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跟您比胸怀,她可差远了-《逃婚后成了国公爷的心尖宠》

  谨太妃被处死那日,天色昏沉,初雪将至。

  小翘儿心里百感交集,心情也如天气一样,闷闷的,喘不上气来。

  她不想凑热闹,只带了银纤,去了临安府上小坐。

  临安好几天没见她,欣喜得很,忙吩咐下人摆上茶点。

  两人躲在东暖阁里,一边喝茶,一边闲叙。

  不大会儿,佟嬷嬷寻了过来。

  撩帘进屋,先冲两位蹲了一福。

  “那头可是完毕了?”

  小翘儿放下茶盏,轻轻问道。

  佟嬷嬷点头,“万岁爷给那位放了恩典,赐了一丈白绫,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其他人皆被拉到午门外砍了脑袋。这时辰,他们怕是也结伴过了奈何桥了。”

  佟嬷嬷尽量不去讲细节,笼统说完,叹了口气。

  本是皇亲国戚,一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奈何一步错,步步错,把命都搭了进去。

  听监刑的太监回来说,谨太妃临死之前,哭得肝肠寸断,几欲昏死。

  可事到如今,悔之晚矣,说什么都没用了。

  小翘儿也不想过问太多细节,只叹口气,怅然道:“可见富贵荣华皆有命,万莫贪恋不属于自己的。”

  佟嬷嬷附和,“可不是嘛,若她不起贪念,后半生衣食无忧,自是不用发愁的。”

  小翘儿点头,却是没再接话。

  屋内一时寂静。

  临安见她这样,开口道:“若说起来,她比您长不了几岁,可见识、胸怀跟您一比,当真是差远了。”

  小翘儿淡然一笑,虽知道临安有拍马屁哄她开心的嫌疑,却也并未反驳。

  抬脸又问佟嬷嬷,道:“那位造办处制墨的马师傅,到底怎么回事呀?”

  佟嬷嬷一听,神情越发夸张,道:“咱们竟不知道,马师傅跟她,居然还有青梅竹马的情谊。她入选进了宫,他便不顾生死,也跟了进来。”

  小翘儿不由杏眼圆睁,抿一口茶,惊奇道:“我原以为他们是远房亲戚,却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她都已经入宫做了娘娘,他竟然还奢望着,有朝一日两人鸳梦重温。这份痴情,竟不知该羡慕,还是鄙夷。把咱们皇家一族,都当成傻子不成。”

  佟嬷嬷点头,惋惜道:“可不是嘛,那个姓马的到底是痴情种,还是大傻子,谁也说不清。那么好的手艺傍身,到哪里也能混口饭吃,何至于像现在一样,年纪轻轻丢了性命,枉活这一辈子,当真是不值得。”

  佟嬷嬷絮絮叨叨说着,手上忙着给主子们续茶。

  临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捏起一颗渍梅干放进嘴里。

  “哟,贵主儿这么吃,牙不酸呀?奴才单单这么瞧着,嘴里便泛酸水,满口牙都倒了。”

  佟嬷嬷说笑。

  “这酸什么呀,好几年没吃过正宗的渍梅干了,我觉着还不够酸呢。”

  临安说着话,又捏起一个放进嘴里,极受用地嚼着。

  佟嬷嬷含笑看了会儿,扭头又看小翘儿。

  有些话她不好问,本想递个眼色给小翘儿的,却见小翘儿那头眼睛也直勾勾盯着那罐渍梅干,不自觉咽了下口水。

  她抬手捏了一个放进嘴里,嚼了两下,点头附和道:“果真不太酸,大约今年春夏干旱,雨水少闹得。”

  临安点头附和,像是寻到知音,扬声唤过来一个丫头,吩咐取一碟子山楂糕来。

  小翘儿和临安,难得口味相投,两人头抵着头,享用起来。

  “听礼部的人回话,到草原迎亲的两队人马,大概也快进京了。”

  小翘儿喝口茶润润喉咙,捏着帕子掖了掖唇角,开口说道:“也不知送进来两位什么样的姑娘,会不会入了万岁爷的眼。”

  她叹口气。

  前阵子玉虎丧命,小五着实低沉了些日子。

  整日里埋头朝政,就连跟小翘儿说话时,都少了之前那份轻松。

  小翘儿一时不知如何开解,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两位身上。

  小翘儿这边想得长远,临安那头却不惦记这些,她头也没抬,道:“如此说来,今年过年,宫里倒热闹了。若是他们瓦剌平叛得胜回朝,大约大家咱们凑到一处,倒是个难得的团圆年。”

  听了这话,小翘儿神色舒缓起来,含笑道:“听说他们还算顺利,联合三个部族一起行动,额沐尔纵然再凶悍,以寡敌众,终究是没什么胜算的。”

  “真的吗?那么说来,苏日力格也能回京了,对不对?”

  临安一时惊喜,连规矩都忘了,抬手拉着小翘儿的胳膊摇啊摇。

  那份欣喜,分明是一个期盼夫君早日回来的小媳妇,哪儿还有半分笑不露齿,高高端坐的皇女风范。

  两人正说笑着,门外有太监脚步匆匆进来,扫袖打千,回道:“万岁爷宣您二位进养心殿回话,说有急事商议。”

  “如此着急,是什么事儿呀?”

  “听说是毓太妃那头出了大事儿,您二位去了就知道了。”

  毓太妃?

  小翘儿原本悬着的一颗心,慢慢放下。

  谨太妃被处了死刑,对于毓太妃来说,必是一次杀鸡儆猴的例子。

  她若聪明,乖乖的不再折腾,过些日子晋阳和苏正春放出宫去,必然也能保下性命。

  可她这会子,又闹什么幺蛾子?

  小翘儿顾不得多想,跟临安起身,进宫去了养心殿。

  ****

  “死了?”

  小翘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见新帝点了点头,方才心里咯噔一声。

  毓太妃那样傲气拔尖的性子,竟然还会有如此刚烈的一面,倒真让人瞧不出来。

  府上下人回禀,自从养心殿东窗事发之后,毓太妃便像是得了失心疯,整日里胡言乱语,吃不下睡不着。

  终于今日午时,一条白绫挂上梁头。

  “她们老姐妹情深,此去结伴,也是好的。”

  刘尽忠把话往宽处说,“事到如今,丧仪该怎么办,得尽快拿主意才行。”

  小翘儿年轻,这些规矩自是不懂的,她瞧了新帝一眼。

  他那边沉默不语,过了会儿,方道:“吩咐下去,着内务府领头操办。谨太妃那头,对外只说是暴毙身亡,给她和小十三留些面子吧。两位太妃丧仪同一规格,在皇陵外头,选一个地方葬了吧。”

  小翘儿点点头。

  “这些事儿堆积在一起,若没自己人盯着,只怕奴才们偷奸耍滑。辛苦皇姑奶,您且多操心吧。”

  新帝捏了捏眉心,把这些琐事托付小翘儿。

  小翘儿点头应下,却道:“咱们自己人,何必这么外道。人生大事儿,无非父母生死,眼下大局已定,我豁出这张老脸,向万岁爷讨个恩典,望您一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