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投胎重生-《王者对弈》

  出了阎王殿,左拐再直走便能到达投胎的必经之路,奈何桥。

  一路上,陆判官跟在我身旁,还边走边提醒道:“财不可露眼,赶紧把宝珠藏好!”

  “哦!”我虽然嘴上这么答应着,但手却摸遍全身也没找到一个能藏东西的地方。

  陆判官见我连这么小的事情都办不好,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藏肚子里。”

  这玩意能吃?我皱了皱眉头,表示怀疑。

  “怎么了,赶紧藏好啊!”陆判官催促道。

  为了隐藏身份,我只能硬着头皮,仰起头咕噜一声,把小珠子吞了下去。

  很快,我们两人走到奈何桥,见到桥上的孟婆正忙碌地给后面源源不断的鬼魂递上孟婆汤。

  她一边递汤,一边念道:

  “红尘滚滚沙场陨,

  大将小兵剩亡魂。

  忘川奈何走一趟,

  多少往事化烟云。”

  我走过去,礼貌地问道:“孟婆婆,您好!请问这里是投胎的地方吗?”

  孟婆听后不高兴地说:“喊就喊,别乱加个婆字!”

  她的声音如同一阵冷风,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明白,下次不敢了。”我赶紧道歉。

  虽然不知道孟婆多少岁,但她长得像二十来岁的姑娘一样,身材凹凸有致,貌美如花,确实不该那么喊她,我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接着,孟婆看都没看我一眼,抬起玉手一指,回答道:“想投胎的话,去那边排队!”

  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我看见奈何桥的另一端排着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长龙。

  “这要排到什么时候啊!!!”我惊呆了。

  “人间战争不断,死了太多人,你慢慢等吧!”孟婆说着叹了口气。

  我并不关心人间的战争,只关心自己要排到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鬼地方。

  这时,陆判官向孟婆解释道:“阎王有令,他身份特殊,必须赶紧离开冥界,不是来投胎的,所以不必排队。”

  “行,队可以不排,但汤不能不喝。”孟婆递过来一碗熬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浓汤。

  我接过孟婆汤看了看,脸上写满了不愿意与疑惑:“这浓汤黑如墨汁,真的能喝吗?”

  “赶紧喝了就走,别浪费时间!”陆判官不耐烦地催促道。

  为了赶紧离开这鬼地方,我只好捏住鼻子,咕噜一声,一饮而尽。

  传说中,孟婆汤可以让喝了的鬼魂忘掉生前的一切,重新投胎做人。

  至于汤的味道如何,则因人而异,听说生前过了苦日子的人能喝出甘甜的味道,而生前生活太好的则会喝出苦涩的味道。

  我一开始只觉得孟婆汤跟白开水似的,淡而无味,然而过了一会儿,便觉得肚子有点不对劲,甚至咽喉深处还有一种莫名的苦涩。

  这苦味由淡渐浓,如作呕时的黄胆水一般,渐渐填满他的口腔。

  “呕!”我忽然感到反胃,不禁做出呕吐的动作,却又什么都没吐出来。

  这汤果然不能喝,闹肚子了!我心里想。

  孟婆见状,觉得很是奇怪:这家伙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把记忆连同汤水一起吐出来?

  按照冥界的规定,人类不能带着前生的记忆和冥界的见闻去投胎,所以我即便不是投胎也不能留下这些记忆。

  但陆判官顾不了那么多,用毛笔在生死簿上潦草地写了几笔后,便不耐烦地说:“汤已喝了,速速离去吧!”

  言毕,陆判官好像急着送走一尊瘟神似的,也不管我有没有吐掉汤水,将我从桥上推了下去。

  “啊——”

  我惊叫一声,开始不断坠落,坠落。

  …………

  时间一晃十余年过去,我再次长大成人,并且成了滨海棋院的入门棋士。

  我此刻在罚站,百无聊赖,一边回忆着过去一边打起了哈欠。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我唯有把注意力放到远处。

  放眼望去,尽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面波光粼粼,时而有苍鹰掠过苍穹,时而有几只海鸥迅速地一头扎进水中,衔起几尾鱼儿,轻盈地飞向远方。

  水天相接之处,洁白的云朵层层叠起,垒成了一座座蓬松的云山。

  云山底下商船络绎不绝,驶向远方的商船,渐渐化作白点,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取而代之的则是十几个灰点点,如同一群落在湛蓝的水彩画上的小蚂蚁,缓缓而来。

  我心生好奇,轻声念道:“鹰眼,开!”

  “鹰眼”是一种观察类棋术,也叫做“瞳术”。

  使用此术,施术者的眼睛与鸟类的双目相连,以达到鸟览大地的俯视效果,有助于战斗时更好地观察形势,掌控局面。

  但我使用“鹰眼”并非出于这个目的,我只是觉得这种棋术能让自己看得更远,很有趣罢了。

  随着“鹰眼”发动,我的眼睛瞬间与天上的海鸥链接成功,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在俯瞰的视野中,灰点点渐渐放大,最后化作一艘艘大船,其中一艘黑船长约百米,宽却仅有二十米,像是一条放大的须鲸,外形十分奇特。

  黑船的帆布收拢着,船身的两侧伸出上百根船桨,船桨激起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星光,给那墨汁一般的黑色船体点缀了些许花纹,增添不少美感。

  看了个明白之后,我将目光收回,接着又放到码头上那司空见惯的繁华景象之中。

  “卖鱼咯,刚打回来的狮头鱼,新鲜着哩!”

