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女真的末日
也是因此,朱翊钧一直不敢放鬆,想尽办法增加大明的粮食生產潜力。
多產盐能多储存粮食,那就就改革盐法。
现在又开始针对耕牛进行牛鼻环的发明。
不仅如此,印度和南洋他也志在必得。
不然他即使他勉强度过崇禎那倒霉的十几年,大明內部民生凋,那也不是他想要的。
“不过旱灾,水灾固然可怕,蝗灾却是最头疼的问题,只能发报科普,让各地严密监视了。”
“除此之外就是多让民间养鸡鸭。”
朱翊钧有些无奈,蝗灾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而且蝗灾还是那种伴隨著水旱灾害进行二次发作的灾害。
对老百姓而言,属於赶尽杀绝。
蝗虫会潜藏在土地中,一旦遇到水,就会开始孕育,而且发育的很快,来年就是一场蝗灾。
最要命的是蝗虫的虫卵非常隱蔽,老百姓根本发现不了。
对於蝗虫认知的缺失,让老百姓开始朝著迷信的方向寻求答案,相信所谓的蝗神。
不敢捕杀蝗虫。
当然,明廷对蝗神之以鼻,可对於蝗虫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倒是一些官员开始意识到鸡鸭鹅等对蝗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此类观点没有形成主流。
而且效果终究不是特別好。
前世的网络小说中有很多解决蝗虫的办法。
其中一条就是吃,让朝廷用粮食换蝗虫。
这个办法看似很好,但就是有些没常识。
蝗虫不能多吃,是有毒的。
后世摆上餐桌的蝗虫都是去过毒的。
而且蝗虫安全的吃法需要油炸,这样才能避免寄生虫什么的。
可这会儿的大明,老百姓家里哪能像后世那样做一顿饭就用一锅宽油。
唯一的办法就只能用笨办法,一个是朱翊钧告知所有人蝗虫的特性,让老百姓拿著锄头翻土地,找虫卵。
另一个就是鼓励民间私养鸡鸭,让动物吃蝗虫,
大明还真的有鸡鸭將蝗灾吃绝的案例,
据说有一县遭遇了蝗灾,忽然漫天的鹅、鸭、鸟什么的飞来,將蝗虫吃了乾净。
当地人以为是神跡,还专门上报朝廷。
“这件事情还是要等澳门来人,得到西洋的玻璃製造技术,搞出显微镜,发展药剂学,研究一些针对蝗虫的药剂或许能好点。”
“或者拿显微镜研究蝗虫的虫卵的样子和特性。”
朱翊钧只能耐著性子等那些传教土来。
关於科学没有在东方发芽的说法有很多,其中就有玻璃理论。
认为大明没有生產出纯净的玻璃,导致显微镜、天文望远镜不能出现,科学自然也没有出现。
这种理论对不对,朱翊钧不知道,但他敢肯定,如果显微镜出现,士大夫和各类神医绝对是爱不释手,会用它观察各类东西,
民间的大儒也会因此修改一部分自己的学说,以便適应时代。
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学说要想有生命力,那还得要顺应现实。
辽东。
自阿台夜奔逃窜之后,古勒寨被明军拿下並大肆屠城之后,建州女真就已经是大势已去。
李成梁的默许屠城,导致古勒寨大量的建州权贵身死,群龙无首。
这倒是给阿台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和董鄂、王甲部的联合更加紧密。
此外,他们三部在建州女真当中的话语权更大。
一些小部族愿意跟隨他们开始反抗大明。
不过朝鲜人出现在了董鄂部,董鄂部的首领王兀堂知道之后大骇,他不顾阿台的劝阻,执意带著军队会董鄂部。
这就导致了原本勉强可以维持的阵线开始动摇,
戚继光让军队推著车朝著山隘前进,
这些车被戚继光在浑河一战之后又进行了改进。
因为戚继光发现,女真人使用的箭矢居然是重箭。
这种箭矢虽然射程不如普通箭矢远,但奈何威力甚大。
戚继光曾经眼睁睁的看著一女真骑兵射出箭矢,其箭矢穿过土兵盾牌,射穿土兵的手臂。
於是戚继光又在车上进行了改装。
进行了加厚。
又泼水浸湿外围,避免女真人用火箭烧车。
女真人看著这种密不透风的车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能不断射箭阻止,但是没有丝毫用处,少有的几个车被毁也是用投石器毁掉的。
