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之花,是一朵应季盛开的牡丹。紫色底蕊,浅白色花瓣,凑近细闻,有暗香阵阵,湿润怡人。
“今日的送聘礼,我要回避,不知办得了还顺利?”窗台外的男人声音响起,有轻松的愉悦感。
“顺利的,高夫人和欧阳夫人都很尽心,没有让我操心什么,高公子与欧阳公子也帮衬了林钰许多。”
至于高现和欧阳腾两个人,林妙宣回想起来,倒觉得有些好笑。
林妙宣本觉得这两位都是位高权重的主儿,不过是应了请求来代替的,可能更有范儿些,可实际上呢?
一切听苏氏与柳氏的安排。
两位夫人掌控全局,让坐哪儿坐哪,让做什么做什么,配合得紧。
不仅没有端架子,还乐意得很,听林钰说,特别是在席面上,高现与欧阳腾更是把酒谈心。
也就是送聘礼的席面不大,只有两家人在,吃一吃过个脸面就行。
要不然,高现和欧阳腾非得喝穿了天,看架势连明天的早朝也不打算去上了。
外人不清楚的,还以为这不是替代,就是自家儿子娶媳妇一样。
也太高兴了吧。
特别是林钰后来皱着眉头对林妙宣说:他还是第一次当面见高现那样开口笑。
林妙宣就觉得,好笑极了。
赵临安了然:“那就好,高伯父与欧阳伯父都是心实的人,多年来更是助我许多,爹娘不在,能得有他们看着我和县主的接聘礼,也算是圆满。”
看来,赵临安与这两家的交情很深。
林妙宣想着,又说:“不过将军,这礼可是有些太多,哪里用得着配着双份买,其他的物件儿也添了许多。”
“这样,妥当吗?”
“无妨,县主不必担心这些。我的出身摆在这里,贵重的东西也拿不出来,数量不过是给外人看的。”
“就是这数量再多,到底不能……”
听见窗台后,传来了一声女子的轻笑,赵临安抿了抿嘴,没有再说话。
“将军是觉得,亏欠了我?”
赵临安又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林妙宣说:“在外看来,我是最占便宜的那一个,一个孤女来到洛城,不仅被封为县主还能嫁给当朝最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外面的传言我也听说了不少,多少人说我是不配的,结果一到将军口中,就是我低嫁了一样。”
“什么出不出身,什么金银钱财,我林妙宣要是真看重这些,早就顺了宋逸兴的意思入皇家,又怎么会……怎么会倾心于将军呢?”
林妙宣最后一句话,把自己说害羞了,可声音再小,凭赵临安的耳力也是一字不落地听全了。
嘴角情不自禁地向上翘了翘,赵临安继续听窗台后的女子说话。
“再说了将军,我还有华玉楼,华玉楼之财力是外人不知的。”
“洛城是个金银窝儿,如今小敏已经把红衣阁清空,我也在找人翻新,只等墨淮修一来,开店迎门。届时……花销也是不用担心的。”
林妙宣本想说,届时,就连将军的军饷她也是能帮上忙的。
可赵临安骨子里有傲气,她不愿意让这个男人觉得,她小看了他,想了想也就没有说出口。
反正到时,她的,他的,都是一样的。
夫妇一体,本该如此。
想着欧阳淳今天离开林府时说的话,林妙宣自己微微笑着。
欧阳淳避开林府里的人,特意来找她,面色恍惚,一看就是喝多了。
“这话儿我本来不该说,可县主也知道,临安他是个话少的,对于自己做得事情更是从来不愿意多说半句,所以啊,作为临安的兄弟,我觉得还是得和县主说一声。”
“欧阳公子想说什么?”
