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碗绿豆汤
二人二伞,走到崔府门边。
“崔姑娘有话不妨直说。”
崔礼礼深深地行了一礼:“陆大人,此事多谢您周全。”
陆錚不置可否地挑挑眉,示意她说下去。
她微微翘起伞,仰头看他:“绣衣直使我崔家得罪不起。圣人怎会容我胡乱攀咬,污了他们的名头只怕会假戏真做,让我进了县主府。”
伞下的半张脸粉粉嫩嫩,一掐就是一汪春水。
雨,滴滴答答地从伞沿坠落。
陆錚想起初见她那夜,她醉得不省人事,被他掛在马背上,他在前面牵马。
午夜的街上,马儿走得极慢。
听见她反反覆覆地嘟囔著:“狗屁县主,我寧死不嫁!”
他瞭然地笑:“崔姑娘这是有情郎了啊。”
驀地手中韁绳一紧。
他转过头看她,她趴在马背上,死死抓著韁绳,迷离的眼眸却闪著篤定的光:“我这辈子就一个字——我要玩个够!谁也管不了我!”
原以为只是几句醉话,谁知她真的在努力践行。
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行了,”陆錚仍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甩甩袖子,笑得似是看了一齣好戏,“快进去看看你爹吧。方才离开时,他正端著我那碗绿豆汤要喝呢。”
绿豆汤有什么问题吗
可陆錚这么说了,崔礼礼自是放心不下,快步跑回厅。
崔万锦正抱著一大海碗水往肚子里灌,十分滑稽。
“爹,这是怎么回事”
她看看那碗被喝了一半的绿豆汤,对著跪在地上的僕妇厉声问道:“里面放了什么”
僕妇只跪在地上不敢吱声。
“谁给你的胆子那可是朝廷命官!”
“没那么严重。”傅氏缓缓走进来,一脸的镇定,眼神扫向崔万锦。
崔万锦收到眼神,连忙放下海碗,用袖子擦擦嘴:“就是盐多了点,——也多了点。就一点。”齁得慌。
“娘——”崔礼礼不由地扼腕气短,“您要出气也不能用这个法子.”
娘最是见不得放浪形骸的人,崔礼礼知道。
可陆錚毕竟是官身,万一有个好歹,全家都要遭殃。
只得庆幸他没有真喝下去。
傅氏自有自己的理由:“我也不全是为了出气。我看这苗头,以后少不得要跟银台司来往。你还要议亲的,他若有些自知之明,就该知道我崔家不欢迎他,回去换个名声好些的来办这劳什子公事。”
“您不是什么后宅手段都见过吗,怎么还用上这粗浅的了”
“粗浅你以为他为何没喝正因我让人在碗边漏了几粒盐。”傅氏原本就没想让他喝下去。只要让他知道崔家的態度,少来沾染而已。
崔礼礼想说陆錚刚替崔家解了困局,可看著娘执拗的眼神,她终究只是深吸一口气,久久不曾將浊气吐出来。
“礼礼,你娘是高门大院出来的,做事有分寸。”
崔万锦能娶上礼部侍郎家的小姐,那是积了八辈子的阴德才有的运气。他对傅氏又敬又爱,处处礼让。劝慰女儿几句,不想又被自己唾沫给呛著了,咳得五官东歪西扭,眼泪鼻涕横飞。
傅氏拧紧眉头絮叨起来:“被自己口水呛著,还能有比这个更粗蠢的吗”
“別人没喝的绿豆汤,你倒是去喝了一大半。”
她想不通,这样的人是怎么成为京城首富的。
两世为人的崔礼礼却想通了。
爹时不时地扮傻充楞,只是为了哄娘开心。娘的嫌弃在脸上,却仍將自己贴身的帕子递过去给爹擦嘴。
此时此景,不適合她。崔礼礼默默地退出了厅。
这头陆錚一离开崔家,见暴雨已收,便骑马到了桃渡。
门口立著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他每次带出门招摇过市的艷丽女子,蓝巧儿。
“公子可算是来了。”蓝巧儿迎了上来,“奴家可等了好久。”
二人腻腻歪歪地穿过桃渡的主厅,躲开熙熙攘攘的客和娘,顺著蜿蜒的长廊走进后院。
“今日怎么候在门外”
