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几杯,众人也就随意了些。
林妙宣让请来的伶人到厅中弹唱,起身扬声道:“众位随意,不必拘束。”
随后来到苏氏和柳氏的面前寒暄。
“妙宣今日所做有何不妥,还望二位夫人能够多加指点。”
苏氏点了点头,说:“你能做到如此地方,已然不错。过去我看你,细腻精思有余,但是做派气场不足,如今倒是我看错了,实在是不错。”
林妙宣浅笑,之前她有意避开锋芒,如今可不一样了。
微微福身,林妙宣回道:“多谢夫人指点。”
然后林妙宣看柳氏一直望着她不说话,眼中还隐有亮光,盈盈脉脉,心中疑惑,问:“欧阳夫人,这是怎的?”
柳氏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用帕子浅擦一下,说:“方才饮酒微醉,略有失态,让县主见笑了。”
林妙宣赶紧让秀禾端了热茶来,说:“是妙宣考虑不周,让夫人难受了,请浅饮热茶稍作休息。”
林妙宣上了茶,说:“一旁备有红泥小炉,若是夫人想要再饮热茶烫酒,尽管吩咐就是。”
“好好。”柳氏借着林妙宣的动作,又近看见了浑玉镯,心中一阵情绪涌动,对林妙宣说话更加轻柔。
苏氏看柳氏还没有缓过来心绪,就对林妙宣说:“妙宣,你去别处招呼吧,我与怡婷说说话就好。”
“是了妙宣,有曼卿陪我就行。”
见二人如此称呼,林妙宣放下心来,和高敏一起去了别处。
柳氏握着苏氏的手,看着林妙宣的背影,说:“曼卿,十年了,我真想不到还能看见安然郡主的影子,当真是造化弄人。”
“唉,天可怜见……”
二人的对话,走远了的林妙宣和高敏是没有听到,她们现在在赵临蝶这边。
林妙宣看赵临蝶一进门就找了一个最远的位置坐着,再加上这神情,特地过来看看。
“赵姑娘?”高敏问。
赵临蝶起身拱手:“高小姐,长乐县主。”
“赵姑娘这是怎么了?是我今日的宴席不好还是有什么心事?”林妙宣问。
赵临蝶看了一眼面若桃花的林妙宣,半耷拉着眼皮,说:“没什么,县主的宴席很好。”
赵临蝶的心里有众多思绪,可又怎么能说得出口。
她原本已经确信,赵临安对林妙宣这个未婚妻并无情感,毕竟意志坚定如他,是不可能因为一个镯子就娶了一个自己没有心思的女子。
可灯会一过,坊间的谈资传得漫天飞,又是花灯献美人,又是十箭送真心的,直把她听得云里雾里。
她不信,她不信这是一向寡言少语,低调行事的赵临安能做出来的。
可她着急忙慌,不顾形象地跑到赵临安那里询问,得来的却是这样的回答。
“外面的传言各有虚实,你听与不听都无妨,现在事情还没有定论。不过小蝶,有一件事我要提前告诉你。”
“什么?”
“我已经决定,要娶林妙宣为妻。”
明明是青天白日,但是赵临蝶仿佛听见了有闷雷炸响。
“大哥……你,说什么?”
“大哥,你不是说,林妙宣对你而言不过是一项义务,一种责任吗?既然是这样,那娶与不娶又有什么关系?”
“不娶她,你也照样可以保护她,或者是我,我也可以乔装去保护她,大哥你根本不必做到如此!”
“大哥……”
随后赵临安的神态,在赵临蝶看来是这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小蝶,曾经我也想着可以默默护着她,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
“我已经不再相信还有任何比我的身边更安全的地方。”
“她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了要相伴一生的人,是唯有我赵临安才可以承担的责任,唯她一人。”
唯她……一人……
赵临蝶已经回想不起来自己是如何踉踉跄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只想起来,赵临安在她出门的时候,对她说了一声感谢。
“小蝶,多谢你,我才能真正想通。”
痛,实在是太痛……
恍惚到了现在,要不是卫兵告诉她今日还有长乐县主的宴席安排,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眼前面露关怀的女子,让赵临蝶觉得刺眼。
不知道是自惭形秽,还是自己不可为人说得心思作祟,赵临蝶离开了宴席,说:“县主去招待别人吧,我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想去外面透透气。”
林妙宣吩咐:“来人,给赵姑娘带带路。”
赵临蝶婉拒,自己一个人冒头得往外走,不知前路。
林妙宣不明所以,还在思虑时,就又听见了有不悦的声音传入耳中。
“你们可有听说,之前的长街灯会上,有一位十箭中心的少年郎赢下了今年的花灯,那可是十箭啊,不知去年夺下武状元冠首的高府的公子可能做到如此?”
