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转眼间,春忙就这么过了。
地里顺利栽上了小麦、高粱、小米,小白菜、芹菜的种子也洒了下去。
马上就要入夏了,气候逐渐变得越来越温暖,村头那颗杨柳,先前嫩绿的芽也全都长成了新叶。
家里的人得了闲,就商量着要把屋门口的偃塘清理一下。
他们养的鱼已经两年没清理过了,今年春旱多。一般来说,春天旱,夏天就容易涝。所以他们怕今年夏天,万一涨水淹了塘子,鱼都跑光了,所以打算提前清个塘。
这天,萧萧早早起来给他们蒸了馒头,用食盒子装着,带到偃塘边。
大伯先下塘,将塘塞拔出来。
偃塘里的水就旋着往塘塞的位置涌。
“咕噜,咕噜……”
水流发出悦耳的声音。
不到一个时辰,塘子里的水就只剩下不到巴掌高。
塘里的鱼儿搁浅了,在泥里到处蹦。
“走吧,下去捡鱼。”大婶林雪梅吆喝道。
这时,大伯、二伯、大婶、二婶全都脱了鞋子,卷起袖子下了塘。
他们拖了几个大脚盆,用来装鱼。
大婶捡了条手腕粗细的大乌棒,二婶那边更绝,直接捉了个两三斤大的大团鱼。
凌萧萧在塘边看得心痒痒,索性也脱了鞋子,走了下去。
塘里剩下的水不冰,只是泥有点深,移动起来颇为困难。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中间去。
林雪梅见她来了,就赶过来接她,“萧萧,来,我牵你。你没走惯,当心摔跤。”
“我可以的,大婶。”
虽然有点慢,但她还是顺利在塘中和大家伙汇师了。
塘中间的水稍微深些,约有尺把。
她学着长辈们的样子在里面一阵**。
能明显感觉到鱼儿从她手边滑过,但它们又滑又聪明,一不小心就溜了,她好几次都没逮稳。
王香莲看她的样子好笑,过来教她,“萧萧,你得这样。”
她伸手示范了个鹰抓般的手势,“速度要快,用力要大。捉住了就上另外一只手,两个手一起捧出来。这些鱼都成了精的,你不比他它更精,哪里抓得住它。”
“哦!”
凌萧萧按照二婶教的方式,又操作了一遍。
果然,一条三四斤大的草鱼被她抓住了。这鱼,劲儿老大了,差一丁点就又被她蹦走了。
“我捉住了,大婶,二婶,你们快看。”
她高兴得欢呼。
顾二郎本在坝子里坐着躺椅、抽着烟,被她的声音吸引,不由得向塘子里望了望。
凌萧萧的背上全是汗水,薄薄的麻衣被汗水浸湿了,贴到了背上。
她身体的曲线被凸显出来,玲珑有致,曼妙极了。
顾二郎咽了口口水,心口跳得贼凶。
他们五个人在塘子里忙活了足足一上午,鱼获颇丰。
鲫鱼满满一盆,起码有四五十斤,草鱼近十条也有差不多二三十斤。除此之外还有两三个团鱼,七八条乌棒。
凌萧萧还单独捡了些河蚌、螺丝,准备拿回去砸开了喂鸭子。
“大婶,这么多的鱼拿回去,我们也吃不完啊,下午拿去镇上卖么?”凌萧萧问。
大婶点了点头,“我们留几条,养后院的石缸里,其他的就用牛车拉着去镇上卖掉吧。”
以前是二婶管钱,所以卖农产品这些事,都是二婶的事。
如今,凌萧萧接下了管钱的工作,那买卖东西,自然也就成了她的事。
“那我吃完晌午饭就去。”她说。
大婶看她身量小,怕她一个人应付不来,就问她:“要不要问跟你一起。”
凌萧萧觉得自己现在家务轻松,很多脏活累活都是麻烦的他们,觉得不好意思,就把她拒绝了。
“大婶,有牛车,又不用我自己出力,没问题的。”她说。
王香莲招呼她说:“萧萧,堂屋里的那两把秤你用小的那把,好一些。”
她眨了眨眼,压低音量,“能多赚不少钱呢。”
额!
