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三郎归来-《冲喜农女超旺夫》

  “我们家萧萧平日里,本分善良,和善待人。你们哪家没受过她帮助?王婶,昨月你儿子出了湿疹,是不是她帮忙挖的草药洗好的?李叔,你喜欢吃猪心,去年我家杀了年猪,是不是萧萧给你送的猪心,还有孙叔,你肩上背的麻袋还是她送你的……”

  代开群企图用一些往事,换回他们的良知。

  然而不论她说什么,那些村民都不听。

  她曾经做过的那些善事在他们心里的分量,远远不及二婶、二郎媳妇的几句挑唆。

  难道就因为害怕顾二郎生前那不怎么起眼的衙役招牌么?

  一个空名头,在他们心里竟然比一个朝夕相处的邻居更重要么?

  再说了,以前顾书闲还醒着的时候,也给村里做了不少好事。村口到镇上的路,都是顾书闲出钱修的,多出来的三口井也是顾书闲安排人打的。

  就因为他昏迷了,所以所有人都把他忘了,要将他媳妇往死里逼么?

  萧萧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解释,她忽然间觉得,就算同他们解释,或许也只是毫无用处的徒劳罢了“住嘴!”

  一声呼喝从里屋传来,院里顿时鸦雀无声。

  顾书闲从房里缓缓走了出来。

  那些村民先前的愤怒不再,全都敬畏地仰视着他。

  “是三郎醒了。”

  有人带头欢呼起来:“三郎醒了,我们村就要发达了。”

  代开群听见声响,眼泪刷地奔涌出来。满脸的不可置信,又带着几分欣喜。

  “是我儿,真的醒了?”

  七个月了,他一直那么躺着。该想的办法她都想过了,买媳妇给她冲喜,信迷信、请郎中……

  然后什么都没能将他唤醒。

  她日日以泪洗面,哭瞎了眼睛。

  没想到,今日,他竟然醒了!

  顾书闲站在人群中,仅仅露了个不耐烦的眼神,周围就又安静了下来。

  他们怕他,就像是怕地狱来的阎王一般。全都低下头,不敢正眼看他。

  他唇齿轻启,声音淡淡而出。

  “刚才,我在里面,听人说我媳妇儿勾搭了汉子,还杀了某个人?”

  “还有,我听见有人叫顾林清,小野种?”

  没人敢吱声。

  王香莲坐在地上,嘴巴瘪了又瘪,也是不敢说话,浑身颤抖得如同筛糠。

  他将头微微偏向凌萧萧,露出个宠溺的笑容,说:“顾二郎妄图轻薄我媳妇,倘若是我在,我也要杀他。”

  接着,他又转回头去,望着乡亲们,“他,该死!至于杀他的那个人,是谁,不重要了。”“你们要觉得他杀错了,你们拉我和我媳妇一道去见官儿。”

  此言一出,人群里再次炸开了锅。

  “顾二郎真不是东西,竟然想轻薄三郎的媳妇。”

  “就是,**贼,死的活该!”

  “应该将那**贼的尸体扔去山坳里喂狼,不然不足以平民愤。”

  “二婶子两口子本本分分的,怎么就带出这么个丢人现眼的东西。”

  ……

  片刻前,他们还在嚷嚷着凌萧萧是**妇,要拉她浸猪笼,仅仅因为顾书闲的一句话,他们就将矛头对向了二婶一家。

  真是可悲又可笑。

  难怪这顾家村,存在七八十年了,就出过顾书闲这么一位稍微有头有脸的人物。

  群情有点激动,顾书闲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瞬间鸦雀无声。

  他又说道:“顾二郎,是我们顾家村的耻辱,今日之事,若是有人敢说出去,就是于我三郎为敌。”

  所有人不敢搭话,全都怔怔地看着顾书闲。

  他缓缓朝凌萧萧走了过来,一只手牵着凌萧萧,一只手拉着小顾林清,往屋子里走去。

  夜晚的光很弱,火把的影子时而晃动到他脸颊上,将他衬托得格外的英俊、伟岸。

  凌萧萧侧目看了他好几眼,忍不住心中一阵甘甜。

  顾书闲只要不躺着,真的好有气质!

  他背对着众人,漫步经心地说了句:“不早了,都散了吧。”

  就这么一句话,村民们如鸟兽般,飞快散去。

  王香莲和二郎媳妇无奈地坐在地上哆泣。

  “二郎啊,你招惹谁不好啊,干嘛偏偏要招惹三郎的媳妇儿哦。”

  “二郎啊,你就这么走了,丢下我们娘母,可怎么办哟。”

  ……

  代开群跟着三郎一家回了屋。

  心头很多话想问他,但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又不忍打扰。熬到半夜,才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我的三郎,你总算是醒了。”

  三郎轻手轻脚地去到他们房间,同二老说道:“爹、娘,你们受苦了。”

  代开群直摇头,“我们倒还好,你可得好好对你媳妇,这半年来,一直都是她在照顾你。”

  顾书闲没答话,小心翼翼地将揣在胸口的玉佩拿出来。

  “爹、娘,能给我讲讲玉佩的事么?”

  上次要不是凌萧萧给他说,他都不知道玉佩这件事。

  这玉佩上雕着四爪龙,旁边有仙鹤起飞,绝对不是民间普通老百姓能拥有的。在朝中,也只有皇子和王公,能佩戴纹式的玉佩。

  况且他们跟萧萧说,这块玉佩是他的,而他压根儿记不起,他什么时候有过这样一块玉佩。

  “这……”

  代开群支支吾吾了半天,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顾爹一口气说了出来,“三郎,我老头子也活不了几年了。实话跟你说吧,我跟你娘没生,你是我们捡来养的。”

  “这块玉佩就是你来的时候,套在你脖子上的,说不定和你的身世有关。”

  这样的结果,顾书闲并没有表现出很震惊,他甚至还有些释然。

  从下他就曾怀疑过,他不是他们亲生的。一来,他的长相,身形跟他们谁都不像。二来,他的头脑、喜好,也没有一个跟他们接近。

  他紧紧握住玉佩,沉思了片刻。

  “爹、娘,你们可以告诉我,你们是在哪里捡到我的么?”

  代开群道:“就在望京城的南门外南山脚下。”

  顾书闲起身做了个揖,“谢谢爹、娘多年来的养育之恩。二郎今日也有一事同爹娘相商。”

  代开群一把抱住他,忍了半天的眼泪哗哗地留在他肩膀上。

  “三郎,你是不是要走?”

  这大半年来,她其实很纠结,既盼着他醒过来,又清楚,一旦他醒来小小顾家村定然留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