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宣穿过客厅,向林向的书房走去。
她刚才已经听林钰说过了昨天晚上的情况,林府的人已经全都知道她昨天晚上是被皇后娘娘的宫女叫走的事了。
事关皇族,兹事体大。
这下林向一早就叫她来书房说话,应该也是与昨天晚上的事有关,再加上刚才碰见的林霜儿,直接把她被叫走的事情和太后随口提到的亲事联系到了一起,那就也不排除林向也会这么联系两件事的可能。
林妙宣想着,敲了敲林向的书房门,等得了林向的示意声过后,才推开门走了进去。
“妙宣给叔父见礼。”林妙宣微微行了一礼。
林向和蔼地说:“自家人在家中,不必这般多的礼数,快坐吧妙宣。”
“多谢叔父。”林妙宣感受到了林向对她的态度的轻微变化。
要说之前可能是把她当成亡故的大哥大嫂的孩子来看待,是长辈的亲切口吻的话。
那林向现在对林妙宣说话的态度,就在原先的亲切之上,又增加了一丝……讨好的笑容。
林妙宣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感觉有点好笑地看着林向,等待着林向的下一步动作。
“妙宣昨日夜间被皇后娘娘叫去,可是因为宫宴上的事情?”
林妙宣听林向开口就问,连开端转折都没有这般的心急,心里一笑,想着:果然是问这件事情。
“叔父,昨天晚上妙宣确实是被皇后娘娘的宫女叫走了,可却没有见着皇后娘娘,因此也不知道皇后娘娘是因为何事叫走了妙宣。”
方才林妙宣来这的时候,林钰特地和她通过话了,听欧阳淳的意思,以后的话语就咬定是皇后娘娘的宫女把她叫走的就对了。
林向听了林妙宣的回话,微微地皱了皱眉头,问:“没见着皇后娘娘,那你去了何处?”
林妙宣老实回话,说:“昨天晚上,有个凤鸾宫的宫女称皇后娘娘要找妙宣,将妙宣带到了一处湖泊凉亭上,奈何妙宣第一次进宫,实在不知道那是何处。”
“那湖泊周边种满了各种花卉树木,景色极其宜人,是妙宣毕生所见之绝景,因此妙宣呆呆地看了一会。”
“之后一直无人前来,更不抵夜风实在凉人,所以妙宣问了一下内官宫女回前殿的路,可内官说前殿的大人并家眷们已经回府了,因此又辟了一辆单独的马车将妙宣送了回来。”
林向边在书房内踱步边听林妙宣说话,眉头皱着就没有松开。
林向问:“既然是让你去看景色,又何必晚上去叫呢?这般的急迫情况,皇后娘娘却一直没有现身,但也反常得很。”
林妙宣看着林向说:“妙宣从未接触过皇室中人,更不明白皇室之人是如何行事的。”
“初入皇宫,妙宣本就紧张,更惶论涉及到皇后娘娘了,因此小心行事,只恐给叔父添了麻烦。”
林妙宣说着话,眼睛一直盯着林向的脸色,不过林向是在自己思考着,没有注意到林妙宣的眼神就是喽。
“昨天晚上妙宣和堂哥也在好奇皇后娘娘为何会深夜叫妙宣前去,不知叔父可有担心过妙宣?当时可去皇宫内殿找内官大员问一问妙宣的去向和皇后娘娘的本意?”
林妙宣注意到林向在听到林妙宣的话后,明显得顿了一下,连踱步的步伐都渐渐慢了下来。
林妙宣在心里哼笑一声:这可真是她本该敬爱的好叔父,一个未出阁的侄女深夜被叫走,他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直接离开了,当真是想拿她做向上攀爬的垫脚石了……
林向听林妙宣有些单纯疑惑的语气,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说:“皇后娘娘贵为国母,最是谦和亲切的,叔父想着皇后娘娘突然叫妙宣过去,肯定是有其深意,因此……额,再说,叔父作为外官,去过问皇后娘娘的事,终究不太合规矩。”
林妙宣垂下眼帘,说着:“妙宣久不在洛城,更不懂为官之事。只知道若是爹爹还在的话,定是希望妙宣能够一辈子平安喜乐的,妙宣相信叔父也一定如同爹爹所想,是嘛?”
