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神秘老者的考验-《纵横大道万千载》

  李言几人本想调转方向离开,可原始部落内似乎有人能纵目千里、能耳闻八方,李言几人离部落至少还有一百多公里,竟能隔空传音。

  “几位客人远道而来,怎么快就又要离开,也不进来坐坐,是看不起我们部落还是心中有愧?”

  听这声音貌似是一个老人,只是令众人没想到的,老者说的不是野人的语言,而是他们能听懂得一口流利的白话文,这是令他们没想到的。

  “晚辈并非心中有愧,只是想着原始部落语言不通,担心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便打算绕道而行,不侵扰部落正常生活,还望前辈见谅。”

  “不必紧张,老夫与你们一样,也是从欲界六天而来的,只是因为一些故事被困在了神魔真境,成为了该部落的首领,你们不妨进来坐坐,老夫已经有很久没见到外界修士的面孔了。”

  李言与张剑锋二人相互对视一眼,皆不清楚对方说的是真是假,一向谨慎的他们谁都没有轻举妄动。

  身后其他修士也劝说二人别冲动,李言二人则白了他们一眼。

  若不是被他们这群猪队友坑了,他们又何必如此谨慎,尽管人家也是担心,但李言与张剑锋压根不把他们的担忧放在心上。

  去也不是走也不是,李言索性将精神力释放出来,先去瞧瞧那人的真面目。

  精神力立马将那个部落覆盖,李言看到了部落高山之上有一座竹房,竹房也是整个部落最好的,一个穿着破道袍的老者盘腿端坐其中,老者须发皆白,胸肌裸露在外,虽年老却格外精神,体格也格外壮硕。

  老者正在闭目养神,两侧身后有三个年轻人赤裸着上半身跟随老者一同修行。

  “怎么样?是否有危险?”张剑锋看向李言问道。

  “没事,问题不大,不过是花甲之年,看样子貌似是个体修。”

  “那咱们进去吗?”

  “进去吧!以咱们修为,即便那老人想对咱们不利,跑应该没问题。”李言又看向其他修士说道:

  “你们就在附近看看,别惹事,别再无故引起祸端,若出了事,像刚才那个拿剑杀人者的事情再发生,休怪我不客气!”

  其中一人忧心忡忡的说道:“要不,二位大佬,咱们还是赶紧离开吧!对方显然来者不善,莫要因一时大意误了性命啊!”

  “呵呵,若是什么危险都不敢面对,这仙其实也没必要去修,直接回家当个凡人更安全,只有真正直面大风大浪,浴火重生的修士才能成为最强。”张剑锋鄙夷道。

  “他说的没错,一点危险都不敢面对,未来面临三灾之劫那不歇菜。况且,对方可以隔这么远传音,没有任何限制,说明对方实力在我们二人之上,你觉得他若是真对我们不利,你觉得你们现在还能活着?”李言也是认同道。

  那名修士无奈,只得闭嘴,李言展开神翼冲向高空,张剑锋则施展缩地成寸,向着部落深处冲去。

  李言与张剑锋速度飞快,看守部落入口的两个野人打了哈欠的功夫,一阵大风席卷而来,紧接着他们看到一个人站在面前,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们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揉了揉双眼确定真的没人时,这才放下心来。

  二人相继来到竹屋前,门口的守卫立马警惕起来,手持长矛就要发动攻击,这时竹屋内传来老者的声音,说了一句他们听不懂的语言,门口守卫这才放下长矛。

  推开竹门,只见老者端坐中央,正在闭目养神,而另外三个年轻人则分别坐于两侧后方,把他们当成一个点连起来就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老者睁开双眼,深邃的眼眸中将二人上下打量了一番,仿佛要将两人剖析。

  打量了许久,老者眼神中有愤怒,也有疑惑,疑惑之色反而更多,他询问道:

  “气血外放,内柔外刚,气场宛若猛虎下山,是体修没错,可你们周身亦有好似清风的力量,力量似柔亦似刚,有些许天地之力,你们是仙修!”

  “回前辈,晚辈二人仙武同修,既修法力也修体魄,走的是力量与神通双重路线,所以前辈不理解也属正常。”李言十分恭敬的答道。

  “唉!在这鬼地方待了大概有五百多年了,都快跟不上外界的节奏了,话说老夫那个年代仙修体修向来不和,如今竟有人可以将两种修炼体系合二为一,果然还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老者感叹道。

  “还望前辈告知名讳,前辈因何被困在这里?”

  “老夫的名讳这么多年早就忘了,这世上又有谁会在意我这个死了五百多年的老东西呢?至于为何被困在这里,哼!”

  老者提到被困在此地的原因时,眼神中明显有些不善,表情带着愠怒,似乎是想到令他愤怒之事,李言与张剑锋对视一眼,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一群插标卖首的鼠辈,当年老夫的实力在整个欲界六天也是排在前列,结果来到神魔真境内,老夫感受到血脉的告唤,向着苍梧之野而来,半路上遭到那些仙修暗算,受了严重的内伤,被困在此地,如果有一天老夫出去,必要屠了那些人的宗门!”

  老者越讲越激动,到了后面几乎是吼出来的,这一反应不仅把李言与张剑锋吓了一跳,连他身边的三个年轻人也从冥想中慌忙起身。

  其中一个年岁相对较大的年轻人赶紧拍了拍老者的胸脯,紧张的询问道:

  “阿姆参,哈啦呀咦哇塞啊嘚?”

