55亿左右。

  资產增值不算快,毕竟这一年基本没有怎么发展,

  泰富集团目前市值也就50亿左右,林正杰持股40%,价值在20亿左右。

  这样算下来,泰富集团只是相当於他一半身家。

  泰富集团目前拥有37亿左右的现金流,收购港灯预计需要20亿(溢价三成左右),还有17亿可以供买入美元和抄底香港地產。

  当然,这些还不算这次供股集资,因为没有十足的把握,林正杰也是没有计算在內。

  若是供股集资成功,那就是得增加5亿港幣的现金流。

  “老板”何方塘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恭敬的问候道。

  林正杰抬起头,隨即说道:“將中巴、九巴的持股进行减持,中巴减持至35%,九巴减持至40%,从市场上慢慢的减持,爭取两个月时间完成,不要打草惊蛇。”

  思索一番后,林正杰决定还是为泰富集团创造一些收益。目前,中巴的市值已经上12亿,九巴的市值已经上15亿,正是套现的好时机。

  泰富集团分別减持9%左右的中巴和九巴股权,不影响泰富的控股权。

  目前香港51%是全面收购线,但据林正杰所知,等到1983年的时候,港府会出台35%便是触及全部收购线;同时也会规定,原大股东在1年时间可以选择將股份增持至45%,而不触及全面收购线;但收购方若是超过35%,便触及全面收购线。

  这条规定,似乎是配合置地的,因为当时英国人很担心置地被恶意收购。

  这个条例对泰富集团也可以充分被利用,届时可以迅速增持至45%,价格比现在至少便宜一半(大暴跌)。

  何方塘说道:“好的,两个月时间,足以让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完成减持了。”

  林正杰点点头,这个时代股市没有那么多规定,大股东减持也无需公告。当然,若是股票异常的话,证监处会让上市公司大股东出具公示之类,亦或者在董事会上,遭到董事会的垂询。

  总之,不会减持多少股票都需要先公告,再减持,没有那么麻烦。

  这一次林正杰安排泰富集团减持中巴和九巴各9%的股权,等到1983年时再买回来,差不多可以各赚个50008000万港幣。

  这算是对林正杰为两家巴士赚钱,该得到的福利。

  当然,泰富集团捞这点好处也是不够的,后期可能会向两家巴士公司借钱,去买入美元。

  届时凭藉高峰时套现的资歷,董事会也会通过这种决议的。毕竟存银行利息低,借给泰富集团的利息高,也是符合公司的利益所在。

  “什么,林正杰准备出售北角的两个车厂”

  顏成坤气得差点从病床上跳起来,他实在是太愤怒了,这些物业都是中巴公司多年的积累,他也一直视中巴为顏氏公司的祖业。

  现在一个外人,居然想卖空顏氏家族的祖业,顏成坤岂有不生气的。

  顏洁龄点点头,说道:“董事会已经通过这个决议,林正杰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充分,说是现在是地產高峰期,且中巴无力开发,利用进行套现,还能回笼6.5亿港幣以上的资金。”

  顏成坤气呼呼的说道:“套现后的资金呢,难道中巴就不发展了嘛他不是一直说要中巴多元化发展嘛”

  顏洁龄说道:“套现后,资金全部存入银行吃利息。”

  “哼”顏成坤冷哼一声,隨即陷入一种无力感。

  他明白,这是林正杰在给顏氏家族上眼药,毕竟卖掉地皮和物业,钱就相当於在林正杰的手里。

  顏杰强这时候建议道:“父亲,既然大势已去,我们不如趁著股价高涨,套现一部分中巴股权。”

  顏成坤一听,再次激动的说道:“不行,中巴是我们顏氏家族的產业,就算我们现在不掌权,但也不能退缩。你们两人就好好的在中巴董事会待著,杰强你不是还有管理职务嘛,一定要看清林正杰的所作所为,不要让他占公司的便宜。”

  顏杰强此时在心里腹谤,论占便宜,当然是自己的父亲和姐姐,当初是如何占中巴的便宜。至於林正杰,几乎没有占中巴的便宜,董事袍金也不算高,非常合理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林正杰为中巴带来了至少3000万的额外收益,在一年出头的时间里。

  “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