林向走回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下,说:“这自不必说,叔父是肯定希望妙宣好好的。”
林向岔开了话,接着问:“对了妙宣,之前也未听你婶母提过你会刺绣,又是如何成为太后娘娘的侍女的弟子的?”
林妙宣轻声回复说:“自从妙宣和娘亲十年前回到余杭,妙宣就开始练习刺绣了,后来是娘亲看妙宣有些天赋,就花了家里的积蓄请了当地一个刺绣功夫上乘的老嬷嬷来做妙宣的教习嬷嬷,至今已然六七年的时间了。”
“妙宣学刺绣的这件事情,堂哥是早就知道的,至于叔父婶母为何不知,妙宣也不知道了。”
你和魏氏十年不来联系我们,更是连余杭这个自己生养的地方都从不曾回过,怎么会知道我会刺绣?
林向觉得自己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尴尬,人家必然是已经练习了多年才能到能让太后娘娘青睐的地步。
林向在心里有些怪林钰的不懂事了,这般大的事都没有向家里提过。
他觉得林钰能知道,定然是之前有一次林钰无缘无故向太学告假回了余杭的时候才知道的。
林向喝了一口茶,说:“原是如此,钰儿终日在太学忙碌学业,倒是没有向家里提过此事。”
林妙宣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接着说:“前几日妙宣绣好了几方帕子去集市,这事儿叔父是知道的吧。”
“不过至于那孔雁老嬷嬷是太后的侍女之事,妙宣之前是毫不知情的,孔雁老嬷嬷从未提及过。”
林向呵呵地笑了两声,说:“不管老嬷嬷怎么打算,咱们妙宣能练就一身本领得到太后娘娘的青眼,也是一番造化了。”
“妙宣就是因为前几日的几方帕子结识的高家小姐吗?”林向想了一想又问。
林妙宣回答说:“妙宣之前在余杭时就做些女儿家的东西去铺子里售卖,现下刚来余杭也是这般做的,至于售卖的店铺是不是高家小姐的,这种官家内事,就更不是妙宣这初来乍到的人知晓的了。”
林向点了点头,也认可了林妙宣的说话,转了一圈眼神,说:“叔父见昨日高家小姐对妙宣十分亲切的模样,当是你们早就相识了呢。”
林妙宣心里想着林向说这句话的意思,面上却是笑着回答说:“叔父这说的是什么玩笑话,妙宣过去十年一直在余杭生活,不像霜儿妹妹一般在这京都洛城之中,怎么会和这样高门大户的小姐早就相识了呢?”
林妙宣一句话让她和林霜儿的差距顿时显现了出来,打消了林向心中有些疑虑的念头。
林妙宣转念一想,就说:“不过妙宣确实觉得高敏小姐爽快可爱得很,若有机会深交,妙宣也是十分乐意的。”
林妙宣从怀中拿出昨天晚上高夫人给的高府门牌说:“昨日,高敏小姐的母亲还将这个给了妙宣,妙宣虽然不知道这牌子有什么用,但是肯定是个好物件。妙宣还想着,往后能和高敏小姐多相处相处就好了。”
林向看了看林妙宣手中的木牌,上门一个大大的“高”字,明显就是高府的门牌。
这哪里光是一个好物件?有这东西在手,在洛城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那可是高府的座上宾啊!
