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忱:“……”还不是为了让你开心?都把你放母后前面了,信衡听到一定会说我不孝。
喻心离得他远些,抬手点点他胸口:“你给我记好了,江山社稷是人民,不,是百姓的,不是皇家的也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一个皇帝只要脱离了为天下苍生的轨道,朝代就会趋于灭亡。”
这话是很有深度的了,景忱放开她,郑重行个礼:“景忱始料不及,娘子居然能有这般远见,我记下了。”
喻心一怔,扑哧笑了,“治大国如同烹小鲜,都是一个道理,我以后必做直言纳谏的娘子,还望相公做好心理准备。”
一声主动出口的相公喊得景忱心花怒放,一把把人搂怀里道:“有美人在,江山必稳固。”
美人嘿嘿笑,心情明媚了不少。
傍晚时分,陆信衡终于回来了,一回来就往景忱房间的正位上一坐:“妥了。”
妥了,老妪被儿子大柱痛苦流涕的接回家奉养,大柱因认错良好免于惩罚;那些顽固不化的乡绅和村长主事人们直接被杖责二十,撸去在乡里的话语权;县太爷也为放任这样的行为而深深自责,保证以后不会再有。
最重要的是,废除摒弃了这条旧观念,如若再有把老人放入墓中视同“墓虎”对待的,没收其土地。
最后这条才是最狠的,执行这条旧俗的都是农民,他们一旦没了土地,等于砸了吃饭的饭碗。
所以即使有些想利用旧俗不养老人的,也不敢因小失大。
听完陆信衡的叙述,喻心起身抱拳郑重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越是不开化的地方越认死理,反而不认皇权和律法,陆公子这几天着实辛苦,我这就去给您做好吃的。”
“多谢小大夫。”陆信衡疲惫的靠在太师椅上,捂着额头看景忱:“民风淳朴而顽固,天下动**而不安,景忱,你任重道远啊。”
景忱起身看向窗外,“父皇在时,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想不到才十几年功夫就民不聊生了。表哥可知,离夏天还早,北部好多郡县的雨水就连绵不断,黄河的大堤要再次经受考验了。”
陆信衡还真不知道,“北方连绵阴雨,南方却干旱无比,气候怎么如此反常?”
景忱摇头,月有阴晴圆缺,气候也一样,非人力所为。“皇兄对天地百姓没有敬畏心,只顾摆弄皇权,很难说上天不会给他些教训。”
陆信衡嗤道:“那皇帝老儿今年更难做咯,不过人家顾不上这些,忙着搞内斗呢,小大夫不是说了,根据墨影阁的消息,西边的景昀被削夺边境兵权后很不服气,眼下又没有抢到京畿大营统领的位置,一直很不安分呐。”
景忱不说话,这事是真的,是喻心在县城这边刚收到的消息,九王爷景昀得知京畿大营节制权到了他人手中后暴跳如雷,之后就连续派人往京中发密函,还四处联络部将,并没有按照皇帝的命令,在府中安分度日。
陆信衡接着说道:“咱就等着看好戏吧,也等着渔翁得利,总归景昀要是闹腾起来,打的是皇帝老儿的脸,那可是他亲弟弟。”
景忱称是。
陆信衡:“那么,就按照原定计划,去你五哥诚王的藩属地溜达一圈,过家门而不入,等他请你进门?”
景忱冲表哥笑笑,好。
“主子,陆公子,暗卫那边有消息,是前几天蓼家借运那件事相关的。”兆九进门抱拳道。
“这么快?”果然暗卫们成了自己人后,好多事都不用自己的人手了,墨影阁的效率真是又快又好又隐蔽。”陆信衡赞道,重新坐下,“说吧,蓼老头和张道士进京后,去了哪家?”
兆九卖个关子:“老熟人了,您认识,您猜。”
陆信衡睁大眼睛,脱口而出道:“不能是景伏骥吧?”
兆九一脸不尽兴的表情,“您也太厉害了吧。”
“你都说是老熟人了。”陆信衡看向景忱,“也不怪我们能猜出来,蓼家借的是凤命,你想啊,凤命是要做娘娘甚至皇后的,有此志向和条件的,一个巴掌就数的过来吧?”