凌萧萧瞬间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
她虽礼节性地笑了笑,但心里还是想着,等会出去,一定得拿大的那把。
中午吃完午饭,她在屋子里小憩了一会,然后就背上麻袋,揣上称,赶着牛车出发了。
他们村离六角镇最近,但镇上居民不多,这么多的鱼怕是卖不完。
她决定去六角镇隔壁的五角镇碰碰运气。
从她家到五角镇大约十二三里的路程,走路要一个时辰,牛车 快些半个时辰可达。
没过多久,她到达了五角镇的内。
这里的四方街很宽阔,全都是青石板铺的,两边全是赶着牛车、驴车过来展摊的小商贩。
她寻了个靠近酒楼的位置,摆起摊来。
“卖鱼叻,有没有人要鱼,草鱼一文,鲫鱼、乌棒两文,甲鱼三文,便宜卖了。”
因为便宜,她的吆喝声很快吸引来一群人围观。
“包杀不?”
“包包……”
为了尽快卖完,她豁出去了。
没有刀,她就用上了三郎送给她的匕首。
“大家自己选,选好了我给称、给杀。”
围观群众一窝蜂就往她盆子那么涌,有两人为了抢一条乌鱼,甚至大打出手。场面一度混乱得不可收拾。
“大家排队购买,排队购买。”
她大声吆喝着,嗓子都喊冒了烟,根本没人听她的。
没好久,几盆子鱼就被这些人抢空了。
好在这些人没有抢霸王鱼的,后面还是都排着队来等她称和杀。
她忙的满头大汗。
在处理一条乌鱼的时候,一个没注意,鱼从地上蹦起来,后背的刺直接扎到了她手指里。
鲜血汩汩往外冒,指头疼的她掉眼泪。
本想处理下的,可周围的那些买家根本不给她这个时间,一个劲儿地敦促,“赶紧杀,杀了我好拿回家。”
她只得继续操作,直到将所有鱼都递到他们手中为止。
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傍晚了。
夕阳落到了距离西山不远的位置,云层染上了一层淡红色。
她赶紧点好钱,收拾好摊子,赶着牛车回家去了。
回去的路和来时相同,都要经过一片枯木林。
林子里落着许多座坟,黑漆漆的乌鸦到处乱
她下意识地加快了赶牛的节奏。
转眼间,春忙就这么过了。
地里顺利栽上了小麦、高粱、小米,小白菜、芹菜的种子也洒了下去。
马上就要入夏了,气候逐渐变得越来越温暖,村头那颗杨柳,先前嫩绿的芽也全都长成了新叶。
家里的人得了闲,就商量着要把屋门口的偃塘清理一下。
他们养的鱼已经两年没清理过了,今年春旱多。一般来说,春天旱,夏天就容易涝。所以他们怕今年夏天,万一涨水淹了塘子,鱼都跑光了,所以打算提前清个塘。
这天,萧萧早早起来给他们蒸了馒头,用食盒子装着,带到偃塘边。
大伯先下塘,将塘塞拔出来。
偃塘里的水就旋着往塘塞的位置涌。
“咕噜,咕噜……”
水流发出悦耳的声音。
不到一个时辰,塘子里的水就只剩下不到巴掌高。
塘里的鱼儿搁浅了,在泥里到处蹦。
“走吧,下去捡鱼。”大婶林雪梅吆喝道。
这时,大伯、二伯、大婶、二婶全都脱了鞋子,卷起袖子下了塘。
他们拖了几个大脚盆,用来装鱼。
大婶捡了条手腕粗细的大乌棒,二婶那边更绝,直接捉了个两三斤大的大团鱼。
凌萧萧在塘边看得心痒痒,索性也脱了鞋子,走了下去。
塘里剩下的水不冰,只是泥有点深,移动起来颇为困难。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中间去。
林雪梅见她来了,就赶过来接她,“萧萧,来,我牵你。你没走惯,当心摔跤。”
“我可以的,大婶。”
虽然有点慢,但她还是顺利在塘中和大家伙汇师了。
塘中间的水稍微深些,约有尺把。
她学着长辈们的样子在里面一阵**。
能明显感觉到鱼儿从她手边滑过,但它们又滑又聪明,一不小心就溜了,她好几次都没逮稳。
王香莲看她的样子好笑,过来教她,“萧萧,你得这样。”
她伸手示范了个鹰抓般的手势,“速度要快,用力要大。捉住了就上另外一只手,两个手一起捧出来。这些鱼都成了精的,你不比他它更精,哪里抓得住它。”
“哦!”
