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錚就等著这句话了。
“太后明鑑,微臣正是遵照您的懿旨所书。不多写,不少写,不乱写。”他又揣著明白装糊涂,“可是微臣写得不对”
“不,你写得好,很好。”
把“保护皇亲”写作“维护天威”,原本想借著这个契机,把崔礼礼娶进县主府。如今成了天家大事,自是不成了。
太后知道说不著他什么。眼前这人不像汪忠成那般,一来就一个劲认错,倒也好找个错处罚了,火也泄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每个字都能挑起自己的怒火,明知道他是故意的,却也只能另闢蹊径地折腾他。
太后一挥手,一个宫娥捧著两摞经书出来,面色冷峻地站在陆錚面前:
“八月十五那日,圣人要去奉国寺祈福,太后原是要亲手抄百遍本愿经送去的,只是近日旧疾犯了,没法子跪在佛前亲自抄写,陆执笔既然能书太后所想,便请代劳了吧。”
本愿经全文两万一千五百六十七字,今日八月初八,只余七日,要跪抄百遍,这是要他的小命了。
“能替太后祈福诵经,乃是微臣的福分,只是微臣声名狼藉,抄这祈福的经书,恐是玷污了神灵。”
“无妨,”太后渐渐不悦起来,“越是如此,越需要神灵涤清污秽,也算是大功德了。”
“微臣实在是太脏了,三生三世也洗不乾净的。”陆錚惭愧地推开经书,“恐折了太后的功德。”
“陆錚!”太后一掀珠帘,露出一张蜡黄的脸,头髮和眉毛稀稀拉拉的,眼皮也耷拉著,唯独那一对眼睛,犀利地迸著怒火。
“你当真以为哀家不敢摘了你的脑袋”
“微臣惶恐。这一百遍就是抄到死也抄不完,既如此,太后您不如现在就摘了臣的脑袋吧。”
陆錚跪在地上,只觉得头顶的目光似火一般灼著自己。
“你倒是会跟哀家討价还价。”良久,珍珠哗啦啦作响,太后的声音又冷了下来,“那就八十一遍吧。”
“启稟太后,您现在就摘了微臣的脑袋吧。九九八十一,八八六十四,七七四十九,真的都抄不完。”陆錚一副赖皮的模样。
一旁的宫娥厉声喝道:“顶撞太后,该当何罪,来人,掌嘴五十!”
“朕倒要看看,是谁在胆敢在此顶撞母后,打滚耍赖!”一双绣著金龙的重台靴迈著大步走了进来。
宗顺帝问了太后安,坐在珠帘外,扫了一眼陆錚:“你怎么跑到母后宫中来惹事了”
太后正要发话,不料又被陆錚抢了先。
“启稟圣人,微臣有委屈。”
谁敢当著太后面说自己受了委屈陆錚算是头一份。这当面撕破脸皮地告状,是生怕自己活太久了吗
宗顺帝不由地暗暗皱眉:“陆錚,你可知你说的是什么”
汪忠成进昌寧宫,他就收到消息了,没有赶过来,是知道汪忠成是个会给台阶的滑头,最多受受小委屈便罢了。
但是陆錚不一样,一个公子哥儿,为个娘都能扯到他跟前来,要他评理的紈絝,怎么可能给太后台阶下。如今北边战事將起,还要依仗陆家军.
“微臣真有委屈!”陆錚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陆錚!”宗顺帝怒叱了一声。
太后却冷笑道:“圣人不妨让他说说看,哀家怎么委屈他了。若真委屈了,哀家也当著圣人的面,给他赔个不是。”
“微臣是替太后委屈!太后叫微臣替笔抄写本愿经百遍,微臣本应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只是微臣信奉的是悟真教,与这清心寡欲的佛教本就不合,这心不诚,念则不灵。微臣担心委屈了太后一片向佛之心,圣人明鑑。”
宗顺帝闻言也不由失笑了。什么悟真教,说得冠冕堂皇,不过是男女双修的道家房中之术。倒也符合他的性子就是了。
“信口雌黄!混淆黑白!一派胡言!”太后气极,又咳嗽起来。那个白皮子的小宫人又跑了进来,跪在她脚边,张开嘴候著她的痰。
宗顺帝见状也是一阵反胃,待小宫人跑出去了,才衝著珠帘低声道:“母后息怒。这悟真教,说的是阴阳共修炼丹之事.”
太后怒道:“齷齪!这样齷齪之人,怎配当圣人的臣子!”
“母后说得是!”宗顺帝佯怒著叱了一声:“陆錚,你还不滚出去一个悟真教徒,在这里污言秽语,扰了母后的清修,你便是抄上一万遍本愿经也是抵不上的!”