这些投石器还是他们临时建造的。
“该死,这些尼堪,都是怪物。”
一个女真军官面露绝望。
明军已经上山了,並且来到了寨外,他们看著明军將车相互连接,成为一座城墙,庇佑后面的士兵。
他们还能看到远处的明车正在推看炮车。
“跑吧,只能跑了。”
“要么就得衝出去,和明军决一死战。”
女真军官听闻副官的话,最终嘆了一口气,选择率军离开此处营寨。
衝出去和明军决战,那才是找死。
军官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
一个明军士兵能轻而易举的用刀剑杀死两三个女真土兵。
他们和明军近战毫无优势。
他们自小就没有接受过近战训练。
他们成为士兵只是因为他们射箭厉害,是部落中的神射手,对於刀剑的运用只限於宰条猎物,对猎物进行剥皮处理。
不仅是他们女真人,蒙古人近战一样不是明人的对手。
明军的骑兵为什么那么厉害
就是因为明军的骑兵不仅骑射了得,还敢衝锋近战,他们蒙古骑兵也好,女真骑兵也好,都不是明军的对手。
一衝就散。
“这次战爭结束,我要对大汗进言,我女真勇士也要效法明朝,学习刀剑之法。”
军官暗自下定决心。
但他不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哪怕是明末的满清士兵近战一样不是明军的对手,哪怕面对南明,围攻其地方县衙,
一样有精锐土兵被其城內的书生披甲斩首的记录。
其中明朝的武举人更加离谱,披甲能一个人杀穿十几个人满清士兵。
但没什么用,武力再高,一群满清大兵一轮赞射之下,一样得死。
即使到了乾隆年间,索伦超人的近战能力一样很弱,征大小金川,准格尔,乃至和俄罗斯人的衝突,冲在前排的士兵都是汉人绿营军队。
索伦土兵有一次人数优势之下想要俘虏一位俄罗斯人,套取情报,但是怎么都做不到最后还是南方绿营士兵俘虏的。
现在的建州女真非常难受,不是他们不强,而是朱翊钧找到了一个好时机。
建州並没有统一,明军以优势兵力围攻建州,主帅又是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人。
並且这会儿的大明骑兵因为俺答封贡,数量非常多。
女真没有任何优势,无法復刻歷史上满清的成功。
要知道,崇禎年间,最精锐的辽东镇骑兵还不到一万。
最后骑兵只剩下四五千了,其中和满清廝杀战死的不到一成。
大部分都是因为频繁出没辽东走廊,导致马匹累死的。
因为辽东骑兵既要去镇压李自成,又要去其他地方堵满清。
马在这种常年奔波之下是受不了的,更何况,辽东走廊泥泞难行。
可现在仅仅蓟镇一地,其骑兵便有近两方。
这和明末完全是两种游戏难度。
朱翊钧可不会等著日本人来朝鲜之后,再去收拾女真。
他只是將顺序打乱,先收拾女真,再收拾日本。
明朝的结局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努尔哈赤一家虽然身死在古勒寨,但是经过李成梁的安抚和许诺,努尔哈赤还是將仇恨埋在了心中。
他决定成为了建州之主之后再对明朝復仇。
在此之前他则带著自己的部族跟著明军一起作战,顺便收拢那些投降的女真人。
“只要明军剿灭王甲、董鄂、阿台,我就是建州的一霸。”
努尔哈赤野心汹汹。
李成梁、李如松等人则在大营之中继续商量著作战计划。
本来自古勒寨屠杀之后他们格外担心朝廷的斥责,可没想到朝廷悄无声息。
这令他们大喜过望,知道这是皇帝默许。
要知道,大明的军纪是很严格的。
不是没有军纪差的,但那些大多数都是土司军队,像李成梁这样的营兵,朝廷非常看重军纪。
一旦有兵变、滥杀的前科,重则杀头,轻则解散。
如蓟镇兵变里面的军队,大明在战后,將近三千营兵,包括其中两千多新招募的士兵尽数解散。
这样的土兵朝廷是不会继续用的。
哪怕当时韩战很需要士兵去前线,明廷一样解散了。
因此得到默许之后,李成梁就更加大胆,直接靠著就食於敌的战术,一路追杀了过去。
准备在建州后方堵住阿台等人,和戚继光进行包围。
现在的建州女真近乎绝望,三部首领各自为战,根本无法联合在一起。