“那聘礼单子上的东西,按照权贵眼光自然算不上顶好的东西,可数量众多,也是不差的。”欧阳淳扭捏了一下,说,“我也不担心县主会笑话临安,我清楚临安的情况,其实可以这么说,那张聘礼单子上的钱,就是……就是临安现在全部的身家了。”
“全,全部……”
欧阳淳点点头:“域北穷苦,日子难过,宋郎之怕边境坐大,更是长年累月地拖欠着给域北军的军饷,这些年都是临安自己想办法才把域北军壮大到这种地步,收复了十三州。”
“而这壮大军队,最不能缺的就是钱,所以……临安也不想委屈县主,就把单独自己留着的一份儿钱都拿来买聘礼了,准备了好久。”
这,确实有些像赵临安做的事。
欧阳淳见林妙宣没有说话,喝酒喝得头疼,也顾不上考虑林妙宣在想什么。
都怪林钰,怎么看着瘦瘦弱弱的,那么能喝?
欧阳淳赶紧再开口:“不过啊,据我所知,临安的聘礼其实还不止单子上的那些,临安好像觉得那些东西也不够给县主的,还让我专门回域北去取了一个东西过来。”
“我可是派人快马加鞭地赶了半个多月,累了好几匹好马才拿回来的。”
“只不过我不知道是什么,用个盒子装着的,想来应该是给县主你的聘礼吧。”
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林妙宣现在有些好奇。
谁能想到,林妙宣正想着,赵临安就开口解答了林妙宣的好奇。
听着赵临安的声音,林妙宣的笑意更盛。
心有灵犀,说得也不过如此。
“华玉楼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二,我相信凭借县主的本领,定能很快在洛城稳住华玉楼的跟脚。”
“嗯。”
赵临安顿了一下语气,从怀里掏出来了一个木盒,手指摩挲着上面的雕刻花纹,轻轻敲了敲林妙宣的窗台。
“其实,我这里除了聘礼外,还有一样东西想交给县主,还请县主能够收下。”
经过她感染了风寒一事,赵临安再来夜间谈话,窗台都是紧闭的。
现在再次半开窗台,见赵临安修长有节的手指托着一个细长的木盒呈在她的面前。
月色入户,男人的手从一边没有打开的窗台前伸出来,手腕上裹着的是她给做的束带。
久违的指尖触碰,在二人的心里都涌起了一阵别样的痒意。
心思不必言说,自有月色明了。
拿过木盒,林妙宣问:“这是,什么?”
“发簪,我娘的。”
林妙宣一惊,赶紧打开。
木盒中间,躺着的是一支长簪,以金为主体,以点翠为叶,以珍珠为芯,以三块宝玉为衬体,形成了一支无论是做工还是构思都极其顶端的**簪子。
林妙宣看一眼,就喜欢上了。
林妙宣轻轻拿起簪子来端详,簪子整体保养得好,多颗珍珠串芯是可以活动的,分别显示**的盛开与半闭的娇态。
珍珠虽然已经有些泛黄,但是更显时光的沉淀。
**蕊用金丝线挽住了一颗黄宝玉,在月色下隐隐闪光。
点翠用了颤珠技巧,随动作微微摇动更是别出心裁。
林妙宣摸着上面的翠色与点缀的宝玉,心里暗叹,这样好的东西,真是少见。
价钱,怕是连城都不为过。
“这是,将军娘亲的发簪?”
“是,是我爹在成婚多年后,花了大心思请了匠人做成的簪子。”
“鹿苑时,我借皇后的步摇为求亲礼,虽然皇后身份高,但是终究和我与县主没有关系。”
“如今,我把我娘的簪子送于县主,算是补过求亲礼也好,算是聘礼也罢,都愿县主能够收下。”
赵临安抬头望着天空,回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这**颤珠簪子,是赵佑程背着薛安然做的,本打算在妹妹出生之后送出手,怎知被自家娘提前知道了,就提前戴了。
“反正都是我的东西,还算什么吉祥日子送,我就直接戴了,正巧跟着你回洛城探亲,我也戴去给太后老人家看看。”
赵佑程当然没有不同意的话。
所以这簪子,就跟着薛安然上了回洛城的马车,遭遇了围杀的埋伏。
等年幼的赵临安在一片血海中撕心裂肺地寻找时,一天一夜,也只寻得了这一个簪子。
“只要是婆母的,我都乐意收下,这份心意是别人比不得的。”
这样贵重连城的簪子,怕是有些渊源。
林妙宣听赵临安的语气似乎有些低沉,也就不再问了。
“今日的送聘礼,我要回避,不知办得了还顺利?”窗台外的男人声音响起,有轻松的愉悦感。
“顺利的,高夫人和欧阳夫人都很尽心,没有让我操心什么,高公子与欧阳公子也帮衬了林钰许多。”
至于高现和欧阳腾两个人,林妙宣回想起来,倒觉得有些好笑。
林妙宣本觉得这两位都是位高权重的主儿,不过是应了请求来代替的,可能更有范儿些,可实际上呢?