陆錚自然是不会再呆著,提著衣摆快步地走出昌寧宫。出门一拐便是长长的甬道。
迎面走来一个四抬的小软轿。上面坐著一个锦衣的妇人,梳著规整的高椎髻,耳边指间皆是皮光个头都是极好的珍珠。
一看到她左眉眉稍的那一粒豆大的黑痣,引路的小宫人便转过身,面朝著墙。
清平县主又进宫了。
逢年过节时,作为太后的外侄,都要进宫陪伴太后。
陆錚从小总在宫中小住,见清平县主的次数也不少。小时候觉得她严肃,从不主动上前说话。后来不怎么进宫了,见她的次数屈指可数。
听崔礼礼说了县马一事,今日再看她,便察觉了她脸上隱隱约约的不甘和焦灼。
小软轿吱呀吱呀地朝他行来。陆錚也转过头,不想和她打照面。
不料软轿停在他身后,就没有再吱呀著前行。
陆錚没有回头。
清平县主开了口,声音充满了疲惫和敌意:“陆錚,你真是一根搅屎棍。”
陆錚转过头,笑意只浮在脸上:“微臣也是这么跟太后她老人家说的,微臣太脏了。”
清平县主紧紧抿著唇,冷哼了一声,敲敲软轿,软轿吱呀吱呀地朝昌寧宫去了。
昌寧宫內。
“圣人现在敢在哀家眼皮子底下捞人了。”太后站起来,几个小宫人立刻上前来搀扶。
“母后,是儿臣的不是。陆錚这孩子从小就不服管,朕没少教训他,现在他不住宫里,没人管得了他了。听说最近陆大將军三番几次地寻他回將军府,他也不回。”
“这陆家好大的面子,还要圣人来替他们赔不是。”太后蜡黄的脸沾上了点光,神情愈发地阴晦。
“母亲,”宗顺帝唤了一声,“这北边明年必有一仗。儿子还要依仗陆家打邯枝。”
“哀家当不起这个母亲二字,陆家势大,如今连陆錚这个小子都要戏耍哀家了。”
“母亲究竟想要儿子做什么,不妨明说。”
太后挥挥手,让所有宫人都退了下去,看向宗顺帝:“哀家要什么哀家什么都不需要。清平她快守寡了。我眼睛一闭,还有谁来管她死活”
宗顺帝的脸色一变,垂著的眼眸变得狠戾起来。清平县主在外称是太后外侄,实则是父皇驾崩后母亲与面首所生。是个名副其实的脏货!
圣人再抬起眼,眼底全是亲情:
“清平是朕的妹妹,朕定然会细心照顾。”
算计的光,从太后苍老的脸上一晃而过:“你知道就好,有你这话哀家也放心。前些日子著人掐算了,寻个合適的姑娘,嫁给延儿,冲冲喜,说不定还能熬些时日。”
“好,母后挑好人了,朕亲自赐婚。”
“太后明鑑,微臣正是遵照您的懿旨所书。不多写,不少写,不乱写。”他又揣著明白装糊涂,“可是微臣写得不对”
“不,你写得好,很好。”
把“保护皇亲”写作“维护天威”,原本想借著这个契机,把崔礼礼娶进县主府。如今成了天家大事,自是不成了。
太后知道说不著他什么。眼前这人不像汪忠成那般,一来就一个劲认错,倒也好找个错处罚了,火也泄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每个字都能挑起自己的怒火,明知道他是故意的,却也只能另闢蹊径地折腾他。
太后一挥手,一个宫娥捧著两摞经书出来,面色冷峻地站在陆錚面前:
“八月十五那日,圣人要去奉国寺祈福,太后原是要亲手抄百遍本愿经送去的,只是近日旧疾犯了,没法子跪在佛前亲自抄写,陆执笔既然能书太后所想,便请代劳了吧。”
本愿经全文两万一千五百六十七字,今日八月初八,只余七日,要跪抄百遍,这是要他的小命了。
“能替太后祈福诵经,乃是微臣的福分,只是微臣声名狼藉,抄这祈福的经书,恐是玷污了神灵。”
“无妨,”太后渐渐不悦起来,“越是如此,越需要神灵涤清污秽,也算是大功德了。”
“微臣实在是太脏了,三生三世也洗不乾净的。”陆錚惭愧地推开经书,“恐折了太后的功德。”
“陆錚!”太后一掀珠帘,露出一张蜡黄的脸,头髮和眉毛稀稀拉拉的,眼皮也耷拉著,唯独那一对眼睛,犀利地迸著怒火。
“你当真以为哀家不敢摘了你的脑袋”
“微臣惶恐。这一百遍就是抄到死也抄不完,既如此,太后您不如现在就摘了臣的脑袋吧。”
陆錚跪在地上,只觉得头顶的目光似火一般灼著自己。
“你倒是会跟哀家討价还价。”良久,珍珠哗啦啦作响,太后的声音又冷了下来,“那就八十一遍吧。”
“启稟太后,您现在就摘了微臣的脑袋吧。九九八十一,八八六十四,七七四十九,真的都抄不完。”陆錚一副赖皮的模样。
一旁的宫娥厉声喝道:“顶撞太后,该当何罪,来人,掌嘴五十!”
