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来信-《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不去修炼,去种菽豆。我莫不是脑袋坏了,做那等蠢事”

  陈澈腹誹不已。

  此界灵气浓郁,地元星完全不能比。

  哪怕建立在『聚灵阵』之上的六洲一中,灵气浓度也只和常山县相仿。更不要说,早已经被筑基老祖所占据的金云谷!

  是所以。

  他才能在没有任何家境的加持下,修行速度不弱於黄忠飞和叶幼微。

  “这才是真正的『宝山』啊!”

  抬眼望去,眼前是莽莽山林。

  延绵百里,不见边际。林木遮天蔽日,隱约还传来妖兽的嘶吼。地元星虽然也有,但已经被仙门保护起来。凡人和修士,仅可以购票进入,严禁採摘山上任何物品。

  但在此界不同。

  天材地宝,有缘者得之!

  陈澈轻车熟路的钻入一条山道,来到一处人跡罕至的山谷。

  踏入谷內。

  哪怕没有刻意运转『引气诀』,都能感受到体內真元在增加。

  没有著急修炼。

  陈澈先是搜寻著谷內的灵草,见到有需要的,直接连根拔起,抖掉泥土,丟进隨身携带的麻袋里。由於早已教用灵草辨识,所以对於他而言,这並不难。

  这学期,他开始主攻炼丹术。

  除了丹药利润巨大,也有此界通晓百艺的修士少见的缘故,掌握一门技艺,更容易站稳脚跟。

  当然,修行也不能落下。

  “起!”

  捏动印决。

  学校分发的九颗剑丸,迅速悬浮而起,好似卫星拱卫一般,並且隨著真元的运转,在身旁环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一阶中品剑法:

  御剑术!

  河水扩散,波光粼粼。

  片刻后。

  一条约莫半臂长,两三斤重的白鰱在水底缓缓游来。

  后山灵气充沛,所以一切生灵,也都受到影响。如果能够侥倖开通灵智,便会成为妖兽。不过这条白鰱,显然还没有达到標准。

  『嗖!』

  陈澈抬手一指。

  剑丸轰入水面,白鰱受惊要逃,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直接被洞穿身体,带著一缕血。

  不消片刻。

  看著岸边的七八条白鰱,陈澈忍不住神色振奋。白鰱肉质鲜美、又有滋补功效,效果远高於学校的药膳。

  接著。

  又修行了一会,直至太阳西下,他这才起身。

  “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可惜,要是有个储物袋就好了,这些东西带起来不方便啊。”

  不过。

  这种事情,陈澈也只能想一想罢了。

  空间法器售价极高,几乎是同阶物品的十倍。

  回到屋中,收了灵谷。

  抱起一捆柴禾,来到土灶前。

  一边煮上灵米,等到饭半熟后,这才在另外一口空锅上倒上猪油,煮上一锅鱼汤。然后將清洗好的灵草药,经过处理后丟入炼丹炉中,开始尝试著炼丹。

  由於从上学期,他就积累不少失败经验,又听了丁大伟的课堂分析,还真的炼出了几炉丹药。

  只是成丹率有些感人,每炉仅只有一颗,品相也一般。

  將丹药装起来。

  他没有『丹师资格证』,这些丹药不能在地元星上售卖,但可以在此界的修士坊市中出手。

  片刻后。

  锅內就已经传来了勾人的香味。

  忙活了一下午,陈澈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脊,盛了满满一海碗的饭,就上香喷喷的大白鲶,就这么坐在门槛上,一边大口大口的扒著饭,一边欣赏著天际的金黄落日。

  每一口下去,都有一股暖流飞快的从胃部扩散至四肢百骸。

  他的气血在隨之增长。

  “那懒汉真的是不想过日子了!”

  闻著香味的妇人们,转头就在村头嘀嘀咕,“每天都这么大鱼大肉的吃,怕是不想娶媳妇了。”

  “是啊,太败家了!”

  常山县的农户,也算是富农。

  但往往一旬,才吃一回肉,也就是十天。

  哪像陈澈这般奢侈

  不过日子了

  村里闻到香味的孩子们,胃里的馋虫都快要被勾了出来。

  有馋的紧的孩子,哭闹著也要吃一碗猪油拌饭,回应他的往往是一个响亮的大嘴巴子。

  听著村里的鸡鸣狗吠,以及风中隱隱约约传来的孩子哭声,陈澈笑呵呵的把每根鱼骨头都嗦的乾乾净净。他这顿饭,已经赶得上一中校长的待遇了。

  鐺鐺

  此时,一阵锣声传来。

  只见村里的二癩子,敲打著铜锣,高声喊道:

  “去村头大槐树下咯……”

  看著听见锣声的村民,从四面八方匯聚,赶往槐树下。

  陈澈也捧著碗,走了过去。

  大槐树下,大伯陈山、婶娘陈方氏面色倨傲的站在那,身旁还有位信差模样的外乡人。

  他俩见著村民匯聚,这才笑盈盈的望向信差:

  “劳烦,请再把信里的內容读上一遍,让大伙听听。”

  “咳咳……这是陈山长子陈江的来信。”

  信差清了清嗓子,一抖手中的信笺,朗声道:

  “爹,娘,近日可好,孩儿在外……”

  陈澈一听顿时就明白了。

  乡民不识字,若有信笺送来,都会让信差读上一遍。若是閒谈敘事,便在家里自我消化。倘若是女子混出了头,恰逢又爱炫耀,便会召集大家在村头匯聚,把信笺当著眾人的面读上一遍。

  “原来是陈江!”

  “六年前,他不是拜了一位上仙为师吗”

  “这是出息了吗”

  人群中传来小声谈论。

  “劳烦!”听著人群中悉悉索索,陈方氏有些迫不及待了,忙催促信差,“挑那一段重点的说……”

  “我找找……”

  信差目光下移,朗声道。

  “孩儿如今已入师尊法眼,被收为记名弟子,传得《长生诀》功法一部,又习得一部刀法,名为《五虎断门刀》,踏入仙途,指日可待……”

  “嚯!”

  “哇!”

  乡民没有见识,信差每念一句,人群便惊呼一声。

  很快。

  一封信读完,信差被陈山、陈方氏请回家中,大槐树下的乡民这才徐徐散去。

  临走时,陈方氏还刻意巡视一番,瞧见了人群中的陈澈后,更是神采飞扬。

  骑著水牛的朝阳,也挤在人群,挺直腰杆,忽然嗅到了饭香,瞧见了端碗的陈澈,咽著口水道:“澈哥儿,这饭香啊!我上次吃灵米时,还是过年呢!”

  “去我那吃一口”

  陈澈敲了敲碗底。

  “不了。”

  朝阳咽著口水,拉著韁绳,只是隨意摆了摆手:“得閒再说!”

  骑著水牛走了两步,他仍旧止不住回头,望向陈山家中,满眼羡慕,忍不住心道:

  “熬了六年啊,他这是熬出了头啊!”

  “那可是仙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