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这小子是个怪物!-《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

  随着时间渐渐过去。

  红蓝双方全体官兵接到导演部的通知。

  演习结束,双方进行收尾工作。

  之后,便是红蓝双方的指挥官前往导演部进行战术复盘。

  胜利方查缺补漏,失败方总结失败教训。

  只有这样,演习才真正算有意义。

  半个小时后,

  红军指挥苗阳明灰头土脸地走进导演部大帐。

  瞬间,几十道目光看过来,苗阳明脸上的神色愈发沮丧。

  这场演习,他们输的实在太快。

  但除去沮丧之外,眼底深处还有几分不服输。

  苗阳明被安排着坐下,坐下之后余光不是看向大帐的门口。

  此时此刻,他心中有太多的疑问要问。

  好在他并没有等多久。

  大概五分钟后,帐篷门被掀开。

  一脸正色的冯鉴真缓缓步入。

  帐篷外,警卫第一师师长廖华生以及吴立叶,裴立军三人望着消失在帐篷内的背影,神情一个比一个复杂。

  要说此时最意外的,就当属裴立军和吴立叶二人。

  他们没想到,五千包围一万,还真的被这位冯委员成功做到了。

  不光做到了,竟然还成功地打出了一场歼灭战。

  这已经有些超出他们的认知。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说从军二十多年,他们还不如一个年轻人???

  说实话,他们现在已经有些后悔在冯鉴真指挥的时候跑出来。

  要是现场看看冯鉴真如何指挥,说不定还能学些什么。

  一旁的廖华生不知二人想法,只是心中有些感慨。

  冯鉴真的指挥是他看在眼里的。

  可惜这种指挥方式,一般人还真学习不来。

  这位冯委员虽然在作战经验上有所欠缺,但在指挥思路上,硬生生是靠着自己的记忆力和判断做出最优的选择。

  这种指挥方式,真是令人羡慕且无奈。

  而且冯鉴真在战略上的决策也是激进得很,

  演习一开始就让半数部队做绕后行动。

  这般举动,即便是让指挥经验丰富的老将来恐怕也做不出。

  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年轻小伙子,打起仗来竟然有一股子悍勇之风。

  帐篷内,无关人员已经被屏退四方。

  只留下军改委的委员们,对了,还要加上苗阳明。

  冯鉴真一进来,苗阳明还没过多关注。

  但在徐帅口中得知他就是蓝军指挥员之后,顿时大惊失色。

  蓝军的指挥官,竟然是个年轻人?

  不应该是警卫第一师师长廖华生吗?

  想到此,苗阳明脸色愈发苍白。

  和输给廖华生相比,输给一个年轻人,这打击更大!

  众人相继坐好,徐帅目光锐利地在众人脸上环顾一圈,随即说道。

  “同志们,演习已经结束,红蓝双方的指挥员都在此。”

  “同志们有何问题和建议不妨畅所欲言!”

  话音落下,在座诸位司令员顿时跃跃欲试。

  他们建议没多少,问题倒是很多!

  苗阳明更是满脸迫不及待,但一看诸位首长的表情,也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最先开口的是京都军区司令员陈曦连。

  他一开口就问出诸位司令员想知道的核心问题。

  “冯委员,我想知道你的四个营是如何快速绕到红军的大后方还不被发现的?”

  作为导演部,他们是知道红军两侧布置了很多观察哨。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冯鉴真身上。

  冯鉴真低头沉思片刻,似乎在酝酿措辞,不久后缓缓开口道。

  “很简单,我通过和每个坦克小队的汇报整理出沿路上的红军信息,随后用阶梯式机动,营造出一个圆弧阵型。”

  “每发现一个观察哨,我们就会在其红军尚未反应过来之时从后方打击,使其没有时间汇报指挥部!”

  冯鉴真的话说得简单,但听在众人耳中却是完全不同。

  能做到这种程度,非常考验各部队之间的配合以及指挥官的决断。

  二者缺一不可!

  但这就考验到部队的命令传递和指挥官的信息收集。

  这无疑需要很多的人力去捋顺并下达指挥命令。

  想到此,于是陈曦连紧接着询问道。

  “你的参谋部有多少人?”

  冯鉴真表情一顿,想了想道。

  “我没有参谋部,做出指挥的只有我一人!”

  话音落下,众人神情一变。

  这么多复杂的信息和决断,都是冯鉴真一个人处理的?

  这小子是怪物吗?

  在座都是龙国部队的高级将领,都是带兵打过仗的人物。

  自然知道指挥作战的兵力越多,下达的命令越多,所消耗的脑力也就越大。

  可人的脑力是有极限的!

  所以越高层的指挥部,往往负责收集整理战场信息的参谋就越多。

  高级指挥员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信息中挑选出有用的从而做出决断。

  可现在冯鉴真告诉他们,从收集信息到做出决定,都是他一个人。

  知道这点,他们的震惊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个司令员们神色带着深意地看向冯鉴真。

  这小子,真是个做指挥员的料!

  苗阳明在一边也听傻了。

  将命令下达到基层的每一个坦克小队。

  如此精细的指挥,简直骇人听闻!

  他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让手下的部队做到如使臂指。

  但坏处就是一般人真做不到。

  如果蓝军是因为这样取胜的,那么红军确实输得不冤。

  不过这样的对抗,对于他来说并不能吸取什么经验。

  此时也有不少司令员回过神来,思维和苗阳明同步。

  陈曦连目光微抬,看向冯鉴真。

  “这属于你的指挥特色,没有信息化作战的参考性。”

  言外之意就是这只能看出你的指挥水平。

  一个人指挥水平的优秀只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但看不出任何信息化作战的优势。

  简而言之,陈曦连需要一个解释。

  不料闻言的冯鉴真只是淡定地摇了摇头。

  “不!这并不是我的指挥特色,而是未来战争的趋势!”

  此话一出,顿时勾起了在场人的好奇心。

  不少人目光期待地看向冯鉴真,想听听他的想法。

  徐帅面色一正,知道冯鉴真要深入对信息化作战的解释,仔细倾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