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步入欢喜禅院
太白金星作为凌霄殿前的首席文官,天道杀伐征讨之事与他无关。
西方教与天庭开不开战,这一战打出个什么结果,都不会影响他的升迁贬谪。
但是,举荐贤能,诏安妖仙,可是他分内之责,可以直接转化为政绩。
一只神通广大的妖猴,他都不辞辛劳地谏言,亲自涉险前去诏安,为的就是赚这份实打实的功劳。
闻瑞其人,太白金星知之甚少,只晓得他在天庭后台极硬,有不少上仙大神与他关系匪浅。
与之交好,做好表面功夫,乃是天庭为官的基本素养使然,内心深处也只当他是投胎技术一流顶级神二代罢了。
对这种人,只能交好,不能得罪。
因为他们虽没什么真本事,成事不足,但想要败坏仙官的前途,却绰绰有余。
半懂不懂地听完观音菩萨与闻瑞的对答,心思细腻的太白金星立刻有所察觉,隐隐约约似乎发现了立功的机会。
不管闻瑞有何才能,既然西方教看好、招揽,天庭先一步封官,总不会错。
退一万步讲,西方教看走了眼。
太白金星也可借举荐闻天尊之子、斗姆元君的徒孙之举,而交好雷部、斗部众神。
西方教看好闻瑞,也是个很好的举荐理由,使得他与玉帝奏对之时,显得没那么刻意讨好闻天尊和元君娘娘,避过结党营私之嫌。
这位老倌深谙官道,脸皮厚度更是久经磨炼,索性直接当面向观音菩萨发问,就欺她身居菩提果位不可欺心说谎。
观音菩萨脸上虽挂着笑,目光却锐利了几分,无悲无喜地道:“佛陀有五明真谛,乃是佛门弟子皆需掌握的五种学艺,分别是指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
“闻瑞工巧、医方之明,三界众生无出其右者,其以工巧、医方入道,惠泽万世,兼济苍生,入我佛门,即可立地证得辟支佛果。”
说到此,她抬眼,目光灼灼看向太白金星:“若他被天庭征辟为官,纵是工巧粉饰无上荣华,医方延得亿万载仙寿,与众生何益罪过啊,罪过!”
辟支佛,既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
三乘佛法。
第一乘为声闻乘,即小乘佛法,对应罗汉果位。
第三乘为菩萨乘,即大乘佛法,对应佛菩萨果位。
第二乘便是缘觉乘,没有听闻佛陀教说,独自观察十二因缘等法理而觉悟,对应辟支佛果位。
封神大劫后,如慈航、文殊、普贤、燃灯等阐教仙人,转投西方教时,最初证悟的便是这辟支佛果位,随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才证悟了菩萨、佛陀果位。
观音大士乃是显宗大菩萨,谨守清规戒律,断不会犯妄语之戒,只得原原本本地将她对闻瑞的评价和盘托出。
“闻宗主的奇淫技巧和殇医手段的确不俗,贫道也佩服得紧,但……”
在一旁竖起耳朵旁听的长青真人实在忍不住,开口道:“真有观音大士说得那么夸张嘛贫道也颇通医道啊,也精于炼器啊,难道贫道也有证得辟支佛果位的佛缘不成”
菩萨瞟他一眼,冷声道:“你那丹鼎、炼器之能,纵能炼出仙丹、仙宝,可令三界众生共受其惠否”
“啊这……”长青真人一时语塞:“贫道倒是愿发那菩提心,叵耐世上灵草、仙材稀缺,难孚众望。”
“不度众生,终不成佛。”
撂下这一句,观音菩萨便鼻观口、口观心,修起了闭口禅。
四大宗主面面相觑,这一回有了观音菩萨替闻瑞的能力背书,他们几仙对闻瑞的认识再度刷新。太白金星则眼神闪烁,低头思索,盘算着在玉帝面前给闻瑞推荐个什么官职。
至于观音菩萨警告的天庭征辟闻瑞于众生无益之说,太白金星只当成了耳旁风。
众生受益,哪有天庭受益重要,哪有他官运亨通重要
凡间朝廷尚有民生凋敝国力衰微,或者民怨沸腾沸反扬天的顾虑。
天庭则百无禁忌,凡人想造天庭的反,首先得会飞啊。