一切听苏氏与柳氏的安排。
两位夫人掌控全局,让坐哪儿坐哪,让做什么做什么,配合得紧。
不仅没有端架子,还乐意得很,听林钰说,特别是在席面上,高现与欧阳腾更是把酒谈心。
也就是送聘礼的席面不大,只有两家人在,吃一吃过个脸面就行。
要不然,高现和欧阳腾非得喝穿了天,看架势连明天的早朝也不打算去上了。
外人不清楚的,还以为这不是替代,就是自家儿子娶媳妇一样。
也太高兴了吧。
特别是林钰后来皱着眉头对林妙宣说:他还是第一次当面见高现那样开口笑。
林妙宣就觉得,好笑极了。
赵临安了然:“那就好,高伯父与欧阳伯父都是心实的人,多年来更是助我许多,爹娘不在,能得有他们看着我和县主的接聘礼,也算是圆满。”
看来,赵临安与这两家的交情很深。
林妙宣想着,又说:“不过将军,这礼可是有些太多,哪里用得着配着双份买,其他的物件儿也添了许多。”
“这样,妥当吗?”
“无妨,县主不必担心这些。我的出身摆在这里,贵重的东西也拿不出来,数量不过是给外人看的。”
“就是这数量再多,到底不能……”
听见窗台后,传来了一声女子的轻笑,赵临安抿了抿嘴,没有再说话。
“将军是觉得,亏欠了我?”
赵临安又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林妙宣说:“在外看来,我是最占便宜的那一个,一个孤女来到洛城,不仅被封为县主还能嫁给当朝最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外面的传言我也听说了不少,多少人说我是不配的,结果一到将军口中,就是我低嫁了一样。”
“什么出不出身,什么金银钱财,我林妙宣要是真看重这些,早就顺了宋逸兴的意思入皇家,又怎么会……怎么会倾心于将军呢?”
林妙宣最后一句话,把自己说害羞了,可声音再小,凭赵临安的耳力也是一字不落地听全了。
嘴角情不自禁地向上翘了翘,赵临安继续听窗台后的女子说话。
“再说了将军,我还有华玉楼,华玉楼之财力是外人不知的。”
“洛城是个金银窝儿,如今小敏已经把红衣阁清空,我也在找人翻新,只等墨淮修一来,开店迎门。届时……花销也是不用担心的。”
林妙宣本想说,届时,就连将军的军饷她也是能帮上忙的。
可赵临安骨子里有傲气,她不愿意让这个男人觉得,她小看了他,想了想也就没有说出口。
反正到时,她的,他的,都是一样的。
夫妇一体,本该如此。
想着欧阳淳今天离开林府时说的话,林妙宣自己微微笑着。
欧阳淳避开林府里的人,特意来找她,面色恍惚,一看就是喝多了。
“这话儿我本来不该说,可县主也知道,临安他是个话少的,对于自己做得事情更是从来不愿意多说半句,所以啊,作为临安的兄弟,我觉得还是得和县主说一声。”
“欧阳公子想说什么?”
