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缘是桃花开-《夫人独占娇宠》

  华灯初上。

  林妙宣梳洗好了又坐回到主屋寝室窗前的桌子前,拿了一块布料在手中摆弄,脑子里却乱七八糟地想着别的事情。

  直坐了许久,等到飞叶再次传书,林妙宣才回过神来。

  合上了半扇窗,人影如约而至。

  “县主,在想什么?”

  “没什么,难道将军能看见我吗,为何这么问?”

  赵临安轻咳一声,解释自己没有偷窥的心思:“窗纸上倒映着县主的影子,已经许久没动了。”

  林妙宣本就随口一问,没想到赵临安会这么回答。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将军能从外面看到我呢。”

  “自然不会,君子当非礼勿视。”

  这般正经的话,被此刻站在女子窗前的人说出来,怎么显得这么不正经。

  林妙宣笑问:“将军早就来了?”

  “一时片刻罢了。”

  “为何没有早些叫我?”

  “觉得县主可能有心事思考。”

  林妙宣趴在了桌子上,说:“并没有什么心事,只不过,感叹一下世间情为何物罢了。众多人为情而困,而我,似乎要幸运一些。”

  赵临安轻笑,说:“你我,自然要比别人幸运些,可这幸运不是天命给的,而是县主的不弃与果断争取来的,比我都要更有勇气一些。”

  赵临安的话,成功地让林妙宣想起来自己说过的羞死人的话,赶紧捂住了脸,从指缝间透气。

  “将军,莫要再提了。”

  赵临安的轻笑更甚,伸出手去,说:“好,是我鲁莽了,那今日之花,希望县主能谅解在下方才的无心之言。”

  林妙宣发现了,这男人有时候俏皮得紧。

  抬眼望去,是一株粉嫩的桃花。

  万树桃花又如何,一株桃花又如何。

  花从来没有过错,错得只是送花人非心中人罢了。

  伸手接过桃花,指尖微痒的触感,是两个人各自心里贪恋而面上不宣的暧昧情愫。

  林妙宣接过桃花枝,放在鼻尖嗅了嗅,轻笑。

  “县主,笑什么?”

  “今日我正巧瞧见了一树桃花,想起来了一句诗,晚上就见了将军送来的桃花。”

  “什么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赵临安听了女子轻柔的话,说:“这句诗词并不应景,不如换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合适一些。”

  林妙宣微愣,本想说不就一句诗词罢了,后细想二者的差别,心中暖意涌来,也就不说话了。

  “嗯,确实不错。”

  沉默片刻,赵临安又开口说:“今日的宴席,县主可有什么烦恼?”

  林妙宣想着应该是赵临蝶回去后和赵临安说了什么,就说:“并无,将军不必担心我。”

  “宴席的目的已经达到,小敏还说要将红衣阁送于我开店,那里的地段不错我也相中的,倒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不过我当然不能白要她的,还是得过市价。至于府中事务……”

  林妙宣轻轻摇头,说:“终究隔着一层关系在,说是我心软也罢,说是我无用也罢,林家的事情就都让林钰去处理吧,反正也没有一个月了。”

  赵临安想着,自己要不要把调查的事情和林妙宣说清楚:“县主,灯会上的那个丫鬟……”

  林妙宣知晓赵临安要说什么,就说:“湘蓉的事情必定和林霜儿和杜若有关,我一早就懂得。必定是杜若许了她好处,否则一个丫鬟根本找不到我。”

  “县主明白就好。”

  她懂得,可要真做什么却很难。

  林妙宣真希望现在的自己,能变成话本里杀伐果断、敢爱敢恨、自我肆意的大女子。

  可现实摆在面前,她也得一步一步地做。

  林妙宣轻叹一口气,问道:“将军每天,在做些什么?”

  “巡防,练武,处理公务。”

  意外地,很朴实的样子。

  林妙宣好奇地问:“还有别的吗?”

  赵临安听林妙宣的语气里好像有些意外的感觉,笑问:“军队的生活一直如此,要不然县主以为我天天在做什么?”

  “这……”林妙宣想了想,说,“比如,万人巡兵大演,将领赤膊互拼,铁甲战林排布如云?”

  这次赵临安不再是勾嘴浅笑了,可是直接笑出了声音,有着要憋憋不住的颤抖音,从低沉迷人的声线里挤出来,是少年独有的魅力洋溢。

  这样的笑声,真不知道本人的表情是怎样的。

  那隐藏在英俊的眉眼间的深邃笑意,本来就已经让她心神**漾,现在这种隔着窗纸的朦胧感,更让她心生好奇。

  真真是魔怔了。

  “哼,将军就笑话我吧。”林妙宣在自己没有刻意的情况下噘嘴说。

  赵临安笑罢,问:“县主莫不是平时也看话本?”

  欧阳淳那个人,自己明明是个探花郎,却正经书不喜欢看,有事没事会去看些话本子,还说自己投笔从戎就为了成为能在战场上一展帅气身姿的白衣将军。

  “这……”林妙宣尴尬语结。

  赵临安爽朗地说:“真实的军队生活可和话本里不一样,巡兵是常事,可要组织万人在洛城外巡兵不太现实,再说铁甲平时也穿不到,真要铁甲如云的场面倒也少见。”

  他自然是见过的,只不过战事再休时,又能剩几个?

  至于欧阳淳的将军梦,已经被他派去收情报了。

  “是嘛,我见将军第一日进城时,还是很震撼的。”

  赵临安恢复了常态,平静呼吸地想着。

  域北军的军饷吃紧,皇帝更不可能会给他们额外的保障,唯恐养虎为患,祸及自身。

  确定回洛城时,他带了一万域北军,不能再多。

  “我作为边臣,奉旨回京,带一万边兵,已经是顶天了。”

  林妙宣大惊,问:“当时城外的域北军才一万人?我以为至少也得有三万人起步,那般的浩大声势,就算我在洛城的酒楼里也能听得字字落地有声。”

  “域北的人,都是真正上过战场与外族拼杀活下来的,气势自然不是只会玩弄棍棒的洛城守军能比的。”

  “也是,当兵本就苦,戍守边关的兵当更苦。”林妙宣看着窗纸上的背影,心中一阵空落。

  “我不为国,谁当为国。”

  轻轻一句话,仿佛是这个有些沉默的男人对自己的国家许下的诺语。

  可林妙宣知道,这并不真是一个沉默的人。

  他有笑,他有惊,他有欢喜与得意。

  如此恣意的年纪,却把自己的七情六欲全都隐藏在了一副重重的铠甲身后,得是克服了多少的困难,磨平了多少的棱角,才做到了这种地步。

  “将军,我,突然想去边关看一看。”

  赵临安心中一惊:“当真?”

  “当真!”

  “边关甚苦,这,也是我先前不愿,额……与县主牵扯的一个原因。”

  这下倒是换林妙宣笑出了声音,将威武的大将军给笑蒙了,只能无奈地问:“县主又笑我做什么?”

  “将军,这个时候了再用牵扯这个词汇,早就晚了,要是在灯会那晚说出来,我可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这……”大将军脑子一转,肯定地说,“那我肯定是不会在灯会的时候说出口的。”

  二人满脸笑意地,抬头望着有些灰蒙蒙的天空。

  安静几个呼吸以后,赵临安开口:“多谢县主。”

  “唯有将军,不必言谢。”

  她不过和赵临安相处几次,可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信任这个男人。

  林霜儿说她不懂得,她现在觉得懂不懂得又有什么关系。

  “县主在想什么?”

  “在想,人生几十年,当难得糊涂。”

  “嗯?为何?”

  “不说。”

  “不说?”

  “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