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刚开始遇到了凌霜和盛桥这两人,差点影响到了享受美食的胃口,可是他们两走了之后,宁鹿和高微雨就把他们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虾很新鲜,蟹肉很嫩,牛排鲜嫩多汁,南瓜浓汤恰到好处,烤好的羊排滋滋冒油,孜然撒上去激起一阵浓郁的香味,勾人鼻翼翕动……
布布最喜欢南瓜浓汤,一连喝了两小碗,让宁鹿差点掏出手机问大厨去问南瓜浓汤的配方。
吃好了饭已经九点半了,高微雨拉着宁鹿坐下,“九点四十开始有跨年烟火大会,在这里看的话会很壮观。”
提到烟火大会,宁鹿倏然想起来,“昨天晚上海洋公园也有烟火晚会的,结果我忘记了。”
“没关系,今晚的烟火大会很壮观。”
到了九点四十,果然如高微雨所说,烟火大会开始了,而且她们的位置恰好刚刚转过来,只要稍微侧一侧头就能看到半空中盛放的烟火。
而按照餐厅的转速,二十分钟的烟火大会,她们都不需要换位置。
刚开始是很大的烟火一朵朵的缓缓的在空中绽放,这一朵刚炸开,另一朵就升到空中,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
等到后面烟火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布布趴在落地窗前面,眼睛都不会眨了。
“妈妈,快看,好像贝贝!”
正好在空中炸开的是蓝色的海豚形状的烟火,随着这只海豚的升空,接下来炸开的全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变幻的光影在天空中倾泻成一片。
二十分钟过去,宁鹿收回撑着下巴的手,“真美。”
高微雨见宁鹿喜欢,顿时心满意足。
回程路上布布开始犯困,她轻轻松松的把布布抱在怀里,一直送了宁鹿和布布回房间,“晚上别画画或者熬夜了,明天我们要早起去机场。”
宁鹿失笑,“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子。”
“布布可是告诉我了,你昨天晚上画画了,以后不要熬夜了,你要多长点肉,现在你瘦的一阵风就能吹跑。”
带着高微雨的叮嘱,宁鹿早早的躺在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1号一早,众人收获了一堆来源于酒店各处服务人员的新年快乐之后,乘坐酒店安排的车到达了机场,不到中午飞机就在林城机场降落,柳岸池提前等在这里,上了车就直接去清台镇。
涂云早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收到柳岸池的消息之后,就提前到门口等着,把宁鹿和高微雨迎了进来,布布这个惹人疼爱的,自然是一出现就被涂云抱在手上,半点没有让他自己走的意思。
进门之后,宁鹿注意到屋里还坐着个年轻女子,在她身边有个大概四五岁的孩子。
“是你表嫂和表侄子小旭。”涂云一进门就给宁鹿介绍。
宁鹿恍然,应该是她大表哥的妻子和孩子。
“表嫂,小旭。”
焦郁林子带着柳旭站了起来,“表妹回来了。”
柳旭也喊了人,“表姑好。”
高微雨跟在宁鹿后面主动自我介绍,“表嫂,小旭,我们没见过,我打小在清台镇长大的,跟着小鹿喊大表哥二表哥习惯了,不介意的话我就喊你一声表嫂了。”
焦郁林子和柳岸河结婚的时候没回清台镇,等柳旭两岁了,她才跟着柳岸河回来过一次清台镇,后来柳岸河调到海城了,逢年过节却是最忙的时候,她也是平时有时间才过来看望一下柳青石夫妇,而那会儿宁鹿却很少和柳家这边来往,导致她只听说过这个表妹,还真没见过。
已经十二点多了,涂云连忙招呼大家坐下,宁鹿要去厨房帮忙,被涂云一把按住坐下来,“你歇会儿,小池帮成叔一起上菜。”
柳岸池人高马大的,直接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就端着菜走出来。
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鲈鱼,番茄炖牛腩……都是一些家常菜,满满当当的摆了一桌子。
布布和小旭各有一份单独蒸的鸡蛋羹,小碗装着放在他们面前。
午饭之后,大家一起帮着收拾了餐桌,又去厨房帮忙洗碗。
涂云吩咐小旭带着布布在外面院子玩耍,管家成叔在外面陪着柳青石一起看着孩子,几个女人坐在厨房里一边做事情一边聊天,谈话间提起了两个孩子念书的问题。
“我才想起来二表哥说过大表哥在海城,我这回去海城都忘了见见大表哥。”
涂云在灶旁应了一句,“是我没跟你说,你大表哥正好忙着去别的城市查案去了,林子也家来好几天了,你就是去了也见不着人。”
“不过以后机会多了,林子觉得小旭还是在这边念小学比较好,以后小旭就在这边住。”
宁鹿下意识的以为焦郁林子和柳旭要住在镇上,心想她和柳岸河夫妻两个在海城不好?以后就要分居两地?