“那聘礼单子上的东西,按照权贵眼光自然算不上顶好的东西,可数量众多,也是不差的。”欧阳淳扭捏了一下,说,“我也不担心县主会笑话临安,我清楚临安的情况,其实可以这么说,那张聘礼单子上的钱,就是……就是临安现在全部的身家了。”
“全,全部……”
欧阳淳点点头:“域北穷苦,日子难过,宋郎之怕边境坐大,更是长年累月地拖欠着给域北军的军饷,这些年都是临安自己想办法才把域北军壮大到这种地步,收复了十三州。”
“而这壮大军队,最不能缺的就是钱,所以……临安也不想委屈县主,就把单独自己留着的一份儿钱都拿来买聘礼了,准备了好久。”
这,确实有些像赵临安做的事。
欧阳淳见林妙宣没有说话,喝酒喝得头疼,也顾不上考虑林妙宣在想什么。
都怪林钰,怎么看着瘦瘦弱弱的,那么能喝?
欧阳淳赶紧再开口:“不过啊,据我所知,临安的聘礼其实还不止单子上的那些,临安好像觉得那些东西也不够给县主的,还让我专门回域北去取了一个东西过来。”
“我可是派人快马加鞭地赶了半个多月,累了好几匹好马才拿回来的。”
“只不过我不知道是什么,用个盒子装着的,想来应该是给县主你的聘礼吧。”
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林妙宣现在有些好奇。
谁能想到,林妙宣正想着,赵临安就开口解答了林妙宣的好奇。
听着赵临安的声音,林妙宣的笑意更盛。
心有灵犀,说得也不过如此。
“华玉楼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二,我相信凭借县主的本领,定能很快在洛城稳住华玉楼的跟脚。”
“嗯。”
赵临安顿了一下语气,从怀里掏出来了一个木盒,手指摩挲着上面的雕刻花纹,轻轻敲了敲林妙宣的窗台。
“其实,我这里除了聘礼外,还有一样东西想交给县主,还请县主能够收下。”
经过她感染了风寒一事,赵临安再来夜间谈话,窗台都是紧闭的。
现在再次半开窗台,见赵临安修长有节的手指托着一个细长的木盒呈在她的面前。
月色入户,男人的手从一边没有打开的窗台前伸出来,手腕上裹着的是她给做的束带。
久违的指尖触碰,在二人的心里都涌起了一阵别样的痒意。
心思不必言说,自有月色明了。
拿过木盒,林妙宣问:“这是,什么?”
“发簪,我娘的。”
林妙宣一惊,赶紧打开。
木盒中间,躺着的是一支长簪,以金为主体,以点翠为叶,以珍珠为芯,以三块宝玉为衬体,形成了一支无论是做工还是构思都极其顶端的**簪子。
林妙宣看一眼,就喜欢上了。
林妙宣轻轻拿起簪子来端详,簪子整体保养得好,多颗珍珠串芯是可以活动的,分别显示**的盛开与半闭的娇态。
珍珠虽然已经有些泛黄,但是更显时光的沉淀。
**蕊用金丝线挽住了一颗黄宝玉,在月色下隐隐闪光。
点翠用了颤珠技巧,随动作微微摇动更是别出心裁。
林妙宣摸着上面的翠色与点缀的宝玉,心里暗叹,这样好的东西,真是少见。
价钱,怕是连城都不为过。
“这是,将军娘亲的发簪?”
“是,是我爹在成婚多年后,花了大心思请了匠人做成的簪子。”
“鹿苑时,我借皇后的步摇为求亲礼,虽然皇后身份高,但是终究和我与县主没有关系。”
“如今,我把我娘的簪子送于县主,算是补过求亲礼也好,算是聘礼也罢,都愿县主能够收下。”
赵临安抬头望着天空,回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这**颤珠簪子,是赵佑程背着薛安然做的,本打算在妹妹出生之后送出手,怎知被自家娘提前知道了,就提前戴了。
“反正都是我的东西,还算什么吉祥日子送,我就直接戴了,正巧跟着你回洛城探亲,我也戴去给太后老人家看看。”
赵佑程当然没有不同意的话。
所以这簪子,就跟着薛安然上了回洛城的马车,遭遇了围杀的埋伏。
等年幼的赵临安在一片血海中撕心裂肺地寻找时,一天一夜,也只寻得了这一个簪子。
“只要是婆母的,我都乐意收下,这份心意是别人比不得的。”
这样贵重连城的簪子,怕是有些渊源。
林妙宣听赵临安的语气似乎有些低沉,也就不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