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回头不回头
王管事连连点头,忙不叠地跑了出去。
傅氏不敢晕,只靠著一口气强撑著。
若崔万锦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想独活了。留在世上守著那些钱和铺子又有何用。又想著女儿的婚事还未有著落,若此时没了爹,又没了娘,女儿只怕更难了。
想著想著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又怕女儿著急,背过身去硬咬著唇,不让自己哭出声。
崔礼礼脑子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前世爹可没有出现查緡的意外。显然这个意外是因为自己作为而导致的。
那根源还是在宣平侯府。
她转过身,看著母亲背对著自己偷偷抹泪,轻轻嘆息,安抚道:“娘,爹不会有事。您现在不能光想著哭,而是要想想我们如何能帮到爹。我觉的此事与宣平侯府脱不了干係。”
傅氏含著泪,想了一想,薄唇紧紧绷著:“定是与他家乾的!宣平侯的嫡长子包宗山就是在户部!”
这就对了。
崔礼礼记起上次在傅家,宣平侯话里话外都有恐嚇之意,爹的应对之策也只是银子。当时她不曾细想,现在想来,爹当时定然已经想到了包宗山的威胁。
商贾最怕的是查緡。哪怕爹是京城首富,也逃不过这一道关卡。
家中做著马匹生意,尤其是官马和马粮,就少不了跟朝廷官员们有些往来,而这种稳固的关係,通常都是银子堆出来的
崔礼礼拉著傅氏一起坐在书房中,待王管事回来,问了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爹外帐的帐本在何处”
王管事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姑娘的意思无奈地摇摇头,作为僕从,知道主人的外帐是大忌。:“姑娘有所不知,老爷这帐都是自己做的,有些帐也只能自己做,自己收。”
“王叔,我知道您的顾虑。您跟隨我爹几十年,几个管事之中,您到书房是最勤的,就算猜也能猜出来,只是您不敢说而已。”
崔礼礼行了一个大礼,“若我爹在,我自然会问他,只是如今我爹下落不明,只得恳请王叔指点,我们护住外帐,就护住了我爹。您就是我家的功臣。”
王管事连忙侧身不受礼,又扶她起来,长嘆一声“也罢”。
他看看门外是否有人偷听,又关上门,示意母女俩到书房內屋说话。
“老爷每年去北方查帐,也是为了做帐。只是怎么做的,我不甚清楚。但我跟著老爷去过几次,定县有几处铺子应该是销帐用的。”
崔礼礼再要行礼,王管事连忙抬住:“我跟著老爷三十多年了,老爷还是学徒时,我就一直跟著,老爷起家属实不易。如今这世道,为商艰难。要挣钱,就要先钱。哪个关节不用钱打通就算有外帐,也不过是用来填给那些当官的罢了。”
“毕竟是犯了王法”傅氏喃喃地道。
“夫人,小人说句不怕杀头的话,如今这算緡之法,查则死,算也是死,若严究起来,天底下商户没一个能活,商户死绝了,就没有緡钱可以收,国库又靠什么来充各地的緡钱官,都是懂这个道理的,靠的是『民不告官不究』,再些银子通融通融,便罢了。”
崔礼礼这下是彻底明白了。
原来所有商户的小辫子都揪在户部手中,难怪宣平候谋而不发,死个不成器的庶子算什么只要揪著爹的小辫子,谁也逃不出五指山去。
崔礼礼心中已有了谋划,还未出口,傅氏却道:“为今之计,要先打听老爷的下落。”
王管事便说已经差人去打听了,暂时没有回话。又等了一日,才有了回话:“打听清楚了,老爷被收押在了樊城。”
傅氏几日茶饭不思,得了消息竟鬆了一口气:“樊城还好,那里不算太冷。”
她忽然来了精神,让林妈妈里给她梳头。
春华偷偷拽了拽崔礼礼的衣裳,悄声道:“姑娘,奴婢看著夫人这精神,不大对了呢”
崔礼礼抿著唇,注视著傅氏穿戴整齐,又收拾起家当来。
“娘,您要做什么”
傅氏从床里头的小柜子里取出一个掐金丝的楠木箱子来,箱子上掛了一把小锁。
她从腰间掏出钥匙,打开锁,里面放著一些首饰,又整整齐齐地码著厚厚一叠银票和地契。她一一清点了一番,取出一只翠玉鐲子戴在手上,再盖上箱子。
“娘——您要做什么我们商量著来。”崔礼礼又唤了一声。
傅氏才抬起头来看她:“我去求你外祖。外祖曾经在樊城外放过三年,那边有不少官员都是他的旧部,总能说上话,搭把手。再不济也能照顾照顾。”
林妈妈实在不忍心,抹了一把老泪道:“夫人,这是您的嫁妆。家中不缺钱,您干嘛要动嫁妆啊。”
傅氏幽幽地道:“我的嫁妆里有小娘的那一份念想。”说罢,就要走。
林妈妈跪了下来,阻拦道:“正因为知道那是您的念想,老奴才不捨得您拿去找外太老爷。什么银子不是银子呢非得拿有念想的银子和铺子吗”
见傅氏心意已决,林妈妈又来拉崔礼礼:“姑娘,您快劝劝夫人吧!”