蓝巧儿依偎在他怀中,低声:“公子,有个俊俏小生在里面候著您呢。”
“哦俊俏小生”陆錚笑著將她的柳腰搂得更紧了一些,“比我如何”
“奴家看著,模样虽不如公子,可那气概似乎比公子倒还英挺几分。”
“你这么说,也不怕我再为你打一架”
蓝巧儿捂嘴笑著:“打不起来,那小生是个正人君子,坐在屋里,都不曾正视我一眼。”
陆錚將她抵在门上,伸出食指轻勾著她下巴:“妾有心,郎无意,实在可惜。你还是踏踏实实跟著我吧。”
蓝巧儿媚眼如丝地看著他,涂著丹蔻的手轻轻握住他的手指,从下巴底下挪开。
“得了吧,你是个没心肝的。”
她瀲灩的红唇一勾,转过身,將门推开,对著里面端坐著的背影娇声道:“公子,您久等了。”
那人穿著一身板正的荼白窄袖衣裳,头髮也束得严谨。闻声便站了起来。
“陆执笔,在下候您多时了。”声音沉稳,目光如炬,正是绣衣使者韦不琛。
陆錚一看是他,便掐了一下蓝巧儿的腰:“去弄些酒菜来。”
待她走了,才又道:“我与绣使可没有什么私交。怎么竟找到这里来何事说完便快些走吧。”
韦不琛挺直了腰坐在桌边:“听闻陆执笔乃是此次踪跡暴露一案的主笔,在下受指挥使所託,前来提供一些线索。”
“今日我已累了,不办案子,你若有线索,改日我去你们直使衙门里说去。”陆錚摆摆手,径直走到屏风后褪下绸衫,又换了一件靛蓝丝袍。
原本这案子並不复杂,可首座得了圣人的意思,问什么话,问谁的话都要静候圣喻。看来绣衣直使內部的调动,在所难免了。
韦不琛握了握拳,又鬆开。才说道:“陆执笔今日既问了崔家娘子的话,便应该知道那晚在下的刀也架在了她的脖子上,那门板也不是我们开的。”
陆錚闻言,在屏风后警觉地皱了一下眉头。
今日崔礼礼穿成那样,仍被绣使发现了行踪。都说绣使是穿著锦衣的狗,果然不假。哪里有点味儿,寻著就来了。
从屏风后走出来,他毫不避讳地將领口大大敞著,露出壮实的胸膛。
他勾起唇角,靛蓝的丝绸泛著光,投映在眼眸:
“我看使者更像是为了自己而来。”
二人二伞,走到崔府门边。
“崔姑娘有话不妨直说。”
崔礼礼深深地行了一礼:“陆大人,此事多谢您周全。”
陆錚不置可否地挑挑眉,示意她说下去。
她微微翘起伞,仰头看他:“绣衣直使我崔家得罪不起。圣人怎会容我胡乱攀咬,污了他们的名头只怕会假戏真做,让我进了县主府。”
伞下的半张脸粉粉嫩嫩,一掐就是一汪春水。
雨,滴滴答答地从伞沿坠落。
陆錚想起初见她那夜,她醉得不省人事,被他掛在马背上,他在前面牵马。
午夜的街上,马儿走得极慢。
听见她反反覆覆地嘟囔著:“狗屁县主,我寧死不嫁!”
他瞭然地笑:“崔姑娘这是有情郎了啊。”
驀地手中韁绳一紧。
他转过头看她,她趴在马背上,死死抓著韁绳,迷离的眼眸却闪著篤定的光:“我这辈子就一个字——我要玩个够!谁也管不了我!”
原以为只是几句醉话,谁知她真的在努力践行。
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行了,”陆錚仍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甩甩袖子,笑得似是看了一齣好戏,“快进去看看你爹吧。方才离开时,他正端著我那碗绿豆汤要喝呢。”
绿豆汤有什么问题吗
可陆錚这么说了,崔礼礼自是放心不下,快步跑回厅。
崔万锦正抱著一大海碗水往肚子里灌,十分滑稽。
“爹,这是怎么回事”
她看看那碗被喝了一半的绿豆汤,对著跪在地上的僕妇厉声问道:“里面放了什么”
僕妇只跪在地上不敢吱声。
“谁给你的胆子那可是朝廷命官!”
“没那么严重。”傅氏缓缓走进来,一脸的镇定,眼神扫向崔万锦。
崔万锦收到眼神,连忙放下海碗,用袖子擦擦嘴:“就是盐多了点,——也多了点。就一点。”齁得慌。
“娘——”崔礼礼不由地扼腕气短,“您要出气也不能用这个法子.”
