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敢想敢打,直捣黄龙-《诸天历练:这也算成就?那我无敌》

  “陛下,不可,庞太师此计是乱国奸计。”

  “不迅速扑灭造反,我大魏公信何在?届时人人思反!”

  一位大臣出来喊道:“陛下,可还记得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正是汉室赋予州牧自行募兵之权,才天下大乱的。”

  “国之利器岂能授予他人?”

  “庞太师实乃奸贼,祸国殃民!”

  庞德义躬身:“陛下,微臣绝无乱国之心,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我大魏的强悍岂是汉室可比的。”

  “单皇室一族隐藏的后天巅峰就可横扫天下,又岂是那个时候羸弱的大汉皇室?”

  “而且,我们只让有反贼的地方可自行募兵,不会尾大不掉。”

  “收拾这些烂摊子还不容易吗?”

  魏顺帝沉思,然后深以为然的点头:“不错。”

  庞太师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大司空家族在豫州各郡可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豫州民间有句话,‘只知陈家大司空,不知陛下是何人’。”

  “大司空无非是怕自家利益受损,因为大司空就是乡绅豪族的最壮者。”

  “陛下想清理豪族,他自然反对。”

  此话一出,所有准备谏言的大臣都住嘴。

  他们哪一个不是乡绅豪族的代表?

  魏顺帝大怒:“来人,把大司空轰出去,剥夺他一切官职,赶出京都,终生不得录用!”

  大司空跪地:“陛下,你糊涂呀,听不得忠臣之言。”

  庞德义冷笑:“大司空,古之忠臣,撞柱直谏,你为何不效仿,让陛下见到你的忠心?”

  “你!”

  “乱大魏者,庞德义也。”

  大司空顿时起身一挥衣袖离去。

  “陛下,可看到大司空的忠心?”

  庞德义冷笑。

  魏顺帝听到这话,直接下定决心道:“来人,拟旨,就说朝廷调兵需要时间,请有反贼的各郡先自募乡勇,抵挡贼兵。”

  “陛下英明!”

  众大臣躬身道。

  随后众人散朝。

  殿外。

  大司空等着庞太师:“庞德义,你自已就是乡绅豪族,你出如此动乱之计,就不怕战争扩大,你千年庞家一朝尽毁。”

  庞德义举拳敬天:“有国才有家,我庞德义一片忠心,天地可昭,日月可见!”

  “我在朝堂已经说的很清楚,这是为大魏提前点燃危机,解决危机。”

  “此计过后,我大魏可再添五百年国运!”

  庞德义一脸正气。

  “哼,我们同朝为官,你庞太师什么时候成了忠臣?”

  大司空实在说不赢挥袖愤慨离去。

  庞德义看着大司空的背影心中冷笑连连:“千年世家与我何干?我儿子都没有了,再大的家业给谁继承?他人血脉吗?哼!”

  “或许我应该给天理教一些支持,省得他们败的太快!”

  “快了,快了,既然我没有儿子,我为什么不追求更大的权利!”

  他望向金銮殿。

  ......

  很快。

  魏顺帝的募兵令传遍官场、民间和武林。

  官场、民间和武林彻底疯狂。

  封疆大吏、乡绅豪族和武林大派开始募兵,甚至为了募兵,他们自已冒充天理教教徒攻打附近城池。

  一时不知多少豪杰效仿桃园三结义,梦想成就不世之功。

  本来还想苟的历练者再也苟不住。

  这种千年难逢的机会不把握住,他们梦里都想给自已一耳光。

  所谓“乱世出英雄”!

  搏一个功成名就的机会,那就是代表稳稳的成就点。

  纷纷拉起部队或者参加募兵,甚至有的加入天理教。

  因为天理教缺人才,晋升快,以历练者的见识和能力很快就能独领一军。

  然后静观后续发展,届时是单干还是招安,就看情况。

  至于天理教,站在历史顶点的历练者并不看好。

  认为天理教是为王先驱罢了!是为后面的真命天子铺路!

  另一边。

  杨天罡打下荥阳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乡绅大官抓了起来。

  然后按照天理教之前的暗查结果,欺压百姓、作奸犯科者全抄家灭族。

  获得钱财的同时,为造反者释放情绪。

  第二件事整顿军队,只留下十万战斗军。

  把其中老弱病残的编为后勤军,维护城池秩序,收割粮食,打造军械。

  制造严格的军队纪律,与普通百姓秋毫不犯。

  第三件事奖励此次起义的众人,分田地、房子、钱财、女人、权力。

  起义军情绪高涨。

  第四件事向所有百姓传播天理教后天级的黄级高阶武学。

  而要学习玄级和地级武学,就要加入军队,还要获得军功。

  第五件事招贤纳士。

  他麾下出现不少贤才。

  其中历练者占了一半。

  在火眼金睛下,发现这些人才大多是各怀鬼胎,想以天理教为晋升之阶。

  或者想当朱元璋者。

  正缺人才的杨天罡也没有揭穿,按照他们的能力安排职位,带兵、处理政务、后勤、出谋划策等。

  做完这些,已经五天过去。

  这段时间,让人意外的是只有一波不成样子的大魏军队进攻。

  那些大魏军队就像他遇到的浔阳县兵,根本不是精锐,比他的河工大军强不到哪去。

  他料想朝廷内部是出了什么诡计。

  他准备出兵攻打其他地方。

  有军师劝道:“教主,我们应该广积粮,高筑墙,大魏不来打我们,怎么我们反而去打他们?”

  杨天罡摇头:“我们只有一个郡之地,岂能抵挡神州之地,等大魏玩真格的,我们瞬间就会烟消云散。”

  “为今之计,只有闪电战,直捣黄龙,让大魏群龙无首!”

  众人惊涛骇浪,教主他还真敢想。

  杨天罡,不仅敢想还敢做。

  他当即带兵十万来到虎牢关。

  虎牢关在荥阳城外二十公里,关卡城墙三十丈,为当今天下第二雄关。

  杨天罡仰望着关卡。

  众人劝道:

  “教主,你不要开玩笑了,这样的雄关以我们现在实力怎么能攻的下?”

  “是吗?”

  杨天罡笑了一声。

  “凭虚御风!”

  他的身体从白龙马上一跃而起,朝着虎牢关掠去。

  城墙上传来嘲笑声:“这是天理教教主吗?他是不是混武林混傻了,最强的武林高手能拔高一个四丈就是极限。”

  “普通的城墙还可以让他们借力,虎牢关城墙外面全是精铁浇灌,刀枪不入,光滑如冰,他如何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