林向看林妙宣一脸没有懂得这门牌的用处的样子,脑中转了个弯,说:“既然是高夫人所赠,妙宣就好好留着吧。不过高府那样的大户却不是咱们这种能随意深交的。”
“往后……少交往也是可以的。”
“老爷,外面高丞相的千金递了帖子,想见妙宣小姐。”
她刚才已经听林钰说过了昨天晚上的情况,林府的人已经全都知道她昨天晚上是被皇后娘娘的宫女叫走的事了。
事关皇族,兹事体大。
这下林向一早就叫她来书房说话,应该也是与昨天晚上的事有关,再加上刚才碰见的林霜儿,直接把她被叫走的事情和太后随口提到的亲事联系到了一起,那就也不排除林向也会这么联系两件事的可能。
林妙宣想着,敲了敲林向的书房门,等得了林向的示意声过后,才推开门走了进去。
“妙宣给叔父见礼。”林妙宣微微行了一礼。
林向和蔼地说:“自家人在家中,不必这般多的礼数,快坐吧妙宣。”
“多谢叔父。”林妙宣感受到了林向对她的态度的轻微变化。
要说之前可能是把她当成亡故的大哥大嫂的孩子来看待,是长辈的亲切口吻的话。
那林向现在对林妙宣说话的态度,就在原先的亲切之上,又增加了一丝……讨好的笑容。
林妙宣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感觉有点好笑地看着林向,等待着林向的下一步动作。
“妙宣昨日夜间被皇后娘娘叫去,可是因为宫宴上的事情?”
林妙宣听林向开口就问,连开端转折都没有这般的心急,心里一笑,想着:果然是问这件事情。
“叔父,昨天晚上妙宣确实是被皇后娘娘的宫女叫走了,可却没有见着皇后娘娘,因此也不知道皇后娘娘是因为何事叫走了妙宣。”
方才林妙宣来这的时候,林钰特地和她通过话了,听欧阳淳的意思,以后的话语就咬定是皇后娘娘的宫女把她叫走的就对了。
林向听了林妙宣的回话,微微地皱了皱眉头,问:“没见着皇后娘娘,那你去了何处?”
林妙宣老实回话,说:“昨天晚上,有个凤鸾宫的宫女称皇后娘娘要找妙宣,将妙宣带到了一处湖泊凉亭上,奈何妙宣第一次进宫,实在不知道那是何处。”
“那湖泊周边种满了各种花卉树木,景色极其宜人,是妙宣毕生所见之绝景,因此妙宣呆呆地看了一会。”
“之后一直无人前来,更不抵夜风实在凉人,所以妙宣问了一下内官宫女回前殿的路,可内官说前殿的大人并家眷们已经回府了,因此又辟了一辆单独的马车将妙宣送了回来。”
林向边在书房内踱步边听林妙宣说话,眉头皱着就没有松开。
林向问:“既然是让你去看景色,又何必晚上去叫呢?这般的急迫情况,皇后娘娘却一直没有现身,但也反常得很。”
林妙宣看着林向说:“妙宣从未接触过皇室中人,更不明白皇室之人是如何行事的。”
“初入皇宫,妙宣本就紧张,更惶论涉及到皇后娘娘了,因此小心行事,只恐给叔父添了麻烦。”
林妙宣说着话,眼睛一直盯着林向的脸色,不过林向是在自己思考着,没有注意到林妙宣的眼神就是喽。
“昨天晚上妙宣和堂哥也在好奇皇后娘娘为何会深夜叫妙宣前去,不知叔父可有担心过妙宣?当时可去皇宫内殿找内官大员问一问妙宣的去向和皇后娘娘的本意?”
林妙宣注意到林向在听到林妙宣的话后,明显得顿了一下,连踱步的步伐都渐渐慢了下来。
林妙宣在心里哼笑一声:这可真是她本该敬爱的好叔父,一个未出阁的侄女深夜被叫走,他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直接离开了,当真是想拿她做向上攀爬的垫脚石了……
林向听林妙宣有些单纯疑惑的语气,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说:“皇后娘娘贵为国母,最是谦和亲切的,叔父想着皇后娘娘突然叫妙宣过去,肯定是有其深意,因此……额,再说,叔父作为外官,去过问皇后娘娘的事,终究不太合规矩。”
林妙宣垂下眼帘,说着:“妙宣久不在洛城,更不懂为官之事。只知道若是爹爹还在的话,定是希望妙宣能够一辈子平安喜乐的,妙宣相信叔父也一定如同爹爹所想,是嘛?”