明廷一边还有努尔哈赤的这个旗帜帮助明廷招收女真残党。
可谓內外交困。
他们可没有什么间谍送给他们送去明军行军的情报。
就算有间谍,也难送达。
朱翊钧自从成立了总理夷务衙门之后,他就让总理衙门严格要求各地军队的军情传送。
说个冷知识,古代其实是有密码的。
军情的保密措施最早可以追溯到武王伐紂。
用阴符传送情报,后来因为信息量不够大,又用阴书传送。
所谓阴书就是將军情分为三份,確保信使被抓住也不会泄露情报。
但这显然还是不行,於是到了宋朝,军事密码终於出现了。
设立解密规则,给字词编上序號。
这种情报方式大明朝也会。
只不过很多时候嫌麻烦,不会认真使用。
但朱翊钧不怕麻烦,以方逢时为首的文官也不觉得麻烦,
於是军队只能服从。
在后世,萨尔滸之战被人津津乐道,很多人吹嘘满清有多强大,甚至有人公然说出再来多少次,明军还是必败无疑的话来。
然而,完全忽视了努尔哈赤知道明军进军路线的事实,在知道对手进军路线的情况下,別说什么萨尔滸之战。
就算说滑铁卢之战,拿破崙一样可以轻鬆战胜反法联军。
这对於一个会指挥的统帅而言並不难。
现在女真就別想著做梦获取情报了。
此外,朱翊钧还专门让边镇各地配合军队。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大明朝,因为军队作战需要周围县衙的配合,所以军事情报常常要共享,这样这些县令才知道自己要出哪些物资。
这也导致满清攻下县衙之后很容易从县衙的文件中知道明朝的行军动向。
朱翊钧把这些全都改了,直接由中央下令,那些地方需要配合。
可以说,朱翊钧即位之后是给明军的军事系统打了无数个布丁。
很多bug都被修復。
因此,现在的建州女真几乎就是绝望,朝鲜打他们,大明打他们,海西女真也打他们他们几乎无路可逃,只能一退再退,去往野人女真。
野人女真虽然也是女真,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一回事。
野人女真的名字是大明隨意安的,並不代表他们就真的和建州女真一样,同宗同源。
双方语言都不太一样。
真要说起来,索伦都能勉强算做野人女真。
值得一提的是,野人女真和大明的关係反而不错。
因为北方苦寒,野人女真各部落非常需要和大明贸易。
不管是盐巴还是衣物丝绸,他们都非常需要。
因此他们经常朝贡。
朱翊钧也没有忘记使用他们的力量,他没有让野人女真加入攻击建州,但是朱翊钧对建州女真的人头进行了悬赏。
一颗人头可以换取布匹,盐巴等物资。
野人女真各部落为此专门在鸭绿江,黑龙江等地方等著建州的逃人。
让野人女真打蒙古人或许勉强,但是打一打丧家之犬的建州女真,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逃亡的建州女真大多数已经脱掉了鎧甲,都是无甲士兵。
这对於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靠著打猎为生的野人女真而言,就是活靶子。
建州女真的逃兵们然的发现,森林原来是会说话的。
“嗖。”
一支支箭矢从丛林深处射出,建州女真发现自己的袍泽正在开始减少。
即使没有立刻被射死,但被射中之后,也难免发出哀豪,影响著所有人的士气。
但所有人都没有办法,这片森林他们並不熟悉,不敢贸然追击。
他们本身就是最好的猎手,自然知道在森林里面乱跑是多么的危险。
至少对於他们而言,敌人敢在自己的森林中乱窜,那么自己用数十种办法玩死这些人。
別的不说,就说各种各样的陷阱就够敌人吃一壶的。
最终,有人开始受不了,开始慌乱的逃跑,其他人来不及阻止,只见其人喊声没多远,便没了生息。
女真土兵对视一眼,只觉得此地颇为恐怖,
“哦北边的野人女真居然用这么多斩获”
戚继光闻言有些惊讶,看了看野人女真各部落带来的脑袋最终让他们去领赏。
明军其他將领见此也非常高兴,这可是白送的功劳。
在大明像这类土司兵,以及附属蛮族的斩获,朝廷只有口头嘉奖,以及对其首领各种封赏。
很少有这些士兵的功劳。
哪怕有所斩获,也基本上都是不闻不问。
这些斩获很多时候都是算到官军的头上。
这也导致了土司兵因为白干活,而心有怨气,军纪非常差。