不过宁鹿也不打算探究太多,“那是在清台镇念?还是去林城?”
“就回镇上念,咱们家不兴去念什么培训班火箭班之类的,他们还是孩子呢,这个时候不好好玩一玩,长大了就没机会了。”涂云自己就养了两个儿子,虽然她的丈夫在才识上是平庸了一些,但是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却没轻忽,他打小就重视两个孩子自己的意愿,如今柳岸河去当了刑警,柳岸池自己开公司搞创业,一个都没继承家业,他也毫不在意。
“咱们镇上人不多,不过儿园跟城里的学校比,可是一点儿也不差的。”
涂云这话倒是一点儿都没说错。
清台镇自古至今,一向重视读书人,镇上的青松书院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藏着大量古籍,当然这个博物馆的主人正是柳青石。
镇上的小学和初中,名字取之于青松书院,就叫青松小学和青松初中,师资力量相比林城重点小学初中,那是一点儿都不差。
而镇上的幼儿园也随了小学和初中的名字,叫青松幼儿园,是一位从青松初中退下来的资深老师办的,这位老师叫蒲鸢,曾受教于宁鹿的外公门下,后来在清台镇做了好些年老师,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青松初中的校长,最后退下来开了一家幼儿园。
蒲老师手里教出去的学生不计其数,大学生、硕士生乃至于博士生,出国留学获得多学位的也不少,几乎所有从清台镇出去的学子,都非常尊敬蒲鸢这个人,而蒲鸢也切切实实的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讲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虾很新鲜,蟹肉很嫩,牛排鲜嫩多汁,南瓜浓汤恰到好处,烤好的羊排滋滋冒油,孜然撒上去激起一阵浓郁的香味,勾人鼻翼翕动……
布布最喜欢南瓜浓汤,一连喝了两小碗,让宁鹿差点掏出手机问大厨去问南瓜浓汤的配方。
吃好了饭已经九点半了,高微雨拉着宁鹿坐下,“九点四十开始有跨年烟火大会,在这里看的话会很壮观。”
提到烟火大会,宁鹿倏然想起来,“昨天晚上海洋公园也有烟火晚会的,结果我忘记了。”
“没关系,今晚的烟火大会很壮观。”
到了九点四十,果然如高微雨所说,烟火大会开始了,而且她们的位置恰好刚刚转过来,只要稍微侧一侧头就能看到半空中盛放的烟火。
而按照餐厅的转速,二十分钟的烟火大会,她们都不需要换位置。
刚开始是很大的烟火一朵朵的缓缓的在空中绽放,这一朵刚炸开,另一朵就升到空中,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
等到后面烟火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布布趴在落地窗前面,眼睛都不会眨了。
“妈妈,快看,好像贝贝!”
