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林韵说,林妙宣想起来自己在鹿苑不经意的注意,就问:“这我还真是不知道,可有什么说法?”
“自然是有的。”林韵端好架势,准备侃侃而谈
“在洛城早就有一句话传开了,叫娶妻当娶李家女,嫁人要嫁高家郎。”
“先不说这二人都出身贵家,就自身的品行修养,都是他人难得的。”
“例如高家公子高瑾瑜,三哥哥评他上能纵马以武论天地,下能挥毫以墨书万千。听说他三岁就习文五岁就习武,相貌俊郎,身姿伟岸,品行更是没的说,去年更是头次武举就高中武状元!三哥哥因为同窗的缘故,和高家公子同赴过几次聚会,听三哥哥说,高家公子的文采应该也是不错的,虽然高家公子行事低调从不出头,可仔细观察就可知其谈吐不凡。”
“至于李家小姐,那更是没人不说好。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长相还极其端秀,气质出众,行事更是有大家风范,被皇后娘娘当做典范般地夸奖,其祖父李尚书曾广言,非我国朝后辈人中龙凤者不可登门求亲。因此各家子弟为能得李家女之倾心都争破头皮,可又不敢太过于招摇,唯恐成为众矢之的,惹来他人拉踩。”
听林韵眉飞色舞地讲许多,林妙宣频频点头。
“那,这两位可有说好人家?文芯似乎比我还大一些,至于高公子……”林妙宣想了想,然后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高瑾瑜的年岁。
不过好像是比赵临安要大一点的。
林韵摇摇头:“妙宣姐姐,就像韵儿刚才说的,李尚书一句话掐断了许多子弟想要上门提亲的想法,洛城最不缺的就是高官之家皇亲国戚,没个实力,谁敢上门去给自己挣丑?”
“至于高家公子,韵儿倒是知道得少,只是听三哥哥说高家公子仿佛是对谁都不太在乎的样子,客气恭礼,特别是对于女子更是如此,从未听过高家公子有心悦之人。”
林韵突然想到什么,说:“韵儿记得,几年前高家公子之所以和欧阳家的公子一起偷摸着去往边境苦修,就是为了躲避高夫人要给他相亲呢。”
“想起当时还闹了一场风波,洛城谁人不在说怎么规矩如高家公子竟然做出了这样大胆的事情,怕不是欧阳家的公子硬拐了去的。”
比较这高瑾瑜和欧阳淳在心里的形象,林妙宣跟着林韵一起笑出了声。
欧阳淳是个消息百事通,定然也知道自己莫名其妙背上了一口锅的事情,真不知道有没有后悔过自己当时和高瑾瑜一起去边境了。
林妙宣和林韵在这边说着话,一旁的沐二娘却是一声不吭,只低着头做自己的功课。
一段时间的相处,沐二娘也算是和府里的人熟悉起来了,今日这样安静倒是有些不正常。
“二娘,今日可是累了?”
林妙宣叫了沐二娘两声,沐二娘才像刚回神一样应答。
“没有,不,就是,可能昨天没睡好。”
林韵担心地问:“二娘,你昨天没睡好吗?可是我三哥哥背书的声音吵着你了?”
沐二娘连连摇头:“不是,林璋公子背书没有吵到我,我就是,没有睡好,今天多睡一会,就好了,真的。”
“那就好。”林韵想着回去要不要和林璋说一说。
而林妙宣看着沐二娘的样子,想得却是别的事情。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们回去休息休息。开店要准备的事情多,趁着这段时间,你们也要养好精神,抓紧时间练习技能。”
“好的。”
“秀禾,把晓霜叫来。”
晓霜来的时候,林妙宣正在摆弄自己的首饰。
“晓霜,你会些针线,我让你平时没事多去和韵儿二娘相处相处,跟着她们多学学,你可有去?”
晓霜年岁还小,性格也内向,现在单独回话有些紧张,说:“回小姐,晓霜去了还和姨娘一家相处得好。”
林妙宣叹气道:“晓霜,你年岁小我就和你明说,我的时间有限教不过来,而韵儿二娘的本事就已经够你现在学了,我让你去和她们相处,也就是想让你去学她们的本事。”
“这学,可不是只有刺绣的那一会功夫,日常起居能注意到的也要注意,处处都是细节都可学习,知道吗?”