也是因此,朱翊钧一直不敢放鬆,想尽办法增加大明的粮食生產潜力。
多產盐能多储存粮食,那就就改革盐法。
现在又开始针对耕牛进行牛鼻环的发明。
不仅如此,印度和南洋他也志在必得。
不然他即使他勉强度过崇禎那倒霉的十几年,大明內部民生凋,那也不是他想要的。
“不过旱灾,水灾固然可怕,蝗灾却是最头疼的问题,只能发报科普,让各地严密监视了。”
“除此之外就是多让民间养鸡鸭。”
朱翊钧有些无奈,蝗灾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而且蝗灾还是那种伴隨著水旱灾害进行二次发作的灾害。
对老百姓而言,属於赶尽杀绝。
蝗虫会潜藏在土地中,一旦遇到水,就会开始孕育,而且发育的很快,来年就是一场蝗灾。
最要命的是蝗虫的虫卵非常隱蔽,老百姓根本发现不了。
对於蝗虫认知的缺失,让老百姓开始朝著迷信的方向寻求答案,相信所谓的蝗神。
不敢捕杀蝗虫。
当然,明廷对蝗神之以鼻,可对於蝗虫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倒是一些官员开始意识到鸡鸭鹅等对蝗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此类观点没有形成主流。
而且效果终究不是特別好。
前世的网络小说中有很多解决蝗虫的办法。
其中一条就是吃,让朝廷用粮食换蝗虫。
这个办法看似很好,但就是有些没常识。
蝗虫不能多吃,是有毒的。
后世摆上餐桌的蝗虫都是去过毒的。
而且蝗虫安全的吃法需要油炸,这样才能避免寄生虫什么的。
可这会儿的大明,老百姓家里哪能像后世那样做一顿饭就用一锅宽油。
唯一的办法就只能用笨办法,一个是朱翊钧告知所有人蝗虫的特性,让老百姓拿著锄头翻土地,找虫卵。
另一个就是鼓励民间私养鸡鸭,让动物吃蝗虫,
大明还真的有鸡鸭將蝗灾吃绝的案例,
据说有一县遭遇了蝗灾,忽然漫天的鹅、鸭、鸟什么的飞来,將蝗虫吃了乾净。
当地人以为是神跡,还专门上报朝廷。
“这件事情还是要等澳门来人,得到西洋的玻璃製造技术,搞出显微镜,发展药剂学,研究一些针对蝗虫的药剂或许能好点。”
“或者拿显微镜研究蝗虫的虫卵的样子和特性。”
朱翊钧只能耐著性子等那些传教土来。
关於科学没有在东方发芽的说法有很多,其中就有玻璃理论。
认为大明没有生產出纯净的玻璃,导致显微镜、天文望远镜不能出现,科学自然也没有出现。
这种理论对不对,朱翊钧不知道,但他敢肯定,如果显微镜出现,士大夫和各类神医绝对是爱不释手,会用它观察各类东西,
民间的大儒也会因此修改一部分自己的学说,以便適应时代。
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学说要想有生命力,那还得要顺应现实。
辽东。
自阿台夜奔逃窜之后,古勒寨被明军拿下並大肆屠城之后,建州女真就已经是大势已去。
李成梁的默许屠城,导致古勒寨大量的建州权贵身死,群龙无首。
这倒是给阿台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和董鄂、王甲部的联合更加紧密。
此外,他们三部在建州女真当中的话语权更大。
一些小部族愿意跟隨他们开始反抗大明。
不过朝鲜人出现在了董鄂部,董鄂部的首领王兀堂知道之后大骇,他不顾阿台的劝阻,执意带著军队会董鄂部。
这就导致了原本勉强可以维持的阵线开始动摇,
戚继光让军队推著车朝著山隘前进,
这些车被戚继光在浑河一战之后又进行了改进。
因为戚继光发现,女真人使用的箭矢居然是重箭。
这种箭矢虽然射程不如普通箭矢远,但奈何威力甚大。
戚继光曾经眼睁睁的看著一女真骑兵射出箭矢,其箭矢穿过土兵盾牌,射穿土兵的手臂。
於是戚继光又在车上进行了改装。
进行了加厚。
又泼水浸湿外围,避免女真人用火箭烧车。
女真人看著这种密不透风的车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能不断射箭阻止,但是没有丝毫用处,少有的几个车被毁也是用投石器毁掉的。
这些投石器还是他们临时建造的。