旁边一起讨论的夫人,好奇问道:“我也听说啦,就是不知道这少年郎到底是谁哟?”
“还能是谁,有这功夫的,现下只有新任赵将军。”
“哎哟哟~”
有人起哄问道:“那这花灯,是送给了谁哟~”
起先说话的夫人,瞥了一眼林妙宣,拧着嘴角说:“这等子事,咱们怎么知道,怕还得问自余杭来的长乐县主呢~”
林妙宣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走过去,这明显是把话题引到她的身上,她不说两句,怎么对得起这个人唱合了半天?
“这位夫人,应是御史台中丞夏大人家的夫人吧。”
林妙宣提前了解过,虽然上面有皇帝压着,但是御史台中的文职官员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和杜顺国交好的。
这位夏夫人的夫君,就是其中一位。
夏夫人见林妙宣过来,仰脸高傲地说:“正是。”
林妙宣微笑:“长乐不懂政事,只知道御史台是辩正陛下圣听的神圣场合,夏夫人作为夏大人的正妻,想必与夏大人正是同气连枝,秉性相合。”
御史台是言官重地,夏夫人向来仗着自家老爷的职务特殊,比同等官职家的夫人都更高傲些。
夏夫人端正了一下身子,脸上的笑意藏不住,连礼仪都不顾了,干脆坐在位子上和林妙宣说话。
“我与夫君,自当一体。”
林妙宣了然地点点头,说:“果然如此,只是长乐不知,夏夫人这般喜欢传播坊间不入流的话,那夏大人是否也和夫人一样?如若真是如此,那御史台所呈陛下之言的真假……”
林妙宣特意面露疑难,言辞未完,要说不说,勾人深思。
夏夫人回过神来,顿时站了起来,瞪着眼睛说:“我夫君身为言官,自当心系陛下,为国为民进言献策,实话实说,你怎么敢如此诋毁我夫君!”
林妙宣看着夏夫人,略带歉意地说:“夏夫人莫要动怒,长乐不过见与夏夫人亲近,又说话直率了些,才出此言,夏夫人应当不会与长乐计较的吧?”
“你……”夏夫人还想说话。
林妙宣开头:“既然夏夫人都说了夏大人是实话实说的人,那又为何自己言辞闪烁?有什么就说,为何还要特意来问我?”
“你……”夏夫人还想说话。
“既然夏夫人说问我,那我来说就是,赵将军赢下的花灯确实在我这里,如何了?!”
林妙宣让请来的伶人到厅中弹唱,起身扬声道:“众位随意,不必拘束。”
随后来到苏氏和柳氏的面前寒暄。
“妙宣今日所做有何不妥,还望二位夫人能够多加指点。”
苏氏点了点头,说:“你能做到如此地方,已然不错。过去我看你,细腻精思有余,但是做派气场不足,如今倒是我看错了,实在是不错。”
林妙宣浅笑,之前她有意避开锋芒,如今可不一样了。
微微福身,林妙宣回道:“多谢夫人指点。”
然后林妙宣看柳氏一直望着她不说话,眼中还隐有亮光,盈盈脉脉,心中疑惑,问:“欧阳夫人,这是怎的?”
柳氏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用帕子浅擦一下,说:“方才饮酒微醉,略有失态,让县主见笑了。”
林妙宣赶紧让秀禾端了热茶来,说:“是妙宣考虑不周,让夫人难受了,请浅饮热茶稍作休息。”
林妙宣上了茶,说:“一旁备有红泥小炉,若是夫人想要再饮热茶烫酒,尽管吩咐就是。”
“好好。”柳氏借着林妙宣的动作,又近看见了浑玉镯,心中一阵情绪涌动,对林妙宣说话更加轻柔。
苏氏看柳氏还没有缓过来心绪,就对林妙宣说:“妙宣,你去别处招呼吧,我与怡婷说说话就好。”
“是了妙宣,有曼卿陪我就行。”
见二人如此称呼,林妙宣放下心来,和高敏一起去了别处。
柳氏握着苏氏的手,看着林妙宣的背影,说:“曼卿,十年了,我真想不到还能看见安然郡主的影子,当真是造化弄人。”
“唉,天可怜见……”
二人的对话,走远了的林妙宣和高敏是没有听到,她们现在在赵临蝶这边。
林妙宣看赵临蝶一进门就找了一个最远的位置坐着,再加上这神情,特地过来看看。
“赵姑娘?”高敏问。
赵临蝶起身拱手:“高小姐,长乐县主。”
“赵姑娘这是怎么了?是我今日的宴席不好还是有什么心事?”林妙宣问。
赵临蝶看了一眼面若桃花的林妙宣,半耷拉着眼皮,说:“没什么,县主的宴席很好。”
赵临蝶的心里有众多思绪,可又怎么能说得出口。
她原本已经确信,赵临安对林妙宣这个未婚妻并无情感,毕竟意志坚定如他,是不可能因为一个镯子就娶了一个自己没有心思的女子。
可灯会一过,坊间的谈资传得漫天飞,又是花灯献美人,又是十箭送真心的,直把她听得云里雾里。
她不信,她不信这是一向寡言少语,低调行事的赵临安能做出来的。
可她着急忙慌,不顾形象地跑到赵临安那里询问,得来的却是这样的回答。
“外面的传言各有虚实,你听与不听都无妨,现在事情还没有定论。不过小蝶,有一件事我要提前告诉你。”
“什么?”
