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姑妈病危?-《天山画壁》

  周日傍晚,最后一缕阳光从梁薇脚边溜过。

  梁薇收起临摹工具和画板走出石窟,拍了拍裤脚。

  缝里嵌着的细沙簌簌往下掉,右手手指因为画了一周的画,弯动时还有些隐隐的发僵。

  收工后回到工作站。

  周明远肩上搭着件沾满沙尘的外套,冲进土坯房里大喊:“来库木吐喇的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这周大家熬得最久,明儿放一天假,一早去玉奇吾斯塘乡补点物资,顺便找家地道的馆子,把这几天的面片子都给补回来!”

  话音一落,屋里瞬间松了劲。

  “终于放假了!”

  “一天也好,呼……”

  第二天一大早,工作站的越野车载着众人往玉奇吾斯塘乡去。

  车厢里不算挤,小周坐在副驾,转头跟后座的人搭话:“这段时间在石窟里没信号,我对象估计得发疯。等会儿到了乡里,我可就不跟你们一起转了,得先去哄我的‘姑奶奶’。”

  这话逗得满车人哈哈大笑。

  小郑从背包里摸出手机,拍了拍屏幕:“我也得赶紧给我妈打个电话,上次说好了给她带乡里的手工地毯,再不报平安,她该以为我被沙漠埋掉了。”

  车厢里的笑声还没散,小周又转头看向梁薇:“梁薇姐,你长得这么漂亮,肯定有男朋友吧?这几天没信号,对方会不会急得上树?”

  梁薇望着窗外掠过的戈壁,闻言摇了摇头:“没有。”

  小周显然不信:“真的假的?梁薇姐你这么能干,又好看,追你的人肯定排着队才是!”

  旁边有人跟着附和。

  梁薇笑了笑,没多解释。

  小周在拿着手机打贪吃蛇,见梁薇不想说对象的问题,又问:“说起来梁薇姐,我听说你是南方人,这么远来新疆修壁画,你家人能放心吗?”

  提到家人,梁薇的眼神软了些。

  她轻声说:“我爸妈一直很支持我。以前我爸总跟我说,人生就这么一次,一定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不用怕远,不用怕难,只要踏实去做,他们永远会支持我,也会为我高兴。”

  风吹着车窗,送来戈壁的干燥气息。

  如果他们还在,肯定会这么说的。

  她确定。

  小郑眼里有羡慕:“你爸妈真好。我当时说要来新疆,被我爸妈关在屋里关了一个星期,还扬言要打断我的狗腿。”

  小周看了眼中控镜:“那你爸妈也挺好的,起码你的狗腿还在。不过我听说,你不是被关了半个月么?整个研究所都知道啊。”

  “好吧,本来是一星期的……只是我当时对我爹说,我长狗腿,那我是小狗,你就是老狗。我老爹一生气,又把我关了一个星期。”

  小周捂着肚子笑起来:“还得是你。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啊。”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越野车停在玉奇吾斯塘乡的文化站院里。

  众人刚准备下车,梁薇裤兜里的手机“嗡嗡嗡”地响起来。

  跟着就跟炸了锅似的,未接来电提示一条接一条往外蹦,屏幕亮得晃眼。

  足足二十七个未接,全是姑妈梁青的号。

  梁薇的手指刚触到按键,短信消息又铺天盖地地涌进来,顶的手机都卡成了死机。

  她赶紧下车。

  打开手机盖,插拔电池,再开机。

  脚步却是没停,快步往信号稍好的文化站二楼走去。

  刚站定,姑妈发的第一条彩信弹出来。

  照片里的顾正杰站在一家亮堂的酒店门口,左手搭着王浩的肩,右手拎着姑妈的背包,三人对着镜头笑,姑妈脸上的褶子都堆着。

  配文看的梁薇太阳穴直跳:“还是我的女婿懂事!知道我们来上海没地儿住,立马给开了星级酒店,倒是你这亲侄女,还不如人家一个外人贴心!”

  继续往下翻,

  消息一条比一条扎得慌。

  “梁薇你翅膀硬了是吧?打电话不接,信息不回,真打算跟家里断了?”

  “我给小顾通电话,他说你跟他闹脾气?我看你真的是脑子进水了,小顾条件那么好,你上哪儿再找这么对咱家人上心的?”

  “梁薇,我警告你啊!今天之内必须回电话,不然这个家你也别认了!”

  ……

  这些是短的,长的有69个字。

  刚好是一条短信的上限。

  内容都大同小异。

  梁薇没有耐心读,直接全选,一键删除。

  看完短信,QQ消息也跳出来。

  发消息条数最多的人来自许瑶。

  她给自己发了一些美食、八卦、问要不要借钱、想你了、是不是在戈壁上迷路了……

  除此之外,王浩也发了几条语音。

  最新的两条是昨天半夜发的。

  王浩的语气里是不耐烦的责备,背景有隐约的音乐声:“姐,你还真不回啊?我妈被你气着了。”

  跟着是梁青的声音,虚飘飘的:“小薇,你回来看看姑妈啊……”

  只是一句。

  王浩又接着说道:“梁薇,你看看你干的好事。我妈现在躺床上,全是被你气的!我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梁薇握着手机,反复听了两遍语音。

  从她有记忆起,姑妈一直在马鹿塘开包子铺。

  马鹿塘是南方的一个小镇,盛产锡矿。

  早上天未亮,工人开始换班。

  上早班的工人为了方便,早饭大多数吃包子馒头。

  下夜班的工人工作了一整夜,也没有精力花时间做饭,包子馒头对于他们也是最好的选择。

  姑妈开的包子铺子在正街,是他们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所以她家生意很好。

  但这种生意很好的前提,是她要比别人更加劳累。

  一般凌晨三点她就得起床和面,做包子,蒸包子。

  到五六点才能把包子馒头都做出来,让大家都有得买。

  等过了这个高峰期,差不多到七点左右,上课的学生,在街上做生意的人也开始起床吃早饭了,又能迎来第二波小高峰。

  二十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姑妈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差。

  难道姑妈真的病了么?

  梁薇深吸口气,翻出王浩的电话拨过去。

  听筒里“嘟嘟”响了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