崔礼礼却没有阻拦,从傅氏的药柜中取出平日里控制心疾的药瓶,塞进林妈妈手中。
“林妈妈,外面下著雨,你带好伞,好生照顾著我娘。她要去试试,就让她去试试,说不定我外祖看在旧日的情分上,真能救出我爹呢。”
林妈妈无奈至极,却也只能搀扶著傅氏去了。
春华小声问道:“姑娘为何不跟著一起去求求外太老爷”
盯著屋檐滴落的雨珠,崔礼礼淡淡地道:“我娘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春华一惊:“那还不去拦著夫人这还下著雨,夫人平日里看著温和,其实脾气也是倔的,要进不去傅家,她的心疾犯了,又该如何”
崔礼礼的眼眸一闪,似是前世三十五岁的她:“人总要撞了南墙才肯回头的。”
而有些人可能撞了南墙也未必回头。
娘是哪一种呢
王管事连连点头,忙不叠地跑了出去。
傅氏不敢晕,只靠著一口气强撑著。
若崔万锦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想独活了。留在世上守著那些钱和铺子又有何用。又想著女儿的婚事还未有著落,若此时没了爹,又没了娘,女儿只怕更难了。
想著想著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又怕女儿著急,背过身去硬咬著唇,不让自己哭出声。
崔礼礼脑子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前世爹可没有出现查緡的意外。显然这个意外是因为自己作为而导致的。
那根源还是在宣平侯府。
她转过身,看著母亲背对著自己偷偷抹泪,轻轻嘆息,安抚道:“娘,爹不会有事。您现在不能光想著哭,而是要想想我们如何能帮到爹。我觉的此事与宣平侯府脱不了干係。”
傅氏含著泪,想了一想,薄唇紧紧绷著:“定是与他家乾的!宣平侯的嫡长子包宗山就是在户部!”
