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成洛马:上机?不可能!-《刚进大专,我给国家分享六代机?》

  蓉城,成洛马,临近中午。

  “好,设计的好!”

  “妙!太妙了,这设计直接设计到我心坎里去了!”

  “咦,原来这里要这样设计啊”

  “我以前也想过这个旋转爆震发动机,但没想到竟然能这样设计,真是天才!”

  “还有这人工智慧辅助驾驶,真的能达到这种水准吗”

  “没想到连减荷服的资料都弄出来了,这么完善”

  “嘖嘖,他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哇,一个大专生”

  “不可思议,到现在我都没发现一处问题,改无可改,无懈可击啊”

  “这要是放出消息去,说这套资料是一个大专生搞出来的,別人只怕会认为我是一个疯子!这怎么可能啊”

  ……

  趁著下午飞机滑行测试前的检修空隙,杨总工再次拿起了江枫那边送过来的六代机资料,仔细的翻看了起来。

  资料太多了,成吨来计算。

  杨总工看了半个多月了,到现在也只是看完了目录,然后看了大约十分之一的內容。

  即便如此,杨总工也是看得又惊又喜,情绪很是激动。如果不是实在是走不开,他真想亲自跑去长安那边和江枫当面交流交流。

  別人看不出这六代机技术资料的价值,他作为五代机设计总师,他是看得出来的。

  儘管里面不少东西他现在一时半会捉摸不透,但隱约的直觉告诉他,这些技术资料应该是没问题的。

  只是,想起江枫那天电话问他六代机什么时候立项的话,杨总工还是有些挠头。

  他直觉这技术是对的,但没用啊,上面的人不会认啊!

  “老师,老师,王总、陈总工、还有江枫他们过来了”

  一边看资料,一边想著这些事的时候,罗先锋从外面敲门进来了,高兴的和他报告了一个消息。

  “他们过来了”

  杨总工先是一愣,隨即就反应了过来,连忙站了起来说道:“你看我这记性,他们和我说过今天会过来谈事情,没想到一忙起来就忘记了。走,我们过去吧。”

  很快,两人就走出了办公室,然后在大门口位置接到了到访成洛马的王昌盛、陈长辉、还有江枫三人。

  除了他们两人过来迎接之外,还有成洛马的唐国栋书记也亲自来迎接了。

  一番客套后,唐国栋和杨总工一起把三人迎进了会议室,然后坐下来开始谈事情。

  王昌盛没有过多客套,把带过来的纸档资料递给他们,然后接通投影仪,开始播放视频和ppt,直入正题的介绍了起来:“唐书记、杨总工,这次过来呢,我们没別的意思,就是想著把我们自己的发动机装在五代机上一起首飞。我们知道这个操作过於突破常规了,但我们对我们的发动机有著充足的信心,我先请我们陈总工给各位介绍下吧……”

  说著,他把调试好的电脑推到了陈长辉面前,示意陈长辉向成洛马的眾人介绍他们的新发动机情况。

  “上次试车成功之后,前些天我们对这台发动机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微调,如今进行了第二次长时间的试车,性能再次得到了提升……”

  陈长辉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介绍了起来,眼睛时不时的看向唐国栋、杨总工等人,很少盯电脑和投影的影像。

  看得出来,他对於发动机的情况几乎是可以用“了如指掌”来形容,尽显专业!

  唐国栋、杨总工等人听得是面面相覷。

  不过,王昌盛、陈长辉没有给他们反驳的时间,他们也不好立即打断,於是便默契的默不作声,一边听著陈长辉的讲解,一边看著手上的资料和投影出来的影像內容。

  “直接上机试飞开玩笑呢”

  唐国栋虽然在听著、看著,但心里面直接把对方的请求给pass掉了,这不可能!

  “虽然可以理解,只是心情急躁了些,但理解归理解,要赶上下个月的上机上天试飞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杨总工也是暗暗摇头。

  “没想到他们还真有这个心思啊,不过应该会很失望吧”

  罗先锋也是参会人员之一,他听著王昌盛的说话,心下颇觉有趣。

  直到陈长辉介绍道:“优化调整后的试车结果非常喜人,中间推力最大180千牛,加力推力最大200千牛,比第一次试车提高了2%”

  成洛马在座的人才惊了一下,从否定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有了一丝迟疑。

  唐国栋將信將疑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们这推力比鹰酱的f119的推力都高了15%了,这不是世界第一了吗”

  陈长辉听出了他的质疑,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淡淡回答道:“比鹰酱f119高不是应该的吗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是奔著超越鹰酱去的。就像贵司打造的五代机一样,我相信一开始也是奔著超越鹰酱的f22去的。”

  唐国栋顿时没话说了,事实的確如此啊。

  f22是五代机不假,横行世界、领先世界也不假。

  但是,作为后发国家,如果我们设计的五代机不是以超越f22为目標去设计,那我们的设计也太差劲了,我们的胆子和格局也太小了。

  f22是1997年的產物,我们落后了十来年,自然得用这十来年诞生的最新技术来打造我们的五代机,所以定一个超越f22的五代机目標也是必然的!

  “如果发动机能够稳定这个性能的话,我们的五代机在动力上就超越了f22,这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啊!”

  杨总工这时笑著说道。

  陈长辉点了点头,接过了他这个话题说道:“稳定性方面杨总工不用担心。前一轮的试车过程中,我们虽然发现了近一百处小问题,但都无一重大问题。而优化后的最新一轮的试车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个小时,一个问题也没有出现了,表现非常优异,超乎想像的稳定……这也是我们今天过来谈发动机直接上机试车的底气”

  说到这,王昌盛在一旁帮腔说道:“我们也知道,直接首飞可能有点困难,所以我们想著先把发动机拉过来,先装在飞机上进行地面试车”

  “不是有点困难,而是绝对不行!”

  唐国栋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態度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