“朕倒要看看,是谁在胆敢在此顶撞母后,打滚耍赖!”一双绣著金龙的重台靴迈著大步走了进来。
宗顺帝问了太后安,坐在珠帘外,扫了一眼陆錚:“你怎么跑到母后宫中来惹事了”
太后正要发话,不料又被陆錚抢了先。
“启稟圣人,微臣有委屈。”
谁敢当著太后面说自己受了委屈陆錚算是头一份。这当面撕破脸皮地告状,是生怕自己活太久了吗
宗顺帝不由地暗暗皱眉:“陆錚,你可知你说的是什么”
汪忠成进昌寧宫,他就收到消息了,没有赶过来,是知道汪忠成是个会给台阶的滑头,最多受受小委屈便罢了。
但是陆錚不一样,一个公子哥儿,为个娘都能扯到他跟前来,要他评理的紈絝,怎么可能给太后台阶下。如今北边战事將起,还要依仗陆家军.
“微臣真有委屈!”陆錚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陆錚!”宗顺帝怒叱了一声。
太后却冷笑道:“圣人不妨让他说说看,哀家怎么委屈他了。若真委屈了,哀家也当著圣人的面,给他赔个不是。”
“微臣是替太后委屈!太后叫微臣替笔抄写本愿经百遍,微臣本应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只是微臣信奉的是悟真教,与这清心寡欲的佛教本就不合,这心不诚,念则不灵。微臣担心委屈了太后一片向佛之心,圣人明鑑。”
宗顺帝闻言也不由失笑了。什么悟真教,说得冠冕堂皇,不过是男女双修的道家房中之术。倒也符合他的性子就是了。
“信口雌黄!混淆黑白!一派胡言!”太后气极,又咳嗽起来。那个白皮子的小宫人又跑了进来,跪在她脚边,张开嘴候著她的痰。
宗顺帝见状也是一阵反胃,待小宫人跑出去了,才衝著珠帘低声道:“母后息怒。这悟真教,说的是阴阳共修炼丹之事.”
太后怒道:“齷齪!这样齷齪之人,怎配当圣人的臣子!”
“母后说得是!”宗顺帝佯怒著叱了一声:“陆錚,你还不滚出去一个悟真教徒,在这里污言秽语,扰了母后的清修,你便是抄上一万遍本愿经也是抵不上的!”
陆錚自然是不会再呆著,提著衣摆快步地走出昌寧宫。出门一拐便是长长的甬道。
迎面走来一个四抬的小软轿。上面坐著一个锦衣的妇人,梳著规整的高椎髻,耳边指间皆是皮光个头都是极好的珍珠。
一看到她左眉眉稍的那一粒豆大的黑痣,引路的小宫人便转过身,面朝著墙。
清平县主又进宫了。
逢年过节时,作为太后的外侄,都要进宫陪伴太后。
陆錚从小总在宫中小住,见清平县主的次数也不少。小时候觉得她严肃,从不主动上前说话。后来不怎么进宫了,见她的次数屈指可数。
听崔礼礼说了县马一事,今日再看她,便察觉了她脸上隱隱约约的不甘和焦灼。
小软轿吱呀吱呀地朝他行来。陆錚也转过头,不想和她打照面。
不料软轿停在他身后,就没有再吱呀著前行。
陆錚没有回头。
清平县主开了口,声音充满了疲惫和敌意:“陆錚,你真是一根搅屎棍。”
陆錚转过头,笑意只浮在脸上:“微臣也是这么跟太后她老人家说的,微臣太脏了。”
清平县主紧紧抿著唇,冷哼了一声,敲敲软轿,软轿吱呀吱呀地朝昌寧宫去了。
昌寧宫內。
“圣人现在敢在哀家眼皮子底下捞人了。”太后站起来,几个小宫人立刻上前来搀扶。
“母后,是儿臣的不是。陆錚这孩子从小就不服管,朕没少教训他,现在他不住宫里,没人管得了他了。听说最近陆大將军三番几次地寻他回將军府,他也不回。”
“这陆家好大的面子,还要圣人来替他们赔不是。”太后蜡黄的脸沾上了点光,神情愈发地阴晦。
“母亲,”宗顺帝唤了一声,“这北边明年必有一仗。儿子还要依仗陆家打邯枝。”
“哀家当不起这个母亲二字,陆家势大,如今连陆錚这个小子都要戏耍哀家了。”
“母亲究竟想要儿子做什么,不妨明说。”
太后挥挥手,让所有宫人都退了下去,看向宗顺帝:“哀家要什么哀家什么都不需要。清平她快守寡了。我眼睛一闭,还有谁来管她死活”
宗顺帝的脸色一变,垂著的眼眸变得狠戾起来。清平县主在外称是太后外侄,实则是父皇驾崩后母亲与面首所生。是个名副其实的脏货!
圣人再抬起眼,眼底全是亲情:
“清平是朕的妹妹,朕定然会细心照顾。”
算计的光,从太后苍老的脸上一晃而过:“你知道就好,有你这话哀家也放心。前些日子著人掐算了,寻个合適的姑娘,嫁给延儿,冲冲喜,说不定还能熬些时日。”
“好,母后挑好人了,朕亲自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