凌萧萧按照二婶教的方式,又操作了一遍。
果然,一条三四斤大的草鱼被她抓住了。这鱼,劲儿老大了,差一丁点就又被她蹦走了。
“我捉住了,大婶,二婶,你们快看。”
她高兴得欢呼。
顾二郎本在坝子里坐着躺椅、抽着烟,被她的声音吸引,不由得向塘子里望了望。
凌萧萧的背上全是汗水,薄薄的麻衣被汗水浸湿了,贴到了背上。
她身体的曲线被凸显出来,玲珑有致,曼妙极了。
顾二郎咽了口口水,心口跳得贼凶。
他们五个人在塘子里忙活了足足一上午,鱼获颇丰。
鲫鱼满满一盆,起码有四五十斤,草鱼近十条也有差不多二三十斤。除此之外还有两三个团鱼,七八条乌棒。
凌萧萧还单独捡了些河蚌、螺丝,准备拿回去砸开了喂鸭子。
“大婶,这么多的鱼拿回去,我们也吃不完啊,下午拿去镇上卖么?”凌萧萧问。
大婶点了点头,“我们留几条,养后院的石缸里,其他的就用牛车拉着去镇上卖掉吧。”
以前是二婶管钱,所以卖农产品这些事,都是二婶的事。
如今,凌萧萧接下了管钱的工作,那买卖东西,自然也就成了她的事。
“那我吃完晌午饭就去。”她说。
大婶看她身量小,怕她一个人应付不来,就问她:“要不要问跟你一起。”
凌萧萧觉得自己现在家务轻松,很多脏活累活都是麻烦的他们,觉得不好意思,就把她拒绝了。
“大婶,有牛车,又不用我自己出力,没问题的。”她说。
王香莲招呼她说:“萧萧,堂屋里的那两把秤你用小的那把,好一些。”
她眨了眨眼,压低音量,“能多赚不少钱呢。”
额!
凌萧萧瞬间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
她虽礼节性地笑了笑,但心里还是想着,等会出去,一定得拿大的那把。
中午吃完午饭,她在屋子里小憩了一会,然后就背上麻袋,揣上称,赶着牛车出发了。
他们村离六角镇最近,但镇上居民不多,这么多的鱼怕是卖不完。
她决定去六角镇隔壁的五角镇碰碰运气。
从她家到五角镇大约十二三里的路程,走路要一个时辰,牛车 快些半个时辰可达。
没过多久,她到达了五角镇的内。
这里的四方街很宽阔,全都是青石板铺的,两边全是赶着牛车、驴车过来展摊的小商贩。
她寻了个靠近酒楼的位置,摆起摊来。
“卖鱼叻,有没有人要鱼,草鱼一文,鲫鱼、乌棒两文,甲鱼三文,便宜卖了。”
因为便宜,她的吆喝声很快吸引来一群人围观。
“包杀不?”
“包包……”
为了尽快卖完,她豁出去了。
没有刀,她就用上了三郎送给她的匕首。
“大家自己选,选好了我给称、给杀。”
围观群众一窝蜂就往她盆子那么涌,有两人为了抢一条乌鱼,甚至大打出手。场面一度混乱得不可收拾。
“大家排队购买,排队购买。”
她大声吆喝着,嗓子都喊冒了烟,根本没人听她的。
没好久,几盆子鱼就被这些人抢空了。
好在这些人没有抢霸王鱼的,后面还是都排着队来等她称和杀。
她忙的满头大汗。
在处理一条乌鱼的时候,一个没注意,鱼从地上蹦起来,后背的刺直接扎到了她手指里。
鲜血汩汩往外冒,指头疼的她掉眼泪。
本想处理下的,可周围的那些买家根本不给她这个时间,一个劲儿地敦促,“赶紧杀,杀了我好拿回家。”
她只得继续操作,直到将所有鱼都递到他们手中为止。
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傍晚了。
夕阳落到了距离西山不远的位置,云层染上了一层淡红色。
她赶紧点好钱,收拾好摊子,赶着牛车回家去了。
回去的路和来时相同,都要经过一片枯木林。
林子里落着许多座坟,黑漆漆的乌鸦到处乱
她下意识地加快了赶牛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