娘最是见不得放浪形骸的人,崔礼礼知道。
可陆錚毕竟是官身,万一有个好歹,全家都要遭殃。
只得庆幸他没有真喝下去。
傅氏自有自己的理由:“我也不全是为了出气。我看这苗头,以后少不得要跟银台司来往。你还要议亲的,他若有些自知之明,就该知道我崔家不欢迎他,回去换个名声好些的来办这劳什子公事。”
“您不是什么后宅手段都见过吗,怎么还用上这粗浅的了”
“粗浅你以为他为何没喝正因我让人在碗边漏了几粒盐。”傅氏原本就没想让他喝下去。只要让他知道崔家的態度,少来沾染而已。
崔礼礼想说陆錚刚替崔家解了困局,可看著娘执拗的眼神,她终究只是深吸一口气,久久不曾將浊气吐出来。
“礼礼,你娘是高门大院出来的,做事有分寸。”
崔万锦能娶上礼部侍郎家的小姐,那是积了八辈子的阴德才有的运气。他对傅氏又敬又爱,处处礼让。劝慰女儿几句,不想又被自己唾沫给呛著了,咳得五官东歪西扭,眼泪鼻涕横飞。
傅氏拧紧眉头絮叨起来:“被自己口水呛著,还能有比这个更粗蠢的吗”
“別人没喝的绿豆汤,你倒是去喝了一大半。”
她想不通,这样的人是怎么成为京城首富的。
两世为人的崔礼礼却想通了。
爹时不时地扮傻充楞,只是为了哄娘开心。娘的嫌弃在脸上,却仍將自己贴身的帕子递过去给爹擦嘴。
此时此景,不適合她。崔礼礼默默地退出了厅。
这头陆錚一离开崔家,见暴雨已收,便骑马到了桃渡。
门口立著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他每次带出门招摇过市的艷丽女子,蓝巧儿。
“公子可算是来了。”蓝巧儿迎了上来,“奴家可等了好久。”
二人腻腻歪歪地穿过桃渡的主厅,躲开熙熙攘攘的客和娘,顺著蜿蜒的长廊走进后院。
“今日怎么候在门外”
蓝巧儿依偎在他怀中,低声:“公子,有个俊俏小生在里面候著您呢。”
“哦俊俏小生”陆錚笑著將她的柳腰搂得更紧了一些,“比我如何”
“奴家看著,模样虽不如公子,可那气概似乎比公子倒还英挺几分。”
“你这么说,也不怕我再为你打一架”
蓝巧儿捂嘴笑著:“打不起来,那小生是个正人君子,坐在屋里,都不曾正视我一眼。”
陆錚將她抵在门上,伸出食指轻勾著她下巴:“妾有心,郎无意,实在可惜。你还是踏踏实实跟著我吧。”
蓝巧儿媚眼如丝地看著他,涂著丹蔻的手轻轻握住他的手指,从下巴底下挪开。
“得了吧,你是个没心肝的。”
她瀲灩的红唇一勾,转过身,將门推开,对著里面端坐著的背影娇声道:“公子,您久等了。”
那人穿著一身板正的荼白窄袖衣裳,头髮也束得严谨。闻声便站了起来。
“陆执笔,在下候您多时了。”声音沉稳,目光如炬,正是绣衣使者韦不琛。
陆錚一看是他,便掐了一下蓝巧儿的腰:“去弄些酒菜来。”
待她走了,才又道:“我与绣使可没有什么私交。怎么竟找到这里来何事说完便快些走吧。”
韦不琛挺直了腰坐在桌边:“听闻陆执笔乃是此次踪跡暴露一案的主笔,在下受指挥使所託,前来提供一些线索。”
“今日我已累了,不办案子,你若有线索,改日我去你们直使衙门里说去。”陆錚摆摆手,径直走到屏风后褪下绸衫,又换了一件靛蓝丝袍。
原本这案子並不复杂,可首座得了圣人的意思,问什么话,问谁的话都要静候圣喻。看来绣衣直使內部的调动,在所难免了。
韦不琛握了握拳,又鬆开。才说道:“陆执笔今日既问了崔家娘子的话,便应该知道那晚在下的刀也架在了她的脖子上,那门板也不是我们开的。”
陆錚闻言,在屏风后警觉地皱了一下眉头。
今日崔礼礼穿成那样,仍被绣使发现了行踪。都说绣使是穿著锦衣的狗,果然不假。哪里有点味儿,寻著就来了。
从屏风后走出来,他毫不避讳地將领口大大敞著,露出壮实的胸膛。
他勾起唇角,靛蓝的丝绸泛著光,投映在眼眸:
“我看使者更像是为了自己而来。”