“晓霜知道了,以后会更加注意。”
“那就好,我且问你,你可知道二娘这两天在做什么?”
晓霜回想着说:“二娘一直和韵儿小姐一起出入,相处得不错,要说特别的,也就是昨儿出门采买了一趟针线,回来似乎有些守不住神,画簪子都画歪了一个。”
沐二娘做事细致,从来没有出现过画歪这样低级的错误,所以晓霜记下来。
林妙宣点点头:“看来,你确实有把我的话听进去,下去吧,好好做事,以后定有你的出息。”
得了夸奖,晓霜笑着退下了。
果然是出事了。
没有再问什么,林妙宣继续搭配着自己的首饰。
此时的高府内,苏氏正心急地在往高瑾瑜住的院子去。
“公子呢?”
高瑾瑜正在书房中写着要交给赵临安的聘礼单子,就听见了外面苏氏的声音。
“娘,我在这。”
赶紧把苏氏迎进来,高瑾瑜吩咐人去上茶。
“娘,有什么事情这么着急找儿子?”
苏氏眼尖,刚才坐下时瞥了一眼书桌上的大红单子。
稀碎的字没看清,可刚开头的两个“聘礼”大字还是看见了的。
苏氏心里一疙瘩,憋着的酸楚就又涌了上来。
自家儿子都考虑到聘礼这一步了?
自从她听说了赵临安在鹿苑提亲的事情,心里就不太好受,虽然高现好言好语地哄了一个晚上。
但是只要一想到,自家刚开窍的儿子还没表示表示,人就被别人求亲求去了,她这个做娘的就心疼。
苏氏忍着酸意,笑着问说:“瑾瑜,最近在忙什么,娘看你早出晚归的,好不容易才能说说话。”
高瑾瑜给苏氏端上茶,说:“这几日朝廷因为鲁地的事情忙碌,儿子也就帮帮忙,如今秦王已经赶赴鲁地,洛城这边也就暂时歇一歇。忽略了给父亲母亲和老太君的请安,是儿子的不是,儿子此后定记得。”
苏氏叹气,看看,这为情所伤的,都上杆子给自己找事做散心了。
“瑾瑜,娘过来不是想责备你,是想让你忙碌之余也要注意身体,浅思方能强身,有什么事情,可千万别在心里憋着,憋坏了,给娘说说或者给你爹说说都行,知道吗?”
高瑾瑜没明白苏氏今日这一脸的关切不忍从何而来,就默默地应下:“是,娘,儿子记下了。”
苏氏不知道自己表达得明不明确,自家儿子的秉性她清楚得很,是个会藏事儿的,别看从小老实听话,可他若是真有自己的心思,是不会轻易对他人说的。
要不就想着自己解决,要不就是闷着自己。
别的还好,可“情”之一关,又怎么好过?
看着自家儿子“努力地”表现得像个没事人儿一样,苏氏的心就越难受。
望着高瑾瑜,说:“瑾瑜,你从小品行就好,做事努力,娘是最放心你的。你顺着你爹的意思,三岁习文五岁习武,外人就算不知道,可娘知道你样样了得,以后定能有出息。娘本以为,我儿能一直这样人生顺遂下去就好,可怎么能想到就在这上栽了跟头……”
高瑾瑜见苏氏越说越动容,赶紧安慰:“娘,你这是怎么了?”
苏氏是情不自禁才来找的高瑾瑜,可细想想,又不想让儿子在自己面前难为情,就说:“无事无事,就是娘知道了鹿苑的事情,在担心你的婚事罢了。”
高瑾瑜了然,松了一口气说:“娘,儿子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临安和长乐县主的亲事是好事,等个吉日,临安还要请娘去正式上门提亲呢,这不都是说好的吗?娘担心我什么?”
这些事情,高现确实和她说过了,可她就是担心自家儿子想不开啊。
谁不为自己儿子想。
“娘知道,娘也乐意,就是……”
这话她可怎么说出口。
高瑾瑜想了想,安慰苏氏说:“娘不必担心儿子,儿子自有打算,等时缘到时,儿子自能有一段好姻缘。”
虽然高瑾瑜说的豁达自信,可在苏氏看来就是强撑心态,心里直道:我儿的时缘,到底在哪里?