兆九不解,那您是怎么猜出景伏骥而不是其他皇子呢?
陆信衡嗤一声,“如此阴毒又大胆的行事风格,又在暗处运作,可不像极了那位醇王爷的做派?别忘了他的白离族王妃去年刚借墨影阁的刀杀掉。我猜用不了多久,醇王就会上书请求皇帝重新给他立妃,立的也一定是蓼家的女儿。”
兆九还有一处不明白,蓼家的家世配皇子,天差地别吧?还没问出口就见无盐进门行礼,递给景忱一个小纸卷,“姑娘说是京城墨影阁递来的消息。”
景忱不着急打开,“她怎么不过来?”
无盐笑道,“姑娘做饭呢,怕离开了火候掌握不好。”
说完又行个礼走了,她还要给喻心打下手。
景忱笑,这么重要的消息着急让无盐送来,她自己却只顾着一汤一食,当真是心大。
陆信衡急乎乎的过来抢字条:“说不定就是景伏骥的消息。”
打开一看果然是,醇王景伏骥奏请皇帝,请皇帝为他指婚蓼家女儿,说他去年替父南巡时与随从走散,掉入陷阱后得蓼家相救,人须要感恩,他的王妃已经殁了一年,府中琐事无人主持,是以请求父皇把蓼家女儿赐予他做王妃,并为让蓼家能配上皇子的身份,请父皇给与蓼家承恩伯的虚名,并说怀昌王常列已收蓼家女儿为义女。
陆信衡一边看一边喃喃,“皇帝老儿居然答应了。”
兆九凑过来,陆公子念的多,其实那字条写的很简略,他看的不甚明了,“皇帝为什么会答应呢?”
陆信衡指指最后那几个字:“这不写着,皇帝夸他心地纯善,与诸子不同。”
兆九咧嘴,景伏骥明明是大伪若善,呸。
陆信衡把字条递给景忱,“你这位侄儿,好深重的心机啊,娶一位不起眼又身怀凤命的女子,目的就是辅助他登上那皇位,而皇帝老儿还觉得他这个儿子与世无争心地善良,于是毫不防备,答应他不同寻常的奏请。”
喻心离得他远些,抬手点点他胸口:“你给我记好了,江山社稷是人民,不,是百姓的,不是皇家的也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一个皇帝只要脱离了为天下苍生的轨道,朝代就会趋于灭亡。”
这话是很有深度的了,景忱放开她,郑重行个礼:“景忱始料不及,娘子居然能有这般远见,我记下了。”
喻心一怔,扑哧笑了,“治大国如同烹小鲜,都是一个道理,我以后必做直言纳谏的娘子,还望相公做好心理准备。”
一声主动出口的相公喊得景忱心花怒放,一把把人搂怀里道:“有美人在,江山必稳固。”
美人嘿嘿笑,心情明媚了不少。
傍晚时分,陆信衡终于回来了,一回来就往景忱房间的正位上一坐:“妥了。”
妥了,老妪被儿子大柱痛苦流涕的接回家奉养,大柱因认错良好免于惩罚;那些顽固不化的乡绅和村长主事人们直接被杖责二十,撸去在乡里的话语权;县太爷也为放任这样的行为而深深自责,保证以后不会再有。
最重要的是,废除摒弃了这条旧观念,如若再有把老人放入墓中视同“墓虎”对待的,没收其土地。
最后这条才是最狠的,执行这条旧俗的都是农民,他们一旦没了土地,等于砸了吃饭的饭碗。
所以即使有些想利用旧俗不养老人的,也不敢因小失大。
听完陆信衡的叙述,喻心起身抱拳郑重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越是不开化的地方越认死理,反而不认皇权和律法,陆公子这几天着实辛苦,我这就去给您做好吃的。”
“多谢小大夫。”陆信衡疲惫的靠在太师椅上,捂着额头看景忱:“民风淳朴而顽固,天下动**而不安,景忱,你任重道远啊。”
景忱起身看向窗外,“父皇在时,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想不到才十几年功夫就民不聊生了。表哥可知,离夏天还早,北部好多郡县的雨水就连绵不断,黄河的大堤要再次经受考验了。”
陆信衡还真不知道,“北方连绵阴雨,南方却干旱无比,气候怎么如此反常?”