飞不起来的刁民,蹲在地上骂两句贼老天,根本伤不到众神分毫。
思来想去,太白金星拿定了主意。
举荐闻瑞上天专司为玉帝督造天河游船,琼楼玉宇,殿堂馆阁,最适合不过。
既能讨玉帝欢心,也是个肥缺,可进一步结交闻瑞。
一举两得,办好差事,还做了顺水人情。
想到此,太白金星捋了捋长须,露出满意笑容。
一旁的观音菩萨见他面有得色,却是再度暗暗叹了口气。
……
欢喜禅院门前庭院中,闻瑞谨慎地开启扫描仪器,对身处的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彻底的扫描。
由不得他不谨慎以待。
长耳定光仙即便未证菩萨果位,入西方教之前也是金仙境界,不知比闻瑞区区一介凡人高到哪里去了。
虽说这段时间闻瑞人仗棒势,凭着金箍棒法宝威能,屡屡偷袭天仙、真仙得手。
但面对一尊金仙,实是不敢托大。
最关键的是,身处长耳定光仙的老巢欢喜禅院,就连网络信号都被护山大阵隔绝,彻底失去了主场优势。
观察这座禅院,与寻常佛寺并无不同,寺中寂静无声,也看不到任何僧人。
禅院有一门三殿,闻瑞直接跃迁空间通过了山门,此时正站在大雄宝殿前。
大雄宝殿前后殿门尽皆敞开,大殿中供奉的却是如来金身法相,大殿四周沿着墙壁诸佛菩萨尊相环列排开。
细细看去,闻瑞发现大欢喜菩萨的尊像,并未摆在大雄宝殿之中。
走过大雄宝殿,穿过后门而出,迎面便是欢喜禅院的后殿。
后殿殿门依旧敞开,通过门洞看进去,这才看到祭台上供奉着怀抱明妃的十六臂大欢喜菩萨法相。
闻瑞悄悄咽下口吐沫,定了定心神,迈步上前,一步跨过了后殿门槛。
一步跨出,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一门之隔,时空错位。
大殿之中场景陡然颠倒,佛寺、佛堂、佛像尽皆扭曲虚化,眼前只能看到一片昏黄与殷红交错侵染的诡谲色块。
太白金星作为凌霄殿前的首席文官,天道杀伐征讨之事与他无关。
西方教与天庭开不开战,这一战打出个什么结果,都不会影响他的升迁贬谪。
但是,举荐贤能,诏安妖仙,可是他分内之责,可以直接转化为政绩。
一只神通广大的妖猴,他都不辞辛劳地谏言,亲自涉险前去诏安,为的就是赚这份实打实的功劳。
闻瑞其人,太白金星知之甚少,只晓得他在天庭后台极硬,有不少上仙大神与他关系匪浅。
与之交好,做好表面功夫,乃是天庭为官的基本素养使然,内心深处也只当他是投胎技术一流顶级神二代罢了。
对这种人,只能交好,不能得罪。
因为他们虽没什么真本事,成事不足,但想要败坏仙官的前途,却绰绰有余。
半懂不懂地听完观音菩萨与闻瑞的对答,心思细腻的太白金星立刻有所察觉,隐隐约约似乎发现了立功的机会。
不管闻瑞有何才能,既然西方教看好、招揽,天庭先一步封官,总不会错。
退一万步讲,西方教看走了眼。
太白金星也可借举荐闻天尊之子、斗姆元君的徒孙之举,而交好雷部、斗部众神。
西方教看好闻瑞,也是个很好的举荐理由,使得他与玉帝奏对之时,显得没那么刻意讨好闻天尊和元君娘娘,避过结党营私之嫌。
这位老倌深谙官道,脸皮厚度更是久经磨炼,索性直接当面向观音菩萨发问,就欺她身居菩提果位不可欺心说谎。
观音菩萨脸上虽挂着笑,目光却锐利了几分,无悲无喜地道:“佛陀有五明真谛,乃是佛门弟子皆需掌握的五种学艺,分别是指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
“闻瑞工巧、医方之明,三界众生无出其右者,其以工巧、医方入道,惠泽万世,兼济苍生,入我佛门,即可立地证得辟支佛果。”
说到此,她抬眼,目光灼灼看向太白金星:“若他被天庭征辟为官,纵是工巧粉饰无上荣华,医方延得亿万载仙寿,与众生何益罪过啊,罪过!”