“自然是有的。”林韵端好架势,准备侃侃而谈
“在洛城早就有一句话传开了,叫娶妻当娶李家女,嫁人要嫁高家郎。”
“先不说这二人都出身贵家,就自身的品行修养,都是他人难得的。”
“例如高家公子高瑾瑜,三哥哥评他上能纵马以武论天地,下能挥毫以墨书万千。听说他三岁就习文五岁就习武,相貌俊郎,身姿伟岸,品行更是没的说,去年更是头次武举就高中武状元!三哥哥因为同窗的缘故,和高家公子同赴过几次聚会,听三哥哥说,高家公子的文采应该也是不错的,虽然高家公子行事低调从不出头,可仔细观察就可知其谈吐不凡。”
“至于李家小姐,那更是没人不说好。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长相还极其端秀,气质出众,行事更是有大家风范,被皇后娘娘当做典范般地夸奖,其祖父李尚书曾广言,非我国朝后辈人中龙凤者不可登门求亲。因此各家子弟为能得李家女之倾心都争破头皮,可又不敢太过于招摇,唯恐成为众矢之的,惹来他人拉踩。”
听林韵眉飞色舞地讲许多,林妙宣频频点头。
“那,这两位可有说好人家?文芯似乎比我还大一些,至于高公子……”林妙宣想了想,然后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高瑾瑜的年岁。
不过好像是比赵临安要大一点的。
林韵摇摇头:“妙宣姐姐,就像韵儿刚才说的,李尚书一句话掐断了许多子弟想要上门提亲的想法,洛城最不缺的就是高官之家皇亲国戚,没个实力,谁敢上门去给自己挣丑?”
“至于高家公子,韵儿倒是知道得少,只是听三哥哥说高家公子仿佛是对谁都不太在乎的样子,客气恭礼,特别是对于女子更是如此,从未听过高家公子有心悦之人。”
林韵突然想到什么,说:“韵儿记得,几年前高家公子之所以和欧阳家的公子一起偷摸着去往边境苦修,就是为了躲避高夫人要给他相亲呢。”
“想起当时还闹了一场风波,洛城谁人不在说怎么规矩如高家公子竟然做出了这样大胆的事情,怕不是欧阳家的公子硬拐了去的。”
比较这高瑾瑜和欧阳淳在心里的形象,林妙宣跟着林韵一起笑出了声。
欧阳淳是个消息百事通,定然也知道自己莫名其妙背上了一口锅的事情,真不知道有没有后悔过自己当时和高瑾瑜一起去边境了。
林妙宣和林韵在这边说着话,一旁的沐二娘却是一声不吭,只低着头做自己的功课。
一段时间的相处,沐二娘也算是和府里的人熟悉起来了,今日这样安静倒是有些不正常。
“二娘,今日可是累了?”
林妙宣叫了沐二娘两声,沐二娘才像刚回神一样应答。
“没有,不,就是,可能昨天没睡好。”
林韵担心地问:“二娘,你昨天没睡好吗?可是我三哥哥背书的声音吵着你了?”
沐二娘连连摇头:“不是,林璋公子背书没有吵到我,我就是,没有睡好,今天多睡一会,就好了,真的。”
“那就好。”林韵想着回去要不要和林璋说一说。
而林妙宣看着沐二娘的样子,想得却是别的事情。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们回去休息休息。开店要准备的事情多,趁着这段时间,你们也要养好精神,抓紧时间练习技能。”
“好的。”
“秀禾,把晓霜叫来。”
晓霜来的时候,林妙宣正在摆弄自己的首饰。
“晓霜,你会些针线,我让你平时没事多去和韵儿二娘相处相处,跟着她们多学学,你可有去?”
晓霜年岁还小,性格也内向,现在单独回话有些紧张,说:“回小姐,晓霜去了还和姨娘一家相处得好。”
林妙宣叹气道:“晓霜,你年岁小我就和你明说,我的时间有限教不过来,而韵儿二娘的本事就已经够你现在学了,我让你去和她们相处,也就是想让你去学她们的本事。”
“这学,可不是只有刺绣的那一会功夫,日常起居能注意到的也要注意,处处都是细节都可学习,知道吗?”