这就对了。
崔礼礼记起上次在傅家,宣平侯话里话外都有恐嚇之意,爹的应对之策也只是银子。当时她不曾细想,现在想来,爹当时定然已经想到了包宗山的威胁。
商贾最怕的是查緡。哪怕爹是京城首富,也逃不过这一道关卡。
家中做著马匹生意,尤其是官马和马粮,就少不了跟朝廷官员们有些往来,而这种稳固的关係,通常都是银子堆出来的
崔礼礼拉著傅氏一起坐在书房中,待王管事回来,问了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爹外帐的帐本在何处”
王管事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姑娘的意思无奈地摇摇头,作为僕从,知道主人的外帐是大忌。:“姑娘有所不知,老爷这帐都是自己做的,有些帐也只能自己做,自己收。”
“王叔,我知道您的顾虑。您跟隨我爹几十年,几个管事之中,您到书房是最勤的,就算猜也能猜出来,只是您不敢说而已。”
崔礼礼行了一个大礼,“若我爹在,我自然会问他,只是如今我爹下落不明,只得恳请王叔指点,我们护住外帐,就护住了我爹。您就是我家的功臣。”
王管事连忙侧身不受礼,又扶她起来,长嘆一声“也罢”。
他看看门外是否有人偷听,又关上门,示意母女俩到书房內屋说话。
“老爷每年去北方查帐,也是为了做帐。只是怎么做的,我不甚清楚。但我跟著老爷去过几次,定县有几处铺子应该是销帐用的。”
崔礼礼再要行礼,王管事连忙抬住:“我跟著老爷三十多年了,老爷还是学徒时,我就一直跟著,老爷起家属实不易。如今这世道,为商艰难。要挣钱,就要先钱。哪个关节不用钱打通就算有外帐,也不过是用来填给那些当官的罢了。”
“毕竟是犯了王法”傅氏喃喃地道。
“夫人,小人说句不怕杀头的话,如今这算緡之法,查则死,算也是死,若严究起来,天底下商户没一个能活,商户死绝了,就没有緡钱可以收,国库又靠什么来充各地的緡钱官,都是懂这个道理的,靠的是『民不告官不究』,再些银子通融通融,便罢了。”
崔礼礼这下是彻底明白了。
原来所有商户的小辫子都揪在户部手中,难怪宣平候谋而不发,死个不成器的庶子算什么只要揪著爹的小辫子,谁也逃不出五指山去。
崔礼礼心中已有了谋划,还未出口,傅氏却道:“为今之计,要先打听老爷的下落。”
王管事便说已经差人去打听了,暂时没有回话。又等了一日,才有了回话:“打听清楚了,老爷被收押在了樊城。”
傅氏几日茶饭不思,得了消息竟鬆了一口气:“樊城还好,那里不算太冷。”
她忽然来了精神,让林妈妈里给她梳头。
春华偷偷拽了拽崔礼礼的衣裳,悄声道:“姑娘,奴婢看著夫人这精神,不大对了呢”
崔礼礼抿著唇,注视著傅氏穿戴整齐,又收拾起家当来。
“娘,您要做什么”
傅氏从床里头的小柜子里取出一个掐金丝的楠木箱子来,箱子上掛了一把小锁。
她从腰间掏出钥匙,打开锁,里面放著一些首饰,又整整齐齐地码著厚厚一叠银票和地契。她一一清点了一番,取出一只翠玉鐲子戴在手上,再盖上箱子。
“娘——您要做什么我们商量著来。”崔礼礼又唤了一声。
傅氏才抬起头来看她:“我去求你外祖。外祖曾经在樊城外放过三年,那边有不少官员都是他的旧部,总能说上话,搭把手。再不济也能照顾照顾。”
林妈妈实在不忍心,抹了一把老泪道:“夫人,这是您的嫁妆。家中不缺钱,您干嘛要动嫁妆啊。”
傅氏幽幽地道:“我的嫁妆里有小娘的那一份念想。”说罢,就要走。
林妈妈跪了下来,阻拦道:“正因为知道那是您的念想,老奴才不捨得您拿去找外太老爷。什么银子不是银子呢非得拿有念想的银子和铺子吗”
见傅氏心意已决,林妈妈又来拉崔礼礼:“姑娘,您快劝劝夫人吧!”
崔礼礼却没有阻拦,从傅氏的药柜中取出平日里控制心疾的药瓶,塞进林妈妈手中。
“林妈妈,外面下著雨,你带好伞,好生照顾著我娘。她要去试试,就让她去试试,说不定我外祖看在旧日的情分上,真能救出我爹呢。”
林妈妈无奈至极,却也只能搀扶著傅氏去了。
春华小声问道:“姑娘为何不跟著一起去求求外太老爷”
盯著屋檐滴落的雨珠,崔礼礼淡淡地道:“我娘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春华一惊:“那还不去拦著夫人这还下著雨,夫人平日里看著温和,其实脾气也是倔的,要进不去傅家,她的心疾犯了,又该如何”
崔礼礼的眼眸一闪,似是前世三十五岁的她:“人总要撞了南墙才肯回头的。”
而有些人可能撞了南墙也未必回头。
娘是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