“该死,这些尼堪,都是怪物。”
一个女真军官面露绝望。
明军已经上山了,並且来到了寨外,他们看著明军將车相互连接,成为一座城墙,庇佑后面的士兵。
他们还能看到远处的明车正在推看炮车。
“跑吧,只能跑了。”
“要么就得衝出去,和明军决一死战。”
女真军官听闻副官的话,最终嘆了一口气,选择率军离开此处营寨。
衝出去和明军决战,那才是找死。
军官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
一个明军士兵能轻而易举的用刀剑杀死两三个女真土兵。
他们和明军近战毫无优势。
他们自小就没有接受过近战训练。
他们成为士兵只是因为他们射箭厉害,是部落中的神射手,对於刀剑的运用只限於宰条猎物,对猎物进行剥皮处理。
不仅是他们女真人,蒙古人近战一样不是明人的对手。
明军的骑兵为什么那么厉害
就是因为明军的骑兵不仅骑射了得,还敢衝锋近战,他们蒙古骑兵也好,女真骑兵也好,都不是明军的对手。
一衝就散。
“这次战爭结束,我要对大汗进言,我女真勇士也要效法明朝,学习刀剑之法。”
军官暗自下定决心。
但他不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哪怕是明末的满清士兵近战一样不是明军的对手,哪怕面对南明,围攻其地方县衙,
一样有精锐土兵被其城內的书生披甲斩首的记录。
其中明朝的武举人更加离谱,披甲能一个人杀穿十几个人满清士兵。
但没什么用,武力再高,一群满清大兵一轮赞射之下,一样得死。
即使到了乾隆年间,索伦超人的近战能力一样很弱,征大小金川,准格尔,乃至和俄罗斯人的衝突,冲在前排的士兵都是汉人绿营军队。
索伦土兵有一次人数优势之下想要俘虏一位俄罗斯人,套取情报,但是怎么都做不到最后还是南方绿营士兵俘虏的。
现在的建州女真非常难受,不是他们不强,而是朱翊钧找到了一个好时机。
建州並没有统一,明军以优势兵力围攻建州,主帅又是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人。
並且这会儿的大明骑兵因为俺答封贡,数量非常多。
女真没有任何优势,无法復刻歷史上满清的成功。
要知道,崇禎年间,最精锐的辽东镇骑兵还不到一万。
最后骑兵只剩下四五千了,其中和满清廝杀战死的不到一成。
大部分都是因为频繁出没辽东走廊,导致马匹累死的。
因为辽东骑兵既要去镇压李自成,又要去其他地方堵满清。
马在这种常年奔波之下是受不了的,更何况,辽东走廊泥泞难行。
可现在仅仅蓟镇一地,其骑兵便有近两方。
这和明末完全是两种游戏难度。
朱翊钧可不会等著日本人来朝鲜之后,再去收拾女真。
他只是將顺序打乱,先收拾女真,再收拾日本。
明朝的结局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努尔哈赤一家虽然身死在古勒寨,但是经过李成梁的安抚和许诺,努尔哈赤还是將仇恨埋在了心中。
他决定成为了建州之主之后再对明朝復仇。
在此之前他则带著自己的部族跟著明军一起作战,顺便收拢那些投降的女真人。
“只要明军剿灭王甲、董鄂、阿台,我就是建州的一霸。”
努尔哈赤野心汹汹。
李成梁、李如松等人则在大营之中继续商量著作战计划。
本来自古勒寨屠杀之后他们格外担心朝廷的斥责,可没想到朝廷悄无声息。
这令他们大喜过望,知道这是皇帝默许。
要知道,大明的军纪是很严格的。
不是没有军纪差的,但那些大多数都是土司军队,像李成梁这样的营兵,朝廷非常看重军纪。
一旦有兵变、滥杀的前科,重则杀头,轻则解散。
如蓟镇兵变里面的军队,大明在战后,將近三千营兵,包括其中两千多新招募的士兵尽数解散。
这样的土兵朝廷是不会继续用的。
哪怕当时韩战很需要士兵去前线,明廷一样解散了。
因此得到默许之后,李成梁就更加大胆,直接靠著就食於敌的战术,一路追杀了过去。
准备在建州后方堵住阿台等人,和戚继光进行包围。
现在的建州女真近乎绝望,三部首领各自为战,根本无法联合在一起。
明廷一边还有努尔哈赤的这个旗帜帮助明廷招收女真残党。
可谓內外交困。
他们可没有什么间谍送给他们送去明军行军的情报。