“我已经决定,要娶林妙宣为妻。”
明明是青天白日,但是赵临蝶仿佛听见了有闷雷炸响。
“大哥……你,说什么?”
“大哥,你不是说,林妙宣对你而言不过是一项义务,一种责任吗?既然是这样,那娶与不娶又有什么关系?”
“不娶她,你也照样可以保护她,或者是我,我也可以乔装去保护她,大哥你根本不必做到如此!”
“大哥……”
随后赵临安的神态,在赵临蝶看来是这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小蝶,曾经我也想着可以默默护着她,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
“我已经不再相信还有任何比我的身边更安全的地方。”
“她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了要相伴一生的人,是唯有我赵临安才可以承担的责任,唯她一人。”
唯她……一人……
赵临蝶已经回想不起来自己是如何踉踉跄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只想起来,赵临安在她出门的时候,对她说了一声感谢。
“小蝶,多谢你,我才能真正想通。”
痛,实在是太痛……
恍惚到了现在,要不是卫兵告诉她今日还有长乐县主的宴席安排,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眼前面露关怀的女子,让赵临蝶觉得刺眼。
不知道是自惭形秽,还是自己不可为人说得心思作祟,赵临蝶离开了宴席,说:“县主去招待别人吧,我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想去外面透透气。”
林妙宣吩咐:“来人,给赵姑娘带带路。”
赵临蝶婉拒,自己一个人冒头得往外走,不知前路。
林妙宣不明所以,还在思虑时,就又听见了有不悦的声音传入耳中。
“你们可有听说,之前的长街灯会上,有一位十箭中心的少年郎赢下了今年的花灯,那可是十箭啊,不知去年夺下武状元冠首的高府的公子可能做到如此?”
旁边一起讨论的夫人,好奇问道:“我也听说啦,就是不知道这少年郎到底是谁哟?”
“还能是谁,有这功夫的,现下只有新任赵将军。”
“哎哟哟~”
有人起哄问道:“那这花灯,是送给了谁哟~”
起先说话的夫人,瞥了一眼林妙宣,拧着嘴角说:“这等子事,咱们怎么知道,怕还得问自余杭来的长乐县主呢~”
林妙宣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走过去,这明显是把话题引到她的身上,她不说两句,怎么对得起这个人唱合了半天?
“这位夫人,应是御史台中丞夏大人家的夫人吧。”
林妙宣提前了解过,虽然上面有皇帝压着,但是御史台中的文职官员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和杜顺国交好的。
这位夏夫人的夫君,就是其中一位。
夏夫人见林妙宣过来,仰脸高傲地说:“正是。”
林妙宣微笑:“长乐不懂政事,只知道御史台是辩正陛下圣听的神圣场合,夏夫人作为夏大人的正妻,想必与夏大人正是同气连枝,秉性相合。”
御史台是言官重地,夏夫人向来仗着自家老爷的职务特殊,比同等官职家的夫人都更高傲些。
夏夫人端正了一下身子,脸上的笑意藏不住,连礼仪都不顾了,干脆坐在位子上和林妙宣说话。
“我与夫君,自当一体。”
林妙宣了然地点点头,说:“果然如此,只是长乐不知,夏夫人这般喜欢传播坊间不入流的话,那夏大人是否也和夫人一样?如若真是如此,那御史台所呈陛下之言的真假……”
林妙宣特意面露疑难,言辞未完,要说不说,勾人深思。
夏夫人回过神来,顿时站了起来,瞪着眼睛说:“我夫君身为言官,自当心系陛下,为国为民进言献策,实话实说,你怎么敢如此诋毁我夫君!”
林妙宣看着夏夫人,略带歉意地说:“夏夫人莫要动怒,长乐不过见与夏夫人亲近,又说话直率了些,才出此言,夏夫人应当不会与长乐计较的吧?”
“你……”夏夫人还想说话。
林妙宣开头:“既然夏夫人都说了夏大人是实话实说的人,那又为何自己言辞闪烁?有什么就说,为何还要特意来问我?”
“你……”夏夫人还想说话。
“既然夏夫人说问我,那我来说就是,赵将军赢下的花灯确实在我这里,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