辟支佛,既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
三乘佛法。
第一乘为声闻乘,即小乘佛法,对应罗汉果位。
第三乘为菩萨乘,即大乘佛法,对应佛菩萨果位。
第二乘便是缘觉乘,没有听闻佛陀教说,独自观察十二因缘等法理而觉悟,对应辟支佛果位。
封神大劫后,如慈航、文殊、普贤、燃灯等阐教仙人,转投西方教时,最初证悟的便是这辟支佛果位,随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才证悟了菩萨、佛陀果位。
观音大士乃是显宗大菩萨,谨守清规戒律,断不会犯妄语之戒,只得原原本本地将她对闻瑞的评价和盘托出。
“闻宗主的奇淫技巧和殇医手段的确不俗,贫道也佩服得紧,但……”
在一旁竖起耳朵旁听的长青真人实在忍不住,开口道:“真有观音大士说得那么夸张嘛贫道也颇通医道啊,也精于炼器啊,难道贫道也有证得辟支佛果位的佛缘不成”
菩萨瞟他一眼,冷声道:“你那丹鼎、炼器之能,纵能炼出仙丹、仙宝,可令三界众生共受其惠否”
“啊这……”长青真人一时语塞:“贫道倒是愿发那菩提心,叵耐世上灵草、仙材稀缺,难孚众望。”
“不度众生,终不成佛。”
撂下这一句,观音菩萨便鼻观口、口观心,修起了闭口禅。
四大宗主面面相觑,这一回有了观音菩萨替闻瑞的能力背书,他们几仙对闻瑞的认识再度刷新。太白金星则眼神闪烁,低头思索,盘算着在玉帝面前给闻瑞推荐个什么官职。
至于观音菩萨警告的天庭征辟闻瑞于众生无益之说,太白金星只当成了耳旁风。
众生受益,哪有天庭受益重要,哪有他官运亨通重要
凡间朝廷尚有民生凋敝国力衰微,或者民怨沸腾沸反扬天的顾虑。
天庭则百无禁忌,凡人想造天庭的反,首先得会飞啊。
飞不起来的刁民,蹲在地上骂两句贼老天,根本伤不到众神分毫。
思来想去,太白金星拿定了主意。
举荐闻瑞上天专司为玉帝督造天河游船,琼楼玉宇,殿堂馆阁,最适合不过。
既能讨玉帝欢心,也是个肥缺,可进一步结交闻瑞。
一举两得,办好差事,还做了顺水人情。
想到此,太白金星捋了捋长须,露出满意笑容。
一旁的观音菩萨见他面有得色,却是再度暗暗叹了口气。
……
欢喜禅院门前庭院中,闻瑞谨慎地开启扫描仪器,对身处的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彻底的扫描。
由不得他不谨慎以待。
长耳定光仙即便未证菩萨果位,入西方教之前也是金仙境界,不知比闻瑞区区一介凡人高到哪里去了。
虽说这段时间闻瑞人仗棒势,凭着金箍棒法宝威能,屡屡偷袭天仙、真仙得手。
但面对一尊金仙,实是不敢托大。
最关键的是,身处长耳定光仙的老巢欢喜禅院,就连网络信号都被护山大阵隔绝,彻底失去了主场优势。
观察这座禅院,与寻常佛寺并无不同,寺中寂静无声,也看不到任何僧人。
禅院有一门三殿,闻瑞直接跃迁空间通过了山门,此时正站在大雄宝殿前。
大雄宝殿前后殿门尽皆敞开,大殿中供奉的却是如来金身法相,大殿四周沿着墙壁诸佛菩萨尊相环列排开。
细细看去,闻瑞发现大欢喜菩萨的尊像,并未摆在大雄宝殿之中。
走过大雄宝殿,穿过后门而出,迎面便是欢喜禅院的后殿。
后殿殿门依旧敞开,通过门洞看进去,这才看到祭台上供奉着怀抱明妃的十六臂大欢喜菩萨法相。
闻瑞悄悄咽下口吐沫,定了定心神,迈步上前,一步跨过了后殿门槛。
一步跨出,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一门之隔,时空错位。
大殿之中场景陡然颠倒,佛寺、佛堂、佛像尽皆扭曲虚化,眼前只能看到一片昏黄与殷红交错侵染的诡谲色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