就算有间谍,也难送达。
朱翊钧自从成立了总理夷务衙门之后,他就让总理衙门严格要求各地军队的军情传送。
说个冷知识,古代其实是有密码的。
军情的保密措施最早可以追溯到武王伐紂。
用阴符传送情报,后来因为信息量不够大,又用阴书传送。
所谓阴书就是將军情分为三份,確保信使被抓住也不会泄露情报。
但这显然还是不行,於是到了宋朝,军事密码终於出现了。
设立解密规则,给字词编上序號。
这种情报方式大明朝也会。
只不过很多时候嫌麻烦,不会认真使用。
但朱翊钧不怕麻烦,以方逢时为首的文官也不觉得麻烦,
於是军队只能服从。
在后世,萨尔滸之战被人津津乐道,很多人吹嘘满清有多强大,甚至有人公然说出再来多少次,明军还是必败无疑的话来。
然而,完全忽视了努尔哈赤知道明军进军路线的事实,在知道对手进军路线的情况下,別说什么萨尔滸之战。
就算说滑铁卢之战,拿破崙一样可以轻鬆战胜反法联军。
这对於一个会指挥的统帅而言並不难。
现在女真就別想著做梦获取情报了。
此外,朱翊钧还专门让边镇各地配合军队。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大明朝,因为军队作战需要周围县衙的配合,所以军事情报常常要共享,这样这些县令才知道自己要出哪些物资。
这也导致满清攻下县衙之后很容易从县衙的文件中知道明朝的行军动向。
朱翊钧把这些全都改了,直接由中央下令,那些地方需要配合。
可以说,朱翊钧即位之后是给明军的军事系统打了无数个布丁。
很多bug都被修復。
因此,现在的建州女真几乎就是绝望,朝鲜打他们,大明打他们,海西女真也打他们他们几乎无路可逃,只能一退再退,去往野人女真。
野人女真虽然也是女真,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一回事。
野人女真的名字是大明隨意安的,並不代表他们就真的和建州女真一样,同宗同源。
双方语言都不太一样。
真要说起来,索伦都能勉强算做野人女真。
值得一提的是,野人女真和大明的关係反而不错。
因为北方苦寒,野人女真各部落非常需要和大明贸易。
不管是盐巴还是衣物丝绸,他们都非常需要。
因此他们经常朝贡。
朱翊钧也没有忘记使用他们的力量,他没有让野人女真加入攻击建州,但是朱翊钧对建州女真的人头进行了悬赏。
一颗人头可以换取布匹,盐巴等物资。
野人女真各部落为此专门在鸭绿江,黑龙江等地方等著建州的逃人。
让野人女真打蒙古人或许勉强,但是打一打丧家之犬的建州女真,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逃亡的建州女真大多数已经脱掉了鎧甲,都是无甲士兵。
这对於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靠著打猎为生的野人女真而言,就是活靶子。
建州女真的逃兵们然的发现,森林原来是会说话的。
“嗖。”
一支支箭矢从丛林深处射出,建州女真发现自己的袍泽正在开始减少。
即使没有立刻被射死,但被射中之后,也难免发出哀豪,影响著所有人的士气。
但所有人都没有办法,这片森林他们並不熟悉,不敢贸然追击。
他们本身就是最好的猎手,自然知道在森林里面乱跑是多么的危险。
至少对於他们而言,敌人敢在自己的森林中乱窜,那么自己用数十种办法玩死这些人。
別的不说,就说各种各样的陷阱就够敌人吃一壶的。
最终,有人开始受不了,开始慌乱的逃跑,其他人来不及阻止,只见其人喊声没多远,便没了生息。
女真土兵对视一眼,只觉得此地颇为恐怖,
“哦北边的野人女真居然用这么多斩获”
戚继光闻言有些惊讶,看了看野人女真各部落带来的脑袋最终让他们去领赏。
明军其他將领见此也非常高兴,这可是白送的功劳。
在大明像这类土司兵,以及附属蛮族的斩获,朝廷只有口头嘉奖,以及对其首领各种封赏。
很少有这些士兵的功劳。
哪怕有所斩获,也基本上都是不闻不问。
这些斩获很多时候都是算到官军的头上。
这也导致了土司兵因为白干活,而心有怨气,军纪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