  这年轻人说什么,李言与张剑锋一句也没听懂,老者平复了一下心情,见李言二人眼中的疑惑,笑道:

  “不必害怕,刚刚只是想到些许过往风霜罢了,哦,忘了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三名青年就是老夫的儿子,他们刚刚说的是这的土着方言,意思是父亲,你怎么了。”

  见李言与张剑锋二人还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老者继续解释道:

  “老夫被困在这里后,与这里一个生活在原始部落的年轻貌美的女子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但那女子终究是凡人,在三百多年前就去世了,我传给我三个儿子修炼体魄的法门,让他们寿命得以延续,如今长子突破到地盘境四重,次子与小儿子都是地盘境一重,也算是不错的苗子。”

  “呃……前辈,您的故事我们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您前面您来这里是因为自身血脉被召唤,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老者有些尴尬,刚刚讲了那么多自己的故事,结果人家压根就不想知道,这让他面子有些挂不住。

  “唉!因为老夫的老祖宗,就是传说中农神后稷的侄子叔均,乃是华夏田祖,众神之王天帝帝俊的孙子,他老人家的衣冠冢就在苍梧之野,而这里的原始部落就是镇守神陨之地的土着,也是叔均的信徒。

  他们将老夫的祖先奉为天神,而老夫身为叔均在人间的直系后裔,在苍梧之野深处激发了血脉之力,因此他们将老夫推举为部落首领,老夫也在此安定下来。

  对了,你们不会也是来寻找叔均留下的传承的吧?如果是这样,老夫建议你们迅速离开吧!他的传承只有他的血脉传承者才可以得到。”

  “不不不,前辈您误会了,”李言连忙解释道:“我们来苍梧之野是为了寻找上古时期遗失的一些真相,以及有关帝舜的事,传说舜南巡时,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所以我们顺着一些零碎的线索一路来到苍梧之野。”

  “上古时期,上古神话时代?那个时代随着大夏王朝的覆灭就已经结束了,还有什么可继续追究的,至于帝舜,作为五帝中最后一位,他的陨落是最令人惋惜的,但老夫估计九嶷山内埋葬的也只是衣冠冢。

  关于帝舜的传闻,道门将他列为三官大帝之一的地官大帝,古楚将他与娥皇女英奉为湘水之神,又称湘君与湘夫人,更有传说舜乃帝俊化身。

  然而苍梧之野并非帝舜埋骨之地,他只是在此处驾崩,若真想寻帝舜尸骸,你们不如去九嶷山看看。”

  对于老者的回答,李言态度异常平静,似乎早就料到对方会这么说。

  苍梧之野内有什么,李言的精神力已经探查过了,整座崇山峻岭早就被他绘制出来并存在电子表内。

  根据那块未知的神器碎片指引,有一块就落在苍梧之野,不过被两只异兽看守。

  一只是头上长角的赤色巨蟒,另一只则是头生五只角,白首黑身且身长三米左右的大鹰,非常凶戾。

  李言读过山海经,根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对苍梧之野的描述,那条怪蛇和那只怪鹰肯定不是普通异兽,极有可能就是书中所写的委维与离俞。

  因此想拿到碎片,必须想办法将委维和离俞解决掉,灭两只异兽问题也不大,这又不是不廷胡余手脚上的蛟蛇。

  “还请前辈带领我们进山一探究竟,我们想看看苍梧之野内是否有我等机缘,即便没有仙修的机缘,有体修的也行啊!”

  这时,一旁始终未言一句的张剑锋开口请求道。

  老者思索了片刻,说道:“这几百年的时间,老夫一直游荡在苍梧之野深处,与各种野兽搏斗,机缘嘛老夫没见过,不过有关体修的本事老夫有,就是不知道你们二人能否闯过老夫设置的关卡,通过考验。”

  李言与张剑锋二人相互对视一眼,来此一趟,能再学到一门手段,也不枉费自己此次苍梧之旅。

  “还望前辈告知是何种考验?”李言与张剑锋齐声问道。

  “哈哈哈,好!痛快!”老者哈哈大笑,起身负手离开竹屋,“来吧!老夫带你们去考验的地方。”

  三人来到一处山脚下,山体十分陡峭,攀爬起来绝对是一次挑战。

  老者指向前方两座石狮子,说道:“看到那两座石狮子了吗?那是老夫在百年时间每日每夜精心雕琢而成,重达八十万斤,你们须扛着石狮用最短的时间登上山崖,这便是老夫第一道考验。”

  “好,这就来吧!”李言双臂抬起,负重也闪着银光,率先扛起一座石狮子,因为有负重的缘故,这攀登效率明显比之前低,李言咬咬牙直接扛起,这倒是没啥难度。

  但真正有难度的则是攀岩,这才是第一场考验的难点。

  张剑锋也不甘示弱,也跟着扛起石狮子就往光滑的岩壁攀登。

  山体中似乎被老者施加了某种禁制,二人无法调用先天罡气与真气,只能凭借内力以及肉体的强度艰难攀登。

  李言用力一脚在山体中凿出一些坑,然后脚趾发力,再施展轻功跳到一处仅能勉强容下一人的平台,随后再凭借之前的步骤凿出一些凹槽,说不上迅速,但也不算慢。

  张剑锋则跟李言不一样,他属于将大部分力量汇聚后脚跟,他一只手托着八十万斤石狮子微微蹲下,随后猛然一蹬地,整个人蹦到一处长满藤蔓的地方,左臂抽出将大部分藤蔓搂在怀中,试图以荡秋千的形式荡到更高处。

  老者看着两人的表现十分满意,他原以为这二人会选择一些捷径登顶,然而二人的表现出乎了他的意料。

  这两人都是好苗子,若能好好雕琢,未来必定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