林向走回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下,说:“这自不必说,叔父是肯定希望妙宣好好的。”
林向岔开了话,接着问:“对了妙宣,之前也未听你婶母提过你会刺绣,又是如何成为太后娘娘的侍女的弟子的?”
林妙宣轻声回复说:“自从妙宣和娘亲十年前回到余杭,妙宣就开始练习刺绣了,后来是娘亲看妙宣有些天赋,就花了家里的积蓄请了当地一个刺绣功夫上乘的老嬷嬷来做妙宣的教习嬷嬷,至今已然六七年的时间了。”
“妙宣学刺绣的这件事情,堂哥是早就知道的,至于叔父婶母为何不知,妙宣也不知道了。”
你和魏氏十年不来联系我们,更是连余杭这个自己生养的地方都从不曾回过,怎么会知道我会刺绣?
林向觉得自己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尴尬,人家必然是已经练习了多年才能到能让太后娘娘青睐的地步。
林向在心里有些怪林钰的不懂事了,这般大的事都没有向家里提过。
他觉得林钰能知道,定然是之前有一次林钰无缘无故向太学告假回了余杭的时候才知道的。
林向喝了一口茶,说:“原是如此,钰儿终日在太学忙碌学业,倒是没有向家里提过此事。”
林妙宣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接着说:“前几日妙宣绣好了几方帕子去集市,这事儿叔父是知道的吧。”
“不过至于那孔雁老嬷嬷是太后的侍女之事,妙宣之前是毫不知情的,孔雁老嬷嬷从未提及过。”
林向呵呵地笑了两声,说:“不管老嬷嬷怎么打算,咱们妙宣能练就一身本领得到太后娘娘的青眼,也是一番造化了。”
“妙宣就是因为前几日的几方帕子结识的高家小姐吗?”林向想了一想又问。
林妙宣回答说:“妙宣之前在余杭时就做些女儿家的东西去铺子里售卖,现下刚来余杭也是这般做的,至于售卖的店铺是不是高家小姐的,这种官家内事,就更不是妙宣这初来乍到的人知晓的了。”
林向点了点头,也认可了林妙宣的说话,转了一圈眼神,说:“叔父见昨日高家小姐对妙宣十分亲切的模样,当是你们早就相识了呢。”
林妙宣心里想着林向说这句话的意思,面上却是笑着回答说:“叔父这说的是什么玩笑话,妙宣过去十年一直在余杭生活,不像霜儿妹妹一般在这京都洛城之中,怎么会和这样高门大户的小姐早就相识了呢?”
林妙宣一句话让她和林霜儿的差距顿时显现了出来,打消了林向心中有些疑虑的念头。
林妙宣转念一想,就说:“不过妙宣确实觉得高敏小姐爽快可爱得很,若有机会深交,妙宣也是十分乐意的。”
林妙宣从怀中拿出昨天晚上高夫人给的高府门牌说:“昨日,高敏小姐的母亲还将这个给了妙宣,妙宣虽然不知道这牌子有什么用,但是肯定是个好物件。妙宣还想着,往后能和高敏小姐多相处相处就好了。”
林向看了看林妙宣手中的木牌,上门一个大大的“高”字,明显就是高府的门牌。
这哪里光是一个好物件?有这东西在手,在洛城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那可是高府的座上宾啊!
林向看林妙宣一脸没有懂得这门牌的用处的样子,脑中转了个弯,说:“既然是高夫人所赠,妙宣就好好留着吧。不过高府那样的大户却不是咱们这种能随意深交的。”
“往后……少交往也是可以的。”
“老爷,外面高丞相的千金递了帖子,想见妙宣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