正好在空中炸开的是蓝色的海豚形状的烟火,随着这只海豚的升空,接下来炸开的全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变幻的光影在天空中倾泻成一片。
二十分钟过去,宁鹿收回撑着下巴的手,“真美。”
高微雨见宁鹿喜欢,顿时心满意足。
回程路上布布开始犯困,她轻轻松松的把布布抱在怀里,一直送了宁鹿和布布回房间,“晚上别画画或者熬夜了,明天我们要早起去机场。”
宁鹿失笑,“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子。”
“布布可是告诉我了,你昨天晚上画画了,以后不要熬夜了,你要多长点肉,现在你瘦的一阵风就能吹跑。”
带着高微雨的叮嘱,宁鹿早早的躺在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1号一早,众人收获了一堆来源于酒店各处服务人员的新年快乐之后,乘坐酒店安排的车到达了机场,不到中午飞机就在林城机场降落,柳岸池提前等在这里,上了车就直接去清台镇。
涂云早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收到柳岸池的消息之后,就提前到门口等着,把宁鹿和高微雨迎了进来,布布这个惹人疼爱的,自然是一出现就被涂云抱在手上,半点没有让他自己走的意思。
进门之后,宁鹿注意到屋里还坐着个年轻女子,在她身边有个大概四五岁的孩子。
“是你表嫂和表侄子小旭。”涂云一进门就给宁鹿介绍。
宁鹿恍然,应该是她大表哥的妻子和孩子。
“表嫂,小旭。”
焦郁林子带着柳旭站了起来,“表妹回来了。”
柳旭也喊了人,“表姑好。”
高微雨跟在宁鹿后面主动自我介绍,“表嫂,小旭,我们没见过,我打小在清台镇长大的,跟着小鹿喊大表哥二表哥习惯了,不介意的话我就喊你一声表嫂了。”
焦郁林子和柳岸河结婚的时候没回清台镇,等柳旭两岁了,她才跟着柳岸河回来过一次清台镇,后来柳岸河调到海城了,逢年过节却是最忙的时候,她也是平时有时间才过来看望一下柳青石夫妇,而那会儿宁鹿却很少和柳家这边来往,导致她只听说过这个表妹,还真没见过。
已经十二点多了,涂云连忙招呼大家坐下,宁鹿要去厨房帮忙,被涂云一把按住坐下来,“你歇会儿,小池帮成叔一起上菜。”
柳岸池人高马大的,直接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就端着菜走出来。
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鲈鱼,番茄炖牛腩……都是一些家常菜,满满当当的摆了一桌子。
布布和小旭各有一份单独蒸的鸡蛋羹,小碗装着放在他们面前。
午饭之后,大家一起帮着收拾了餐桌,又去厨房帮忙洗碗。
涂云吩咐小旭带着布布在外面院子玩耍,管家成叔在外面陪着柳青石一起看着孩子,几个女人坐在厨房里一边做事情一边聊天,谈话间提起了两个孩子念书的问题。
“我才想起来二表哥说过大表哥在海城,我这回去海城都忘了见见大表哥。”
涂云在灶旁应了一句,“是我没跟你说,你大表哥正好忙着去别的城市查案去了,林子也家来好几天了,你就是去了也见不着人。”
“不过以后机会多了,林子觉得小旭还是在这边念小学比较好,以后小旭就在这边住。”
宁鹿下意识的以为焦郁林子和柳旭要住在镇上,心想她和柳岸河夫妻两个在海城不好?以后就要分居两地?
不过宁鹿也不打算探究太多,“那是在清台镇念?还是去林城?”
“就回镇上念,咱们家不兴去念什么培训班火箭班之类的,他们还是孩子呢,这个时候不好好玩一玩,长大了就没机会了。”涂云自己就养了两个儿子,虽然她的丈夫在才识上是平庸了一些,但是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却没轻忽,他打小就重视两个孩子自己的意愿,如今柳岸河去当了刑警,柳岸池自己开公司搞创业,一个都没继承家业,他也毫不在意。
“咱们镇上人不多,不过儿园跟城里的学校比,可是一点儿也不差的。”
涂云这话倒是一点儿都没说错。
清台镇自古至今,一向重视读书人,镇上的青松书院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藏着大量古籍,当然这个博物馆的主人正是柳青石。
镇上的小学和初中,名字取之于青松书院,就叫青松小学和青松初中,师资力量相比林城重点小学初中,那是一点儿都不差。
而镇上的幼儿园也随了小学和初中的名字,叫青松幼儿园,是一位从青松初中退下来的资深老师办的,这位老师叫蒲鸢,曾受教于宁鹿的外公门下,后来在清台镇做了好些年老师,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青松初中的校长,最后退下来开了一家幼儿园。
蒲老师手里教出去的学生不计其数,大学生、硕士生乃至于博士生,出国留学获得多学位的也不少,几乎所有从清台镇出去的学子,都非常尊敬蒲鸢这个人,而蒲鸢也切切实实的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讲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