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陆錚的正文-《紓春》

  第66章 陆錚的正文

  “大人——”崔礼礼还要再说。

  “若再喧譁,本官要掌嘴五十了。”余知县冷眼看她。

  崔礼礼捏著裙子,紧紧闭著粉唇,委屈得似乎隨时都要掉下泪来。

  查緡官用小刀一点点地裁开信封。

  露出厚厚的一张纸来。

  余知县傻了眼,不是银票

  查緡官狠狠挖了余知县一眼:这就是你要给本官看的玩意儿说好的贿赂官员罪加一等呢

  这是——认捐书

  落款时间是七月初一。

  这么说来,崔万锦早就写下书,將所有马匹捐了出去那就算不得匿緡。

  事给办砸了,查緡官暗叫不好,崔家果然不能小覷。

  他捏著认捐书,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手掌一缩,啪地一声,拍在书案上:“来啊!將崔家娘子拿下!”

  崔礼礼娇喝道:“凭什么抓我我又没做错什么!”

  查緡官冷笑著扬扬认捐书:“此函系偽造。”

  “大人凭什么说我偽造”

  “余知县——”查緡官淡淡地扫了旁边的人一眼,“这崔万锦捐马一事,你可知晓啊”

  “下官不知。更未曾签发过任何收捐公文。”

  “若无余知县签发,你们这认捐书递给了谁谁批的”

  查緡官心中一阵侥倖。

  这崔家千金,长得水灵,脑袋却不水灵,拿著自己写的信送到余知县,非说是她外祖的信。本来是查抄家產的小罪,她偏要偽造一个认捐书来。

  送上门来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如此,便能將她拿下了。

  崔万锦突然抬起头来:“为何要经过余知县”

  “这是规矩。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要认捐,自然要地方官认收。否则你也捐,他也捐,岂不乱套了”

  “我们的马在定县,自然不需要经过余知县。”崔万锦继续说道。

  “崔万锦,你莫要一错再错!本官在户部当差,可不曾收过你的认捐书,更不曾发过任何收函。”查緡官失去了耐性,“来人!崔家父女匿緡拒缴,偽造公函,一併收监,押送京城发落。”

  傅氏闻言双腿有些发软,咬咬牙,站直了身子。

  崔万锦挣了两下,圆滚滚地肚皮挡在女儿身前:“谁说要认捐到户部了”

  查緡官讥笑道:“怎么,你还不死心你认捐不进入户部,还能进入——”

  说著说著,突然失了声,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了。

  这是马。

  不是玉石玉器,不是黄金珍珠,更不是千年老山参。

  马。

  要么进宫里,是圣人的私產。

  要么进兵部,事涉军机,也可以不用知会户部。

  这两条路,都绕开了户部。

  查緡官一时说不出话来。

  包大人说过:崔家,不容小覷。

  原来是这个意思吗

  “来人!去定县!取收捐公文来!”他就不信了,崔家莫非真能通天不成!

  崔礼礼却道:“想来大人只在户部当过差,可能不太清楚,只有户部需要各县的收捐公函。”

  余知县身后的师爷上前跟他耳语了几句,余知县顿时来了底气,惊堂木一拍:“你这认捐书上,並无收讫字样。如何作数”

  崔万锦没有立刻答话。

  这份认捐书他就没见过。只是傅氏第一次来,跟他提过。说是礼礼让他签印,私印还是傅氏悄悄盖的。怎么可能会有官家的收讫印记呢

  “余大人,”崔礼礼浅浅笑著,“您手中的自然是抄本。正本如此重要,怎能隨便送人呢我给您抄本,是想让您知道我们已经认捐了,也好早些告知前来查緡的官老爷,谁知您竟没有拆开看.”

  “正本何在”查緡官仍是不信。崔家捐那么多马匹,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见。崔礼礼从袖子中取出一个信封。正是陆錚托玛德送来的信。

  除了小纸条有些不正经,问她选了玛德仓库里的哪个物件。剩下的正文,就是这一份能救崔家性命的认捐书。

  “呈上来!”查緡官喝了一声。

  “此物,我不会假手於人。大人您若確定要看,我亲自面呈。”崔礼礼的脸上再无娇憨之色,展开认捐书,送到查緡官面前,“大人可看仔细了。”

  认捐书上,赫然印著“禁卫”的字样。

  查緡官胸口一闷,只觉得自己气都倒不过来了。

  余知县只斜斜地瞟了一眼,手中的惊堂木悬而未落。这辈子,他也没想过能跟禁卫扯上关係啊。还是这样的关係。

  “大人可要去勘验真假”崔礼礼笑眯眯地轻声问著,“我们可以进牢里再多等两日,待你们勘验之后,再出来便是。”

  查緡官自是见过这印的,真得不能再真了。只是这样的话,包大人处没法交差了。

  当真是窝火。

  作为京官,常年在各处巡查,都会查到铺子庄子匿緡之事。

  但凡是个大户,谁又没有点皇亲国戚的关係。私底下知会一声,抓两个底下的人,再打几个板子走走过场也是有的。

  可这次不一样,是皇亲国戚的关係要他来查,那就是衝著把案子往铁案上办来的,轻则要將崔家抄个乾净,重则流放,路上丟条命也是可以的。

  谁知,办成这样。

  太窝火了!

  要不再借著查认捐书真偽,將眼前这对父女押入大牢,再关上两日

  旁边的余知县发了话:“大人,禁卫那头可是圣人”

  言下之意,可不能出了触怒龙顏的祸事。

  別看他在地方上耀武扬威,在户部就是个屁。

  真要出事,包大人还可以坐在户部衙门里喝茶,自己很可能成了挨板子的那个。

  也罢。窝火就窝火吧,终归能推到圣人头上去。

  他咳嗽两声:“既然如此,崔家匿緡一事,已见分晓。崔万锦可归家。只是日后定要慎行,緡钱乃国之根本,你有心捐款,自然是好的。”

  说罢,他颓然地挥挥手。

  崔礼礼搀扶著崔万锦,出了公堂。傅氏嘴唇微微颤抖著,眼圈红红的,上前抓住崔万锦的手:“老爷”

  “我跟你说过,不用担心,”崔万锦还是那样乐呵呵的,“走,回家再说。”

  进了崔宅,崔万锦拿著那份认捐文书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来问道:“你说是谁帮的忙”

  “马啊。”崔礼礼笑眯眯地说道。

  “你去找谢大人了”崔万锦以为那日在狱中的暗示不够明显。谢大人是兵部司马。

  “我怎么去得了托朋友去的。”原来让爹买马的官员姓谢啊。

  “可为何是禁卫收讫”傅氏端著一碗定心汤走了过来,盯著崔万锦喝了。

  崔万锦一厢情愿地想著。

  这批马原就是兵部要的,签的也是暗契,养在定县马场有些时日了。只是事涉军机,哪里能说查緡的事一出来,也不知怎的,女儿突发奇想就想到了用马抵钱的法子,误打误撞地凑到了一起来。

  闹开归闹开,能遮掩一下还是好的。很可能是谢大人出面,让禁卫认了此事。

  傅氏见崔万锦没有说,自己却想到了线索。方才听见崔礼礼说了“朋友”二字。

  她一个小姑娘,能有什么朋友,有机会见到高官

  想必这个“朋友”,就是传说中的绣使韦大人。

  也就绣使这样的身份才能亲自面见圣人,圣人才能下令让禁卫盖这个戳吧。

  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傅氏开口道:“眼瞅著就进八月了,我们早些回京吧。”

  八月十五这么重要的日子,她怎么也要请无父无母的韦大人,到家中吃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