景忱摇头,月有阴晴圆缺,气候也一样,非人力所为。“皇兄对天地百姓没有敬畏心,只顾摆弄皇权,很难说上天不会给他些教训。”
陆信衡嗤道:“那皇帝老儿今年更难做咯,不过人家顾不上这些,忙着搞内斗呢,小大夫不是说了,根据墨影阁的消息,西边的景昀被削夺边境兵权后很不服气,眼下又没有抢到京畿大营统领的位置,一直很不安分呐。”
景忱不说话,这事是真的,是喻心在县城这边刚收到的消息,九王爷景昀得知京畿大营节制权到了他人手中后暴跳如雷,之后就连续派人往京中发密函,还四处联络部将,并没有按照皇帝的命令,在府中安分度日。
陆信衡接着说道:“咱就等着看好戏吧,也等着渔翁得利,总归景昀要是闹腾起来,打的是皇帝老儿的脸,那可是他亲弟弟。”
景忱称是。
陆信衡:“那么,就按照原定计划,去你五哥诚王的藩属地溜达一圈,过家门而不入,等他请你进门?”
景忱冲表哥笑笑,好。
“主子,陆公子,暗卫那边有消息,是前几天蓼家借运那件事相关的。”兆九进门抱拳道。
“这么快?”果然暗卫们成了自己人后,好多事都不用自己的人手了,墨影阁的效率真是又快又好又隐蔽。”陆信衡赞道,重新坐下,“说吧,蓼老头和张道士进京后,去了哪家?”
兆九卖个关子:“老熟人了,您认识,您猜。”
陆信衡睁大眼睛,脱口而出道:“不能是景伏骥吧?”
兆九一脸不尽兴的表情,“您也太厉害了吧。”
“你都说是老熟人了。”陆信衡看向景忱,“也不怪我们能猜出来,蓼家借的是凤命,你想啊,凤命是要做娘娘甚至皇后的,有此志向和条件的,一个巴掌就数的过来吧?”
兆九不解,那您是怎么猜出景伏骥而不是其他皇子呢?
陆信衡嗤一声,“如此阴毒又大胆的行事风格,又在暗处运作,可不像极了那位醇王爷的做派?别忘了他的白离族王妃去年刚借墨影阁的刀杀掉。我猜用不了多久,醇王就会上书请求皇帝重新给他立妃,立的也一定是蓼家的女儿。”
兆九还有一处不明白,蓼家的家世配皇子,天差地别吧?还没问出口就见无盐进门行礼,递给景忱一个小纸卷,“姑娘说是京城墨影阁递来的消息。”
景忱不着急打开,“她怎么不过来?”
无盐笑道,“姑娘做饭呢,怕离开了火候掌握不好。”
说完又行个礼走了,她还要给喻心打下手。
景忱笑,这么重要的消息着急让无盐送来,她自己却只顾着一汤一食,当真是心大。
陆信衡急乎乎的过来抢字条:“说不定就是景伏骥的消息。”
打开一看果然是,醇王景伏骥奏请皇帝,请皇帝为他指婚蓼家女儿,说他去年替父南巡时与随从走散,掉入陷阱后得蓼家相救,人须要感恩,他的王妃已经殁了一年,府中琐事无人主持,是以请求父皇把蓼家女儿赐予他做王妃,并为让蓼家能配上皇子的身份,请父皇给与蓼家承恩伯的虚名,并说怀昌王常列已收蓼家女儿为义女。
陆信衡一边看一边喃喃,“皇帝老儿居然答应了。”
兆九凑过来,陆公子念的多,其实那字条写的很简略,他看的不甚明了,“皇帝为什么会答应呢?”
陆信衡指指最后那几个字:“这不写着,皇帝夸他心地纯善,与诸子不同。”
兆九咧嘴,景伏骥明明是大伪若善,呸。
陆信衡把字条递给景忱,“你这位侄儿,好深重的心机啊,娶一位不起眼又身怀凤命的女子,目的就是辅助他登上那皇位,而皇帝老儿还觉得他这个儿子与世无争心地善良,于是毫不防备,答应他不同寻常的奏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