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请辞归乡-《逃婚后成了国公爷的心尖宠》

  小翘儿木然转身,看向佟嬷嬷。

  佟嬷嬷面上云淡风轻,像是早已听闻了这个消息。

  她掖手蹲了一福,道:“他的棺椁便在后头,奴婢跟主子告个假,想去陪一陪他。”

  陪一陪他,跟他说说话,说一说这些日子,紫禁城里的惊心动魄,再跟他念叨几句小主子裴枭,那孩子最近又学了好多新本领......

  或许,还要跟他回忆一下,这几十年来的岁月。

  真是艰难啊。

  好容易熬出头了,没有松快两年,他却去了。

  佟嬷嬷心头也恨,在养心殿,小翘儿急火攻心晕厥过去之后,新帝亲口告诉了她韦福海伤重不治的噩耗。

  那是她欲哭无泪,好想仰头问问老天爷,怎地那么不公平。

  可是,又能如何呢?

  天之骄子的呼唤,老天爷都听不见,更何况他们这些奴仆们。

  她也想跟别人说一说,可始终张不开嘴。

  小翘儿难过,满心忧虑着裴四爷的安危,忘了问起其他。

  她是不恼的。

  少年人的生死,总归是大事儿。

  裴四爷一等一的人才,生死关乎了好多人的命运。

  韦福海不同,大约他的生死,影响的也只是她佟绣儿一个人。

  也好,那就让她佟绣儿一个人念着他吧。

  哪怕他韦福海上碧落,下黄泉,佟绣儿这辈子永远永远把他记在心里。

  佟嬷嬷不等小翘儿的反应,猛地转身,往车辆队伍后头奔去。

  小翘儿想拦却是拦不住,又有什么理由拦呢。

  韦大叔那样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还是因着救裴松而没的。

  这条命,终归是欠下了,留待日后慢慢还吧。

  小翘儿冲石头摆摆手,“你着人照顾着些佟嬷嬷,她毕竟上了些年岁,莫出什么意外。”

  石头点头应下,跳下马车,自去安排。

  不大会儿,石头回来复命,说安排了两人随车护着,定是出不了万一的。

  队伍这才重又启程,披星戴月,往京城而去。

  裴淮庆不敢耽误,星夜兼程,只用了三天,便回到京城。

  小翘儿本以为这消息保密得紧,谁曾想,离城门十里,便有沿途百姓列队相迎。

  人们像欢迎英雄凯旋一样,欢迎裴松回京。

  车马所到之处,皆有百姓交口称赞,说他裴四爷是个定国平叛,名载史册的大英雄。

  小翘儿拉着裴松的手,一边摩挲,一边轻声说道:“裴小四儿,你看,大家说你是好官,是守卫疆土的大英雄。以前从来没想到,你在百姓口中竟然如此高大伟岸。

  我以前小瞧了你,觉得你在我跟前嘻嘻哈哈,没个正经样子,在外头也是借着裴家的势力,博得个好名罢了。却没想到,你现在竟然有了如此成就。

  以后,我定要对你改观的,你在旁人眼中是大英雄,在我眼里更是,还有咱们的孩儿,以后等他们大了,也要把你这些事迹,说于他们听的。”

  小翘儿攥着裴松的手,轻轻放到自己肚子上。

  徐罔说,多跟他说话,说让他感动的话,他便能醒得快些。

  小翘儿照做了,肚子里的小生命来得晚,尚且来不及告诉裴松知道。

  可是,裴松的手依旧绵软无力,发沉一般往下垂着。

  “咱们不着急,慢慢来。”小翘儿像是安慰裴松,更是安慰自己。

  她微微抿唇,努力弯起一抹苦笑,手指柔柔擦过裴松的脸颊。

  两手攥着裴松的手,贴到自己的腮边。

  一行热泪,滚落下来。

  ......

  快到德胜门时,远远地便瞧见城门口围了好多人。

  最显眼的便是那副明黄的銮驾。

  待队伍停下,小翘儿提裙下车,跟在裴淮庆身后,走上前跟新帝行礼问安。

  “免礼平身,裴爱卿他,现在如何了?可是苏醒过来?”

  新帝等不及旁人介绍,竟是疾步匆匆,率先来到了车前。

  “朕带了太医过来,这就命他们诊脉,无论如何,也要治好裴爱卿才行。”

  新帝一招手,自有几位胡子花白的太医一拥而上,给裴松把起脉来。

  众人屏气凝神,不敢出一丝声音。

  太医们拧眉发愁,只说这病难治,一应的法子都用上,能不能醒来,却是不敢打包票。

  新帝震怒,嚷着要罚太医们,却被小翘儿拦下。

  她此时异乎寻常的平静,蹲一福道:“臣妾多谢万岁爷恩典。只是这病症实在罕见,短期内不能见效,也不能怪太医们。不妨先回府静养,慢慢图谋。”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法子。

  万岁爷亲自迎出城门,已是极大的恩典。

  队伍浩浩****,打德胜门进城,一路受人敬拜,回了裴府。

  裴四爷的事迹传遍京城,不免令闻者唏嘘,感叹大綦朝堂失去一位肱股栋梁。

  韦福海被追封为正一品的侍卫内大臣,风光大葬。

  春暖花开时,小翘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头戴朝冠,身穿朝服,很是庄严地跪在养心殿金砖之上,恳请万岁爷恩准裴松辞官回乡。

  “皇姑奶这是什么话?”

  新帝惊得瞪大眼,满是委屈,道:“裴爱卿忠君爱国,日月可鉴。他受了伤,朕仍然以心腹大臣待他,官位爵位,俸禄食邑,皆不变。

  咱们自是要集满朝之力,寻天下名医,替他诊治才对。您提出要归乡,又是何为?难不成您放弃他了?”

  新帝眼底生出怒气来,“纵是旁人都放弃,您也不该放弃的呀。您二位恩爱伉俪,鹣鲽情深,又怎会生出放弃的念头?”

  “万岁爷误会咱们了”,小翘儿解释道:“回乡静养,兴许过些日子便醒来了。若是留在朝中,大环境如此,少不得念起朝政繁琐,若他心中清澈,少不得着急上火,杂念太多,反不利于休养。”

  小翘儿两手伏在地上,郑重磕头,恳请道:“望万岁爷恩准我们夫妻,携带子女奴仆们回乡去。”

  新帝了解小翘儿的脾气,若非下了决心,她今日不会如此郑重其事。

  劝是肯定劝不住的,只得点了头,御笔特批了一道折子,命地方官员好生照看,若出意外,格杀勿论。

  暮春时节,小翘儿携了家仆等人,一路浩**回了青州。

  裴氏老宅在青州城郊的枝仙山上。

  依山而建,庭院错落有致。天气好时,站在后院的春晓亭下,远眺碧海,能望见海岛上的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