“晓霜知道了,以后会更加注意。”
“那就好,我且问你,你可知道二娘这两天在做什么?”
晓霜回想着说:“二娘一直和韵儿小姐一起出入,相处得不错,要说特别的,也就是昨儿出门采买了一趟针线,回来似乎有些守不住神,画簪子都画歪了一个。”
沐二娘做事细致,从来没有出现过画歪这样低级的错误,所以晓霜记下来。
林妙宣点点头:“看来,你确实有把我的话听进去,下去吧,好好做事,以后定有你的出息。”
得了夸奖,晓霜笑着退下了。
果然是出事了。
没有再问什么,林妙宣继续搭配着自己的首饰。
此时的高府内,苏氏正心急地在往高瑾瑜住的院子去。
“公子呢?”
高瑾瑜正在书房中写着要交给赵临安的聘礼单子,就听见了外面苏氏的声音。
“娘,我在这。”
赶紧把苏氏迎进来,高瑾瑜吩咐人去上茶。
“娘,有什么事情这么着急找儿子?”
苏氏眼尖,刚才坐下时瞥了一眼书桌上的大红单子。
稀碎的字没看清,可刚开头的两个“聘礼”大字还是看见了的。
苏氏心里一疙瘩,憋着的酸楚就又涌了上来。
自家儿子都考虑到聘礼这一步了?
自从她听说了赵临安在鹿苑提亲的事情,心里就不太好受,虽然高现好言好语地哄了一个晚上。
但是只要一想到,自家刚开窍的儿子还没表示表示,人就被别人求亲求去了,她这个做娘的就心疼。
苏氏忍着酸意,笑着问说:“瑾瑜,最近在忙什么,娘看你早出晚归的,好不容易才能说说话。”
高瑾瑜给苏氏端上茶,说:“这几日朝廷因为鲁地的事情忙碌,儿子也就帮帮忙,如今秦王已经赶赴鲁地,洛城这边也就暂时歇一歇。忽略了给父亲母亲和老太君的请安,是儿子的不是,儿子此后定记得。”
苏氏叹气,看看,这为情所伤的,都上杆子给自己找事做散心了。
“瑾瑜,娘过来不是想责备你,是想让你忙碌之余也要注意身体,浅思方能强身,有什么事情,可千万别在心里憋着,憋坏了,给娘说说或者给你爹说说都行,知道吗?”
高瑾瑜没明白苏氏今日这一脸的关切不忍从何而来,就默默地应下:“是,娘,儿子记下了。”
苏氏不知道自己表达得明不明确,自家儿子的秉性她清楚得很,是个会藏事儿的,别看从小老实听话,可他若是真有自己的心思,是不会轻易对他人说的。
要不就想着自己解决,要不就是闷着自己。
别的还好,可“情”之一关,又怎么好过?
看着自家儿子“努力地”表现得像个没事人儿一样,苏氏的心就越难受。
望着高瑾瑜,说:“瑾瑜,你从小品行就好,做事努力,娘是最放心你的。你顺着你爹的意思,三岁习文五岁习武,外人就算不知道,可娘知道你样样了得,以后定能有出息。娘本以为,我儿能一直这样人生顺遂下去就好,可怎么能想到就在这上栽了跟头……”
高瑾瑜见苏氏越说越动容,赶紧安慰:“娘,你这是怎么了?”
苏氏是情不自禁才来找的高瑾瑜,可细想想,又不想让儿子在自己面前难为情,就说:“无事无事,就是娘知道了鹿苑的事情,在担心你的婚事罢了。”
高瑾瑜了然,松了一口气说:“娘,儿子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临安和长乐县主的亲事是好事,等个吉日,临安还要请娘去正式上门提亲呢,这不都是说好的吗?娘担心我什么?”
这些事情,高现确实和她说过了,可她就是担心自家儿子想不开啊。
谁不为自己儿子想。
“娘知道,娘也乐意,就是……”
这话她可怎么说出口。
高瑾瑜想了想,安慰苏氏说:“娘不必担心儿子,儿子自有打算,等时缘到时,儿子自能有一段好姻缘。”
虽然高瑾瑜说的豁达自信,可在苏氏看来就是强撑心态,心里直道:我儿的时缘,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