  “濑尿虾,大螃蟹,生猛海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虾米、虾膏、咸鱼……”

  摊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给这座临海小城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没错,这里是一座名为“临海城”的海滨小城,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位于夏国东南角一个呈椭圆形的半岛上。

  可这么一个小城里面,如今却生活着十多万人。

  其实,几十多年前的临海城还只是一条小渔村,本地居民仅有几百人。

  本地人大多数以捕鱼为生,不出海时也会种植一些农作物,比如水稻、蔬菜、番薯等等。

  靠着勤劳节俭,居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后来,小渔村得益于良好的地理位置,吸引愈来愈多人到此做生意。

  渐渐地,小渔村繁荣起来,变成了临海城。

  最高峰的时候,外来人口甚至是本地人口的几十倍。

  这些外来人口中有移居过来的普通老百姓,有旅行修炼的棋士,有做生意的商人,还有被买卖的奴隶。

  不,在商人的眼里,奴隶还算不上人,奴隶只是他们的商品罢了。

  不管怎样,是人也好,是商品也罢,随着人口愈来愈多,城里需要建更多新房子以供新增人口居住。

  新建的房子与城里原有的房子不一样。

  旧城区的房子多以石头规则堆砌而成,石头之间的缝隙则填上黄泥,既能让房屋更坚固,免海风侵蚀,还能在冬季防止海风吹进屋里,起到御寒作用。

  至于房顶,由于临近海边,经常下雨的原因,所以使用软泥烤制而成的瓦片叠成了三角形,以便雨水能迅速流走。

  只不过,近些年来雨水越来越少,这种精心设计的房顶反而没啥用了。

  若不是改造屋顶需要花钱,本地居民甚至恨不得想把房顶改成漏斗型,好在雨天用来装雨水。

  那么,改造了就有用吗?没有用!

  天公不作美,已经好久没下过大雨了,人们能做的只是期盼雨季早日到来。

  至于新城区的房子,则是几年前快速建成的,所以不必考虑排水问题,没有搭建三角形的屋顶,外形都是方方正正的。

  除此之外,新房子还抛弃了石头这种笨重的建筑材料,改为使用木头和青砖等多种材料搭建而成,建造速度更快,也更加实用。

  但这种毫无本地特色的新建筑,常常成为本地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孩童们对此的态度与大人们不同,他们只觉得那些新房子有点怪异而已,并不感觉有什么不妥。

  同样,他们对水的看法也跟大人们不一样,在孩子眼中,大海里头的水多得是,根本不必担扰雨水什么到来。

  的确如此,放眼望去,茫茫大海,浩瀚无边,想要多少水就有多少。

  只是海里有再多的水都好,普通人也不能喝上一口,更不能用来灌溉农田。

  当然,除了这些缺点,大海还是很好的,最起码提供了丰富渔业资源,让百姓不必饿肚子的同时,还给城镇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有源源不断的商船到此贸易。

  有了钱还怕没有水吗,富人们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

  对于富人来说,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生活如常,并没受到什么影响。

  至于穷人嘛,其实也差不多,不管什么季节都好,苦日子依旧在继续。

  那么自己又想过怎样的日子呢?我收回视线,这样问自己。

  作为一个从文明世界穿越过来的人,我真的适应不了这个古代一样的盘古大陆。

  我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梦,等到梦醒了,自己还在原来的世界,并没穿越过来。

  可是每一次醒来,发现自己依旧在这里,这使得我非常迷茫。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个全新的世界,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起初,我也尝试去了解这个异世界的文化,想融入这里的生活,但是随着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逐渐深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融入其中。

  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这个异世界的东西过于“玄幻”;其二是这里的生活方式过于“古老”。

  “玄幻”就不必多说了,还是说说“古老”吧!

  虽然我没有去过别的地方,但是从临海城这个小城也能窥见一斑。

  由于临海城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贩和旅人,所以我从他们的装扮和言行中便能了解其他地方。

  衣着方面,大多数人穿得跟古人一样,有钱的穿绫罗绸缎,没钱的穿粗布麻衣;男的穿宽袖长袍,女的穿齐胸襦裙;当兵的身披轻型甲胄,当官的锦袍戴冠。

  言行方面,大部分人聊的都是奇闻轶事和家长里短,因为国家大事是禁止交谈的。

  除此之外,禁止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禁止在城里使用棋术打斗;禁止带武器上街;禁止普通百姓随意出城,晚上随意出门;禁止与奴隶通婚……

  总之,对于我来说,盘古大陆还处于保存着奴隶制的封建王朝时代,老百姓只不过是帝王的棋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